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合围之计
王奉握紧指挥棒,在地图上点道:“想必各位,均已悉知当前战况,想要借助淮北之优势,必须要将日军引至深处。”
“在座没有外人,我丑话说在前面。”
“淮河北岸距离徐州,一马平川,直线距离不过百公里,引诱日军渡河,稍有不慎,就会使大局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战,不成功,便成仁!”
“我们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
王奉看向下方几名军官,眼神中皆燃烧起雄雄战意。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
不到半年的时间,将近小半个中国沦陷,战略要地几乎全部失守。
大家都明白,一味的求稳,一味的防守,看似万全,可不过就是苟且求生之计罢了。
王奉:“纵观淮河以北水系,澥河以东至浍河以西,泥沼遍布,大小湖泊错综复杂,我意将日军引至此处,进行围歼!”
“关于具体的作战安排还要看各部所剩实力。”
张自忠早在看完作战大纲后,便有了打主攻的想法,这时站起身,自告奋勇:“我们59军刚到战场,实力保存完整,可以打头阵,执行攻坚任务!”
于学忠也忙不迭补充道:“我部虽伤亡惨重,但作战武器齐备,士气稳定,尚可与日寇一战!”
王奉微微点头,清了清嗓子,表情一改之前,看上去十分凝重。
“既然李长官任命我为前敌总指挥,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全体都有!”
话音刚落,三人立马站起身。
王奉:“现令第59军,欲主动向澥河方向撤退,沿途主动丢弃物资,制造假象。”
“后续相关物资补充,我已电告战区长官部。”
张自忠脚跟并拢,立正敬了个礼:“是!请长官放心!”
王奉继续道:“第31军,徐徐后撤,在涡河,北淝河一带,借助地形梯次设防,阻击第十三师团,为59军构筑阵地,争取有利时间。”
“这个任务比较艰巨,第十八师团渡河后,极有可能与第十三师团会师,合力围攻你部。”
刘士毅点点头,眼神坚决:“没问题,小鬼子来多少,我们就杀多少!”
王奉看向于学忠,继续道:“第51军,你部撤往泗县,五河一带,用作预备役,同时掩护第59军侧翼。”
于学忠:“明白!”
当预备役也没什么不好。
什么本事干什么事,他还是明白的。
这四支军队中,第51,31军损失最大。
但31军得到了战区补给,断断续续休整了小半个月,已经恢复了元气。
而第51军与日军在蚌埠厮杀一周,还没来得及休养,就立马投入到了下一场战斗。
王奉放下指挥棒:“我率部趁着夜色,隐蔽向西行进,兜住整个包围圈,抄日军后路。”
“日军的空中优势,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各部队尽量在夜晚行军,避免被侦察机发现。”
“另外,大战在即,我王某再强调一遍。”
“希望各位能摒弃偏见,精诚团结!”
下方三员将领同声齐喝:“精诚团结!”
王奉:“白天日军不要命似的进攻,人不是铁打的,就算小鬼子也有累的时候。”
“今天晚上是个好时机,各部队即刻行动!”
简短的军事会议结束。
众人散去,回到原部队后,马不停蹄,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立刻传达转移命令。
短短一个小时内,各部往返于王奉军中的电报,不下二十封。
搞得他不得不将本军事务,全权交由赵方远处理,自己专心致力于调控各参战部队。
七万人。
打一场围歼战。
手头一下子阔绰到这种程度,王奉忙的有些晕头转向。
大规模战术性撤退,是个复杂活,各部均要协调统一,一个环节出岔子,轻则被敌军发现纰漏,重则满盘皆输。
好在逐渐适应节奏,放平心态,指挥各部队,有条不紊的进行转移。
率先撤走的是第51军。
于学忠为了抢时间,亲自收拾起指挥所内的杂物,一边干着,一边对参谋长反复叮嘱:“通知下面的弟兄,动作要快,决不能出半点差错!”
“这场仗要是打赢了,咱们东北军,可就彻底翻身了!”
