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1 / 1)闻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末夜凉, 浅淡的月光洒在别宫之中。

别宫还有最后一簇海棠盛开,花瓣逶迤满地,落在古老斑驳的大理石宫地上。

赵翊正于庭院中看花。

他对花草本是没什么兴趣的, 但是昭宁很喜欢,崇政殿后面的海棠开了之后,她连处理宗务都要搬去后院,还时常请贵太妃和华氏来做客。或是带着吉祥在后院玩耍,或是带着大乔、二乔一起捉迷藏。他看着海棠花便想起了她, 想起她时思念便如洪涛般绵延不绝。

但也不过才离了她一日而已。

从汴京至巴蜀西巡, 最快也要小半月才能回去。

李继走过来, 在他面前的一张水云纹小几上轻轻放上一盏羊羔肉, 一盘鹿茸糕, 并一只鎏金银酒壶, 见君上正看着落花出神,便道:“这行宫您许久未曾来过, 宫人们洒扫得有些仓促了。可要奴婢再唤人来洒扫?”

赵翊收回神思,微微摇头, 端起鎏金银酒壶给自己倒了杯酒, 可等喝入口时,却发现甘甜回苦, 哪有半分酒的辛辣。他看向李继, 将酒壶递给他:“这是你给朕寻来的酒?”

李继狐疑接过酒盏一闻味道,立刻发现这并非是酒,他身上冒汗, 吓得立刻就跪下了:“君上, 这是从宫中带出来的酒,是从崇政殿的地窖中直接取出来。除奴婢外, 绝无旁人经手……奴婢立刻去查怎么回事!”

李继马上就要叫外面值守的禁军进来,生怕有刺客作祟。

赵翊却阻止了他的一惊一乍,他从那酒壶底下撕下一张小纸条来。

只见上面写着:喝酒伤身,已换成玫瑰甘草露。留名处画了一颗小圆圈,又用潦草的几笔做了圆圈的光,那是一颗小太阳。

她偶尔这样潦草地签名,寓意她名字中的‘昭’字。

看到这里,赵翊如何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轻轻摩挲那纸条上小小的潦草的小太阳,笑道:“不必查了。”

前些时日她请宋濂来给他诊脉,说他这个病要少喝酒才是。她便深以为然,平日都盯着不许他多喝,他本想出来时偷喝些许,没曾想也被她调换了酒。

赵翊便又端起酒盏来,继续喝她准备的甘草露,他一贯不太喜欢的玫瑰味儿,此时却却深入肺腑之中,带来丝丝回味的甜味。

赵翊发现自己越发疯狂的思念她,似乎远离她一刻都是极难忍受的。

有她在身边的日子如梦似幻,他几乎无法想象,倘若哪一日没有了她该怎么办。也无法想象从前没有她的时候,他是如何站在那样凛然的高处,孤独一人的。

他闭了闭眼睛,回甘的味道渐渐消失,带来些许令人难忍的空落。

李继也看到了那字条,皇后娘娘的字他自是认得的。他这才放心了下来,继续给君上斟甘草露,笑着说:“娘娘当真是关心极了您的……”

这时候,吉庆带着一名禁军班头走了进来,禁军班头捧着一截手指长的竹筒,通体红色,两人给赵翊下跪道:“君上,边境有急报!”

赵翊放下酒盏,让李继将那竹筒拿过来。

这竹筒是用来传递密信的,红色便是代表十分紧急。有时军情紧急得连八百里加急都慢,便用特殊训练的信鸽传信,只是传不了太多字。

李继从袖中拿出一把象牙制的小刀,将竹筒的漆头挑开,从里面倒出一截卷起的纸来,双手递给赵翊。

赵翊将信打开一读,冯远的信写得十分简短:契丹异动,疑有偷袭之嫌,但时机奇异,万分不解。属下不敢冒断,请君上亲至。

赵翊眉头微皱。

此前河间府的一队厢军突然消失,他觉得事情有异,派冯远去一探究竟。看来冯远果然发现了怪异之处,契丹一直对大乾边境虎视眈眈,占据幽云十六州还不够,还一直妄图吞噬大乾。冯远才拿不准其中关窍,亦不敢在大事上擅自做主,才请他结束西巡前去。

赵翊便道:“备马密行去河间府,再传枢密使至河间府与我相会。”

李继应喏行礼道:“奴婢立刻去备马!”

虽如此吩咐,赵翊却觉得此事仍有古怪之处。他眼眸微眯,手指在桌沿轻敲,脑中却在思索契丹这般做的原因。河间府是个极其特殊的地方,此处虽然是军事重地,可是易守难攻。且常理来说,契丹选择打仗都是在秋时,大乾正得秋收,可抢收成。春季正是其牲畜怀孕生产之时,他们并不妄动。突然有这般异动,着实有些奇怪……

他想到这里,神色微变。抬头问吉安:“可还有其余信鸽?”

吉安道:“回君上,唯这一只。”

赵翊的面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他叫回还未走远的李继,命令道:“立刻领五百精锐与朕,暂不去河间府,备马回汴京!”

