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如食人之猛虎
平城,县堂。
侍从快步而奔,进入屋内,喊道:“县君,有张校尉消息了!”
杨赞双手在火炉上烤着,身子靠在胡榻上,神情慵懒,合眼问道:“其部兵马折损严重否?”
“严重,几乎人人带伤!”
杨赞眼睛微睁,叹息说道:“张济安初至边塞,不识胡人深浅,此番出兵遭败,不出我所料!”
“败?”
侍从愣了下,说道:“县君,张校尉大捷而归,何言兵败?”
“大捷?”
杨赞一个激灵,从榻上直起身子,惊讶说道:“你说张虞大捷而归?那损失严重怎么回事?”
“据候骑来报,张虞遭遇轲比能大部,经一日苦战,虽损失惨重,但却大胜之,并将其擒获。是役云中义从营斩捕胡虏过当,缴获牛羊、马匹上千。”侍从说道。
“嘶”
杨赞倒吸了口凉气,说道:“张虞竟这般骁勇,斩捕胡虏过当。自张然明张奂之后,国朝十余年未得此功,张虞将封侯矣!”
在汉桓帝时期,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走向强盛,但因张奂坐镇并州,都督幽、并、凉三州,执掌九边军事,故檀石槐一直奈何不了东汉,仅能不断南下劫掠。
自汉灵帝继位以来,随着张奂因政斗被废,以及熹平大败,这才让九边陷入战火的烽烟之中,时至今下已经很多年没有斩首七百人的战果,更别说打出‘斩捕胡虏过当’这种惊人战功。
今时杨赞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脑抽,提前将那封公文送上去。否则等张虞归来,自己岂不是得罪他了?
杨赞麻溜穿上毛靴,笑道:“我早知张济安非凡人,能将兵败之局势,扭转为大捷之势。”
“快派城中医师至军中救治,让妇人熬制暖汤,款待归塞将士,不可让军中将士心寒。”
“诺!”
侍从用怪异的眼神瞄着杨赞,之前说张虞必败,今又说张虞非凡人,自家县君实在多变!
不怪杨赞多变,而是社会教会了他多变。之前在朝堂上头铁发言,被发配到边疆任职。今时若不努力些,怕连回到中原任职的机会都没有。
在杨赞的第一时间协助下,从塞北而归的汉军得到了及时的安顿。因平城比白登营暖和,在杨赞的邀请下,张虞率兵挪至城中暂居。
待张虞至平城没多久,其大胜的战果便被散播了出去。得闻消息的呼衍贺,赶忙快至平城,欲见张虞。
县堂内,杨赞神情恭谦,为张虞倒温酒,笑道:“校尉有霍骠骑之风,首次出塞便斩捕胡虏过当,赞不胜敬佩。”
张虞轻抿口酒,笑道:“公叹过誉了,轲比能所部近塞,不知我军出塞奔袭,有意而胜无意,是故能胜多有侥幸。”
杨赞坐在席上,问道:“不知济安欲何时上报斩俘?”
“怎么了?”张虞疑惑问道。
杨赞扭捏了下,说道:“平城兵马稀少,不足以随军出塞。但济安出塞用兵,军中不少物资由我所供给。不知济安能否于军报上,为赞美言几句。”
闻言,张虞瞬间明白杨赞之意,杨赞分明是想蹭自己的军功,博一个筹备有功的政绩。
“有何不可?”
张虞大笑了几下,说道:“公叹所予辎重不少,虞怎会忘记公叹之辛劳乎!”
“多谢校尉!”
杨赞欣喜不已,连声道谢。
“以你我之情谊,称济安便可,无需太过生分!”张虞笑道。
让杨赞蹭自己的军功,不过是举手之劳。毕竟不分人头,也不占谋划之功,仅是提及杨赞有供应物资之功,故影响不了张虞的功劳。且与杨赞拉近关系,这将有助于张虞在平城获取更多的物资。
少顷,孟宁之趋步入内,拱手说道:“禀校尉,左南将军部首领呼衍贺携重礼求见!”
“呼衍贺?”
张虞笑了几下,谓左右说道:“老虏知我厉害,今来拜会尔!”
“哈哈!”
郦嵩心中畅快,说道:“老虏畏惧鲜卑胡寇,不愿随校尉出征。今得知校尉建立殊功,改颜屈膝来拜,令人可笑至极!”
张虞抿酒而淡笑,呼衍贺的操作、态度,张虞可以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原谅,呼衍贺蛇鼠两端的行为让他十分不忿,更不符合他威慑雁北战略的利益。
若呼衍贺遣骑追随他出塞,或许他本部兵马便不用折损太多了,甚至遇见轲比能时,张虞都有把握一击而溃。斟酌了下,郦嵩说道:“呼衍贺言行不顺,校尉既都护雁北匈奴,今不如更替首领,废呼衍贺而选他人继位。”
轲比能所部的覆没,让军中上下不少将士自信心爆棚,如以郦嵩为例,换以前哪敢提出废立呼衍贺,而今有战功的加持,郦嵩已是敢让张虞换首领,扶持新的首领,接替呼衍贺,以为确保对匈奴所部的控制。
张虞目光投向杨赞,似乎想听不同之见。
杨赞思考半响,说道:“呼衍贺为匈奴首领多年,今将其更换恐难得匈奴人心。当下不如先见之,观呼衍贺言行,而后再议!”
