第122章 师大报名
方明澈对老丈人道:“爸,我没问过你,就贸然对舅舅不客气了。”
林父摇摇头,“他就是个没皮没脸的。我也是怕他跑到我们厂里瞎闹,他以前干过的。而且,这大杂院里,都是我的同事。闹起来也给人看笑话。”
总之一句话,要脸的斗不过不要脸的。看谁豁得出去!关键这是林父的单位宿舍,他顾忌脸面。
林怿处理好门口,拿着扫帚回来,解气地道:“恶人自有恶人磨!”
毕竟是亲舅舅,让他去收拾,他还有点心理压力。
但他姐夫这么出头,他挺乐见的。
林嫣瞪眼道:“说什么呢,谁是恶人?”
“舅舅、舅舅是恶人。”林怿赶紧改口。
方明澈道:“今天让爸妈都操心了。要不,到我们那边去坐坐?”
今天坏了升学宴气氛的可不是他。好在看老丈人和小舅子的情绪都还不错。
至于丈母娘,顾不得那么多了。
林家老少两代爷们,顾忌这、顾忌那的被人拿捏住。他真是见不得!
估计姓朱的觉得他是读书人,肯定十分腼腆、不会拒绝人吧。居然敢让他也去替老朱家的独苗上大学做奉献。美得他!
方明澈才不会惯着他呢。
林父摇头,“算了,倒是让你堂哥看笑话了。”
方明峰道:“伯父,没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过啊,这帮扶也得适可而止。不然人家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你收回不帮了,对方还会记恨你。”
林母心道:可不是这样么!这么几十年下来,她其实也倦了。亲兄弟的做法,从来没给她在林家长过脸。永远都那么理所当然!
父母遗命,她也管了这么多年了。如果父母有不满,入梦来骂她好了。
她再一味顾着朱家,自家男人、儿女都要离心了。
她道:“这么大热的天,我看你们也别跑来跑去了。一会儿去厂电影院看看那新电影,吃过晚饭等太阳下山了再回。我去买些毛豆煮上,再熬个稀饭,晚上拍个黄瓜、做个凉拌肉就凑合吃了。中午吃了油腻的,晚上就当刮刮油气。他堂哥,我也没拿你当外人,就按咱们自己人办的。”
显然平时是不可能吃这么好的。
但女婿考上名牌大学了,这就是真正的娇客。何况他还带了远道而来的堂哥来。
肉肯定得弄一个。
方明澈听丈母娘这么安排,心头便知道她真没往心头去。于是点了点头,“好的,都听妈的。”
方明峰也道:“伯母,随意点好。您随意点,我也自在。”
林嫣道:“行吧,那就这么安排。你们俩要一道去看电影么?”
她问的是林怿和韩梅。
她这么问,其实就是想这俩人主动说不去。不然不好把他们排除在外。
这家里也太小了。就两间屋,父母一间、林怿一间,没了。平时吃饭都是在父母房间把折叠桌撑起来。
她要是没有及时复婚搬出去,估计姐弟之间为了住处还要闹矛盾的。
毕竟那间屋,弟弟是要拿来当婚房的。
所以,她和明澈还想生个儿子的话,还得继续买房才行。
古大爷之前倒是承诺,只要大杂院那边有人家搬走,他们父子就搬过去,把整个小偏院卖给他们。
但看明澈的样子,还想买其他的房子。
最近附近有人家卖房子,那种一间、两间的,他也会去看看行情。
回来就念叨可惜没有一整套的四合院出手。
又说现在就是有,也拿不出钱来云云。一整套的四合院,小一点的四五百平方,大一点的直接就奔千儿八百平去了。
那价格少说也要十万、八万的。
毕竟他们所处的地段太好了。
如果是那种大院子,通常是当初的一二三品大员的府邸。或者就是什么格格府、贝勒府之类的。
所以,还得努力挣钱啊!跟买一栋四合院需要的钱比起来,他们这点家底就太少了。
现在娘家房子小了,要不是去看电影,还真是找不到别的消磨时光的去处。
听姐姐问要不要一道去看电影,林怿是准备点头的。韩梅拉了一下他,“你还是送我回家吧。”
她今天主动过来,但也不能太上赶着了。
林母道:“我的意思也是林怿送小韩回家。小韩你们家如果还是之前的想法,恐怕是不行的。如果有诚意,咱们两家可以坐下来再谈一谈。”
林怿这个没出息的,人家一来就高兴得不行。这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明知道人家这段时间肯定去外头看过,没有比他更合适的才又回头来找他的。
不过,可以先讨价还价嘛。一边漫天要价,一边坐地还钱。
如今出去转悠了一圈,韩家该知道自家闺女的行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了吧。
这样,才有坐下来谈的基础。
韩梅点点头,“好的,伯母。我会转告我爸妈,您二老的意见的。”
林怿便骑车送韩梅回去。
他俩既然是小学、初中同学,其实韩梅就住附近。
韩梅这会儿看到停在一起的另外两辆自行车。一辆全新的永久二八圈,一辆九成九新的女式凤凰二六圈。
“这是你姐夫买的新车啊?”
