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盘点家底
回到晋阳之后,张虞基本处于一种半休假状态。
数月不知肉味,在新年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张虞狠狠放纵了一把,将妻妾雨露均沾一轮,就看今年谁怀上娃娃了。
而在造娃之余,张虞则就盘算如何扩充兵马,以及挑选哪些将领升迁。
“马邑都尉府下辖18000家,其中汉人约4300家,胡人13700家;雁门25600户,郡兵4520人。”
钟繇指着北疆二郡的户籍,说道:“府郡合计有43600户,依照四户抽一丁而计,兵马可出10900人。雁门郡可出兵6400人,马邑府可出兵4500人。”
“不计西河户籍,今太原郡有户51734,上党郡有户40800,河内郡有43500户。三郡户籍合有136034户,若依四户抽一丁而计,服兵役者有34000人。故倾州相争之时,可出兵四万五千人,甚至可达五万之众。”
今钟繇重算户籍,共为张虞算出五万步骑的数据,倒是让张虞多有惊奇。从前年千人入上党,至今时几近达成钟繇当初的设想,合三晋之地,带甲五万,以此争锋天下,谁能敌之?
“若真能举五万之众,以顾关西、河北。今中原诸雄,除董卓需畏,袁绍、公孙瓒、刘岱之流不足为惧!”郭图笑道。
钟繇捋须说道:“中原州郡户籍殷实众多,诸雄互相征伐,其所用之兵,多徒众而少甲士。今若征调五万之众出征,不过为乌合之众,尚不及两万甲兵骁士。”
张辽深以为然,说道:“百骑破千人,千骑卷万人,兵马不在多而在精。况我州郡新迁百姓众多,不宜调发众人,荒废农事。以当让老弱耕作,为军转运军需;精壮习兵,随君侯出兵远征!”
说着,张辽拱手说道:“故以辽之见,今不如从五万人中拣选精壮,以千人为校,五校为一军,混编步骑。”
“张都尉之语,为良将之见!”
辛毗说道:“君侯自太原整军以来,常自将兵马出征,或两、三千,或四、五千,昔争霸州郡有余,但若与董卓、袁绍、公孙瓒、刘岱之流争雄,当拣选精锐。”
“拣选精锐不够!”
郭图摇了摇头,说道:“昔赵奢与田单论兵,田单言三万甲士可霸天下,然赵奢却以为非十万,乃至二十万兵方能安天下。”
“此乃王道与霸道之别!”
张虞心有感触,说道:“田单求霸,故曰能有三万精壮之兵,则能威慑天下。然自七国并立,三万甲士虽能胜一时,但不能兼并郡国,故赵奢言二十万兵安天下。”
“今并州诸郡看似可调兵五万,但不及田单口中三万甲士,更不及赵奢所言二十万兵,其中能战者不足万人。”
赵奢与田单之间的论兵,二人之所以有不同的见解,本质在于二人出发点不同。田单求能赢下战役,助国成就春秋五霸之基业;然赵奢已看出时代变了,他不仅是要击败敌人,更要打灭国战。
二者之间不是对立,而是层次递进的关系。一个国家需先要有三万能打的士兵,去打赢能赢的战役,才能去规划二十万大军的编制。
明末时,崇祯与吴襄关于辽东兵马之间有过深入的探讨,崇祯问吴襄辽东兵马是否真有八万,吴襄则言虽有八万之额,兵马实际才三万;崇祯由是再问三万兵马是否为骁勇之士,吴襄惭愧而答,言真正能打的人仅三千人。
而女真方面,由努尔哈赤、皇太极所建立的女真八旗,在没有汉军旗的情况下,蒙满八旗甲士仅四万人。吸纳汉军火器军万人,才达到五万人的水准。
至于赵奢口中的二十万人安天下,非是要求二十万人皆为精兵,而是需要为精兵配备辅兵,负责围城、维持治安、护卫粮草等一系列之事。
故显而易见之事,张虞今下最关键的任务,不是说将编练五万人,而是从五万人中选出精壮之士,练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铁军,为他尽可能占领疆域,之后再有二十万兵马,为他荡平天下。
见张虞已有主意,郭图问道:“今并州新民众多,敢问君侯,今需精选多少兵马?”
张虞瞧着案牍上的户籍数据,说道:“并州诸郡户籍相合,约有十八万户,人口近有百万之众。百口抽一丁,甲兵万人,不伤农事。然今大争之世,其兵马不可少。”
“故以孤之见,可从四万五千兵马中拣选两万之众,两万分二十校,五校为一军,命以番号,混编步骑,或委主将,或委督军。余者两万五千人镇守县邑,都试操练,上供勇士。”
“两万步骑可行!”
