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包饺子
王奉心中暗暗吃惊。
几十辆坦克,若是真被小鬼子合理利用起来,还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按照日军的常规作战体系,坦克只是辅助步兵推进的支援性武器,根本不会单独使用。
这几十辆坦克,看上去很多,足以掏空华中派遣军的半个家底。
可若是分发下去,一个步兵大队只能得到23辆。
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些变化.
事已至此,只能见招拆招。
王奉:“命令谢尔盖,时刻监视战车联队动向,例行汇报改到每十分钟一次!”
赵方远将其余各部电报,一一呈送到桌案上。
为了节省时间,王奉亲自拿起,眼睛快速在草纸上扫视。
其他各部稳扎稳打,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第51军发来的电报。
我部已成功突破至澥河南岸,军长亲率敢死队,与日寇进行搏杀,吸引敌主力部队来援,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电报样式,应该不是战争时期的,大概长这样
电报是以通讯兵的口吻发出,内容很简略,根本描述不出战场细致情况。
但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王奉轻轻挑眉。
他原本以为,于学忠能在澥河北岸和日军周旋,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实力有限,也不能多强求什么。
张学良被囚禁于南京之后,东北军没了主心骨,彻底丧失了往日的辉煌。
被列为杂牌军不说,不管走到哪,还都要顶着怯战而逃的帽子。
正儿八经的娘不亲,舅不爱。
发放补给军饷的时候,有人吃肉,有人喝汤,客居他乡的东北军,想要舔盘子,还得和别人争抢一下。
况且第51军编制残缺严重,约莫只有半个军的实力。
面对精锐的甲种第十八师团,不光能稳住战线,还能反攻到澥河南岸,着实有些令人意想不到。
估计是拼了老命,顶着被彻底歼灭的风险孤注一掷,才会有这样的战绩。
王奉:“统一回电,总指挥部悉知!”
随后低头看了眼手上的腕表。
马上要凌晨两点!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天一亮,日军战机就会从后方机场起飞,参加战斗。
王奉补充道:“另外传令各部,加快进攻节奏!”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与此同时。
第一‘红旗’山地步兵团临时指挥所。
吴光胜站在一旁,仔细钻研战术地图。
行军打仗,讲究步步为营,向来没有一拍脑子就能做出的决定。
况且是围歼一支日军甲种师团,如此重要的事,务必确保要万无一失。
张虎也跟着看向战术地图,眉头紧锁:“老吴,要不你在这里盯着,我去前线看看!”
吴光胜摇了摇头:“不行!”
“你又要去一线战斗?亲自扛着枪,和鬼子在战壕里厮杀搏命?”
张虎挠了挠头,心中蠢蠢欲动:“咱不就是这么跟着长官,一步步打上来的吗?”
吴光胜叹了口气,出言劝说:“这次长官没给咱们部署具体的作战任务,全兵团上下五千多号人,该怎么打,该往哪打,都得咱们自己研究。”
“你是兵团长,得亲自坐镇指挥部.”
听着自己搭档的话,张虎点了点头。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奉和赵方远不止一次和他说过,在其位,谋其政。
大家伙再也不是街边撂地,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匹夫了。
肩上扛着的一颗将星,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一种责任。
全兵团上下五千多号弟兄,性命系于一身,都等着他发号施令,做出决策。
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岂能乱来。
在这一点上,吴光胜就要明白许多。
他专精谋略,整顿后勤,在副兵团长的位置上,干着参谋官的活。
而张虎则擅长动员,鼓舞士气。
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执行的任务都是最艰巨的攻坚战,穿插战,稍有不慎就会踏入雷池。
关键时刻,需要这么一位兵团长站出来,做弟兄们的主心骨。
二人搭档配合,是目前整个战斗群中最协调,最合适的。
张虎应了一声,随即看向竖立悬挂的战术地图:“老吴,你有什么想法?”
吴光胜皱眉沉思,片刻后说:“咱们手里有五个大队,规模大致和团级相当,后勤体系完备,无论单拎出来哪一支,独立作战能力都很强。”
“我的建议是,以三个大队的兵力,向敌人纵深处穿插,就像三颗钉子一样,狠狠扎进日军内部,将其牢牢钉死在河岸。”
“另外两支大队,在后方兜底抄网,防止日军对我部进行合围!”
