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商讨(1 / 1)噗噗的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 商讨

二人就长治问题讨论许久,最终定下两个基调。

贪官污吏必须要查!

但并不能急于一时,不能一上来就搞大范围反腐行动。

先敲山震虎,让这帮蛀虫老实点。

战争年代特事特办,兵工厂建设在即,谁要是敢过来添乱子,可不要怪子弹不长眼睛。

再培养一批新基层骨干官员,用来保障在进行大清洗时,权力能够平稳过渡。

来都来了,省主席看来是当不上了,黄绍竑郁闷之余,也决心整理好长治。

至于监视王奉的任务.

黄绍竑摇摇头。

国难当头,他做不出与民族利益相驳之事。

送走黄绍竑后,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

时间还早

兵工厂一日未落成,这心里就一日不踏实。

想到这,王奉喊来姚伯兮和怀汉鹏。

几分钟后,二人在卫兵的陪同下走进办公室。

姚伯兮率先道:“长官!”

经过一路上的接触,王奉对这位浙大化学系的高材生颇有好感,几番交谈下来也熟络了不少。

怀汉鹏有些紧张,再见到王奉,心中还是有些害怕。

“长官好”

朦胧中醒来发现自己被枪顶着脑门,任谁经历过这事,都会惶恐许久。

王奉点点头,指着办公桌前的两把椅子:“坐下来说。”

“兵工厂的设备怎么样了?”

姚伯兮:“部分设备已经拆箱了,一路上磕碰了不少,但都没伤到核心部件,问题应该不大。”

王奉松了口气。

精密仪器,稍微磕碰了一点,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运输前,他特意在木箱里塞满了碎布,为的就是能起到缓冲作用。

哪怕一点也好。

王奉:“如此甚好,尽快将机器组装完成,兵工厂的选址方面,二位有何看法?”

姚伯兮:“长官,如果想要兴建工厂,最好能临近河流,地势要平坦一些。”

“或者临近矿区,取材也方便。”

王奉心中思忖。

按照区位优势,这么安排确实是最合理的。

怀汉鹏支支吾吾,想说又不敢说:“长长官,会不会太明显了些?”

王奉皱眉:“详细说说。”

怀汉鹏不似姚伯兮那般自然,深吸一口气:“如果修建在平地上,很容易被空中的日军侦察机发现,到时候引来轰炸.”

别看他怂的出奇,但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毕业于国立山西大学工学院。

在当下也算是一方名校,创立于1902年,是清末政府‘西学东渐’的产物。

同期成立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更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

日军轰炸太原北关兵工厂时,他正在工厂里值班,亲身经历了一场不对称的略轰炸。

尖锐的防空警报响起,厂内所有工人顿时乱作一团,争相躲进防空洞内。

谁跑的慢,谁就容易被炸死。

天上,日军轰炸机如同阴云般,炸弹跟不要钱似得往下丢,压的人喘不上气。

战斗机向下俯冲,螺旋桨的嗡鸣声如同死神的尖叫般,在耳畔由远及近传来,死死揪住众人心尖。

晋绥军的战斗机起飞,想要与敌机缠斗,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逊于对方,只有一味挨打的份。

空中道道火球划过,随后重重摔在地上。

王奉摆动着手里的钢笔,暗自点头,觉得此话确实有些道理。

不得不承认,在步兵上超越日军不难。

撑死一两年的时间。

但想要和日军争夺制空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先不说飞机如何制造,光是培养一批合格的飞行员,所投入的时间成本都够训练好几茬步兵了。

打不过,还躲不过嘛!