钟繇微微颔首,说道:“君侯率两万人出征,则以两三万人留守,辅以征调民夫,为大军转运粮草。若有贼人趁虚用兵,州中尚有兵马可御。”
能调多少兵,不代表出征用多少兵。维护治安,护送粮草,凡有涉及军事的各方面都是需要人手。
“不知四军如何组建?”张辽问道。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各郡先建郡兵,再从郡兵中挑选精壮成军。北疆府郡混编一军,以云中为号;河内、上党、太原三郡则各成一军,分别以河阳、高平、护国三军为号。”
“云中军屯马邑、河阳军屯野王、高平军屯壶关、护国军屯晋阳。护国军由吕范代我都督,中郎将张辽统高平军,云中军由中郎将郦嵩统率,中郎将张杨统河阳军。”
“至于下属都尉、校尉,待我一一考核、委任。”
张虞环顾堂内文武,问道:“不知诸子可有异议?”
众人倒无异议,仅是多有看向吕范,没想到吕范能超越郝昭,代张虞执掌护国军的将领。毕竟郝昭跟随张虞已有十年,论亲近之关系,肯定是郝昭更能得张虞信任。
其实吕范之所以能后来居上,赢得张虞的信任,与吕范主动请缨出任督军,以及为张虞请到卢植有很大关系。故张虞此番才越级提拔吕范,代他执掌护国军。
而郝昭的话,依旧深得张虞信任。今被拜为都尉,统率两千步骑,为张杨副将。
另外许褚、高顺为都尉,从属于护国军,之前投奔张虞的赵云,被接替张辽统率甲骑,并领千骑,亦属于护国军。
护国军与河阳、高平二郡情况一样,五千步骑中四千步卒,一千骑卒,步骑比在4:1;而云中军例外,因临近边塞之故,胡人兵马颇多,其步骑比能有3:2,或是五五分。
四军中的步兵虽被称为步卒,但张虞却打算能否为单人配一驮马或是橐驼,以提高军队的运载能力,及快速行军的能力。而弓箭不用多说,张虞决意一人一弓。
仅从四军的装备配置上看,张虞完全是奔着精锐兵马的模板去打造。故四军如能形成战斗力,北方诸侯中能为张虞对手者,将少之又少。
见众人对人事无异议,张虞从案几上抽出一张巾帛,让人交到钟繇手上。
“元常,一军五千人,其所需兵械尽在帛上,不知能否凑齐四军用度?”张虞问道。
“弓一张,弓弦三根,矢三十支,驮马或是橐驼一匹,环首刀一把,长矛一杆,另有绳索、匕首、斧头……十人中披甲者六人。”
看着张虞为单兵标配的兵甲,钟繇不禁倒吸口凉气。
十分弓,十分马,六分甲。以两万人计算,便是一万两千副甲,一万五千匹驮马或橐驼,两万张弓,六万张弦,六十万根箭。
这般豪华的装备,怕不是只有禁军才会这般配备,今下怎能拿得出来?
钟繇苦笑说道:“君侯,并州兵库中,弓弩或许有两万张,长矛两万杆不成问题,余者之物需筹备。但马与甲胄二物实在紧缺,难以做到君侯所求。”
“二物中,因并州临近边塞,马或许能勉强凑出,但甲胄实在困难。今需广募铁匠铸造兵甲,而其所费时间之长,至少一两年之久,才能为君侯凑满所需甲胄。”
因知晓甲胄铸造费时费力,张虞安抚说道:“我已授并州治政之权于卿,今一切由元常规划。可先为护国军凑满甲兵,再为云中、高平二军,河阳军可末之。”
河阳军因临近中原,其军以守备河内为先,必要时才会随张虞出征,故可最后供给甲、马。而护国军因是有陷阵营的底子,所需补充的物资倒是不多,关键是云中、高平二军。
见张虞这般言语,钟繇起身行礼,承诺说道:“各郡自有工匠,今可让各郡自备甲胄。而繇让太原铸造铁甲,以来供给三军锐士。诸郡并力而行,力求年末为君侯凑齐四军所需器械。”
“善!”
见钟繇如此保证,倒是让张虞安心不少。
随着时间来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天下纷争的形势必然会继续加剧。
盘踞在陕北高原上的匈奴,在河北恶斗的袁绍、公孙瓒,以及关中的董卓,将是自己出兵的方向。
而今年的功绩能否漂亮,就看今下的扩军工作情况。若是兵马可用,自己西征匈奴,东稳河北,怕是不成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