“是啊,他上大学肯定得有辆车往返方便些。”
韩梅道:“买车在你姐姐、姐夫那里好像多容易似的。”
但搁他俩身上,好难哦!
“他们摆摊挣了钱嘛。需要票,就去黑市买。可不是挺容易吗?”
林怿说到这个也感慨得很。
老头子这辆自行车是攒了几年的钱才买到的。
他现在35一个月,每个月都光。更是想都不要想买得起自己的自行车。
等坐上了自行车后座,韩梅用手遮着些光。
“你姐姐、姐夫的茶摊不是不能摆了么?”
“又开始收废品转手卖了。我姐夫的脑瓜子,不知道怎么生的。一会儿一个主意!我爸说人家是能考上名牌大学的聪明人。他混得没人家好,就不瞎指挥了。”
韩梅道:“你姐夫能考上北师大,肯定是聪明人啊!你看他来首都这半年,钱没耽误挣、大学也考上了。养个女儿都养得白白胖胖又有礼貌、招人喜欢。”
她寻思,要不自己也摆个摊?手里有钱了,做什么都会容易一些的。
“林怿,你兜里有多少钱?”
“没有啊。我每月35,交15给我妈做生活费。其他的不都给你了么。”
也就这两个星期没出去,他也没心情自己出去,兜里才有了点闲钱。
韩梅道:“我以后都不乱了。咱们也攒点钱,做个小生意。或者,跟你爸妈、姐姐、姐夫借点儿?”
“快别打这个主意。我姐姐、姐夫买房子还欠2000呢,哪有钱借出来?要不是为了还钱,他们也不能考上了大学,还干起了收废品的生意。爸妈不借钱给他们,也不可能借给我们。就彩礼,还不知道要怎么讨价还价呢。”
韩梅便也泄了这口气。她这么回来找林怿,肯定贬值了呢。
如今,是林家占据主动了。
“那他们讨价还价他们的,咱们确实得自己挣点钱。回头找机会找你姐夫讨教一下。”
“这个可以。我自立了,对他们总不是坏事。”
林怿说完想起老头子让他可千万别变成他舅那样,一阵恶寒。
差一点车龙头都没掌稳。
“你干什么啊?看摔着我。”
“刚前头有块石头。”
屋里颜颜听说要去看电影,原本有些犯困的都强行睁开了眼。
她把自己的军用小背包背上,兴兴头地道:“走,看电影。”
林嫣道:“还早呢,这会儿才半场。去早了只能等在外头,可晒可晒了。咱们等一等,晚一点再过去。”
“好吧。”颜颜挨着妈妈坐下,眼皮很快又耷拉了下来。
等她睡熟了,林嫣把她抱进父母房间去睡,给脱了小裙子。
这样都没醒,还想去看电影呢。
过了一阵,方明澈三个人从阴凉地儿走过去厂电影院看电影。
方明峰路上看到一个画着小鸡、小鸭的小院子,“这儿是育红班?”