参谋长点点头,转头跑出指挥所。
于学忠治军有些本事,基层士兵和军官听闻快速转移的命令后,不由分说,立刻收整起背囊和枪弹。
第51军本就驻扎在二线,不在日军视线之内。
率先脱离战场后,一路急行军,直奔东北方向的泗县而去。
第59军还在佯装抵抗。
他要拖住日军,为其他部队转移,创造充足时间。
由于两处战场并未合成一个整体,第31军要和第59军承担相同的作战任务。
掩护战斗群撤离。
双方阵地紧挨着,王奉临走前,率领后勤部队,亲自赶到第31军指挥所。
“务必坚持三天,时间一到,伺机从日军薄弱处突围!”见到刘士毅后,王奉表情凝重道。
刘士毅敬了个礼:“请长官放心,第31军没有临阵脱逃的孬种,广西兵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的!”
王奉轻轻咳嗽一声,向后招招手,喊来后勤大队长:“调集两千支步枪,五十万发子弹,两万颗手榴弹,支援给友军。”
“另外,还有之前缴获的日本肉罐头,也给兄弟部队拿上点。”
“快去,不要耽误时间!”
后勤大队长:“是!”
说罢,便转过头,匆匆跑开。
刘士毅面色一僵:“王长官这.这是什么意思?”
各部队的补给,理应由战区后勤部补给。
虽并未明令禁止各部队私下里流转作战物资。
但正所谓无功不受禄。
王奉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刘士毅觉得有些蹊跷。
王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年长于我,私下里就不要称长官了,叫我本名就好。”
“此战异常凶险,想必消息传下去后,手下弟兄非议颇多吧!”
“兵少事多,北淝河战场,我抽调不出多余的部队支援”
“这些罐头给下面的弟兄们发下去,就当战前打打牙祭。”
不可否认,在战略安排上,他确实有点拿第31军当炮灰了。
一个军,要在阻击一线,独自硬抗日军一个师团,加一个旅团,共计两万五千余人的围攻。
还必须坚守三天。
但是没办法。
必须有一支部队站出来,为后方构筑包围圈争取时间。
第59军和战斗群是攻坚主力,一个构筑防御,一个背后抄底。
不能浪费在这个地方。
自古以来打围歼战,真正的精锐都在包围圈内厮杀,只有二线部队,才会派出去阻击敌军。
第51军损失近半,独自挑不起大梁,只能和其他部队配合作战。
若是将其放在阻击日军的第一线,恐怕结局要像大同战役时,第六十一军那样,一触即溃。
况且澥河战场至关重要,第59军也需要助力。
算来算去,这份苦差事,只能由第31军来独自承受。
王奉担心刘士毅撑不住,特意顺道过来送些装备。
两千支步枪,主要是汉阳造和晋造六五式步枪。
池河一战。大部分的物资都被王奉卷了去。
第31军险些汤都没喝上一口。
下属的两支兵团,清一色的换装了三八式步枪。
这些老旧的国产步枪,就被淘汰下来。
留着也没用,物资积压太多,还会耽误行军速度。
王奉手下就这六辆卡车,肯定不够,其余的只能用骡马车运载,速度极慢。
索性做了顺水人情,支援一下友军。
仗打到了这个规模,双方参战兵力加起来,接近十万人。
想要独善其身,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刘士毅嘴唇微动,想要摇头否认,但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事实确实如此。
北淝河,涡河一带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窄,水位浅,比不上淮河天险。
就这样,还要以一个军的兵力,坚守三天。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拿第31军当炮灰。
但刘士毅对此并未表现什么。
一是桂军出门在外,不能丢了面子,被友军扣上怯战的帽子。
这也是李宗仁千叮咛,万嘱咐的。
其二,则是刘士毅心中也明白,此战第31军非打不可。
刘士毅环顾左右,见四下无人,眼眸低垂,悄声问道:“王长官,其实我有一事不明。”
王奉皱眉:“请讲!”
刘士毅:“为何要放弃淮河天险,我部于此阻击日军,后方加紧布置防线,岂不是更好?”
王奉紧皱的眉头舒展,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个问题。
“刘军长,从你部驻守的平圩镇,沿淮河北岸一路到蚌埠,至少六十公里。”
“如此宽大的战线,光凭你一个军的兵力,能抵挡住相同规模的日军冲击吗?”
