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一灯大师(1 / 1)今天也想吃火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一灯大师

便如赵志敬猜测,这丁唯忠果然已经被公平教用药物控制住了。

据他所说,那药物虽然可以将人变成行尸,但只要按时服用解药就不会发作。

丁唯忠被吓破了胆,自己即便是死,尚可留个全尸,但如果变成那种六亲不认的怪物,说不定要永受地狱煎熬。

所以也顾不得黄蓉在场,说那药物服用之后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甚至可以让人老树发新芽。

“呸!”

黄蓉啐了一口,稍微离远了些。

可是除了这些以外,丁唯忠连与他联系的公平教教众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姓名。

至于那解药,会不定时出现在丁唯忠的书房之中。

“原本还想着至少可以找到些公平教的线索,结果到这里又断了。”

三人离开牢房,往府衙方向走去,这次虽然破了二龙山,又抓了丁唯忠这个狗官。

但最重要的事情进展不大,难免有些让人泄气。

赵志敬劝道:“起码知道了确实有那种可以让人变成行尸的药物存在,总不算白忙一场。”

黄蓉点点头,也明白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公平教可以搞出那么大的乱子,自然有着极为严密的谋划和手段。

若是轻易就能找出他们的跟脚,那就不必浪费之前的五年时间了。

“赵道长,我夫妻二人这就准备往襄阳去,好监视蒙古方面的动作。”

“再者若是有合适的机会,还可筹备一场英雄大宴,将公平教的底细公布于众。”

赵志敬说道:“贫道这次回山后,准备继续钻研万物相生相克之理,若是能破解公平教使毒的手段,相信也会有很大的助益。”

郭靖喜道:“道长高义,请受郭某一礼!”

黄蓉听到赵志敬的打算后,却是转了转眼珠,显然心里有了什么主意,只是并未说出口。

三人又说些日后如何保持消息往来的细节,并约定真要举办英雄大宴时,赵志敬一定前去助阵。

此时郭芙与武氏兄弟就在府衙等候,郭芙见到杨过后,想起在玉女峰时害他挨骂。

虽然已经得知是娘亲故意为之,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过不去,便想着主动与杨过说说话。

谁知杨过客客气气的说无妨,然而态度却远不及在玉女峰上带她游览时热切,明显疏远了许多。

郭芙碰了个软钉子,心中有气,当即扭脸走了。

时间不长,赵志敬与郭靖夫妇回到府衙,各自带着徒弟互道珍重,就此作别。

“师父,那个丁唯忠最后会被杀头吗?”

“师父,二龙山那些匪人的武功也算不上有多高强,为什么会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呢?”

“师父.”

回山的路上,徒弟们围前围后的议论纷纷,有些想不通的,或是意见相左的事情,最后还是要来找师父做个评判。

赵志敬给了一些回答,但对于需要人生阅历去做出自己选择的问题,则是笑道:“这世上有些事,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

“为师不想让自己的看法影响你们,所以这个答案,还需要你们以后自己去寻找。”“不过既然说到这了,那等回到玉女峰,每人写一篇关于这次下山的感悟心得交上来。”

赵志敬带着徒弟们回山的同时,郭靖夫妇正在去往襄阳的路上。

“靖哥哥,你可知赵道长提起破解公平教使毒手段时,我想起了什么?”

郭靖知道妻子时常智计百出,寻常人很难猜到她的心思,但还是仔细思考一番,这才答道:“莫非是那参仙老怪梁子翁的蛇血,可以让人百毒不侵?”

黄蓉摇头,“不对,你再猜。”

这次用的时间更长,郭靖搜肠刮肚又想到一件,“又或是欧阳锋的通犀地龙丸?”

“都不是。”

黄蓉见丈夫猜的方向不对,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我想到的是南帝一灯大师,还有他的师弟,那位来自天竺的神僧。”

郭靖恍然大悟道:“啊!是了,那时一灯大师中了瑛姑前辈的毒,还是这位天竺神僧出手相救,方才转危为安的。”

“正是。”

黄蓉听赵志敬提起回山后要钻研医术时,便想起了曾救过自己性命的一灯大师。

一灯大师身负先天功与一阳指绝技,可医内伤,天竺神僧更是通晓药理,医术极为高明。

若是能得这二人相助,那不管公平教使的什么奇毒,应该都能找到破解的办法。

只不过虽然有了计划,却不知道何时能达成,所以才没在赵志敬面前说出。

“一灯大师宅心仁厚,你我一同写封书信请他与天竺神僧出山搭救世人,想必他老人家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郭靖大喜道:“不错!咱们这就写信,将整件事情详细说明,然后找人尽快送往湘西!”

赵志敬带着徒弟们回山后,只消停了不到一天时间,整个玉女峰又开始人满为患。

其中大部分是华山一带的百姓,感谢赵志敬师徒为当地除了丁唯忠与二龙山这两害。

当时赵志敬与郭靖夫妇商议,从二龙山上缴获的赃物,官府那边有记录在案的,就物归原主。

而剩余的部分,就拿来赈济穷苦百姓。

那通判是个清官,自然无有不从,而且办事雷厉风行又不居功,所以华山赵仙师的名声迅速在民间传开。

之前李莫愁的事,大部分还要归于江湖恩怨,平常老百姓听了就算,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但这次可不同,或是大仇得报,或是得了救济的百姓们找不到郭靖夫妇,便全部跑来了华山。

于是赵志敬师徒不得不拿出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去应对每天从各处赶来的人群。

有的人刚见了面,二话不说就跪下磕头,有的人拖家带口,哭的泣不成声。

至于带来的礼物更是堆成山高,即便尽量推托掉一部分,但数量还是太多,更有放下直接就走的,也不可能再挨个去找。

“好家伙,不说金银财宝,光是吃喝用度,看这样子都足够用到明年了。”

所谓民心所向,赵志敬总不可能将推不掉的东西都扔了,干脆就在山脚下设置一处善堂,也算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