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做不到的全答应!(1 / 1)黑胖的老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西勋贵算得上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了,大多数人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开国大将。

这也是因为朱元璋是从淮西地区起兵,这些人历经二十余载的南征北战,为建立大明、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是在淮西勋贵里头,现在看起来也是有着很多的山头。

李善长急啊,此前他参与讨论册封功臣,除了马寻之外是六国公。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和邓愈有着各自的派系,冯胜虽然也是定远人,可是他和李善长以前没有太多往来。

对于热衷于权力的李善长来说,这肯定不行,他在国公这个群体‘势单力孤’。

现在最有可能挤下来的就是冯胜了,拉下他,推上去的就是唐胜宗。这么一来的话,李善长觉得甚至都不用太忌惮徐达、常遇春了。

李善长忧心忡忡,对马寻说道,“此前与陛下商议大封功臣,举荐冯胜为国公,还是因为先前冯国用的功劳太大。只是如今想想,岂能是将冯国用的功劳算在冯胜头上!”

唐胜宗就立刻帮腔说道,“是这么个道理,冯军师的大功没人会忘。只是冯军师尚且有子嗣,虽然岁数小了点,只是也够用了。”

汤和就说道,“真要是如此也好,要不然我估计冯诚那小子是很难得爵位。”

冯诚,这就是冯国用的儿子了,现在也是一个昂扬少年,在年轻一辈之中属于比较出色的。

马寻两手一摊,说道,“汤大哥,你还是想想你自己吧。陛下入军中的时候你可是千户,徐大哥、常大哥入军中的时候,你都是万户了吧?”

李善长也有些打趣的说道,“大嘴为万户、管军总管的时候,天德还只是镇抚。等过了江,大嘴就要听天德的将令了。”

汤和倒是心平气和的说道,“那会儿我和天德可是平起平坐,打应天府的时候我们都是各率一路大军。也就是咱们进了应天府,天德和老常一下子蹦到我头上来了。”

看着汤和那坦然的神情,马寻也是说不出来的佩服。

说到底就是汤和虽然有些时候嘴上没把门,才能看似也是平庸,但是在淮西勋贵之中,真的没有人比他的资历更深、起点更高。

可是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先后立功、超过了他,汤和根本不会去怨天尤人、心中不服。那些弟兄们立功是本事,汤和只会埋怨自己本事不够,他也会开心的和兄弟们喝酒。

然后发牢骚,说弟兄们不带着他立功。

唐胜宗急了,咳嗽一声说道,“听闻此前陛下无意给冯诚封爵,军中上下多少还是觉得不妥当。取应天府,冯军师可谓首功!”

冯国用哪怕死了十一年,可是军中上下的不少人还都是佩服他。

当初定计取金陵为基业之地的是他,随朱元璋在滁州、和县等地大战的是他,朱元璋半自立门户的时候,冯国用就是军师、大将。

包括打下金陵的时候,也是冯国用先破的城。

冯国用的女儿就是沐英的妻子,被马寻时常逗弄的沐春就是冯国用的外孙。

李善长猛然反应过来了,他这个老江湖还是警惕心不够。或许是因为从骨子里的轻视马寻,居然被带偏了话题。

也就是唐胜宗事关自己的利益,这才及时将话题纠正回来。

李善长也跟着说道,“现在想想是有些不合适了,初次商定大封功臣还是开国那年了。那会儿的一些情形,哪能适用于现在。”

唐胜宗立刻跟着说道,“是这么个道理,这一回北伐,杨璟、傅友德这些人可都是立了大功。真要是按照前年的商定,他们连侯爵都难得到。”

看到缺心眼的汤和在旁边附和的点头,马寻都急的要跳脚,这话也就是汤和相信!

开国的那年或许朱元璋想过大封功臣,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都是一直在对这些大将进行考察、赏功罚过,只等着北伐完成再封爵。

现在的一系列标准,本身就不可能是沿用洪武元年时的,不会只看先前的一些功劳,也有最近这两年多的功劳!

汤和这么盲听盲从,怪不得历史上还敢调五百士卒去帮李善长修宅子。

说他懂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是真的,可是他缺心眼的时候,做的时候就不像是个有城府的人会去做的事情。

马寻也只能开口,“这么说来是有道理,只是我对军中之事不太熟悉。”

“也没指望你熟悉这些,你去和上位说说、去和皇后说说就是。”汤和这个缺心眼的直接说道,“你说了,咱们再去说,事情肯定能办成。”

哀莫大于心死,马寻从未想到是汤和将他架在火架上!