这种是厂办幼儿园,方便没有长辈能来带孩子的双职工家庭的。不然两个人都上班去了,孩子没地儿安置。
还能给家属弄几个工作岗位。
外头的人不给上的。
方明峰既然有长期留在首都的打算,这些肯定也会关注。
颜颜马上要上的就是这种育红班。那不是当初租房子发现是凶宅,古大爷拍了胸口说他关系好,他给送进去么。
这会儿就到他兑现这话的时候了。
还好,老头子比较靠谱,真的给颜颜弄进去了,还不用出高价。
后来买他房的时候,他还强调过不用出高价这一茬的。
方明澈就给堂哥解释了一下。
方明峰道:“那看来老爷子是性情中人啊。说敲你竹杠就敲你竹杠,一点不含糊。但受了你的好处,立即就把多收的钱退了。承诺的事也都能做到。”
“他是发现我挺能耐的,他一个孤老头子没必要跟我过不去。至于现在,大家相处了半年,感情其实也处出来了。”
方明峰道:“我看他儿子好像还有点颓。”
林嫣道:“被耽搁了十年,人生中最好的十年。能不颓废么?不过还好,他们家还能收房租呢。他家老爷子去闹过一场,不按时交房租的都直接从工资里扣。这样可省心了!”
要不然,十几户房客,每个月收房租都是个大问题。
她老眼馋古家父子翘着脚收房租了。住了十多户人,一个月光收租都是几十块。一间屋按大小三到五块不等吧。
古之光再颓废多久都没问题。
他如今也就对着颜颜、妞妞这样的小朋友,还有高老师、宋全几个从前的小伙伴,还能话多些。
也难怪明澈还想买房子了,买上一整套四合院,这么收租太幸福了!
方明澈道:“阿嫣你不要小看人家。古之光可是60年代取消高考前,最后一批大学生!”
“啊?他那么厉害啊?”这回林嫣真的是震惊了。
“是啊。不是古大爷和高老师说起,我也不知道。他就是因为当时言论有点出格,然后出事的。这个打击确实是太大了,只能寄望时间慢慢抚平创伤。古大爷还张罗着想给他介绍对象呢。说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估计人能多些活力。”
他们一路走到厂电影院,一路都有人热情地和林嫣打招呼。这就是大厂子弟了,厂里认识她的人多。
林嫣小声道:“有什么用?刚回来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还不是没人理睬。”
她还不太乐意转变观念。
但有人招呼自己,也笑吟吟的回应。还给人介绍方明澈哥俩。
方明澈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传。本来就是这样的!只要没针对过咱的,不妨翻篇。当然,你要实在翻不过去就算了。当然是你的感受最重要啊!”
方明峰搓了搓胳膊,以示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方明澈道:“甭理他!”
一路走到,方明澈看到海报上有《保密局的枪声便道:“我们看这个吧。”
这个可是曾经有六亿观影人次,票房高达1.8亿的首部谍战电影啊。
上辈子看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都忘得差不多了。
如今全国各大电影厂都赶制了作为国情三十周年献礼的电影。这部谍战片显然不够主旋律,因此没有被当成献礼片来看。也不是电影制片厂重点扶持的影片。
但市场买账啊!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据说在本片上映后,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就连亲身经历过战争岁月的老地下党人,也纷纷给剧组来信,表达对本片的肯定。
六亿观影人次什么概念?换成后世三四十块一张电影票,票房能到两百多亿!
方明峰和林嫣看了一下其他的献礼影片,也一致决定看这一部。
那十年看样板戏早就看得够够的了,实在不想再看献礼片。这一部好歹听起来还有点意思。
果然,电影一开始,三个人就都开启了沉浸式观影模式。
一直到出了电影院都还没有走出来。
走到半道,方明澈道:“回去怎么和颜颜说?”
小姑娘表达了强烈的想看电影的要求,但他们无视了。
这会儿估计人已经睡醒了。
林嫣摸摸鼻子,“就说她睡着了嘛。总不能把她弄醒,带来看电影。要不,许诺她哪天五分钱的电视票,带她看电视去?”
如今真的有单位这么干的。就卖电视票,五分钱一张。一晚上能卖出去几十张票呢。
可以从晚上开电视,一直看到晚间新闻结束道‘再见’。
方明澈点头,就这么办吧。
他们回去,颜颜果然气鼓鼓的。
她靠坐在姥姥腿边,正拿着一把煮好的毛豆在挨着剥来吃。
看到爸爸、妈妈都气得不想理他们了。
直到父母许诺去看一晚上电视赔偿她,小姑娘的嘴巴才没有翘得能挂油壶。
她告诉父母,“韩梅阿姨家里,要两转一响。”
林嫣道:“把哪一转取消了?”
