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众生相
“哎呀,你这个人真是。”李秋棠埋怨刘艺菲,“我都说了不喝水,你非要喂。”
刘艺菲也有话说了:“刚才在服务区你不上。”
“刚才没有嘛。”
是的,李秋棠现在在高速上尿急,憋的很难受。
“那现在怎么办?离下个服务区还有多远?”
“我哪知道。”
“要不下高速找厕所吧。”
“还下高速,我现在都快忍不住了。”李秋棠咬着牙道,“拿个瓶子给我。”
“干吗?”
“你说干吗!”
“你不会是想在车里尿吧?”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刘艺菲也确实没更好的办法了,扭头给李秋棠找瓶子。
“拿那个脉动的。”
刘艺菲见那个脉动瓶里还有两口水,拧开瓶子一口喝了,才把瓶子递给李秋棠。
李秋棠看她这操作人都傻了,你还喝?
李秋棠接过瓶子,刘艺菲现在就怕李秋棠要自己帮他,不过还好,李秋棠只是说:“你转过脸去,别看。”
“谁愿意看啊!”刘艺菲羞了个大红脸,扭过头去。
李秋棠平时臭不要脸,但现在两人毕竟还没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他还没无耻到要姑娘帮他的地步。
刘艺菲看倒是不敢看,但主驾的声音不可避免地钻进了她的耳朵。
刘艺菲扭过头去,骂李秋棠:“你尿就尿,你叫什么啊。”
李秋棠道:“憋一路,终于尿出来了,舒服啊。”
“不要脸。”刘艺菲又骂了一句。
其实一路自驾过来,刘艺菲见过类似的情况。她看到有司机尿急,就停在路边,转个身来一泡野的。
李秋棠说,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没那么多讲究。
她此前从来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的长途,一路上长了些见识,比如长途司机都习惯下午出发开夜车,一是下午凉爽,二是晚上车不多。
刘艺菲看到路上很多货车都超载,她还说别人不安全,但李秋棠告诉她,必须超载,不然赚不到钱。
问题解决,脉动的瓶子也装满了,李秋棠拧好瓶盖,放在脚下,打开车窗吹风。
“好了。”
刘艺菲正过身子来,道:“你洗手。”
“现在我上哪洗手去。”李秋棠笑道。
车终于开进渝市地界,过收费站后,李秋棠靠边停车洗了手,再出发。
终于在晚上9点,两人抵达渝市三江街道附近,《时间规划局剧组将在这里重新开机。
下车前,刘艺菲体谅男友开了二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在副驾勾了勾手指,让李秋棠靠近些,然后亲了他一下。
“就这啊。”李秋棠笑道,“开20个小时就亲一下?”
刘艺菲笑道:“你还想怎么样。”
“再亲一下。”李秋棠幼稚地撅起嘴巴。刘艺菲应他要求,又亲了他一下:“可以了吧。”
“如果能有更多那当然更好了。”
“你别得寸进尺啊。”
“想想嘛。”李秋棠道,“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还不让我想了。”
话不是好话,但还挺好听,刘艺菲道:“赶紧拿东西走吧。”
第二天上午9点,《时间规划局开机。
大火炉渝市在进入10月后,气温下降了不少,变得凉爽了。
在渝市的第一场戏是整个《时间规划局的第一幕戏——杨鹏出场。
电影的第一幕要么给整部戏定下基调,要么把人物立住,第一幕戏绝对不允许无聊。
第一幕戏在李秋棠的剧本里只有一句话:“雨,杨鹏跑,见众生相。”
李秋棠还算客气的,写了见众生相四个字,让剧组有稍微明确的目标可以准备,换别的编剧,这场戏就两个字——雨,跑。
剧本里的一句话,让整个美术、道具和演员组忙活了两天进行布置,更别说之前导演和摄像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研究这场戏要怎么拍。
今天不拍刘艺菲,但刘艺菲还是到了片场,她知道这场戏至关重要,也想看看李秋棠会怎么安排。
渝市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真的很符合李秋棠的要求,那种透露着几分诡异的布局,内地仅此一家。
剧组在一条街道上拍摄,已经封路了,外面有围观的群众。
李秋棠和摄影进入片场给演员们说戏,今天的主角是刘晔,光鲜的主持人谢南也会在这场戏里客串出场。
“我会用慢镜头拍这场戏,所以你要多跑几趟。”
“没问题。”刘晔说。
“你从这儿开始跑,一定要踩中这个水坑,让水溅起来。”
“到这儿,看那里一眼。到这儿,看这儿一眼。”杨鹏要见众生相。
“谢南,你从这儿跑向你的丈夫,别管镜头,拼命跑,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喊出来,撕心裂肺地喊出来。注意拉着孩子。”
谢南在这幕戏里客串一个穷人家的妻子,无名无姓。他的丈夫因时间快到了,拼命地跑回家,想和妻子汇合,让妻子救他,但在两人手指触碰的前一秒,丈夫时间到了,倒在谢南怀里,谢南和孩子抱着他的尸体,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
在雨中奔跑的杨鹏目睹了全部过程却无能为力。
这样的死亡场景,也将发生在杨鹏和他的母亲身上。
在这场戏里,李秋棠表现了非常极端的贫富差距。
街道上,有人在玩时间赌博游戏,有人死在路边无人管,穷人家的小孩脏兮兮地坐在路边吃着并不好吃的饭,而富人的孩子坐在车里舔着冰淇淋,妈妈哄着,还不愿意吃,把冰淇淋丢出车外。
“我要的保时捷租来了吗?”李秋棠事先特意叮嘱剧组去租一辆保时捷或者法拉利这样的豪车。
“来了,就停在那儿呢。”
“开过来,停在这儿。”李秋棠道,接着跟一位群演说,“开拍了你就拖着板车从这辆保时捷边上走,知道吗,表现得累一点,慢一点走,知道吗?”
“明白了导演。”
“道具,给这辆板车上堆满废纸壳废纸箱,堆高一点。”
李秋棠就是要这么赤裸地表现贫富和阶级的差距。
李秋棠说完戏又去检查降雨设备,等一切准备就绪,已是中午10点半了。
“好。”李秋棠对这场戏充满了激情,拿着对讲机,“来,我们准备,321,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