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我愿称之为体制功法(1 / 1)今天也想吃火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9章 我愿称之为体制功法

五月榴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转眼间来到华山玉女峰已经将近一个月,赵志敬来到这方世界,也快一年的时间了。

每次将量身打造的武功传授给对应弟子后,赵志敬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正如埋下种子,要等的就是它慢慢发芽成长。

传给徐清昊的是一套锤法,原本该叫乱披风锤法,按照赵志敬的打算,既然传给了徐清昊,那便叫做清昊锤法。

就像打铁一般,大锤小锤依次上阵,忽如狂风暴雨让人抵挡不及,忽如柳絮飘飞让人乱迷眼,精髓就在于将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圆融衔接。

其他还有传给好书画的曹清华一套铁画银钩,好卜卦的刘清行一套乾坤一掷,好炼丹的张清致一套太乙拂尘。

总之各式各样,虽不见得修成之后是什么绝顶的武功,但肯定最为适合每个弟子。

至于赵志敬,满打满算一年的时间,其中内功最强的关蛮儿与耶律齐,照比其他弟子还要晚上三个月入门。

一番盘算,通过徒弟们修炼返还的内功,足有上百年功力,只是全真教的内功一开始修炼速度缓慢,弟子们的进境也是有高有低。

“按照这具身体原本拥有的内功程度来看,现在该是增加了有五六十年的功力。”

全真教内功不愧是玄门正宗,虽然修行之初不如求快的旁门内功,往往要厚积薄发,直到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与旁门持平。

但中正平和,越到后面越是大道坦途,不会有跨不过的瓶颈和走火入魔的风险。

到现在赵志敬除了觉得全真教内功博大精深以外,对照前身所在将近千年以后的时代,还认为这是一套特别适合体制修炼的功法。

但凡武林门派,都希望能传承不绝,只是年轻人武功高了容易冲动惹事,所以放缓一开始的修炼进度,慢慢在门派里熬着。

至于那些上了岁数的,大多都将江湖里的恩怨看淡,不会去惹什么麻烦,若是真有麻烦主动找上门,他们也能担住。

最不济就把问题的源头解决,只要能保住门派,其他的自然都是可牺牲的。

“之前与老顽童周伯通交手,他的内功明显还是要胜过我,除了年纪在那摆着,想来也有九阴真经的缘故。”

周伯通虽然学了九阴真经,但因为师兄重阳真人不许全真教弟子学习九阴真经,因而从不使用。

但九阴真经乃天下武学总纲,周伯通可以主观不去使用其中记载的招数,但内力这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总不可能撇掉。

赵志敬对九阴真经,又或者先天功这种绝世武功,一开始自然也想得到,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未行动。

等现在体会到了玄门内功的奥妙,对所谓绝世武功的追求反而淡了,即便现在得到,弟子中除了杨过只怕也无人能学会。

总的来说就是性价比不高,即便自己去学,费时费力也只是锦上添,不如就好好的教徒弟。

至于外功,太极拳、空明拳、全真教剑法掌法,还有为徒弟们打造出来的这些武功。

再配上左右互搏术,单凭招式而论,应该可以与天下间任何高手过过招。现在最缺的,反而是像老顽童周伯通那样,实力相近适合印证武功的对手。

“师父,第一批砖已经烧好了,您看看这成色!”

徒弟们除了练武之外,每日里最急切的就是早点将道观建好,虽然现在也有何氏一家留下的房屋遮风避雨,但总是自己亲手建成的更踏实,也更有成就感。

赵志敬从徐清昊手里接过砖头,因为是第一次烧制,所以选择了更为简单的红砖先试验一下。

这烧砖的工艺,分青砖和红砖两种,青砖要求的工艺高,质量也比红砖要强,以后修建道观,主要还是要用青砖。

“不错啊,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有这种成果,已经相当可以了。”

赵志敬对这砖窑同样比较上心,除了修建道观以外,以后还可以当成自己这一脉的产业,对外销售。

之前下山时虽然带了原身的积蓄,重阳宫也给了一笔盘缠,但那是用来维持师徒们日常吃喝用度的销,不可能全部投到修建道观之中。

所以在修建道观的同时,就要进行开源,将徒弟们练出的手艺转换成可以赚钱的进项,来做到收支平衡乃至能有结余。

“正好可以用这些砖先盖个铁匠炉出来,到时候再将风匣、毡子之类的东西弄来,你就可以制造铁器了。”

因为赵志敬传授弟子们的武功五八门,绝大部分都不是剑法,全真教的佩剑便只用来演练阵法。

像鹿清笃这种有菜刀的,练武时还算顺手,而得了铁画银钩的曹清华,就只能先用木头削出一套兵刃,暂时对付着用。

徐清昊是打铁好手这件事,师兄弟们人尽皆知,现在个个都缺把趁手的兵器,所以有事没事就围着徐清昊转圈,巴不得他能凭空把兵器变出来才好。

至于赵志敬,也有自己的想法,曾经见过的那种剑匣实在很帅,以后有机会有心情干脆自己打造一个出来。

到时候外面看着是剑匣,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八般兵刃俱全,真是想想都够唬人的。

“是,师父,弟子这就去办!”

徐清昊听见师父让自己去盖铁匠炉,心中自然也是欢喜,当即就叫上没事的师兄弟,去砖窑搬砖。

等铁匠炉建成,再加上可以烧砖的砖窑,应该就是将来一段时间内修建道观的最大支撑。

其他的,张清致在华山上采集的草药,除了留下备用的部分,剩余的也可以去集市卖掉;曹清华写字画画,如今一没有名气,二来也不到大师的水准,但是给人代写书信,画个扇面总是行的。

“贫道早就说过,拼命学习如果不是为了打工,那将毫无意义。”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慢慢完成,华山上也开始一天比一天热闹,上山砍柴采药的乡民见了,消息就跟着在华山四周传开。

“全真教的道爷们,要在华山建观传道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