不过马寻也只能插科打诨,“汤大哥,那你们怎么不先去说?你们先说了,我再去说。”

“那能一样吗?”汤和就理所当然了,“我们先去说,上位肯定要骂人。你去说,最多赶人。你被骂了之后再去找皇后,上位肯定会深思。”

得,汤和这家伙是真的被人卖了还在帮数钱。或者说是汤和本身就觉得和李善长、唐胜宗这些人更亲近,帮着自己人争取到国公,那也符合他的利益,这也是他的义气。

至于冯胜,爱谁谁!

而这样会不会惹得朱元璋生气,或者是引起朝廷格局有重大变动,汤和或许根本没想那些。

马寻不想给李善长主动权,就说道,“好,那我明天就进宫先去说!”

对于马寻的果断、干脆,汤和喜出望外,觉得还是自己有面子。他提起一些事情,小弟果然就答应了。

而唐胜宗也是大喜过望,国舅对陛下还是有些影响的。最重要的是即使国舅说服不了上位,但是去和皇后求情就行,皇后殿下肯定能影响上位。

更何况还有太子呢,他们这些淮西人谁不知道陛下的几个嫡子都和国舅亲近,太子更是将国舅视作长辈,处处都是恭敬对待、事事都为国舅着想。

至于李善长反倒是有些怀疑了,实在是马寻答应的太干脆了,这太反常了。即使是看在汤和的面子,不过仔细想想看,他马寻什么时候给过这种面子?

对徐达、常遇春、汤和这些人,马寻是亲近,但是只谈私事不谈公事!

好不容易才将这几个恶客送走,常茂急了,“舅舅,哪能帮唐叔去讨爵位啊!”

摸了摸常茂的脑袋,马寻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以后也是要当国舅,那我就教你一招。”

看着常茂期待的样子,马寻直接说道,“做不到的事情,你一口气先答应了。有些事情能做的到,那就全都别答应!”

常茂愣了一下,随即脸色通红,这是气的,“舅舅,大丈夫哪能如此做事!”

“大丈夫?”马寻没好气说道,“这朝堂上有几个真正的大丈夫?就是你爹,心思也多着呢!”

常茂更加不高兴了,“大丈夫就该豪爽、义气,舅舅既然答应了的事情,就该去办好才行。”

单纯的孩子!

马寻可不担心教坏孩子,继续说道,“这就是国舅该做的事情,以后别给你姐添麻烦就行。你的颜面不值钱,你姐、你外甥的颜面才值钱!”

气鼓鼓的常茂转身就走,马寻大声嘱咐,“我教你的这些自己知道就行,别在外头瞎说,对我名声不好!”

常茂的脚步更快了,他所亲近、敬佩的舅舅,太让人失望了!

看着中二的常茂快步逃离,马寻乐了起来,“我还没教你收钱不办事呢,这就气了?我没收钱、没收礼,还赔了几杯茶,我也没答应什么,怎么就不对了?”

常茂拔腿就跑,生怕被教坏了。

马寻就嘀咕着说道,“我什么时候做过赔本买卖?”

虽然恶客临门让马寻非常无语,尤其是提起的事情更是让他头疼,可是他也有绝招。

“蛾子!”马寻就开始大声喊了,“去和夫人说一声,就说让她一会儿跟着我进宫小住几天。”

“去套马车啊,把旺财给牵出来。”

马寻确实不太喜欢去宫里住,主要是觉得不自在。可是偶尔进宫小住几天也没关系,可是得个清净,而且宫里还有很多的书可供他查阅。

刘姝宁快步而来,笑着问道,“夫君可是想要入宫躲清净?”

“还是瞒不住你,正好我现在还准备去把学校的事情给弄好,多开几个学科、多要一些工匠。”马寻就笑着开口,“回头我们去大本堂、古今经籍库找找书籍佐证。”

刘姝宁笑着开口说道,“那也好,正好我也想要去见识见识夫君此前提起过的动物的相生相克之理。”

《梦溪笔谈》还是很厉害,里头对生物学、物理学的研究可不少。

马寻就笑着说道,“本来我也是要教老二几个术数,他们上午去大本堂,下午去小院跟我学术数!”

刘姝宁抿嘴轻笑,几位亲王殿下们的苦日子就要到了。那几位皇子都是爱动厌静的,逮着他们去学术数,这可是有难度的事情。

尤其是刘姝宁很清楚,她的丈夫在术数一道上研究很深,她甚至觉得自己的丈夫最擅长的应该是术数,而不是被广为传颂的医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