“车车。”
那就是还要求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至于自行车,这么近,腿着就回娘家了。
不过,估计三转一响原本都是她家里要的,不会给带过来。
如果带过来,自己父母也不会这么反感。
颜颜道:“还要三十二条腿,什么是三十二条腿啊?”
“家具,一件家具又四条腿。”
林嫣都不用问她妈了,这肯定还是谈不拢的。
到了吃晚饭的点,他们就安静吃饭。也没有理会林怿愁眉苦脸的样子。
这种时候表态,是要承担下来么?
他们可不想林怿或者林父、林母有这样的误会。
方明峰惊讶的道:“小老弟,你能力范围外的事还愁什么?愁得来么?你才二十二吧,急个毛线哦。总不能是你等得起,小的等不起了吧。”
这话一出,林父、林母都唰地一下看了过去。如果是这样,如今占据主动的就是韩家了。
林家不答应条件,人家可以去告林怿耍流氓。
流氓罪可是重罪,动辄十五年起步!后来严打的时候还直接枪毙呢。
林怿赶紧摆手,“没有、没有、没有。”
方明澈看堂哥一眼,“颜颜还在呢,说话注意点。”
又对女儿道:“这是不好的话。你千万不要学舌,也不要去和别人讨论。”
拿着饭勺吃饭的颜颜点头。她还蛮中意姥姥做的凉拌肉的。
方明峰也赶紧比了个‘抱歉’的手势,他一时忘了小侄女儿还在座呢。而且正是喜欢学舌和问为什么的年纪。
等颜颜回到家,兴致勃勃蹲下去点自家的家具有多少条腿。
方明峰听她一路很顺畅的数到了二十多,不由道:“她数数还挺厉害嘛。”
方明澈道:“认钱更厉害!有一回我找错了零,她还给我提醒呢。”
估计是一直坐在旁边看着,自然而然学会一毛以内的加减法了。
“我们家,一共二十四条腿。那舅舅房间,搁得下三十二条腿么?”
林嫣道:“肯定搁不下啊,人家就没打算搬到林家用。这是准备在林家啃一口大的,把两个小的的彩礼一并解决啊。”
除非是条件特别好的人家,不然都凑不齐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腿这种的。
那有部分,也很拿得出手了。
而且,韩家还要求韩梅每月拿钱回去呢。
就是明峰哥说的,这完全是林怿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就是希望他回来逼父母,可能还有她这个姐姐。
林嫣是绝不愿意做冤大头的。
父亲也没有这个想法。他根本就不想和韩梅家做亲家。
至于母亲,她如今也渐渐觉醒。关键她如今不管钱!
还有,韩梅这段时间肯定找过别的下家了。那不没找着更好的的么。
她妈一定会拿捏住这点的。
那就拖着吧。反正他们林家的是儿子,拖得起。但前提就是林怿不该急的不能急。
这一点她早就提醒过了。
如果他还是犯了,那就只能是帮着韩家、以此来要挟父母了。
那她更加不会管。这个态度她一直以来给的很清楚。
林怿他凭什么要拿父母一生的积蓄、甚至可能还要举债去给韩家彩礼啊?
三转一响加三十二条腿,这要上千块的。
对普通人家,这是多大的负担了。关键是一样都不带过来。
过了两天,朱大海可能是中暑恢复了。他又准备去农村他舅舅家里住着收菜了。
他觉得之前的思路其实没错,就是找的那两人太贪了。
他预备这回按林嫣的方式操作,把菜批发给其他人。
朱大海找上胡勇四个,胡勇道:“老朱啊,这得有个先来后到啊。而且,方老师和林老师这里每天都不曾断过供应。你那里,一断就是三天啊!等你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可以考虑在你那里批发一点试试。”
胡勇真的怀疑他这回还是有哪里没理顺。别又出事了!
林老师那里,隔壁大杂院的人也在问呢。
当然,如果朱大海那里理顺了,菜又比较便宜,还是可以在他那里批发。
所以他对朱大海道:“要不你去隔壁问问,他们也在问林老师能不能供货呢。”
朱大海对隔壁之前临时涨价的两个回城知青深恶痛绝。如果可能,他一点都不想去找隔壁大杂院的人。
最后他还是找了,但是把那两个排除在外。
他也说了规矩,概不退换货之类的。
林嫣知道了有些着恼,“他这是一好,就来撬我的下家啊。他怎么就盯上我这个生意了呢?”