记得历史上,八路军在敌后创办兵工厂。

有一大半都是在窑洞,山洞里生产,虽然环境条件不如正规工厂。

但胜在安全啊。

夏家山村兵工厂也是如此。

况且挖掘窑洞的投入,也要比大规模建设厂房少很多,能在最大限度上推动工厂投产。

看不出来,这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王奉点点头:“有道理,相比高效率的生产,当务之急还是要保障工厂能够持续生产。”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拎得清的。

王奉撂下钢笔,从抽屉里掏出一沓图纸:“你们看一下,在设备完全铺开的情况下,多久能进行量产。”

这沓图纸是复刻版,赵方远刚才送过来的,当日他亲手所绘的图纸现在还在夏家山村。姚伯兮精通化学,对枪械一知半解,接过图纸后仅是扫了一眼,便让出位置,让怀汉鹏一人细细钻研。

怀汉鹏脸都快要贴到纸上:“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好像李恩菲尔德步枪很像。”

“可以缩短子弹装填速度”

“防尘盖和三八式步枪相似,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泥沙进入枪械核心部件”

“啧啧啧集大成之作啊!”

“长官,我冒昧的问一下,这图纸是谁所绘?”怀汉鹏弱弱道。

王奉笑了笑:“当初防守团城口之地时,我亲手所绘。”

怀汉鹏有些惊讶,想要抓住机会拍马屁:“长官.”

结果刚说两个字,便被王奉挥手打断:“时间紧迫,说正事。”

怀喊鹏心中一紧,生怕方才的举动触怒了王奉,忙不迭道:“一个月设备齐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就一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生产样枪,半个月进行量产!”

“具体的产量,还要看生产线和工人。”

王奉点点头,心中掐算着时间。

现在已经11月中旬,冬天土冻的硬邦邦,窑洞可不好挖,就算动员士兵昼夜不停的干,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如此一来,二四式步枪的量产时间,怎么说也要到明年二月份了。

届时马上就要面临津浦战事。

在这之前,可能还要抵御日军对长治的进攻。

王奉眉头紧锁:“那要是先生产子弹,需要多久?”

怀汉鹏估算一下:“那时间还能再缩短一半。”

“关键要看底火的产量”

说罢,看了一眼身侧的姚伯兮。

底火的主要成分是雷酸汞,是化工产品。

化学上的东西他也不懂。

姚伯兮沉思片刻:“我部从太原撤出时,携带了大量的雷酸贡,应该能用一阵子。”

“化工设备应该优先制造出来。”

王奉扶额,叹息一声。

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看上去从太原兵工厂带出来不少好东西,但要生产的东西更多。

处处优先级都很高,顾此失彼啊!

“优先生产子弹吧,步枪的事可以再往后放一放。”王奉揉了揉太阳穴。

子弹才是重中之重,步枪再多有何用?

倘若缺乏弹药,威力还不如红缨枪。

怀汉鹏察觉到了不对劲,试探道:长官是.是又要打仗了吗?”

王奉有些诧异:“对,怎么了?”

怀喊鹏心中惴惴不安:“外面那些记者和政论家,都说京沪失守后,日军必定长驱直入攻陷武汉”

“如此一来,我们应该还有充足的时间吧”

想要搞工业,最需要一个长久稳定的地区,太原兵工厂遭受轰炸就是最好的例子。

离前线太近了。

“哼!”王奉冷哼一声,“狗屁不通,一点军事常识都不懂,简直就是谬论!”

“京沪有失,日军下一步必定要打通津浦线,清除右侧之地后,方能西进。”

“下去准备吧,尽快恢复生产!”

长治县征兵站。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唯独征兵站附近没什么人。

甚至有些凄凉

主动参军之人寥寥无几。

想当初在阳曲,晋中等地征兵,场面说不上特别火爆,但前来登记之人一直没断过。

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两三个小时才征募不到一百人。

之所以部队进城时百姓夹道相迎,一片盛况,那是因为有军队来保护他们了,睡的能踏实一些。

但真到了要他们扛枪上战场保家卫国,与日寇决死搏杀时,个个都没了动静。

之所以会这样,无外乎几个因素。

底层百姓的民族意识太薄弱了。

家是家,国是国。

两码事.

另外受地理因素影响,长治距离前线太远,对日军的残暴行径只停留在传闻。

阎老西虽然抗战不利,但在山西盘踞了几十年,社会相对安稳,相对于其他地区,民众相对富足,参军意愿很低。

俗话说得好——好钢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想要调动百姓的参军意愿,还需要狠下一番功夫。

最起码口号要喊的响亮。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