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击鞠场的入口又有纷乱传来, 围观的众人们看去,只见方才只在谢家后院露过一次面的顾三郎君又来了。
他仍然那副俊秀潇洒的派头,被众人围拥着坐到看棚之中, 和老太太见了礼。一半的娘子又被他吸引了注意力,他却笑道:“诸位看便是了,不必理会我。”
可是娘子们自然还是偷偷瞥他。
他则看向场中正激烈的击鞠赛,笑道:“这绿色骑装的娘子是何人,竟将董荐给压过去了, 当真厉害啊!”
他们这些郎君都是相熟的, 顾三郎君也和董荐击鞠过。
有人便向他解释道:“三郎君, 这位便是榆林谢家那位大娘子。谁也没想到她竟会击鞠呢!”
顾三郎君才略挑眉, 想来竟是听过谢昭宁的名声。不过他对这些世家娘子并不感兴趣, 觉得都是一群喜欢围拥他的花痴之流, 没一点内涵,只是笑道:“竟被一个黄毛丫头赢了, 董荐回去怕是要被嘲笑了!”
众人也都笑了。
这样的笑声,场中的董荐自然也听到了。
那董荐早收起了轻蔑, 起了重视之心, 他上前别住谢昭宁,令谢宛宁也进了一球, 只是脸色却不再那么好看了, 他在汴京中击鞠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自己竟在一个女子身上失了前蹄。之前不过是想讨了美人欢心随意打打,此刻必须全力以赴。
顾三郎君仗着比他家世高, 比他长得好, 如今竟来看他的笑话,他怎么气得过!
董荐毕竟是男子, 击鞠的技术又是极好的,很快亦让他进了一球,如此便是打平了。
谢昭宁知道仿佛又来了人,但她也并不感兴趣,她眼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赢了这场击鞠赛!只有谢宛宁这些人并不足惧,这个董荐倒是的确有几分厉害。但是她也不会这般轻易输给他,只是她双腿之力毕竟不如男子,便是催了马也有些赶不上速度。
但是她还有法子,以前在军中击鞠,她时常用此法,就是将士们都比不过她。
谢昭宁手中出现了一根尾部圆钝的木簪子,竟是直接朝马屁股上扎去!
如此一番,不会令马儿受伤,却能促使马儿跑得更快。因她身姿灵活,控马技术娴熟,亦决不会因此被马从背上甩下来,而是径直赶超过董荐,抢过他杆下的球再进一球!
观众的心早已被她牵动,场中为她爆发出欢呼声,竟没想到这场马球赛如此的精彩淋漓,谢昭宁一个从前据说从不会击鞠的人,竟能赢得过京中以击鞠出名的董荐,而且表现得如此精彩!这谢昭宁似乎并非传说中那般一无所成,倒还是有几分魅力的。
如此顾三郎君也笑了道:“手法精巧,这位娘子想必是有多年击鞠经验的。”
高雪鸢仗着家中与顾家是有些七拐八拐,沾亲带故的关系的。因此问:“顾家表哥如何不去击鞠,您若去了,他们也都不会胜了。”
她已是定了亲的人,对自己那门亲事也是满意的。并非对顾三郎君有什么想法,但是能跟顾三郎君套了近乎也是好的。
这话并不假说,顾三郎君和董荐这等公子哥又不同,定国公家是在战场上打下的家业,他们家中的儿郎自幼习武,真的上场了,绝非这些普通的世家娘子郎君能比的。
听说顾三郎君武艺颇佳,他看着仿佛潇洒郎君,实则以一敌五也是不怕的。
顾三郎君就笑道:“胜之不武,欺负了人,倒也不必。”
他们在此一番对话,场中的争夺却是已经白热化,眼下几乎只是谢昭宁和董荐在比,且渐渐地,董荐竟然处于了下风。谢宛宁亦是完全不能再参与其中,眼看着局势不再,即将要失去玉环,指甲狠狠扎入肉中。
此时众人未曾注意的角落之中,方才那布衣青年竟再次出现在了击鞠场的角落里。
还是在一棵发芽的柳树下靠着,晒他的太阳。
只不过此时,他身旁多了一匹骡子,他将手中端着的那盘樱桃,一颗颗地喂给骡子吃。
骡子吃了嫌酸,嘶嘶地喷气。但也不知道怎的,还是要凑上前去吃。
而那董荐,却听着顾三郎君的嘲笑,因眼看着就要胜了比赛,眼中闪过一丝阴影。
如此便是,在众人面前丢了颜面,亦在心上人面前丢了颜面,竟会输给了一个黄毛丫头……他回去在世家郎君里怕是要被耻笑到死,这辈子击鞠都会被人提起!
想到这里,他手中的球杆竟以一种极特殊的手法,隐秘地朝着谢昭宁骑的马身上点去。
看棚里其他人并未察觉不妥,可那顾三郎君却看出来了,眼睛一眯。
这董荐当真心思歹毒,若这娘子这般摔下去,只怕毁容也是轻的!