亏得他还知道自己和小谢、崔嫂子关系好,撬不动。没有打那两家的主意。
方明澈道:“一个生意,咱们可以做,他自然也可以做。但胡勇说得很明白,感觉他供货可能不太靠谱。不过好在他本钱不多,不能跟咱打价格战。好了,别管他了。早早晚晚会有人出来竞争的。”
刘青峰和耿山也有点着恼,觉得朱大海太不是个东西了。
方老师都和他们沟通过了。九月起刘青峰升做店长,提成利润的10%;耿山升副店长,提成5%。
这个提成包括废品生意和菜生意,是所有其他收入之外、额外给的。
如今让朱大海一搞,别搞得他们生意不好做啊。
真不是个东西!
方明澈道:“面对竞争最好的做法是,咱们把自己的分内事都做好。你们多关注着就是了!”
朱大海那里确实是隔壁大杂院有几个回城知青凑了钱,批发他每天早上载回来的菜。
搞得胡勇他们四个生意都不那么好做了。只能扩大‘打游击’的范围。
这也幸亏菜市场的资源不足,也无心垄断。而且,老百姓也肯掩护。
不然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卖,肯定要被逮到的。
隔壁那两个搞得朱大海那天损失惨重的回城知青,又来找林嫣了。
朱大海说了不会批发菜给他们。他们想做这个生意就只能来找林嫣供货。
林嫣便答应了给他们供货。在之前的人手基础上增加了他俩。
她也对胡勇四个说了,“我也不能要求你们非得在我这里批发。都是拿现钱买卖,肯定哪家的价廉物美就在哪家进货。但是,朱大海是早上供货,你们如果去他那里拿了货,就要提前给我说一声。不然我下午带那么多回来,鸡蛋还能放一放,蔬菜是不能放的。”
胡勇点头,“林老师,我们如果用了朱大海的货,一定提前告诉你一声。”
bj郊区的农村,村支部倒是有电话拿出来当公用的。
听说,五六千的安装费是先欠着的,逐年缴清。
这样一来,如果他们当天上午打个电话,还是能通知到魏嫂子那里当天不收菜的。
魏嫂子得到消息,在黑板上那么一写,农民就不会再拿过来了。
拿过来也没法收,没下家。
林嫣气得在家道:“朱大海他怎么不再中回暑啊?”
方明澈听得好笑,“人家吃一堑长一智啊。”
方明峰骑着方明澈的新车,接下来几天把首都的名胜古迹、还有各处自发形成的市场包括夜市都逛了一遍。
到介绍信上的第十二天,他拎着箱子离开了。
就跟着刘青峰去了废品站。他还没有完全想好要做什么,但心头已经有点数了。
袁大妈知道后便也不过问了。只要不在她眼皮子底下黑着,藏在别的地方并不与她相干。
八月底,方明澈把三轮车以外的、出摊的用品折价100卖给了手工艺品合作社。
正式结束了他的大碗茶摊生意。
至此,夫妻二人在首都的全部家当就是:小偏院东厢房、小坛加半拉庭院,四辆车两辆三轮车、两辆自行车。还有给了半年租金的废品站,以及3000元的现金。
林嫣拨拉着算盘珠子在那里算来算去,“还是要差一点才到一万。”
方明澈道:“可以了,半年的功夫咱们挣了九千啊!”
林嫣道:“比起你想买的整套的四合院的价格还差得远呢。”
方明澈挑眉,“你怎么知道我想买整套四合院的?”
“附近有人张贴卖房的告示,你都要过去看看。我还能看不出来啊?”
方明澈点头,“想在好地段买一整套四合院,肯定便宜不了啊。就鲁迅先生,民国时第一流的作家,也得一年的稿费才买得起一套呢。”
后世的人总是说如今的四合院便宜。那是脱离了此时的收入来看的。
跟此时的平均收入比,这二环内整套的四合院一样是只有极少数有钱人才敢问津的。
所谓一万块一套那种,起码在后世的四环外去了。
那种除非是以前有钱人的别苑,不然买来也没什么意思。
方明澈今天起不用出摊了,有点懒懒散散的不想动。
林嫣过来推推他,“起来了。报名要跑三处,早点去也好早点回。把户籍落到学校,才好去把你自行车的钢印敲了。”
如今自行车上户都要敲钢印。之前方明澈没有首都人的身份,他的自行车都落不了户。不然就只有落林嫣名下。
方明澈道:“今天和明天一共两天报名时间呢。第一天肯定挤得很!”