张虞点头而笑,说道:“废立首领太急,恐会令乌桓诸部心畏,眼下还需安抚呼衍贺。但若呼衍贺不识好歹,休怪虞手段残酷了!”
杨赞不由暗忖:“张虞能从郎官骤迁副校尉果有手段,今才回师没多久,便欲借大胜之后的威望,整治雁北匈奴。若匈奴受其都护,乌桓诸部亦会敬服,自己今后治理平城,岂不轻松无忧!”
在杨赞思虑之余,张虞沉吟片刻,说道:“可先威吓一番,观呼衍贺神情。”
“伯令,将轲比能带来,并传呼衍贺入内!”
“诺!”
没过多久,呼衍贺先行入内,之后轲比能便被带入帐中。
呼衍贺瞧着面容憔悴的轲比能,似乎想认出眼前的鲜卑胡是为何人?
不待呼衍贺多想,张虞便用汉语问道:“首领莫非认得轲比能?”
“轲比能?”
呼衍贺震惊了下,说道:“校尉擒得轲比能而归?”
“嗯!”
张虞微微颔首,漫不经心说道:“当初首领因惧轲比能声威,不敢随虞出征。虞出塞之后,甚好奇轲比能模样,故破胡之时,便让手下顺势将其擒获!”
说着,张虞眼眸冷了下来,似笑非笑说道:“今见轲比能,不知首领以为如何?”
呼衍贺瞧了眼张虞,心中顿生敬畏,低头拱手说道:“仆若知校尉天威至此,断不敢忤逆校尉。”
见机,郦嵩起身而拱手,说道:“校尉,左南部首领呼衍贺身兼护塞之职,然却不遵军令,伺机南迁,暗中劫掠汉民,按律而言,其罪当诛。校尉不如更替首领,以儆效尤!”
言语说罢,孟宁之带着两人按刀入帐。
“啊?”
呼衍贺脸色煞白,他以为带上重礼庆贺,张虞便会饶恕他不出兵之罪,没想到张虞竟欲直接惩治他,更替首领部落。
惶恐之下,呼衍贺告饶说道:“仆虽无遣军追随校尉,但却有出向导引领,且更有出马资助校尉。望校尉仁德,因小功而恕仆死罪。今后校尉都护我部,仆断不敢忤逆!”
张虞挥了下手,让众人退下,淡淡说道:“向导、军马为你分内之事,按律法而言,你部当受我军令。而今你有前事,我难以轻信。”
听到这里,呼衍贺顿时明白过来,张虞这是要他表忠心。
看了眼用来威慑他的轲比能,呼衍贺咬了咬牙,说道:“校尉至雁北苦寒之地,左右无人照料。仆膝下有一女,姿色尚可,愿在校尉身侧服侍。除此之外,仆愿上交户籍名册,今后听从校尉调遣。”
为了脑袋,为了自己部落首领的位置,呼衍贺不得不向张虞委曲求全,以获得张虞的支持。今时擒获轲比能而归的张虞,明显不是他所能招惹。
至于反叛,呼衍贺可没这胆子。自己部民为大汉护塞多年,与鲜卑结下的血海深仇。今说反叛大汉,回到草原上,怕不是连部民都无法接受。
见呼衍贺态度剧变,张虞暗中打量了下轲比能,看来轲比能在雁北一带的胡人中拥有不小的威望!
郦嵩凑到张虞耳畔,说道:“济安,我部兵少而力微,今借破胡之势得令诸部敬畏。而呼衍贺这般态度,或许无需更替首领。与其结亲,任匈奴人为济安所用,或许为上策尔!”
郦嵩虽说是郦素衣的兄长,但在张虞的妻妾上,一直都很看得开,且是以张虞的利益角度出发,不论是支持张虞娶王霁,还是说眼下纳呼衍贺之女。
张虞微点了下头,对郦嵩的建议非常满意。他若想成事,宅内少不了各种身份的女子。
神情缓和了下来,张虞扶起呼衍贺,笑道:“凭君言语为证,虞不敢不信。”
“多谢校尉!”
张虞搀扶呼衍贺,笑道:“今后我与君当为翁婿,称呼校尉太过生分了。”
“是!”
呼衍贺脸上苦笑不已,自己在边塞混了这么多年,冷眼旁观单于被汉人更替。而今轮到他被更替时,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他不得不向张虞表忠心,甚至将美丽的女儿献出去。
自己真是小瞧了张虞,这哪里是黄口小儿,分明是欲吃人的猛虎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