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血腥前夜
怀汉鹏当着一众军官的面,将绿木箱子打开。
盖子掀开后,一个个黄油纸小盒紧密的堆叠在一起,怀汉鹏拆开一个包装,里面露出黄澄澄的子弹:“长官,这是我们最新生产6.5毫米55步枪弹。”
说着,取出一发子弹递到王奉面前。
王奉接过子弹,手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实枪测试怎么样?”
怀汉鹏扶了下眼镜:“测试过了,兼容性非常好,六五式和三八式步枪都可以使用。”
王奉点点头,投去赞赏的目光,胆子挺小,倒是有几分本事。
“产量呢?”
怀汉鹏心中估算一下:“目前就这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大概在2000发左右,后续工人操作熟练了,可能会提升。”
王奉皱眉:“就这么点?”
2000发.
日常训练的情况下,不到十分钟就能用完了、
怀汉鹏支支吾吾:“长长官,设备实在有限,等多扩充几条应该会好起来。”
王奉侧过头:“宋文杰,通知第一机床厂,加快制造生产线。”
“半个月前我从欧洲购来一批设备,昨天已经拨划给他们了,抓紧生产,人停机器不能停!”
宋文杰从人群中走出:“是!”
兵工厂需要一位得力干将坐镇,张虎等人皆为一线将官,指挥作战就够忙活的了。
赵方远是总参谋长,相当于王奉的副官,整个战斗群上上下下诸多琐事都由他打理,抽不开身。
最后一番挑选下,便由宋文杰督领兵工厂诸事。
话说那批德国机床,到货的速度有些过于快了。
王奉原本以为要走海运,最少也要辗转四五个月,才能运抵长治。
万万没想到,整个运输路线全由德方负责,直接空运到兰州,后经运城,最终抵达长治。
除此之外,还有两名科研人员,是中国赴德留学生。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归国屡见不鲜,全面战争爆发一年之内归国人数就不下两千人。
分别在第一机床厂,和第一步枪厂任工程师。
王奉将子弹放回黄油纸袋中,子弹厂拢共就一条生产线,没什么好观摩的,将毛领子军大衣的扣子按好,大步走出窑洞。
屋外。
通讯兵匆匆跑来,脸颊冻的透红。
“长官!”
“长官!第五战区司令部急电!”
赵方远反应过来,快步上前接过电报。
扫视一眼,猛地转头递给王奉。
“长官,大事不好了!”
王奉皱眉:“有什么事慢慢说,不要这么大惊小怪。”
他心中隐隐有了猜测,眼下这个节骨眼,京沪战事告一段落,除了津浦线以外,没有哪个地方会出现战事。
再或者就是山西的日军打过来了
其余几名将官闻声也围了过来。
赵方远念诵道:“兹电第五战区各部,敌于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青城,济阳间渡河,二十七日侵入济南,韩复榘败退,三十一日敌陷泰安,津浦一线告急!望各部做好战斗准备。”
王奉眉头紧锁。
日军这么快打到济南了?
电报上讲的是韩复榘败退,但他熟读战史,对此可是门清,济南一战,韩复榘可是实打实的不战而退。
不光是济南,后面的几场阻击战,韩复榘也是不战而逃,或是仅做象征性的抵抗,硬生生将日军放到淮海一带。
张虎凑上前:“又要打仗了?”
王奉双手负立,攥紧拳头:“狗娘养的小鬼子,还真是一点喘息时间都不给。”
眼下部队尚未练成,训练速度最快多久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的进度条卡在了76,想要达到训练有素】至少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现在是一月一。
等过再一个半月,估计台儿庄之战就要开打了。
根本来不及。
况且在这之间还有一个致命问题。
——等天气稍微暖和些,日军就要开始发动对长治地区的进攻。
地理位置上讲,长治的交通要冲,又有重兵驻扎。
日军不可能视而不见,搞不好要面临双线作战。
只能边打边练兵了。
战斗群司令部。
王奉收到了129师的消息。
赵方远侧立一旁:“长官,目前129师师部位于涉县地区,距离我部仅有90公里,其386旅驻于南太行山脉,位置更近。”
王奉看向钉在墙上的地形图:“设法联系上386旅,我军要同时面临山西,津浦之敌,尽可能多拉些帮手。”
赵方远:“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除386旅外,还有47军也驻扎于南太行山脉地区。”
王奉挠挠头,回想这支部队的番号。
“川军?”
