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3.第195章 大唐的虫豸不在外边,就在这立政殿!(1 / 1)吃不起肉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 大唐的虫豸不在外边,就在这立政殿!

“李卫公”

接到宦官通报,李世民亲自迎出立政殿,连鞋子都来不及穿。

“陛下”

李靖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倒在陛下的足边。

“哎呀李卫公何至于此快快请起”

李世民亲切地握住李靖的双手,将老合作伙伴扶了起来。

君臣感情笃深,令见者落泪。

起居郎褚遂良下笔如有神,誓要将大唐二位军神的这次史诗级会晤,描绘成官渡之战前曹操光脚迎许攸那样、千古传唱的佳话。

至于许攸最后下场如何,别问。

“快快有请!”

李世民热情地把李靖迎进了立政殿的御书房,门一关。

书房里没有外人,只剩下了一南一北、分别统一全国的两人。

两人脸上的笑容没有淡去,但不知为何,气氛有些冷却下来。

“李卫公不常来宫中看望吾,吾思念汝久矣。”李世民的笑容中带上了几分寂寞。

李靖也假装压抑着咳嗽:

“自从去年内人过世后,末将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能常进宫拜谒,请陛下恕罪。”

“唉……令妻故逝,眨眼间已是一年。”李世民不由得感叹道:

“也是在去年,河间郡王故去。

“唉,吾与汝上次见面,也是在郡王的……葬仪上。”

两人同时沉默了。

“不过。”李世民抬高了嗓音,语气轻松了些。

“那瓢虫酒色不拒,活得逍遥自在,也算够本了。”

“是啊,逍遥。”李靖不无羡慕地说。

“记得当时在扬州,我去买包盐都能看见妓女捂着屁股。”

“哦?还有这事?细说。”

两人追忆往昔,气氛逐渐热闹欢快了起来。

“哈哈哈!河间郡王,真不愧七星瓢虫之名。”

李世民抚掌大笑,又消沉了下来,脸上浮现哀伤的神色。

是真诚的哀伤。

“河间郡王,不在了。魏征也不在了,你知道么?”

李靖也慢慢收起了笑容,点点头。

“吾总感觉……在李孝恭驾鹤西去后,时间仿佛一下子加快了一般。”李世民有些多愁善感:

“朝堂演变得吾看不懂了,而吾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恐怕……”

“小恙只是暂时的,陛下仍然春秋鼎盛,还能再带领大唐继续开疆拓土。”

李靖慌忙说道。

他觉得话题变得有些危险了。

大唐军神的逻辑是非常明晰的:陛下忌惮→陛下衰老→陛下上路前先送他上路。

“那就承你吉言咯,羊尿泡。”

李世民坏笑道,语气有些不正经,好像是和朋友开玩笑似的:

“依我看,你的小恙也是暂时的,你也还挺精神的。”

刚温馨起来的氛围,又瞬间跌到了冰点。

李靖的冷汗顺着背脊就流下来了,但脸上只是挂了一丝苦涩的微笑:

“岁数不饶人啊陛下,末将今年已七十整。

“古人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是强弩之末……

“不,末将连强弩都不是,只是风烛残年的小老头了。”

李世民眼睛微眯地看着这位老合作伙伴,道:

“汝长期不任职位,只有一个国公的名号。

“吾以为不妥,不但配不上汝的赫赫战功,吾心难安,也让天下人以为吾吝啬寡恩。

“封汝为司徒,如何?”

三公之位,除了功勋彪炳的外戚比如大司空长孙无忌能活着拿。

其他外臣想拿,只能等到死后追封。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

李靖总觉得陛下慷慨的oer下,包藏着一个很刺激的想法,所以果断谢绝:

“末将已垂垂老矣,惟祈无灾无恙地度完余生。”

李世民余光看着跪伏在地的老合作伙伴,心里很不是滋味,换了个话题,语气也恢复了国君的威严:

“李卫公今日能来看望朕,朕心甚慰。

“但内侍通报,汝似乎还有其他要事?”

一番太极以后,终于说到主题了。

李靖还是伏在地上,有些尴尬地说:

“是关于舍弟,李乾祐之事……”

“哦,长安令啊。”

李世民没有继续让李靖低声下气地求饶,高情商地主动接过话题:

“近来各地州县有些异动,不知李卫公知否?”

