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清穆剑法(1 / 1)今天也想吃火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清穆剑法

丁春秋的事情既然已经确定,无论结果如何,这趟少林寺之行都算没有白费功夫。

“方丈大师,此事还请暂时保密,一旦泄露,很可能会打草惊蛇。”

“等贫道回返华山后,会与郭大侠夫妇仔细商议,看看下一步如何应对为好。”

天鸣禅师点头答允,回道:“此乃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老衲与少林寺绝不会袖手旁观。”

此时已过了晌午,赵志敬觉得没有必要再在少林寺中逗留,便与天鸣禅师两人辞行,准备这就下山去了。

眼下少林寺事务众多,天鸣禅师便不挽留,仍是由无色和尚将赵志敬师徒一路送出山门。

“赵道长,和尚与你一见如故,若是有机会,真想彻夜长谈,论武说艺。”

如果没有无色和尚的诚心相待,此次少林寺之行很难会如此顺利,赵志敬心中感念,拱手施礼道:“蒙大师不弃,只是俗务缠身,等贫道下次再来拜访,一定奉陪到底。”

无色和尚性格豪爽,哈哈大笑道:“一言为定,和尚在寺中恭候道长再来那天!”

二人许了下次聚会的约定,再看看已经到了山门,便就挥手作别。

赵志敬带着关蛮儿离了少室山,本想回昨晚歇息的客栈养精蓄锐,等到明日一早再赶路。

结果这登封县城中来了不少蒙古兵,挨家挨户的搜查刺客,连着对过往行人的盘问也严了一倍不止。

“霍都的动作倒是真快,看来此地不宜久留。”

如今忽必烈应该正在汴梁城坐镇,与登封县相去不远,今日李莫愁再次现身,蒙古方面反应如此迅速,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再者看李莫愁的架势,明显是有备而来,挑拨宋蒙关系是真,能不能杀人还是次要。

此时见了县中情况,赵志敬本不想节外生枝,正要转身离去,路口处突然转过来几个蒙古武士。

其中一个大声喝问道:“那边的汉人,从哪来的!”

赵志敬微微皱眉,料理几个蒙古兵不过是顺手的事,但是自己一旦动手,事后遭殃的就是登封县百姓。

“从东土大唐而来。”

赵志敬随口答了一句,跟着脚步一点欺身上前,出手如电将几人穴道点住。

随后拉住关蛮儿,朝着与县城相反的方向离开。

“杨师弟,你可好些了吗?”

华山玉女峰思过崖上,钻研武功已有五天的杨过,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微笑开口。

“徐师哥,不打紧的。”

“这些日子有劳师兄们处处关照,师弟才能专心练功。”

徐清昊摆摆手,“你我师兄弟之间,不说这些。”

自赵志敬离开华山后,杨过便一直在思过崖中闭关,一日三餐都是徐清昊从山腰处的坐忘观送上山顶。

掌管着观中伙房的鹿清笃,也时常给小师弟杨过开开小灶。

这些日子以来,杨过几乎要将师父留下的周易翻烂,期望着能从卦象中悟出几分“料敌机先,只攻不守”的意境。

他此时年纪虽小,但因为天资聪颖和贪多务得的心性,所学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繁杂。

娘亲穆念慈传的洪七公武功;西毒欧阳锋教的蛤蟆功;全真教武功;空明拳;太极拳剑。还有从师兄们那里学来的武功,林林种种加在一起足有二三十样,只不过博采众家果然巧妙,但也难免驳而不纯。

等遇到对手时,东一招西一式的施展出来自然是叫人眼缭乱,可在真正的高手眼里,无非就是些小孩杂耍。

这次有了师父指点,杨过也觉察出自己在武学上的弊端,如此多的武功中,他还没有一样练到真正的第一流境界。

思过崖上清冷无比,但也正好适合静静思考,杨过在山洞中走走停停,苦苦思索,一开始没有半点进展,十分烦恼。

直到第三天,又想起师父所说“未尝不可另辟蹊径,自创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剑法”,心中顿时一动。

“师父既然说最适合的剑法,那我为什么不能取所有武功之长,自成一家呢?”

赵志敬虽说让杨过自创武功,但在杨过看来,生平所见只有如义父欧阳锋、郭伯伯、师父、太师叔祖这种级别的高手,才配得上自创武功。

所以就算想起,也立马将念头打消,直到此时终于无路可走,才真正理解了师父话中的意思,当即眼前一片光明。

“料敌先机,只攻不守”

杨过从清晨想到晌午,又从晌午想到深夜,甚至到了不吃不喝的地步。

所有曾经学过的武功招式在脑海中此起彼伏,好像就要在他脑中争出个长短高下。

到了最后,不由自主的将种种招式一一施展,却又慢慢的混成一团无法分辨来处,杨过精疲力尽,一个踉跄摔倒后便昏了过去。

这可把负责送饭的徐清昊吓了一跳,原本见师弟三餐都没动,心中已经担忧。

不过那时杨过还在打坐,徐清昊不想搅乱他思绪,所以只把餐食放在洞口。

“师弟,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走火入魔。”

杨过醒来后,便见到师兄徐清昊坐在自己身边守护。

原来杨过虽然昏倒在地,但只是用脑过度,呼吸脉搏并没有出现异常,否则徐清昊早就已经把他背下山去了。

“多谢师兄照顾,师弟理会得。”

就这样又过七天,杨过接连昏迷了五次,但一次比一次的时间短,而且每次醒来后并无颓唐萎靡的神色。

所以徐清昊虽然劝说两次让杨过下山,但杨过都婉言相拒,并且保证自己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自那以后,杨过发现凭借自己现在的见识修为,想要创出一门武功绝非易事,但却可以在“料敌机先,只攻不守”上另辟蹊径。

“我前几日常常胡乱出招,连自己都分不清下一步要攻向哪里,旁人肯定更不知道,这就是无招胜有招。”

杨过一边想,一边拿起长剑往半空虚刺,“而料敌机先,就是要观察对手招式中的破绽。”

“后发先至,攻敌之必救,便可只攻不守!”

周易之中记载的卦象千变万化,但又是万变不离其宗,就像是各种武功招式,即便再怎么精妙,也逃不出兵刃本身的限制。

正好杨过对各种兵刃都有涉猎,可以借此较为浅显的归纳出一套以“破”为宗旨的剑法。

“破兵剑诀”

杨过摇摇头,心想按照师父给师兄们武功起的名字,这套剑法该叫做“清穆剑法”才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