“作战主官是谁?”赵方远点点头:“李家钰将军,该部于去年12月出川抗战,次陕西潼关,经郑州、新乡、道清路转赴山西长治。”
听到‘李家钰’这个名字后,王奉恍然大悟。
这位将军在历史上也算赫赫有名,继张自忠后第二位牺牲的集团军司令。
无川不成军啊
川军以贫弱之师,硬生生撑起了几大会战。
赵方远继续道:“此外,汤恩伯部于晋中一带布防,牵制日军向晋东南方向的进攻。”
王奉转头看向赵方远:“务必联系到47军,和八路军386旅,有这两支部队分担压力,我们才能抽调出更多兵员加入到津浦抗战上。”
君子善假于物也。
就凭日军的德性,除非遭受重大损失,不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打掉五千人,之后就能来一万人。
打掉一万人,派来的兵更多。
不积极寻找帮手,光凭华北战斗群,恐怕独木难支啊。
赵方远应下:“明白,我这就去联系!”
王奉:“叫谢尔盖过来。”
在大战开启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解决内部问题。
经过两个月的缓冲,目前整个长治地区已经彻底纳入他的掌控之中,黄绍竑已经将基层文员培养的差不多。
军政高压统治之下,难免会有人心存异心,关键时刻恐怕会在背后捅娄子。
首都沦陷,绝望的气息弥漫华夏大地,乐于当汉奸的人一抓一大把。
是时候对吏治进行一次大换血了。
五分钟后,谢尔盖大步走近,在王奉面前立正敬礼:“长官!”
王奉:“你的特务支队,训练的怎么样了?”
谢尔盖拍着胸部保证:“请长官放心,只要您有需要,特务部队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谢尔盖步兵出身,对特务部门的运作并不了解,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但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再难的问题,也架不住谢尔盖肯钻研,能学习。
先前在苏联时,曾对契卡特工的训练方式略有耳闻,经过简单修改后照搬过来,目前还在不断的摸索中,但已经大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
王奉:“中国有句古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特务支队训练了这么久,得实战一把。”
“调查长治地区各县官员,地主乡绅的行贿受贿情况,一旦拿到实际证据,不用向我和政府请示,立刻执行抓捕!”
“如果遇到激烈反抗,我会调遣军队支援你们。”
说话时,王奉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狠辣。
等谢尔盖来时,他已经和黄绍竑通过电话,行政公署会积极配合军队,大清洗行动即刻展开。
乱世需用重典,重压之下近两个月各地的官僚表面上老实了不少,但实则背地里暗流涌动。
官僚和地主乡绅这次紧密的联合到一起,看样子是打算负隅顽抗到底。
南京政府对民间枪支的管控力度,和放任自流没什么区别,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王奉不想让军队直接上街镇压。
这会造成普通民众的极端恐慌。
但倘若真遇到了极端抵抗,就当用实战检验一下近期的训练成果了。
谢尔盖跃跃欲试:“遵命!”
“胜利之星终将照耀我们,让这些阴暗处的蛀虫都下地狱吧!”
“乌拉!”
看向眼前情绪高涨的谢尔盖,王奉扶住额头哭笑不得:“快去吧,动作要快。”
“一周之内结束行动!”
谢尔盖动作迅速,离开司令部后,当即转到特务支队驻地。
吉普车驶进院内。
尖锐的集合号拉响,一百五十余名士兵迅速在空地内集合。
侦查大队是由各个兵团的精锐士兵组成,而下属的特务支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单从体型上看,就要比普通士兵壮上一圈,不仅吃得好,军事训练,以及特殊技能训练也一样没落下。
强度也远超于普通士兵。
谢尔盖站在众人面前:“小伙子们,都打起精神来!”
“长官下达了指令,彻底铲除阴暗处的蛀虫,荣光属于人民和伟大的军队,副官,把命令传达下去!”
在返回的路上,谢尔盖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初步规划好了各分队所需要执行的任务。
当天下午三时。
行动正式开始,特务支队散往各个县城。
与此同时。
一封特殊命令传达到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张虎一身戎装,早已等候多时。
接到命令的第一刻,当即拍桌而起。
“各部停止作训任务,全体集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