“第二天也未必就轻松啊。走啦,先把报名的手续办好,再说其他。”
即将跨入大学生活,林嫣还是挺开心的。
两个人正说着,颜颜背着她的背包进来了。
“爸爸,太阳公公都晒屁屁了。你怎么还不起?”
方明澈还躺着不想动呢。从二月份上京到如今,他真是一天都不得闲。
看他还不动,林嫣笑着递了一个面盆和一根擀面杖给颜颜。示意她把盆盖在她爸头上,然后拿擀面杖去敲几下。
那滋味会有多酸爽,只有挨过的人知道。
颜颜不干,“不,我舍不得我爸被惊了耳朵。”
方明澈听到这话便笑了。掀开被子,穿着长睡裤出去放水。
“还是我姑娘心疼我啊!”
正好遇上古之光从厕所里出来。
要说这厕所,古大爷真的是了大钱的。
当初要用这个厕所说动方明澈买房子只是一方面。最关键还是为了方便当时不良于行的古之光上厕所。
两人互相点点头,只当是打招呼了。
古之光身为60年代凤毛麟角一般的大学生,骨子里自然是有他的傲气的。
不过明澈到底是考上了北师大的人,这比当年他读的大学还好。他在明澈面前还是挺和气。
之前古大爷一直给他说,方明澈这小子聪明、而且接地气,想的辙都很管用。
他听说闹房租那回的事,也觉得生活中的智慧也很重要。
“难得这么迟才看到你起来。”
方明澈道:“昨天把摊子都转手了,今早就睡了个自然醒。回聊啊——”
他急着进去放水呢。
等放了水出来,赶紧的打水洗脸、梳头,刷牙。
然后坐下吃起了林嫣从胡同口买回来的豆浆、油条。
颜颜坐在他旁边,把油条扯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筷子摁进豆浆里泡着。
方明澈道:“今天要陪爸爸、妈妈去报名,是不是有点兴奋啊?”
这会儿吃早饭,还背着背包呢。
颜颜点头,“嗯。”
这半年,她基本只能作为小跟班跟着爸爸去出摊、跟着妈妈去废品站。
只有去读书,才是属于她个人的事业。
“行,以后每天早出晚归,你就知道这么自由自在到处跑有多好了。”
一家三口吃过,漱口。然后就先骑车去北师大,给方明澈报名。堂哥带来的那些证件、手续他临出发又检查了一遍,齐的。
至于颜颜,大学报名两天,她读的育红班只有明天一天,就明天再去。
路过一个修车的摊子。林嫣道:“明澈,要不你的横杠上也给颜颜准备一个小藤椅。省得下回她坐你的车,我又得担心她的脚钻进钢丝里去了。”
方明澈看看自己的二八大杠。没有女儿的座椅,这还能是一辆泡妞神器。
真的,如今大院子弟炸街,也就是骑这个车了。
四个轮子的,少之又少。
哪怕是在大学校园,有这么一辆车都会挺吃香的。
但要是加上女儿的座椅,这就给他把已婚、已育的标签贴得牢牢的了。
“行,加上吧。”
他把自行车停放好,随手拉过一张长凳子坐下。
颜颜过来挨着他一起坐。
林嫣就去和师傅沟通上一把小藤椅的生意。
对方很快点头,就开始捣鼓起来。十几分钟就能搞定!
方明澈其实有些好笑,今天一起去报名还不放心啊?还非得给他的自行车加一张小藤椅才罢休。
接下来颜颜就坐到爸爸的车上了。
趁着方明澈还没有上车,她扭头道:“爸爸,我喜欢坐你的车。可以看世相!”
