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1月24日情况(1 / 1)噗噗的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1月24日情况

首先迎来变化的,就是三维作战地图,作为系统面板的核心功能,也是最常用的功能,此前就升级了一次。

从两公里扩展到十公里。

而现在是第二次。

从十公里增至三十公里。

直接翻了三倍!

感受着扩大的可视范围,王奉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满意。

三十公里,能从池河镇,直接观察到明光城内的景象。

打个比方,琼州海峡平均宽度也才将近三十公里,太行山脉的东西向宽度,在四、五十公里之间。

这还是半径距离,直径探测范围,达到了六十公里,已经能满足一场中小型会战了。

浏览完三维立体作战地图后,王奉将意识抽出,转移到其他方面。

升级到lv6后,还解锁了一个新功能。

看向崭新的系统界面,王奉挠挠头。

根据地:长治】

地区宣称:王奉】

他国宣称:——】

区域内工厂:4】

重要军用设施:】

税率:】

适役人口:180k/190k】

平民人口:2.45m/2.45m】

k=1000,m=1000k=1000000

每月增长:0.12适役人口288,平民人口1.61k】

这个地区的总人口。你的征兵法案可以使你将其中一定百分比的人口用作人力,以满足陆,海,空三军的需求。】

看向复杂的新面板,王奉眉头舒展。

嚯,内政面板!

王奉大致扫了一眼,继续往下看。

目前你完全掌握这一地区,请选择发展方针。】

优先发展商品经济】、优先发展农业经济】、优先发展工业经济】

王奉皱眉:“系统面板该不会也把《全面战争的东西也抄来了吧?”

“这么像戒律”

吐槽归吐槽,系统面板的功能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没什么好纠结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工业产能搞上去,尽可能的做到自给自足。

意识一动,选择优先的发展工业经济】

效果:工业产能+20,获得远视主义思潮】

科技!科技!科技!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的所有知识,无论是过去的吗,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远远比不上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

远视主义思潮效果:科研积极性+100,工人生产积极性+100】

王奉有些吃惊,连连咋舌:“远视主义?宇宙飞行?”

狭义上,泛指人类对宇宙的美好憧憬,期盼着有一天人类的足迹能够漫步星系。

广义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强调长远规划和投资,着眼未来,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科技。

王奉摩挲着下巴,明白了大致意思。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加快工业,科技发展速度。

主要大变化就这两项,虽然少,但效果很给力。

王奉将意识从系统面板中抽出,抿了口茶水的间隙,赵方远打不走来。

“长官,详细战报已发往第五战区。”

“目前军队缺额严重,是不是应该调一批预备役过来?”

王奉放下茶杯,皱着眉头思索。

昨夜一战,部队减员确实不少。

起初他打算向第31军借调一批。

但仔细想想,此举确有不妥。

昨夜第31军出力很少,但也牺牲了不少士兵,加之在此之前多次于明光地区阻击日军,损失相当惨重。

这时候伸手要,确实有些不合时宜。

此外还有一点。

抗战前期的军阀,山头思想还是很严重。

严格意义上讲,战斗群算晋军,上上下下都是山西人。

而31军是桂军,虽然在安徽打仗,但全军在广西征调整备,桂系血统很纯正。

先不说拉山头,习惯不同等问题,一场大战之后,很多人会死去,刚立起来的山头,没过两天全员牺牲,是很正常的事情。

单说补充过来的士兵,肯定舍不得老部队,大家都是老乡,说着一种口音,饮食习惯,行为作风等非常相似。

甚至还期望着,如果能活下来的话,跟着部队回家见见亲人。

现在被调到山西部队中,说话听不懂,唯一的期盼也够呛能实现了。

作战积极性必然会下降。

不过后期兵员匮乏,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王奉:“先向第五战区要,不够的话,再给宋文杰发报!”

赵方远点点头:“属下明白!”

王奉补充道:“新兵员到位后,缓慢补充进各部队,不要一股脑的塞过去。”

这个很有讲究。

经过一场激烈大战后,麾下的两支参战兵团,都达到了训练有素】等级。

各有高低。

但新兵员补充进来后,部队的战斗力肯定要下降。

这是毋庸置疑的,新兵在作战时,尤其是突破,以及协同能力,非但跟不上老兵的节奏。

反而会拖后腿,延误全部队作战。

体现在系统面板上,就是部队等级会从训练有素】跌到训练初成】

丧失25的正向战斗修正。

河对岸的日军援兵不多,只有一个联队的兵力。

在不主动出击的情况下,就凭三、四千名鬼子,根本撼动不了池河防线。

因此王奉宁愿降低部队规模,也要保证战斗力在精锐线之上。

可以边打边练,一点点补充嘛!

反正99和1,获得的加成没区别!

送走赵方远后,王奉在木椅上坐好,继续将意识沉入系统面板中。

此战收获颇丰,除了升级面板,解锁功能外。

各项数值也累积了不少。

陆军经验,积攒到了67,解锁新的学说不够,但兑换一名武器专家,貌似绰绰有余。

将意识转到武器专家界面。

和游戏中编制部队一样,规模越大的部队,消耗的经验值越多。

履历越丰富的专家,需要的经验值也越多。

王奉随便选了一个。

“这么多!?”

看向上面的数字,他两撮眉毛快要拧在一起。

——500经验值。

莱茵金属公司工程师,涉及企业核心技术】

随即看清具体文字后,王奉眉头舒展,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涉及企业核心技术,那值这个价!

