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心灵导师
午后阳光透过垂曳拖地的窗帘,洒进室内。
白色大理石柱静静伫立着,承托着跨度奇大的半圆弧顶。
穹顶上闪烁着数不清的光点,宛如璀璨的星辰,正是室内光线主要来源。
仿佛在此临摹了整个宇宙,将浩瀚天维缩印在上面,显得极其引人瞩目。
这是一座圆形的巨大殿堂,高大宏伟,华丽圣洁。
五十多个人聚集于此,都有种格外渺小的感觉。
此情此景,令许多团员不禁心生震撼,发出赞叹之声。
没想到看似破旧的训练营基地,居然还藏着如此神圣恢弘的建筑。
貌似受到这种特殊环境的影响,方诚心中竟也滋生出一种莫名的崇敬情绪。
他带着警惕之意,默默观察周围之际,忽然听到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传来。
接着大门“吱呀”一声,被缓缓推开。
一名戴着眼镜,相貌清瘦的中年男子随后步入静修大殿。
他同样穿着白色素净的冥想服,望着众人轻轻咳嗽一声。
原本窃窃私语的团员们立刻闭上嘴巴,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中年男子走到大殿中央摆放的一圈蒲团边,选了个位置,盘腿坐下。
随后脸庞浮现一丝笑容,朝众人微微颔首:
“大家不要拘束,你们可以称呼我为陈导师,接下来几天时间将由我来带领你们走进冥想修行的奇妙世界,教导你们学会如何掌控自我,排除困扰自身的焦虑与忧愁……”
他笑容和煦如春风,语气不疾不徐。
简单做了几句开场白后,便吩咐众人:
“现在你们可以随意找位置坐下,在这里没有座位排次,也没有长幼尊卑之分,所有人之间都是兄弟姐妹的家人关系。”
五十多名团员闻言顿时纷纷挪动蒲团,全部环绕在导师周围而坐。
每一个人似乎都希望,能够尽量与这位和蔼可亲的导师距离更近一些。
方诚脸色平静,选择坐在人群外围处相对较远的地方。
潘文迪不知是不是赖上他,也挨在他身边盘腿坐下。
方诚瞅了眼这个不懂社交距离的家伙,稍微挪动下屁股,继续保持合适的距离。
“好了。”
见众人都已经落座,陈导师轻轻拍了拍手掌。
“在正式开始学习冥想之前,我能否先了解下你们各自的生活背景,请你们说一说为什么要学习冥想?”
说着,他伸手指向最靠近自己的一名女团员。
“这位年轻的女士,你可以先说说看吗?”
那名女团员闻言顿时愣了下,犹豫片刻后,才吞吞吐吐地说道:
“我叫邓雯雯,今年26岁,在东都一家贸易公司上班,我学冥想的目的是为了忘掉一段感情。”
“因为……我的男朋友,在一个多月前的西山火灾中不幸罹难,虽然他以前总是惹我生气……可是……可是,我真的忘不了他……”
说着说着,她的情绪有些失控,几度哽咽,难以自已。
陈导师见状,面露怜悯之色,长叹一声:
“生亦何欢,死亦何悲,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孤独的,却也是幸福的。”
“因为我们就算今日离开这个世界,明日依然会留下许多亲人朋友对于自己的思念,而这份思念其实就代表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在这里真真切切地生活过。”
说完这番感慨,他随后注视着邓雯雯,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亮。
“邓小姐,修行冥想的目的不是为了忘却和看淡,而是为了释怀,从容,开悟。”
“即使你将来能达到冥想最高的层次涅槃,这份对于男友的思念依旧会保留在宇宙意识当中,永恒不变,无法磨灭,只不过它早已从负面转化为正面,引导你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感情问题。”
“因为生命是一个轮回的周期,也许在下一个轮回,你们还会重新相遇,也未可知……”“这是……真的吗?”
邓雯雯闻言,不禁眼神怔怔地看着他。
陈导师微笑颔首。
也许是这番表态,让她情绪得到安抚,整个人瞬间变得平静了许多。
有了第一个人开头,接下来其他团员也依次讲起自身的忧愁烦恼。
有的因为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想要逃避现实。
有的也是遭遇情感问题,觉得人生充满迷茫。
还有的负债累累,想自杀却又害怕死亡,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解脱的办法。
各种理由五八门,俨然成为一场诉苦大会。
轮到方诚时,他正双眼微闭,颐养精神。
见众人目光都投射过来,于是眉头微微皱起,表现出同样苦恼之意。
“我叫马东豪,有个大哥年轻时误入歧途,混迹黑帮,在我眼前被人活活砍死。”
“在那之后,惨烈厮杀的场面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一直困扰着我,让我感到精神憔悴……”
说着低下头,推了推金丝眼镜,似乎在擦拭湿润的眼角。
陈导师眼神慈祥地看着他,柔声宽慰了一句。
潘文迪则略感诧异地瞧着方诚,一副原来你还有如此伤心往事的表情。
随后轮到他说时,却满不在乎地回道:
“我只是单纯地想学习冥想,回去后既能指导学员健身,又能成为他们的心灵导师,提升服务档次,一份工赚两倍钱。”
其他团员闻言,不由发出一阵轻微的嗤笑声。
等所有人将心中压抑已久的问题说出来,课堂的氛围似乎也随之变得轻松许多。
陈导师随后拍了拍手,神情温和地说道:
“我对大家的遭遇深表同情,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只要涉及心灵上的问题或病症,都可以通过修炼冥想之法成功解决。”
“因为我们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世界上所有的药都比不上自己的觉悟,放下身外之物,才能成为全新的你……”
一番安慰之语后,陈导师正色说道:
“今天这堂课,我将教授你们关于冥想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顺利达到第一个层次‘入静’。”
“首先你们要明确观念,冥想就是一种通过自我意识由浅入深,调节身心状态的综合性训练,它包括多个练习步骤与技巧……”
讲课正式开始,众人聚集会神地聆听着。
方诚同样挺直腰背,专注地望着导师。
只不过这些知识点,依旧与冥想教学碟片上播放的内容大同小异。
就在方诚心中略觉失望之际。
陈导师却忽然抛出一句让他精神顿时振作的话:
“接下来,在你们初次尝试入静前,我必须提前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入静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我们五官感知变得更敏锐、更精细,能够接收到平常被大脑忽略的信息。”
“但这也同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感知放大后,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矛盾状况,你接收到的信息变得庞杂,人也会变得更加焦躁,难以入静。”
“甚至,曾经有过天赋优秀的学员,因此出现精神失常的状况。”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真想会把具体修行方法总结为三点,练习五感,超越五感,回到觉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