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孤之耿弇,威震陇上(1 / 1)周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 孤之耿弇,威震陇上

公元194年,正月。

汉天子刘协元服,改元兴平,立董氏为皇后,大赦除李傕、公孙瓒之外天下犯人。

刘协拔选十余名贤士为官,并遣使宣告慰诸侯,欲让州郡供给赋税。袁绍、袁术、曹操、陶谦等诸侯或以言语推脱,或遣士兵劫杀,或阻塞道路,皆无意供给赋税,并视朝廷政令为无物。

雒阳凋敝而朝廷兵吏众多,赋税支出不足,加之委输难至,刘协无奈下令削减俸禄,并让刘备、董承率兵开垦荒田,欲以军屯为生计。

而为了恢复雒阳生机,刘协下令招揽流民至京畿,给予免除赋税之条件,数月下来倒让雒阳有了不少人烟。

在朝廷情况渐渐好转之时,即将出征幽州的张虞收到新年的第一条好消息。

温暖的大堂内,幽、并二州舆图平铺在地板上,张虞横握细杆,与众文武着袜站在由毛皮制作而成的舆图上,商讨出兵细节。

“我军从河东出发,北至雁门上千余里路途可行大道,而沿途由太原供给军粮。”

张虞指着舆图上的平城,向众人说道:“大军先至平城,而后东行入代。军需辎重可先运至班氏城,以为中转之用。因沿途河流稀少,沟壑破碎,转运粮草不易,需征发数万民夫运送辎重。”

“繇已与辛太原、杨雁门商讨辎重转运路线!”

钟繇说道:“此番用兵调度太原、雁门粮草为先,若二郡粮草匮乏,将会调上党、河东二郡粮草供给。故我与二郡官吏商议,有水则以河流运输,无水则发牲畜转运,水路交际之地兴建驿站、谷仓,由郡县官吏负责,使府中吏员督查。”

“班氏位漯水中游,西出雁门之阴馆,东入代地之桑乾,皆水运所抵达之地。至桑乾城,君侯如东进,入上谷走军都陉入广阳;若是南下,越燕山行蒲阴陉至涿郡。”

相比南征关中,北讨幽州最大的问题不是路程遥远,而是并州境内缺少一条能贯穿南北的大河,汾水能将河东之粮逆运至太原,但却不能将粮草运至雁门。

雁门与太原之间需陆运,至雁门阴馆之后,因漯水发源于阴馆,并向流入代郡,故可借用漯水转运粮草。而之后到燕南作战,恐不是要依靠牲畜与人力运输。

故出精兵两万,并州征发的徭役至少要两、三万人,若算上刘和、阎柔招揽的汉、胡义士兵马,所需征调的徭役至少要五万人。

顿了顿,钟繇说道:“今下繇已命太原辎重先运至阴馆,稍后待冰雪融化,则将阴馆之粮东运至班氏。之后粮草转运,则观君侯所选道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非假话,尤其是不能水运地段,大军出发前,大军粮草需先运至前线。之后大军带兵粮先行入境,后续兵粮则由农夫押运,这便是北方用兵的特点。

南方用兵的话,因水运条件便利之故,大军与兵粮甚至能一同出发,根本不用考虑屯粮问题。

“善!”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据雁门消息上报,刘和率兵至代郡,得郡中义士相助,已杀公孙瓒所遣郡守。刘和与阎柔齐入代郡,遣人招抚代郡乌桓。而鲜于辅、齐周于上谷起兵,若进展顺利,我军出兵时,则能下上谷。”

顿了顿,张虞看向高顺、吕范、徐晃等将,问道:“今三军军士情况如何?”

“禀君侯!”

徐晃拱手说道:“河中军兵吏陆续归营,待整军操练数日,便能出兵击贼。”

吕范说道:“护国军兵吏家眷多在晋阳,今仆已让许褚至晋阳聚兵,大军北上时,将能与大军汇合。而余者兵吏与河中军情况类似,兵吏陆续归营集结。”

张虞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大军于半月后开拔,让云中军于阴馆汇合!”

“遵命!”吕范应道。

在张虞与众人深聊出兵细节时,却见侍从趋步入堂,欣喜禀告道。

“君侯,扶风捷报!”

张虞眉毛微挑,问道:“可是征讨李傕战报有果?”

“正是!”

