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站着把钱挣了!
就这样,赵志敬与徒弟们也算正式在这华山玉女峰扎根下来。
因为手头的东西暂时有限,便就一切从简,从山中找来一块大石,搬至山腰入口处,刻上“全真”二字,充作山门。
大概是因为李莫愁的缘故,极少有附近的人往这边靠近,也看不见有什么江湖人士出没,倒是多了几分清净。
偶尔有远来游览玉女峰的行人过客,错过了宿头,又不知道这里曾发生的事,便会前来借宿。
赵志敬便让徒弟们腾出一间房,与其他师兄弟们挤挤,好给客人居住。
又过了几日,弟子们思前想后,将往后要用到的诸般食物列出清单,呈给了师父。
在这时节若想要修建道观,往往是由官府发动募捐,或是当地豪绅主动出资,再就是道士四方化缘,一点点积攒而成。
赵志敬自然不会去找官府,便是冲着全真教重阳宫的面子说成了,到头来也是去盘剥穷苦百姓。
说不定最后还是黄老爷带头出钱,再如数奉还,而穷人们的钱,一半归官府,一半修道观。
游说当地豪绅?那是跪着挣钱。
下山四方化缘?那是山里挣钱。
这些都不如靠着徒弟们,站着就把钱挣了!
华山上物资丰富,有的是树木石材,徒弟们年轻力壮,有的是时间力气。
修建道观所需的人手,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咱们自己都有。
所缺无非就是能开工的材料,例如锹锤钎凿,油漆砖瓦这些,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
“看来是时候下山一趟了。”
赵志敬想着除了采买修建道观所需的物事,眼见天气转热,也该给徒弟们多备两套衣裳,像杨过与关蛮儿这种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去年的衣裳今年就不能穿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对了,还要顺道去拜访一下关长虹在潼关的朋友,可以托他们将自己带着关蛮儿留在华山的消息送往咸阳。
本来需要采买的东西就很多,在上次那个集镇未必全能买到,加上关蛮儿这一节,干脆就往潼关一去。
“清行,清昊,清华,清笃你们几个随为师下趟山,其他人好好留在山上,等为师回来。”
杨过是徒弟们中武功最高的,而且赵志敬不在时,还可以照顾关蛮儿,所以留下。
张清致则是最稳重的,留下照看师弟们赵志敬最为放心。
转过天来,师徒几个用了早饭,便赶上马车下山,其他徒弟一路送到山脚,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如今赵志敬不在,一群人就等没有了主心骨。
好在华山此去潼关,路途并不遥远,只要事情顺利,最迟明天也就能回来了。
赵志敬将需要采买的单子交给刘清行,准备分头行动,自己这边去拜访关长虹的朋友,刘清行几个则是先去集市看看,这样就能多省些时间。
当时收下拜帖后,关长虹介绍他在潼关的这位朋友姓陈名阳,是当地大豪,为人好武,曾经拜入少林寺成为俗家弟子。
上了年岁后,便回家娶妻生子,继承家业,但好武的性格不改,对江湖上的朋友颇为大方,府上养着不少武师,平日里时时操练。
“看这情况,有点小旋风柴进的意思。”关长虹也好,这个陈保也罢,甚至那个大言不惭自称“日月大刀”的贾万,其实都是神雕侠侣原著中不曾出现过的人物。
在赵志敬看来,这才更像是有血有肉的江湖,三教九流,龙蛇混杂,人物虽小,但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像天下五绝那样的绝顶高手,哪有可能随随便便见到?便是全真七子,那都是普通江湖人穷尽一生也追赶不上的目标。
更多的是江南七怪这种心中存着侠义的市井英雄,黄河四鬼那样只懂欺压弱小的凶残匪类,和武敦儒武修文之流,仗着父辈蒙荫,庸庸碌碌一辈子的世家子弟。
一路来到潼关,时间已经接近晌午,进城后刘清行将事情打探清楚,便回来向师父禀报。
“师父,您要去的陈府,在潼关名声不小,弟子前后问了三个人,都说知道,位置在城北靠东,看见门前有一片槐树的就是。”
“至于要采买东西的集市,则在城东边。”
刘清行办事越来越老练,虽然武功不如杨过,但出门在外,却是让赵志敬最放心的一个。
赵志敬看眼四周繁华景象,果然比华山山脚下的集镇大出不知多少,不愧为让唐太宗李世民都赞不绝口的“天下肉夹馍出潼关”胜地。
“嗯,清笃、清昊你们几个,跟清行赶上马车先去集市采买,为师去陈府拜访之后,便去与你们会合。”
刘清行能降价,不会被人坑,徐清昊擅长打铁,购买铁器之类的物事可以辨别一番。
鹿清笃人高马大,站在两人身边对商家形成威慑力,另外也是合格的力工。
“清华,你随为师前去陈府拜访。”
曹清华擅长书画,人也带着点书生气,适合带出去人前显圣。
“是,师父。”
一众弟子听了吩咐,马上便开始行动。
赵志敬这边带着曹清华往城北方向走去,路上带着兵刃的江湖中人不在少数,见两人穿着全真教道袍,便有人与同伴交头接耳,猜测是不是潼关之中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全真教作为如今江湖中的第一大教,门规甚严,全真七子对门下弟子多有约束,若非教中事务,平常少在江湖走动,所以才会引来猜测。
“师父,刘师兄方才所说的槐树,想来便是此地。”
师徒两人一路来到城北偏东处,就见不远处一片高大粗壮的槐树蔚然成荫,像是标志一样十分显眼。
“想必是了,将拜帖送上吧。”
曹清华持着拜帖,到陈府大门前叩响门环,赵志敬落后几步看看这宅邸规模,似乎比长虹镖局还要威风一些。
大门很快打开,门房出来迎接,曹清华礼数周全的将拜帖递出,说明来意。
“原来是全真教的道长,小的这就进去禀告老爷,还请两位进来等候!”
那门房听说是全真教的道长,再看两人的确是穿着道袍,心中想起老爷的吩咐,赶忙毕恭毕敬将赵志敬师徒请入。
跟着告罪一声,连忙进去通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