李靖很无知地摇头:

“末将常年卧病,不知外面的情况。

“只是这个月的薪俸是用‘纸’发的,似乎是使用如同铜钱……”

“如卫公所见,发生了钱荒,朝廷以纸币暂代。”李世民简短地说:

“长安令将朝廷发给饥民的纸币贪污近半,被李明发现了。”

这毒蛇居然与饥民争利,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让我给他擦屁股……

而且对手还是李明!

李靖从李世民口中,才得知事情的真实经纬,开始有些汗流浃背了。

奶奶的。

要不是有把柄被窝在那条毒蛇手里,是真不想帮那厮啊……

“不过。”

李世民看着尴尬得恨不得钻地缝里的李靖,还是主动地替他解围:

“李乾祐贪腐没有证据,现在也正是用人的时候。

“朕会与李明说道说道,一早放人,卫公可以安心矣。”

轻飘飘一句话,正事就算完成,不成器的堂弟就算捞出来了。

皇帝陛下并没有让他太难堪,对此李靖还是很感激的,再三拜谢。

“只是。”李世民眉头微皱。

李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现在非常时期,皇十四子明担任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百姓东奔西走,为朕纾解难题。”

李世民威严十足地缓缓道:

“希望汝好生管教令弟,让他别挡了皇子明的道。”

李靖两腿发软,几乎要停止呼吸,战战兢兢地回答:

“义……义不容辞!”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含有深意。

为什么要用那一串冗长而显赫的官职,来称呼李明?

不就是为了提醒李靖,此皇子地位特殊么!

至于那句“别挡李明的道”,更是差点把警告贴在脑门上了。

区区一个长安令,如何能挡道?

那是指桑骂槐,在警告李乾祐背后的李靖!

果然,即使垂垂老矣,陛下也完全没有对我放松警惕的意思……李靖心中惴惴不安,浑浑噩噩地离开了太极宫。

天下安定的这几年,李世民是一点也不避讳自己对这位合作伙伴——而非老伙计——的猜疑的。

这也让李靖从此谨小慎微、急流勇退。

去年李孝恭死后的豆腐饭上,他还能就此指点李明一二,说他不够谨慎,稀里糊涂就成了太子党。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自己也稀里糊涂地被陛下标记成了“反十四党”——

因为捞出了阻碍李明施政的李乾祐,而被视为与李明敌对。

尽管自己其实完全没有掺和第二季的意思……

李靖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家里。

结发妻张出尘,也就是唐朝同人小说里的“红拂女”,忧虑地看着丈夫的脸色:

“良人,出了什么事?陛下不同意?”

李靖垂头丧气地摇头:

“不,他同意了。这才是问题所在。”

张出尘安静而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夫君。

李靖心情郁闷地说:

“看来,恐怕没法投奔辽东节度使了。

“把李乾祐捞出来,被陛下解读成我与李明有嫌隙了。

“不出几日,朝野恐怕就会传出‘李靖与李明不和’的谣言了。”

张出尘觉得丈夫有些太杞人忧天了:

“此事只有你知、我知、李乾祐知、陛下知,我们四人应该都不会将禁中语到处乱传吧?”

李靖摇摇头:

“可我今天进宫拜谒皇帝,第二天李乾祐被释放。

“节度使殿下看似不拘小节、实则心思缜密,他会推断不出李乾祐是我捞的?他不会觉得,我是在故意给他使绊子?”

真是日了老虎了,明明什么都没干,被全天下最具有权力的一对父子误会猜忌。

张出尘理解了夫君的烦恼,不再言语,白净圆润的胖脸上也蒙了一层阴影。

和假装的傻白甜不同,李靖夫妻一直在密切关注朝野局势。

别人关注是为了争权夺利。

他俩关注则是为了保命。

求生欲可比权力欲的动力足多了,因此他俩对朝政的洞见也更深刻。

他俩一眼就看出,在这场陛下攒的“不流血的玄武门”中,李明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

而这次史无前例的钱荒,就是对他最后的试炼。

只要顺利通过,储君之位几乎非他莫属。

换句话说。

得罪了李明,就相当于得罪了未来的皇帝。

而众所周知,李明殿下是有点睚眦必报的……

“陷入如此被动,一切皆因李乾祐这条毒蛇!”

李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顺手捡起了李乾祐刚寄给他的那封求救信。

信里的内容简直不能用直白来形容。

就是赤果果的威胁:

「堂兄,你也不希望你的秘密被发现吧?

「如果我被捕入狱,你猜我会不会用这个秘密戴罪立功?」

“我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堂弟!”