李继不知为何君上又要回汴京去,但君上的神色仿佛比方才还要紧急严肃,他自知是有大事,立刻应喏后飞快跑去准备。

赵翊握紧了手中那张昭宁留给他的字条。他离宫时除留刘嵩保护昭宁外,还曾暗中留下一队隐卫,向他密传昭宁每日的行踪。但是眼下却迟迟未曾见信鸽,足见汴京出了事,这些隐卫可能被杀了,若是如此,河间府此事恐怕是声东击西之策!昭宁怕是有危险。

且背后精密策划此事之人,其手段恐怕还不止如此。河间府的事既然是声东击西,那么此人是很了解大乾的军事构造,他真正的目标应该不是河间府,而是河间府旁边的真定府,那是少有人知的真正重地,是北边最大的封樁库所在地,此人想要一石二鸟,夺取封樁库。这才是为何要在春季动手的原因,经一冬的消耗,契丹继续粮草补给,急需突袭封樁库得到物资,才能发动对大乾的进攻!

赵翊想明白了此节,又道:“吉安,你立刻传信让冯远去真定府,再让枢密使、禁军三指挥使也连夜前往真定府,带重兵亲至,要行踪隐蔽。另外,以朕之替身前往巴蜀,不可让旁人发现端倪!”

吉安等人疑惑,为何出事的明明是河间府,君上却让他们传话去真定府?可他们对君上的作战能力没有丝毫疑问,君上是个军事天才。这天下间君上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当年大乾因战败于西夏,西北一蹶不振,倘若不是当年还是太子的殿下一力亲征,恐怕现在大半的西北都要沦落于西夏的铁骑之下,哪里像如今这般安定太平!

吉安并不耽误,也立刻应喏,飞快地跑去吩咐。

不到半刻钟之后,赵翊便带着五百精锐,披星戴月千里奔波回汴京。

与此同时,因皇后娘娘丢失,被刘嵩派来传话的禁军精锐也日行百里,疾驰在君上西巡的路上。希望能赶在君上离开行宫前,赶紧将此事禀报君上!

而昭宁几乎一夜没曾合眼。

只要她闭上眼,无数纷乱的事情就浮现在她的脑海中,赵瑾的重生,阿七之死,君上是否真的杀了阿七,赵瑾又想把她带去何处……

思来想去,寒气凛冽入体。

她总想起在荒院的时候,和阿七相伴的点滴。阿七不顾她的精神错乱接近她,阿七一笔一划在她的掌心写字,阿七给她偷鸡,阿七给她做了小小的汴京。在那个她被全世界孤立的时候,那个人陪在她的身旁,虽然他没有说过一句话,却仿佛给她带来了整个世界。

这个人他死了吗?

他真的……被赵翊所杀了吗?

昭宁茫然不知,她希望一切都是假的,是赵瑾编了来骗她的。但是内心隐约的预感又告诉她,这应该就是真的,这是赵翊会做出来的事,很多事她不是不知道,身为帝王,面对他想要的东西,他就是这样的狠绝无情,只是他鲜少在自己面前展露罢了。只要想到这个可能,她就会眼眶发酸,持续的钝痛令她难安……

想了太多,她最终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逃出去。

她要亲自问师父,两个人既是夫妻,她为何要听旁人说,她就是要问他。

更何况,赵瑾抓了她,还不知要做什么,她可并不会相信他那些喜欢自己的鬼话。

不知赵瑾究竟将她关在何处,她估摸着应已是寅时了,但她没有听到守更人的梆声,也没听到鸡鸣犬吠。

昭宁睁开了眼,她从罗汉榻上站了起来,披了件外衣站到了门的一侧。又摸了摸自己腰间衣带上的珠花,轻一用力将之扯了下来,藏匿在掌心之中,并且提高了些许声音道:“有人吗?渴了想喝水。”

白日那高大的女使便推开门,提着铜壶走了进来,在她走向圆桌的时候,昭宁突然从她身边显出身影来,手中珠花上的暗针顷刻间扎到了她的脖子上。这哑巴女使此时才发现谢昭宁竟在她身后,瞪大了眼,但因她是哑巴,张了张嘴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就这样两眼一闭昏了过去……

昭宁轻托住了她的头颅,使她不至于倒地受伤。她再飞快地将自己和这女使身上的衣裳对换,将这女使拖到了罗汉榻上放着。

她从小练骑马射箭,力气要比寻常女子略大些,这还不在话下。

昭宁悄然从后窗扇中翻出来,趁着天还没亮摸向墙边。

在她绕过了一条石径两扇月门,准备攀墙离开此地之时,院落中突然灯火大亮,照出了她想爬墙离开的身影。

昭宁的两只手还搭在墙壁上,本想趁势两脚一蹬上墙而去的,但是她看到灯火已经将墙照得昏黄,再看到不远处屋檐下寒光森森的箭头正对准她时,她知道一切都不可能了。

随即她听到背后传来赵瑾淡淡的说话声:“昭宁,要我让你学乖一些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