但是片刻之间,他又没有帮的可能。
谢昭宁虽专注于击鞠,但也一直注意着他的举动,她曾淫浸击鞠多年,哪里不知道他这一手法是何用意,眼神一凛,向旁侧跃去,同时亦伸出杆来,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正在此时,不远处那布衣青年看到此情景,却轻轻地啧了一声。手中却出现一枚樱桃核,夹在食指与拇指之间,顷刻弹出!
与此同时,场中的董荐的马,前蹄突然弯折而跪,竟是倾倒向前,连人带马摔滚了下来,滚了一身的尘埃,摔得一塌糊涂!
青年仍然安静地把樱桃递给骡子吃,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与他并无干系。
此时滴漏终于到了尾声,击鞠赛结束,谢昭宁与张郎君得了五筹,谢宛宁与董郎君只得了四筹,屈居第二,谢明珊与她兄长一筹未得。负责计数的仆从便朗声道:“本次击鞠比赛时辰已到,谢大娘子和张郎君得了头彩!”
谢昭宁终于赢得了头彩!
场中为谢昭宁爆发出掌声,看着她的眼神不再如以前那般是嘲讽、疏离。而是更多的带着陌生和好奇,喜欢击鞠的娘子郎君们看她的眼神更是热热的。
谢昭宁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勒马而站,她抬眼看去,看到众人围拥着自己时热烈的眼神,她想到前世到了最后,那些人看自己的那样的冰冷和厌恶,那样唾骂的话。她心想,原来从一开始她就是错的,她应该是要这样活着的。何况,她还赢了玉环,为谢明若赢了一声道歉。她遥看向看棚的方向,只见谢明若性子这般内敛的人,也在为她高兴欢呼。
自然,旁边的高雪鸢,脸色已经难看得可以。而谢明珊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正在拼命掐她兄长的胳膊,把谢承山掐得嘶嘶叫疼。
小厮们则飞快冲进来,将董荐扶起来,毕竟董荐是侯门嫡子,若是受伤谢家也交代不过去。谢宛宁也赶紧下马,上前关怀,董荐摇头道没事,看着谢昭宁的目光多了几分惊疑和阴沉。
谢昭宁自己也并不明白方才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董荐怎会自己摔了。她方才虽然避开,但她那杆子并未挨到他身上。但看着谢宛宁安慰她,她还是嘴角微勾。
堂祖母将众人都叫了过去,站了起来,拉着谢昭宁的手,兴高采烈地夸道:“昭宁从前不显山露水,不想击鞠如此厉害。堂祖母今天看得高兴!”
亲自将那玉环交到了谢昭宁的手上,又叫仆妇将那匹西北番马牵过来,要给了有些不知所措的张郎君,张郎君一脸地高兴,不住地向谢昭宁道谢。今日能赢了这次击鞠全凭谢昭宁。
谢宛宁在旁也向谢昭宁道喜,指甲却掐进手心里,不想自己竟就这般与此物失之交臂,亦不想今日竟出了如此多的意外,竟让谢昭宁出了风头。她心中的不甘已经快要按捺不住了,寻常这样出风头的明明都是她,今天竟然让谢昭宁也出了风头!
谢昭宁握了握那触手生温的玉环,这样的东西现在是用不上的,但是只要不落在谢宛宁手里,她就是高兴的。
堂祖母精力毕竟不济,在这击鞠场看了多时,已是想要回去歇息了。
谢昭宁看到站在堂祖母身边,眨着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她的谢明若,她看向谢明珊,笑着问:“明珊妹妹,方才答应过我什么,总不会忘了吧?”
谢明珊和高雪鸢自然是根本没料到谢昭宁竟真的能夺得头彩,根本没准备向她奉茶认错,这岂非是丢了大人了。可是众目睽睽之下答应的,眼下又被众目睽睽地看着,又如何能反悔,她们在这汴京的世家中,如何能处下去。
两人只能极不情愿地,一个向谢明若奉茶认错,一个向谢昭宁奉茶,谢明珊说话的声音似乎比蚊子声还要小些,几乎都快听不到了。高雪鸢自是高傲,又怎会说出赔礼的话,动了动嘴唇应付罢了。
谢昭宁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之辈,何况这两位贵女,又是实在是高身份,她并不能真的得罪。只是将此作为赌约,才能逼她们说出道歉的话。
她们道了歉仍是不甘,但方才丢了如此大的人,也奈何不得谢昭宁了。
谢明珊拉着高雪鸢的手,有些笨拙地安慰她:“高姐姐不与她计较,高姐姐是有大前程的人。她呢,不过是个连求亲之人都没有的可怜虫罢了。”
谢宛宁也柔声道:“义妹莫气,下午便是你极喜欢南戏,咱们正好能回去看戏了。长姐的性子便是如此,义妹莫与她计较就是了。”
谢昭宁在背后听了笑一声,但也懒得说谢宛宁什么,想必她今日是早已气疯了,恐怕正忍痛至内伤,说什么都是合理的。
此时林氏派人来传话,要她们这些郎君娘子们也回去了,她们特地请了时下汴京极有名的庆远班子来演南戏,眼下家里正是热闹的时候。派了轿撵和牛车来,高雪鸢这样身份的贵女,自是坐着轿撵走的。本来因被迫要给谢昭宁道歉,是气得不行的,但是听了谢明珊和谢宛宁的安慰,她也顺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