唏嘘之余,王奉将开始挑选起来。

高端的玩不起,整两个差不多的,还是有这个能力。姓名:侯文彬】

身份:毛瑟公司雇员】

擅长:步枪制造,生产线维修,带授学徒】

粗略dly好后,王奉将意识转到科技界面。

视线瞟向右上角——1800

刚好够解锁1类科技。

王奉意识在科技树上来回扫视。

目前兑换了两种科技,1级单兵装备类】和1级轻机枪类】,1级重机枪类】

但如此繁多的科技中,只有步枪及子弹投入生产,其余都被暂时搁置了。

不是不想造,而是没那个能力。

王奉思来想去,叹了口气:“还是先留着吧.”

长治。

第一子弹厂。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扩充,工厂的生产线增加到四条。

日产量达到一万发。

窑洞工厂内,设备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工人们满头大汗,有条不紊的操作眼前机器。

墙上挂着一个红色条幅,上面写着——《枪林弹雨前方抗,后方全力保弹仓

一眼望去大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味道。

一粒粒黄澄澄的子弹从生产线上下来,怀汉鹏随手抓了一把。

“就照着这个标准生产,合格标准只是下限,我们要对前线作战的军人负责!”

“长官说过,后方也是战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工程师皱眉:“厂长.咱们的铜好像要不够了。”

怀汉鹏深吸一口气:“再去大街上征集,能征多少算多少!”

工程师叹息一声:“唉只能如此了。”

长治地区有处在开采状态的铜矿,但规模很小,生产不稳定,且距离工厂很远。

大多数时候,只能工厂自行筹措原材料。

无奈之下,宋文杰想了个办法。

向百姓们征借,将收集来的烛台、酒壶、香炉等金属制品熔融制成弹头的原胚。

虽然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并不长久,大规模征集了几次后,现在已经筹措不到多少金属制品了。

二人交谈之际,外面一名工人匆匆跑来。

“厂长!厂长!”

怀汉鹏转头:“发生什么了?大惊小怪的!”

工人躬着腰,双手扶膝,不停地喘着粗气:“厂厂长!”

“步枪厂那边传来消息,第一批新步枪下线了!”

怀汉鹏闻言,小眼睛都瞪大了几分:“什么时候的事?”

传讯的工人竭力平稳呼吸:“就在刚刚,我收到信就跑过来了。”

“李厂长让你再带几箱子弹过去,说要进行批量测试。”

怀汉鹏立马招呼身旁的其他工人:“快快快,装几箱子弹,跟我去步枪厂!”

为了赶进度,名义上新式步枪由第一步枪厂生产。

但实际上,生产计划由所有工程师共同参与。

如此才在短时间内,将新式步枪推到量产阶段。

这段时间内,怀汉鹏经常两个地方来回跑。

白天在第一子弹厂主持工作,晚上连夜跑到步枪厂,时常要工作到后半夜两三点。

话音刚落,几名工人迅速跑来,将地上的堆放着的,新生产出来的子弹搬到外面。

一行人乘坐骡马车,在冰天雪地间,快速赶往步枪厂。

“驾!”

长治第一步枪厂。

户外靶场。

总工程师李逸手中握着一杆步枪,棕红色漆面,在雪地中格外显眼。

弹匣太大了,细节勿考究,侵删

弹容量为十发的可装卸式弹匣,相比于同级别三八式,。中正步枪的五发弹仓,足足超出了一倍的弹容量。

火力的可持续性非常优秀。

李逸拉动枪栓,声音非常清脆。

姚伯兮在一旁忍不住夸耀:“确实是把好枪啊!”

虽然他主攻化学方面,但由于第一化学厂距离步枪厂非常近,连一公里的距离都没有。

因此也过来凑凑热闹。

一阵马蹄声传来。

板车还没停稳,怀汉鹏便跳下车:“枪呢?枪呢?”

李逸抬了下手,示意道:“这呢,你来的可真慢!”

怀汉鹏摇摇头,无所谓道:“孙祖华呢?他还没来?”

孙祖华是第一机床厂的总工程师,和李逸一样,是留德归来的高材生。

怀汉鹏兴冲冲的接过步枪,上下抚摸着,眼神中透露着欣喜。

“打一枪听听响!”

李逸忙不迭道:“测试的时候,你不是听过了吗?”

“快点进行抽样检测,一会要举行首批交枪仪式了!”

怀汉鹏死握着枪不松手:“就打一枪,听听响!”

说罢,将枪口指向天空。

怀汉鹏胆子小,嘴上说得欢,但真到试枪时,又有些打怵,犹豫好久后,猛地扣动扳机。

啪!

由于子弹型号,以及枪管样式和日制三八式步枪相差无几,所以在声音上也颇为相似。

除非天天和枪械打交道的工程师,不然不可能听出差别。

怀汉鹏咧嘴笑了笑:“刺激!”

“现在产量能到多少?”

李逸想了想:“日产量二十多支”

“你还好意思问,长官临走前亲自下达指示,资源优先向子弹生产倾斜。”

怀汉鹏尬笑了一声。

“别说这个了,快点抽样,一会儿我再打一发。”

徐州。

第五战区长官部。

李宗仁暂时不在,说来也可笑,那日行辕密谈时,常凯申所言确实是有意令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省主席。

纵使会后李宗仁再三推脱,但常凯申并不买账,当即通过国民政府,下达了行政人事命令。

将原省主席调到武汉,一时间整个安徽省政群龙无首,各厅,部门翘首以盼。

不得已之下,李宗仁离开徐州,离开战区长官部,前往六安主持省务工作。

将诸多军务暂时交由徐祖贻处理,只有大事才向他通报。

办公室内。

李宗仁总走了财政厅长,刚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叮铃铃

李宗仁皱眉,坐直身子抄起电话。

“喂,是李长官吗?”

话筒那头,传来徐祖贻的声音。

一听是战区总参谋长打来的电话,李宗仁立刻道:“是我,发生什么事了?”

他曾强调过,主持省政期间,非大事不用汇报,自行决断即可。

“李长官,明光方向急电!”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