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另有手段(1 / 1)周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另有手段

护边诸豪大多数是云中、五原二郡人,因家乡遭鲜卑所侵,遂向塞内流离,同为异乡人的情况下,除了情感共鸣外,更会抱团互助。

如历史上,张杨与吕布之间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群雄争霸,在吕布危难时,张杨多次出手相助。甚至为了救援吕布,张杨搭上了性命。

今张氏发达了,边塞诸豪天然倾向张氏,故出于攀附的想法,吕布认张冀为叔父并不意外。

因此行欲控制定襄郡内的匈奴兰氏部,张虞让张辽、郝昭带着所掠财货、胡妇先行回到平城。待安置好战利品之后,再由郝昭带兵南下,来定襄寻觅张虞。

张虞考虑到在定襄郡内整肃匈奴部民,需与定襄郡守通气。在与张、吕二人分别之后,张虞前往郡治善无,拜会太守老领导郭缊。

善无,县府。

“虞拜见郭府君!”

在郭缊的热情招待下,张虞向其行以作揖之礼。

“张君多礼了!”

见张虞行大礼,郭缊起身而回礼,说道:“君今为我辈之人,行平礼便可!”

张虞谦和而笑,说道:“昔日若无府君引荐之恩,虞岂有今日。今虞见府君,需以尊长待之,不敢不行大礼。”

张虞这番话不假,当初若无郭缊为张虞写信,引荐张虞成为王宏弟子,估摸张虞受人脉局限,今下还在边塞拼搏,即便有所建树,但也做不到爵拜亭侯。

今时不管出于人情世故,还是为了人脉名声,张虞必须尊敬郭缊。君不见董卓因早年跟随过张奂,即便张奂讨厌董卓,董卓为了自己的名声,依旧要向张奂送礼,以表对故主的感谢。

郭缊神情间流露着满意之色,顺势问道:“我闻济安将兵出塞,今斩获颇多,可是如此?”

张虞笑道:“虞侥幸立功,趁步度根与骞曼交手之际,扫荡几部胡寇。今二国并立,无瑕南顾,于我朝而言,实有裨益。”

郭缊点头而赞,说道:“济安之言为老成之道,眼下凉州叛军强盛,幽冀乌桓大乱,并州不宜多生变故。”

顿了顿,郭缊问道:“济安今下至善无,不知有何要事?”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我受陛下之命,都护二郡匈奴,今定襄匈奴离散,我欲重聚之,故来咨询郭府君。”

郭缊捋着胡须,说道:“兰氏部之所以离散跋扈,实因骨都侯刘猛年幼,威望衰微,难以掌权。为此兰氏部自上而下,为求殷附我朝,故以国姓为己部贵人姓氏。”

“故以某之见,济安欲重聚兰氏部民,不如尊崇刘猛,行恩威之法,重聚兰氏离散诸部。我欲整肃兰氏多时,然因职权管辖,及恐兰氏部不满而叛,迟迟不得下手。若济安需某相助,可让人至善无通告。”

“多谢郭府君指点!”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若有兰氏部贵人谒郡府申诉,望请郭府君勿听其言。”

此番前来拜会郭缊,除了通气外,便是给郭缊打预防针。张虞担心接下来整肃匈奴部的手段会因残酷,从而引起兰氏的反抗。若不提前说明,让郭缊误会,或是干预,则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善!”

不待郭缊开口,却见少年从侧堂莽撞闯入堂内。

“父亲,我何时可出塞狩猎?”少年兴致冲冲说道。

郭缊神情严肃下来,呵斥说道:“淮儿,不见为父正商谈要事否!”

郭淮当即反应过来,向张虞拱手,说道:“小子行事莽撞,请君勿怪!”

见郭淮年仅十余岁,张虞出于礼节性,问道:“可是府君之麒麟子,不知年岁几何?”

郭缊露出疼爱之色,笑道:“小子年岁十五,名淮,字伯济,今好武习射,粗读几本兵书,难受麒麟儿之称。”

说着,郭缊向郭淮引荐道:“淮儿,张君为骑都尉,爵拜治水亭侯,今领云中义从骑横行边塞,降破轲比能,为国驱胡扬威,还不速速拜见。”

“拜见张君侯!”

闻言,郭淮神情兴奋起来,拱手说道:“君侯将八百骑出塞,斩俘过当,降破胡酋,威慑雁北,淮仰慕君侯威名久矣!”

自张虞威震雁北,因军功而封侯之后,其名声已是传播开来,尤其张虞自身骑射精湛,年少而成名,不少边塞的少年已将张虞视为偶像。

“哈哈!”

见眼前的少年乃历史上名震陇蜀的郭淮,竟这般敬佩自己,张虞得意而笑,说道:“虎父无犬子,我观伯济聪慧,经府君教导,今后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缊摇头而笑,说道:“淮儿才德粗浅,今后如有机会,还望济安指点、照料。”

“这是自然!”