“怎么样?”
张虎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寻找位置:“没问题,再将山炮部署在后方,大概在这里!”“电话线都接好吗?”
吴光胜:“都接好了!”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相比于电报传讯,直接打电话的效率更高。
等级达到训练有素】后,整个部队的协同性大大提升。
电话线都缠绕在一个木制滚筒上,步兵在前方急行军,同一时间,后方工兵骑乘骡马,快速放下电话线。
后续部队立刻进行埋设,接通等工作。
将工作效率发挥到了极致。
张虎转身拿起电话:“要一大队!”
一阵忙音过后,话筒内传来一道声音:“长官!我部已作好战斗准备!”
“请指示!”
张虎语气严厉:“听着!立刻向敌军发动进攻,快速突击,不要拖沓!”
“听见没有!”
电话那头:“是!”
“快速突击,绝不拖沓!”
张虎:“咱们兵团,是全军的尖刀部队,你们大队,就是咱们兵团的尖刀!你们打主攻,必须给我打出个样来!”
“半个小时,打穿日军的两道战线,能不能做到?”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毫不犹豫,立刻说:“能!”
张虎笑了笑:“好!我在指挥所等你的好消息!”
说完“嘭”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与此同时。
第59军方向。
诱敌深入时,一路上丢弃的武器装备,李宗仁早就派遣运输队,输送到后方城镇。
不仅一口气补足了缺额,还多出来不少。
此刻的第59军,可以说是兵精粮足,全军上下还都吊着一口气,就连普通的基层士兵都知道——此战要为自己的老军长正名!
战火燃遍了原野,双方都掏出了压箱底的好货,炮弹跟不要钱似的,疯狂向两岸砸去。
若是从空中俯瞰下去,会发现整个澥河两岸,都被火光笼罩,大地变为焦土,士兵被一批批的送上前线,拉下来的却是一具具尸体。
一个营打光了,就再换一个营上去!
士兵死战不退,军官带头冲在最前面,火线提干的事情,在战场上时有发生。
三万人抱着必死之心,围攻八千人,即便在装备和素质上有所差距,但第十八师团仍被如此凌厉的攻势,打的有些晕头转向。
第59军指挥所。
一枚105毫米榴弹炮落在附近,强大的冲击力向四周传递,天板有些晃动,阵阵砂石碎土抖落下来。
张自忠气定神闲,冷静的观察战场局势。
低头看了一眼时间。
凌晨两点整。
“华北军动向如何?”
根据电报中的约定时间,这会儿应该已经对日军后方发动突袭。
副军长李文田正在核对战场信息,听到声音后立马走过来:“三分钟前来电,友军已开始发动正式突袭!”
张自忠在心中暗自揣测。
在战场上用电报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果将时间提前一些,这会儿应该已经与日军后方遭遇。
大战场,多部队协同作战的第一指挥要务,就是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友军。
不管情况如何,都应坚决执行既定的作战计划。
切忌擅作主张!
想到这,张自忠眼神闪过一丝果决,当即下令:“调动总预备队补充前线空缺,全军上下除了后勤兵,所有人全部参与战斗!”
“命令各部队,强行渡河,不管付出多大伤亡,务必在澥河南岸建立桥头堡!”
李文田没有丝毫异议,上前敬了个礼:“是!我这就吩咐下去!”
在第59军,张自忠就是天,就算是下令,让士兵们全部跳进河里淹死,也会有人坚决执行。
也就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精锐。
强攻命令下达的五分钟后,日军阵地上,炮火突然密集起来。
张自忠立马反应过来。
是友军部队!
幸亏强攻命令下达的早,此时第一波进攻部队,已经抵达澥河中央。
士兵手持火把,伏低身子,尽可能的躲避空中飞射的子弹。
日军的主力部队被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鬼子兵,被调到防御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不禁有些一愣。
反应快的鬼子军官,立马意识到后方遭遇了袭击。
但想要调兵回援,已经来不及了。
中国军队浩浩荡荡,放眼望去,河流中央尽是数之不尽的敌军士兵。
虽然没有照明弹,但无数个燃烧起来的火把,将整个澥河照的透亮。
枪炮声中夹杂着潺潺流水声,一股浓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