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显王四十八年
天子扁四十八年,
何博先到处乱润了一遍,确保对自己掌控的山川都“雨露均沾”了后,才挺着一副被榨干的模样,虚弱的坐在濮水边泡脚。
免职回老家的惠施在旁边戳鱼。
这小老头努力了半天,
一条鱼都没有戳中。
在鬼神身边服侍的老鬼喜就很高兴的回忆,“我当年也是这样的!”
他然后就感慨起来,“可惜啊,现在漳水边,已经很难再让人从容安心的垂钓了!”
自打赵国在自己南部修了城墙,漳水就失去了往昔的平和,沿岸很多地方,都燃起了烽火。
“没事,打仗也打不着咱们!”
何博就安慰他。
毕竟他这个漳水出身的鬼神都没想着去把长城拆了。
何况他过去在漳水认识的朋友,
现在都在阴间叽叽喳喳呢!
“嘘,还不能放下心里的怨气吗?”
跟喜说完,何博又转过头,对惠施喊话。
惠施回以冷漠的一瞥,然后继续戳鱼。
他一边动手一边咒骂,“张仪,你不得好死啊!”
在去年的时候,
张仪抓住机会,终于蛊惑住了老糊涂的魏王,让他任命自己成为了魏相,从而把惠施给挤了下去。
魏王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还要把反对张仪任相的惠施赶出魏国。
惠施何曾想过,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会有失业危机?
虽然对魏国的未来从不抱期待,可惠施自问,“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自己是做到了的。
他恳求魏王不要轻信张仪的话,这人保准是秦国的间谍,但魏王表示自己就是不听。
随着年纪越发老迈,魏王的判断力也跟着跳水下滑,呈现极左极右的现象。
前年还信誓旦旦,绝对不会重用张仪。
去年他就认为张仪是“天赐英才辅佐寡人”了。
惠施还能劝他什么?
打包行李直接回老家跟庄周一块养老去了,顺便把张仪这个夺走了他位置,导致痛失退休资格的家伙当成人生大敌,经常对家里养的猎犬说,“张仪,你在狗叫什么!”
今天被约出来踏青,
也忍不住把河里的游鱼当成了“张仪”,企图进行报复。
“这个人就是当官有瘾啦!”
庄周在旁边拍着手说,让何博别理惠施这个老东西。
“那不行!”
何博正气凛然的说,“我怎么能放任水族受苦呢?”
于是,
被惠施无辜迁怒,一直在被戳的游鱼突然雄起,给这老头呲了一脸的水。
惠施“唉呀”一声就坐到地上,总算放弃了自己的迁怒。
秉持着“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睡觉”的原则,这个小老头滚到一片柔软干燥的草地上,感受着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直接开睡了。
何博见状,也赶紧躺倒,翘着腿享受春日里的美好。
庄周和喜在旁边分享钓鱼的经验,偶尔有一阵风吹过来,让濮水上荡漾起层层的波浪。
而与此同时,
西边的秦王正在巡视国家的北境。
去年秋天,
义渠人忽然掀起了叛乱,企图重建义渠国。
陇西郡县几乎沦陷,通过各种手段,从魏国那边夺取而来的上郡之地,也被心怀魏国的人煽动,跟着一块闹了起来。
秦王对此,能怎么办?
寡人刚称王你就给我造反,划为郡县这么多年还不肯屈服!
那就只能吃铁拳了!
大秦锐士,
出动!
于是,叛乱随即平定,
震怒的秦王还下令,坑杀了数千不服教化的蛮夷。
秦国的君臣们心想:
我们用诸夏的君子的做派,来设立郡县,教化蛮夷,你们这些义渠人不肯接受。
那我嬴秦也不介意返祖一下,带义渠人回顾下商朝风气!
至于平定叛乱后造成的地区空虚人口不足该如何处理?
从别处迁人来就行了!
而随着第一批移民在陇西安家落户,秦王便出行北上,巡视这片地区的教化过程。他还在陇西郡发表了重要讲话:
“陇西之地,是我秦国自古以来的领土,绝不能容忍异族占据!”
“但凡试图割据陇西,使其脱离秦国的,都是狡诈小人,应该被统统处死!”
随行的大臣们纷纷鼓掌,赞同国君的话语。
只是在之后,
秦王又对陇西的情况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义渠人不足为虑了,但禺知人口却越来越多,以后怕是会给秦国带来麻烦。”
大秦锐士在收割义渠人的同时,也给附近其他蛮夷带去了震撼。
毕竟义渠人是陇西之地曾经的霸主,势力一度延伸到河西走廊,和羌人争夺这条要道。
结果呢?
秦人说要郡县它,
义渠便设立了郡县,原本的国主只能向臣事秦王,膝行向咸阳。
如今企图叛乱,
秦人说要平定,随即就平定了它,手段干净利落,没有给秦国带去太大的伤害——
毕竟伤害大了的话,山东六国可不会放过打击秦国霸权的机会。
于是听说秦王北巡,
附近的禺知人、羌人,甚至还有通过河西走廊过来的西域诸国使者,都纷纷赶到陇西之地,向秦王朝贺。
秦王接见了他们,然后就注意到了禺知的情况。
虽然禺知人也像羌人一样,分成了很多部族,但随着人口繁衍,他们占据的草场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秦王因此发出感慨。
可惜,
现在秦国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山东六国上,破坏他们的合纵,还没空去应对草原上的事。
不过,
扶持一些打手,来遏制一下禺知的扩张,还是可以做到的。
秦王就对臣子们说道,“昆戎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北部,一直在跟禺知争夺草场,可以试着对他们优渥一些,让他们更好的去和禺知争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秦国也不想自己的北端,卷出来一个新的草原霸主,既阻碍通往西域的商路,又来拖秦国统一天下的后腿。
而且,
这样也有利于这些草原蛮夷,更好的服从秦国。
于是,昆戎生活的草场上,便突然生长出了一些神奇的“牧草”,能让草原上的“牛马”们,变得更加强壮。
昆戎对这种大自然的奇迹,肯定大喜过望。
这些年来,
肥沃的草场不断被禺知人占据,
他们的牛羊马匹,吃不到最可口的牧草,很多都变得消瘦。
禺知人还经常过来劫掠他们的人口和财富,让昆戎伤上加伤。
他们早就忍不下去了!
现在得到了秦人的支持,昆戎便主动向禺知发起了进攻。
成年的昆弥也骑上骏马,开始驰骋草原。
通过几次英勇的表现,他很快就出名了,成了昆戎众多部族闻名的勇士。
但昆弥并不是很开心。
他把那个陪伴了自己很久的球拿出来,一边踢着它,一边想着:
仅仅依靠秦人,
他们就可以击败禺知吗?
如果哪一天,秦人停止了这样的支持,昆部又该怎么样呢?
他暂停下动作,抱着球在晚风吹拂的牧场中,看着成群的牛羊发呆,心里暂时找不到答案。
不多时,
远处忽然传来锋镝的声音。
昆弥顺着声音远远看去——
禺知人的反击,
到来了!
而在遥远的东方,
何博还在跟死鬼们开盘:
“你们说,天子、魏王、齐王,还有燕王,谁会先死下来?”
禺知人就是大月氏,
昆戎就是后面的西域乌孙国,马上就要被月氏人打的迁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