张虞颔首而笑,说道:“我常在平城统兵,而今将整肃匈奴部民。伯济如欲增长见识,今下可至云中骑中游历一番。”东汉门生故吏之所以可怕,正是张虞与郭缊所为一样。郭缊引荐了张虞,而张虞有了官爵,出于回报郭缊,当会照料郭淮。

如眼下一般,张虞便邀请郭淮到军中体验生活,让郭淮早早接触军事,从出发点来看,已是领先同龄的少年郎。如此反复,世代仕宦,士族便演变成世家。

“谢君侯!”

见张虞有意邀请自己,郭淮满脸的跃跃欲试,但碍于父亲的威望,不由看向郭缊。

郭缊颇是疼爱郭淮,迟疑了下,说道:“伯济性情顽劣,恐会耽搁济安理事。”

张虞笑了笑,说道:“今下以整军、肃胡为主,倒是不碍事,仅恐伯济难以适应军旅。”

“伯济?”

郭缊看向儿子,询问其意见。

郭淮兴致昂扬,说道:“君侯善射,淮早有耳闻,今愿随君侯左右,从军以尝艰辛。”

见儿子有心前往云中义从中历练,郭缊松口说道:“劳烦济安了!”

“客气了!”

拜会郭缊,得遇少年郭淮,算是意外性事件,不在张虞的计划之中。但能与郭淮结识,将对张虞加深与郭氏关系颇有裨益。

毕竟张虞如想以并州为根基,太原郭氏属于是张虞必须要争取的力量,否则缺乏人心根基,将如何能与群雄逐鹿?

在郭缊的指引下,张虞率郦嵩、什翼等人将五百骑前往刘猛所在的部落。而兰氏部得到消息之后,刘猛率族人将张虞迎入大帐。

“兰氏骨都侯刘猛拜见君侯。”刘猛恭敬行礼,说道。

张虞让帐中兰氏部匈奴众人不用多礼,问道:“贵部南迁边塞以来,兼有护塞之职,然自旧骨都侯去世,各部离散,已不再为我朝护边,不知是何缘故?”

闻言,刘猛跪了下去,哀求说道:“启禀君侯,非某不愿为国护塞,实因我部实力不济。自我父去世之后,部中亲长欺我年幼,各率部民离去,今恳请君侯助我。”

张虞扶起刘猛,问道:“首领请起,不知今下部落情形如何?”

“我部仅五百余落,我叔父为避鲜卑劫掠,独率七百余落南迁至武城。另有数小部,离散至中陵、武州放牧。诸部合计,当不下两千落!”

刘猛可怜巴巴,说道:“君侯若令兰氏部重聚,猛愿效仿先人,为圣朝斥候护边。”

张虞已有主意,左南部因本身统一,他不好干预下手,只得用呼衍贺治部,而今兰氏部离散,首领刘猛二十岁出头,看不出有多少才能,他反而能借此机会,将手伸入兰氏部基层。

张虞安抚说道:“兰氏部虽名归单于管辖,但却为我大汉部民。本将至此都护,自是重聚贵部民众。”

刘猛说道:“各部首领桀骜不驯,不知君侯何时出兵?”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贵部虽说离散,但却同为一族,且诸部虽说不从首领之令,但却无谋逆所为,今岂能随意用武?”

在到兰氏部前,张虞便已经考虑过如何处理兰氏部。出动兵马,威慑离散诸部,虽说直白有效,但太过粗暴,且恐会有利于刘猛。

“君侯”

刘猛性情急躁,见张虞想法与自己不同,不由想开口反驳。但很快孟宁之凶狠的眼神扫了过来,瞬间吓退了刘猛,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张虞神情和善,笑道:“诸部本为同族之人,动兵恐伤人心,故我欲邀各小部头人至此,宣明我圣朝之令,以言语深明利弊,调和各部矛盾,重服骨都侯。”

“劳首领派人至各部落,传达我之军令,邀各部头人至此赴宴。”

“诺!”刘猛郁闷应道。

待刘猛郁闷离去,郦嵩说道:“君侯,兰氏各部离散多年,矛盾已是渐生,今君侯凭兵马,或能暂合各部。但君侯若是离去,以刘猛之威望,恐会复生祸乱。”

张虞笑了笑,说道:“今时出兵扫除各部头人,岂不有利于刘猛趁机整合各部。刘猛如若反复,则部中无人钳制矣!”

“那以君侯之见?”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我欲夺刘猛治民之权,令兰氏部编户齐民,知我而不知刘猛。”

“仅凭设宴调和,难达君侯所愿。”郦嵩问道。

张虞示意郦嵩凑过来,低声说道:“伯松,你今时去寻我叔父张杨,而后你与叔父率……”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