李靖气得将这封信撕得粉碎。

是的,他把李乾祐捞出来,绝不是因为他对这位“毒蛇”堂弟有什么好感。

纯粹是因为,他的把柄被抓在那厮手里。

他的大把柄。

就算杀李乾祐灭口也没用。

那条毒蛇已经做好了后手的准备,将堂兄李靖的秘密和证据写在纸上,塞入锦囊,藏在某个密室的暗格之中。

他如果死于非命,他的家人下属便会依照遗嘱搜查那里,将李靖的秘密公之于众的。

“良人何必如此焦急。”张出尘平静了下来,劝慰道:

“我们已经被陛下忌惮了,再多一人又如何?“就当成没有‘投靠李明’这个选项。

“我们仍然可以依据原有计划,远赴百济。”

离开华夏核心,出奔荒蛮之地。

这不是一个容易做的抉择。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李明那般的魄力。

“只能如此了……”李靖长叹一口气,有些有气无力地说:

“恐怕等不到陛下大行。

“一旦李明殿下正式成为太子,李乾祐就会被清算。

“而你我,也难逃波及。”

张出尘微微点头:

“我们得提前计议了。

“不知萧道光将士卒训练得如何,盔甲武器保养得如何。

“若要逃离长安、在百济打出一片天,那支部队是关键……”

…………

“那小子,居然找上了李乾祐的麻烦。”

李靖走后,李世民亲自给李明写信,让儿子放人。

一边写信,老李一边吐槽:

“朕那愚蠢的儿子啊,不知道李乾祐是敲打他堂兄李靖的一根棒槌吗?”

没有李乾祐这么作,能逼得李靖灰溜溜地进宫求他这个皇帝吗?

作为权力最大的人,皇帝不怕被求。

而是怕没人求。

因为那样会显得皇帝像一个不被需要的傀儡。

“李乾祐这根趁手好用的棒槌,怎么能轻易折断呢?

“得教教那乳臭儿,让他开开窍。”

李世民的嘴角勾勒愈甚,御笔一批:

放人!

…………

尚书省。

“瞧你们一个个不愿意脏了自己手的怂样。

“我一出马,不还是让李乾祐那厮乖乖蹲局子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房相公。”

李明唾沫横飞,向房玄龄吹嘘着自己的光辉战绩。

大致是,带着武侯卫等一大帮兄弟,把长安县令从办公室揪了出来,扔进了御史台的审问间。

房玄龄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一边听着,几次欲言又止。

“房相,你有话不妨直说。”

李明心情还不错地说。

“臣无意败坏殿下的兴致,只是……”房玄龄有些犹豫地说。

“你想败坏就直说。”李明道。

老房斟酌着用词:

“殿下并不是第一位想抓李乾祐的人,而李乾祐也并不是第一次进御史台。

“他甚至还进过几次天牢,但每次都全身而退。

“这才是三法司不愿意碰他的真实原因,动他是徒劳无获的。”

李明呵呵一笑:

“有本节度使镇着,就不信他能有三头六臂,还能再溜出来!

“难道他还能让皇帝陛下亲自为他说情不成?”

要说李乾祐这种借献佛、八面玲珑的官油子,最招谁讨厌。

除了他李明之外,也就只有李世民陛下了。

因为那贪官就是在挖朝廷、在挖大唐这个整体的墙角。

从家天下的角度来看。

李乾祐贪的,可是朕的钱!

“嗯……殿下英明,说的没错。”

房玄龄有些讽刺地说道。

李明眉毛一皱: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没错在哪里?”

就在这时,小吏来报:

“殿下,宫里的宦官送来了陛下的敕令。”

敕令?

李明嘴角一抽,从宦官手中接过卷轴,展开一看。

只见拮据敖牙的御笔朱批之中,密密麻麻地写着两个字:

放人!

李明的脸当场就拉了下来,看向老房。

那老狐狸重新低头工作,当做没听见。

…………

李世民是直接一步到位,颁发的敕令。

也就是正式的行政命令。

而不是没有强制力的“密信”、或者“衣带诏”什么的。

李世民也是预判了自己儿子李明的预判,不给他任何打马虎眼的机会,直接霸王硬上弓下死命令放人。

和今天一早李明霸王硬上弓,下死命令抓人如出一辙。

不愧是父子。

“那,臣这就起草文书,让韦御史放人?”