侍从脱下鞋履,将张辽所书的军报奉上,兴奋说道:“张荡寇率本部兵马于初一突袭安定城,今斩李傕,降杨秋,得户三千余众。”

“哦?”见张辽取得战果之显赫,张虞不由加快拆军报的速度,之后仔细浏览起来。

张辽征讨李傕的权利,由张虞亲自授予。故张辽在张虞离开长安之后,留程普坐镇京兆尹,而自己率兵回到扶风,与张绣在深冬前,先攻克了隃糜、汧氐二县,将扶风全境收复,并打通了关中至安定的陇道。

汉代设安定郡的目的与明清设贵州目的类似,核心是为了打通两地的交通。故安定郡的城池沿道路而建,而这条道路便是萧关道。

张辽占据隃糜、汧氐二县之后,便屯兵于隃糜,与安定郡接壤,距李傕、杨秋二人仅有六百里之遥。

得见张辽屯兵隃糜,李傕多有惶恐,常常遣人探查张辽动向。而张辽确实表现出讨伐李傕的姿态,一个多月内,张辽释放出四次征讨李傕的谣言,并且多次率骑至萧关道狩猎,搞得李傕神经兮兮。

然随着张辽的频繁操作,李傕从紧张备战的状态,渐渐转为懈怠,以为张辽短期内不会出兵。

至新春岁首前夕,张辽猜测李傕会大搞宴会,于是决意突袭安定。于是在二十九日当天,张辽与张绣亲率精骑两千,让张济率大军在后,两日一夜兼程六百里,于正月初一当天,突袭李傕所在的安定城。

当天因岁首宴会,李傕及其麾下兵吏无不懈怠,忽然见到张辽突袭至安定,李傕以为张辽率大军杀至,惊慌之下,率亲信翻城而逃,准备投靠金城的韩遂。

张辽追杀至白马山,于是大破李傕及其左右,李傕在交手中当场被斩杀,张辽收其首级。

而杨秋则在月支城与族人庆贺佳节,突闻张辽杀至安定,因不知张辽态度,于是聚兵固守城池。

张辽率兵至城下,见杨秋无固守之心,于是亲自卸甲入城,向杨秋深言利弊,杨秋念及形势,及张辽态度诚恳,于是投降张辽。杨秋归降后,张辽拜见杨秋母亲,并奉上新年贺礼,以拉拢与杨秋关系。

张辽从二十九日出兵,至正月初三,一共了五天时间,便为张虞斩杀李傕,并降服安定豪帅杨秋,故不可不谓神速。

“哈哈!”

张虞浏览军报前后,忍不住放声而笑,说道:“文远胆略出众,竟敢奔袭两日六百里,于岁首大宴突袭李傕。”

说着,张虞边将书信交于左右,边夸耀说道:“孤选文远为将之初,尚疑以文远才略能否胜任,而今观文远用兵,当有名将之风,坐镇关中易如反掌!”

张辽讨安定之役,即便在张虞看来都是精彩异常。先是虚张声势让李傕渐渐疲惫,之后在不可能用兵的时间段发起最迅猛的进攻,杀入李傕老巢,并将其擒杀。

后续降服杨秋的操作,不仅考验张辽自身的胆略,更是充分表现出张辽的智慧。毕竟关西形势复杂,张辽如果围攻杨秋,关中兵力空虚之下,韩遂态度难料,故张辽劝降杨秋,属于是最佳方案。

至于战役的含金量问题,李傕虽说已无昔日之强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是不容小觑的将领。

故张辽面对李傕,能打出如此杰出的战绩,足以证明了自身的能力。让张虞不由感慨,张辽不愧是能打出威震逍遥津的名将!

郭图笑容满面,说道:“君侯慧眼识才,图恭贺君侯平息安定郡。今出征幽州前夕,李傕授首而亡,是为吉兆。”

张虞以细杆拄地,感叹说道:“我不为得安定郡而喜,而为文远用兵出众而喜。我自塞上起兵以来,征讨之事多由我亲力亲为,故坐拥雍、并二州,我便思求名将。”

“文远有将略,善迅猛用兵,然我却不知其竟通虚实之策。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文远通虚实之法,其可为大将尔!”

张辽的用兵风格依旧没变,依旧是抓住战机猛攻。而今所改变的是,张辽懂得利用虚实之策,创造出战机,沿用猛打猛攻的风格,之后一击毙命。二者之差别,便是帅与将的区别。

“来人!”

张虞心有所得,吩咐说道:“向朝廷表张辽为都乡侯,行征西将军职;杨秋率部归降,举为安义将军,屯兵于月支城,受张辽督统;张济讨贼有功,兼领安定太守。”

“遵命!”

见众人面露羡慕,张虞笑谓诸将,说道:“诸君皆有兵略之才,此番用武幽州,孤将观诸位之能。”

“诺!”

众将士气大盛,皆有意在幽州之役中发挥出彩,以便升任更高的官职。

为了嘉奖张辽,张虞不仅表张辽官爵,更是在军议后,向张辽亲写书信。在信中盛赞张辽用兵出彩,有耿弇用兵之略。并劝张辽下次莫要孤身劝降,此非大将之所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