刘士毅:“这”
王奉:“一旦日军寻薄弱处突击,或迂回至你部侧后,整个防线顷刻间就会崩塌。”
“而你部占据北淝河,涡河之后,可以在两河之间构筑环形工事,战场宽度缩小,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阵地安全。”
刘士毅挠了挠头,面上浮现一抹尬笑:“真是我年纪大了,连这点小事都看不出来。”
掐着手指头算算年龄,今年自己也五十二了。
看向眼前年轻气盛的王奉,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后勤兵行动迅速,收到命令后,立刻卸下卡车上装载的物资。
第31军的后勤站正在一旁接洽。
吵吵闹闹的声音,渐渐掩盖住了二人的谈话声。
刘士毅掏出火柴,点上一根香烟,猛吸一口,特意转过头吐烟雾,生怕王奉闻不了刺鼻的味道。
“长官的好意,我替兄弟们谢过了!”
“我们桂军,在打鬼子这件事上,绝对不会掉链子!”
王奉笑了笑,随手敬了个礼:“好一个桂军!”
“这一仗,可得让我好好看看,你们广西狼兵究竟是何其威武!”
刘士毅郑重回礼:“请长官放心!”
王奉:“我们必胜!”
“我们必胜!”
翌日拂晓。
牛岛贞雄从睡梦中醒来。
只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看上去极其疲惫。
听着外面的枪炮声,牛岛贞雄走进指挥所,看到参谋长正在发布作战命令。
“进攻!”
“火炮掩护,快速进攻,半个小时后,航空兵会支援你们!”
牛岛贞雄走到瞭望孔旁,拿起望远镜,朝着淮河水面上随意扫视两眼。
“什么时候开始的进攻?”
参谋长闻声走来,说话时有气无力,极度疲惫:“一个小时前,天刚亮的时候,发动第一轮进攻。”
他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听闻师团长醒来,炊事兵立马端来一碗味噌汤,还有一碟寿司。
汤还冒着热气,看上去异常鲜美。
普通士兵当然没这么好的待遇,这是中将师团长的专用餐。
牛岛贞雄顾不上洗手,随意夹起一块寿司,放入嘴中囫囵吞下:“今天战况怎么样?”
提起这事,参谋长来了精神头:“说来很蹊跷”
“今早以来,河对岸的中国军队,不仅收缩了防线,阵地上火力还减弱了很多!”
牛岛贞雄专心品鉴美食,随意回道:“是不是弹尽粮绝了?”
“在上海和南京,我们轰炸补给线,中国军队经常因为缺乏弹药而被迫停火,很正常。”
嘴上一边说,一边咀嚼着寿司。
参谋仗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摇摇头:“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感觉,这是在有意退缩!”
牛岛贞雄挑了挑眉:“有意退缩?”
“难道说,是要吸引我们过河?”
参谋官点了点头:“很有可能!”
“在中国的兵书上,有很多战法,都是故意佯装败退,实则在后方,已经部署好了伏兵。”
牛岛贞雄犹豫不定,扭头看向作战地图。
“只要渡过淮河,距离徐州不过百公里。”
“沿途主要以平原为主,根本没有藏匿伏兵的地方!”
“况且,参谋部下达的命令是抢渡淮河,配备北线兵力,攻占徐州。”
“中国军队已经让出了淮河,我们不能犹豫不前!”
参谋长心中还是有些忧虑:“可是据战前考察情报,淮河以北河网密布,我们的战车联队和重炮部队,非但施展不开,还很可能陷入泥沼,拖累行军速度。”
牛岛贞雄皱眉,不由得重视起来。
虽然打心里很轻视中国军队,但参谋长所言并不无道理。
能做到师团长这个位置上,没有谁是傻子。
就算是傻子,也不能在明知敌军有可能埋伏的情况下,还指挥部队闷头撞上去。
“步兵率先渡河,将野战炮联队部署在最后方,战车联队放置侧翼,在敌军没有完全暴露前,不参与任何战斗!”
参谋长:“哈依!”
牛岛贞雄攥紧拳头。
淮河北岸泥沼遍布,对进攻方来讲,确实有劣势。
但若是只以轻步兵参战,再辅以空中火力侦查和打击,在他看来,一样能碾压中国军队。
泥沼可不认人。
己方士兵容易陷进去,支那士兵也一样。
牛岛贞雄摇摇头,脸上浮现出轻蔑的笑容。
就凭借中国人孱弱的身体素质,和低劣的军事技能,在帝国军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看来中国人还没明白,失败.不单单是在武器装科技上。”
“愚蠢至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