坐妈妈的车是在后头,视野都被妈妈的背挡住了。
“嗯,那你就坐爸爸的车吧。”
两口子一路骑到了北师大,按照门口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报名的手续。
还挺复杂,有几个公章要盖呢。
粮油、户口关系也全部都转了。
还要体检。
关键是每一处都要排队。
林嫣就带着戴遮阳帽的颜颜,一路帮方明澈排着另一处的队。这样可以给他节省些时间。
来报名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是自己来的,像他们这样一家三口一起出动的少见。
去排队抽血的时候,有人问方明澈,“哥们,你那么早就结婚了啊?”
方明澈点头,“嗯,满了20的法定婚龄就结了。”
“你是知青吧?那娶的是村干部家的姑娘?”
方明澈出了半年摊,晒得有些黑。跟寻常所谓的白面书生迥异。
所以对方判断他当过知青。
方明澈失笑,“不是,我本来就是农村的,算是回乡青年。我老婆才是知青,首都去我们村上的知青。”
“那她考上大学了么?”
方明澈点头,“考上了,首都师院。”
“哦,那你们两口子真的是好。这样才不至于半道走散了。”
“嗯。”
中午的时候,手续都还没有办齐全。
好在方明澈的户口、粮油关系已经有计划的先办妥了。他拿着饭票带妻女去找食堂吃午饭。
林嫣道:“走,我们去尝尝爸爸学校的伙食团口味如何。”
颜颜点头,“好。嗯,如果我在学校吃到饭菜不好吃怎么办?”
“还是得吃饱,不吃饱会饿啊。我们是交了钱的,觉得不好吃你可以回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试着去跟学校沟通。但不要因为不好吃就不吃了。而且,大锅菜肯定不如单锅小炒好吃的。”
让她们娘俩去占位子,方明澈独自去排队打了三菜一汤、三碗米饭。
他端过来,先把颜颜那碗米饭拨了一小半到自己碗里。
“嗯,尝尝吧。这学校不只一个食堂,但听说这个食堂生意最好。”
味道嘛,在大锅菜里还是不错的。大学食堂的大师傅,还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颜颜吃了两口点评道:“还可以。爸爸、妈妈,吃——”
林嫣吃了几口道:“之前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没有在大学食堂吃饭的一天了。”
说着、说着眼眶都湿润了。
16岁就背着铺盖卷、坐着火车去千里之外上山下乡,那心头的凄惶是不言而喻的。
刚开始去,活都干不完。还是生产队先借的粮食给他们吃。
但去的第一年,到年底不但没得结余,连借的粮食都没还上。
更不要说她还差点被二流子拖进玉米地里糟蹋了。
后来跟明澈处上对象,他把自己弄进村小教书,那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
然后结婚、生女,准备扎根农村。
再后来,高音喇叭通知:恢复高考了!
她一次又一次的去考,想通过考试考回首都。但都失败了!
为了首都户口,还一度假离婚。
如今,终于考上了,可以堂堂正正坐在大学食堂里吃饭。
方明澈看她一下子感性起来,也只有掏出手帕,隔着桌子给她擦脸。他这边还坐着颜颜,林嫣坐的对面。
自从林嫣离婚回城以后,颜颜可能隐隐约约记得自己被妈妈抛下过。
如果有父母一起,走哪她都挨着她爸。
方明澈一边给林嫣擦眼泪,一边道:“好了、好了,喜极而泣也不能吃饭的时候哭啊。”
林嫣接过他的素色手帕自己擦着,“我真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包括像古之光他们都太不容易了。”
方明澈点头,然后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的。”
后来颜颜买房子遇上房价开始涨,想换个大一点的费了老鼻子劲。
再更小一些的就更惨了,大学一毕业就遇上已经飞涨了的房价。那想买一套就得掏空六个钱包才负得起首付了。
所以,每一代年轻人都觉得自己格外的不容易。
颜颜抓着筷子,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妈妈。她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
这饭菜的味道还可以啊。就是难吃也不至于哭出来吧。
方明澈告诉她,“你妈这是高兴的,考上了大学高兴。”
颜颜看看周围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嘟囔道:“都考上这么久了。”
方明澈差点笑出来,“好了,别哭了。女儿都笑你反射弧有点长呢。”
颜颜赶紧道:“没有、没有。”
她没有笑话妈妈的意思,她又不皮痒。
林嫣擦干眼泪,“嗯,我这反射弧确实是有点长了。好了,咱们吃饭吧。吃过去你的宿舍把床铺好,给颜颜睡个午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