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要得嘛!
华艺的算盘珠子都崩到李秋棠脸上了!
“公司对你是绝对相信的,但你也要体谅公司的难处。”王忠磊亲自来跟李秋棠谈,“如果你只要两三千万拍个科幻小片,我一定给钱,但投一亿拍个科幻大片,公司确实要考虑风险和收益。
“你也知道,科幻片在国内风险很大,几乎没有人做。要不你换个本子,或者公司给你再找个本子?”
李秋棠知道王忠磊这话不假,但他觉得自己值得华艺一亿的投资。
具体的账李秋棠没算过,但他知道,光《目中无人一部片子就给华艺赚了五六千万——票房分账外的版权收入才是大头,这部片子版权卖得非常好。
王忠磊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不你看这样行不行,公司投2000万给你。咱们先把新合同签了。”
2000万不少,但李秋棠希望华艺这次就算不主控,也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来吸引他签新合约,他开口要4000万。
王忠磊对这个数字很为难,这2000万都是华艺忍痛掏出来的,内部说就当送2000万给李秋棠玩尿泥。
王忠磊也不想多掏钱,实在是做科幻大片风险太大了,而且《时间规划局的政治风险也大到王忠磊有点犯怵。
“投资的事先不急,你可以先听听我们给你准备的新合同。”
李秋棠点头,示意自己在听。
“签约费1000万,5部长片电影的优先投资权,外加50万股原始股。”华艺内部的股份认购早已结束,这50万股是王忠磊个人掏出来的。
这份签约礼不可谓不重,几乎算是业内顶薪,李秋棠表示满意,但还是想争取华艺对《时间规划局的更多支持。
2000万还不够吸引他签下这份新合约。
《时间规划局从创意到现在剧本基本定稿,用时10个月,这10个月了差不多100万,这笔钱还是李秋棠自己垫的。
王忠磊带着沉沉心思离开了。一方面,他不想失去李秋棠这棵摇钱树;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让冯晓刚不满,《余震已经上马,第一笔钱已经给冯晓刚打过去了;再一个方面,王氏兄弟不喜欢《时间规划局。
不喜欢不完全是因为科幻大片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还因为他们看懂了《时间规划局。
王忠磊知道李秋棠在揭露什么在批判什么。
《时间规划局揭露的就是他们这群人的嘴脸,面具被人揭穿的感觉并不好受,所以他不喜欢。
不喜欢一个项目,自然就不会很上心很感兴趣。
王忠磊逐渐想明白了,华艺跟李秋棠签的是项目合作约,《时间规划局不投,并不能说明什么,路川的《南京!南京!华艺也没投,路川还欠华艺一部片子呢。
现在的问题是,李秋棠之前赚钱,华艺一直对外界营销的就是“李秋棠是华艺的导演”。
如果不投《时间规划局,媒体必然会说李秋棠和华艺解约,从而对公司不利。
所以,王忠磊在后面几天接受记者采访,被问道李秋棠合约问题时,总是向外界强调:
“我们和秋棠导演第一阶段的合作非常愉快,我们签的是项目优先投资,但他三部电影华艺全部拿下了,第二阶段要怎么合作,我们还在商量。”
“《扬名立万我们本来说不投,毕竟这种风格国内很少,有风险,但后面我还是投了。”
王忠磊还把路川的合约拉出来跟李秋棠对比:“我们当初和路川导演签了3部电影,《寻枪和《可可西里我们都投了,《南京!南京!没投,路川导演还欠我一部。”
“和秋棠导演的新合约还在谈,不排除他以员工身份加入华艺,我们十分欢迎。哈哈。”
李秋棠不傻,看王忠磊在采访上这么说,大概就猜到对方不想投《时间规划局了。
不投就不投吧。王忠磊说的其实也没错,他跟华艺签的是项目约,华艺可以不投他的电影。倒也没有特别大的怨气,对方也是出于正常的商业考量而已。
华艺为他过去的三部电影都投了钱,自己也为华艺赚到了超额的利润,双方是合作关系,也不存在谁欠谁。
李秋棠第二天就飞离了燕京,去姑苏见了韩董,把《时间规划局的剧本给他看。
李秋棠知道,做《时间规划局这种片子没国字号制片厂加入,基本玩不转。
韩董在姑苏有工作,抽出一个半小时和李秋棠见面,看剧本了50分钟。
长出一口气。
“你确定要做这个吗?”韩董没说本子怎么样,而是向李秋棠确认。
“确定,我和我5个编剧做了10个月,不拍出来我不甘心。”
李秋棠的《时间规划局跟原版基本没关系,除了共用一个寿命=货币的设定外,李秋棠和编剧们重写了整个故事。
李秋棠的故事里,男主角不再是罗宾汉似的侠盗,而是一个青年革命领袖,他在亲眼见到老一辈革命人死在自己眼前,以及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寡母死在自己怀里后,毅然参加了反对时间规划局统治的革命队伍,并一步步跟随队伍,带领队伍推翻时间规划局的统治。
女主角还是被绑来的,但她在见到了底层真正的苦难生活后,自发地参与革命。
李秋棠在剧本里揭露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差距。穷人每天在工厂上班,却只能温饱,还要被工厂主说给你们工作是你们的福气。
物价一天一个样,要想活命,只能更加拼命地工作。
李秋棠在写女主角经历底层工作生活时,特地写了一段工人们掐着秒表上厕所,超时就要受罚的戏。
李秋棠同情他们,但他在剧本里没大肆渲染底层人民的苦难,反而了很长的篇幅去描写他们的淳朴、善良、乐观和智慧。
他们会接纳女主角这样一个原本跟他们阶级完全对立的女孩,并与她友好相处。
更加可贵的是,李秋棠没写男女主角的爱情,两人互生情愫,但他们的关系更像是战友同伴。
韩董听完李秋棠坚决要拍这部电影后,点了一根烟,坐在椅子上不说话。
烟没抽两口就燃尽了,又点了一根。韩董不说话,李秋棠也不说话。
他当然看出了李秋棠在《时间规划局里要表达的,借科幻之名,拍一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你要多少?”第二根烟也没了。
“1亿,有一亿我就能拍出来!”李秋棠很坚定。
“一亿不够,劳资给你1亿5!”韩董激动地用川省话说。
“要得!”李秋棠笑了。
“娃儿,好好干,这片子,不得了。”
“要得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