房玄龄小心翼翼地征询。

李明手指弹着桌子,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羊尿泡,气鼓鼓的一戳就炸。

好家伙,他总算知道朝廷官员们,为什么像见到蟑螂一样不愿意碰李乾祐那厮了。

不是百官有问题。

敌在太极殿!

有问题的,居然是李世民陛下啊!

原来那个长安大贪官的后台,是皇帝老爹!

难怪不论是韦挺,还是孙伏伽、刘德全,都不愿意抓他。

确实吃力不讨好啊!

好不容易逮住,皇帝大笔一挥,就放了!

多来这么几次,谁的心气儿都会泄了。

奶奶的,原来虫豸竟在立政殿!

老李和李乾祐,那两人究竟是有什么py交易?

难道李世民陛下微服私访,在平康坊女票女昌,把柄也被李乾祐那厮抓到了?

“殿下?”

看着小主子那张臭脸,房玄龄有些担心地问。

“不必找人。”

李明从牙齿缝挤出一句话,旋即表情放松,嘴角勾勒:

“我亲自释放他,给他一个惊喜。”

李乾祐大约是不知道,李明在设计纸币之初,已经给他这样的贪官预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谁不会埋坑啊?

…………

御史台。

“殿下……”

韦挺亲自迎出了衙门,迎接李明殿下的莅临,一脸“你看我说的吧”的表情。

但是看着李明满脸春风,他下意识地汗毛倒竖,不敢多说什么。

低着头,将李明领到了长安令“暂歇”的书房里。

“呵,拘留条件不错啊。”

李明阴阳怪气地说。

韦挺勉强挤出一个笑脸:

“大家都是体面人……”

“退下吧。”李明挥挥手。

韦挺如蒙大赦,带着衙门众人匆匆退下。

书房中,只留李明殿下与李乾祐明府独处。

一看这架势,李乾祐就知道,李靖老哥又把他成功捞出去了。

呵,你这乳臭儿,和本官斗还差些火候……李乾祐心中得意满满。

不过作为在官场屹立不倒的老江湖,他完全没有把心里的嚣张表现出来,更没有作死的企图,表面依旧十分谦和地微笑道:

“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陛下有令,你把赃款吐出来,就既往不咎。”李明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着假话。

李乾祐一怔。

他分不清这位小皇子是在咋呼他,还是确有其事。

他还从没有把吃进去的利益,又吐出来的经历。

毕竟,我哥是李靖。

连皇帝陛下都得卖几分薄面。

可是,要说这小皇子是咋呼吧,那胆子也太大了。

往严重的说,这可是假传圣旨啊!

思虑再三,他还是听从心的感觉,十分无辜地摇头:

“我不知道殿下在说什么。

“或许下官的属下有几个不长眼的,确实拿了亿些赈济款。

“但下官敢对渭水发誓,下官没有贪污,钱也不在我手里。”

见鬼,渭水究竟做错了什么,继洛水之后,你们非要把渭水的信用也干崩么……

李明心中吐槽,抱起胳膊威胁道:

“老实点!不把钱交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

充满了辽东的匪气。

这一番威吓,却让李乾祐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虽说这乳臭儿敢乱来的名声,从渭水到辽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这次,他对我的威胁却始终停留在口头。

不但没有真动刑,连怎么对我“不客气”都没有具体说。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说明……他确实黔驴技穷,拿我没办法!

一念及此,李乾祐的自信心腾地就上来了。

只要自己矢口否认、拒不配合,就算李明殿下统揽大权,又能如何!

“下官委实不知殿下在说什么,钱不是我拿的,我从不贪污钱。”

李乾祐否认三连:

“虽然下官也很想替殿下补平这个亏空,但下官一生朴素,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不如殿下先将下官放回衙门,好好自查一番?”

见李明没什么反应,李乾祐心中愈发得意,态度也硬气了起来

“殿下也可以趁此机会,再搜集搜集证据。

“或许能发现,这钱并不是在长安县,而是在别的环节漏出去的呢。”

看着李乾祐这张越来越有些欠扁的微笑脸,李明微笑以对:

“行,别说我没给你机会。”

对这番虚张声势,李乾祐颇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耸耸肩: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皇帝已经赦免我了,只要我咬死不承认、不交钱,看你还有什么招。

李明久久地看着他,冷不丁道:

“听说,你在朝中的人缘挺广?”

李乾祐不知这小孩提这茬干什么,姑且点头回答:

“只是真诚待人罢了。”

李明点点头,嘴角幅度愈发深刻:

“过两天,他们可能会对你比较有意见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