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1 / 1)爱吃咸蛋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氏屋里, 阿锦红扑扑着脸蛋,半靠在软榻上。

腹中的不适感还在,陌生的疲软乏累让阿锦心里害怕, 但她已经没有之前那般恐慌了。

“阿锦姑娘,可好些了?”外面,刘氏打起帘子走了进来。

她手中还握着个灌满热水的汤婆子。

阿锦起身,对着她道:“林姐姐, 我好多了。”

林氏瞅着她, 抿嘴笑说:“你如今来了月事,便是要成为大姑娘了。这汤婆子是郎君吩咐我的, 说是放在腰处暖着, 可缓解疼痛。”

阿锦水灵灵的眼睛动了动, 羞涩地抿着嘴问道:“郎君知晓了?”

“你早上那样子,郎君岂会不知?”林氏笑说,“适才郎君也说了, 你也到了来月事的年纪, 他忘了叮嘱你,是他的过错。”

阿锦急忙摇头,又羞红着脸低下脑袋:“不是郎君的错,郎君之前就拿书籍给我看过的。”

那会,她看完并未放在心上,哪想到真的来了, 却慌乱到不行。

林氏没觉得这月事是见不得光的东西。

或者说,在来许家做事前, 她也跟其他乡下妇人一般, 觉得这月事是不好宣之于口的。

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在许家做事时, 见着形形色色的病人。

其中不乏那些来看妇科病和带下病的。

便也知晓了,来月事并非羞耻的事情,若是有了问题,定要及时地告知给大夫,让大夫瞧病才是最重要的。

林氏道:“还好我上个月做了新的月事带,都是干净没用过的,要不然还得去成衣铺里买。”

成衣铺里卖的月事带可不便宜。

阿锦想着林氏拿给她的月事带,是用柔软的褐色棉布做的,里面有夹层,塞着搓得细软的绒絮,还有草木灰,穿在身上并不难受。

她挪了挪位置,后背抵着暖和的汤婆子,肚子的不适感真的减弱不少:“林姐姐,你教我做月事带好不好?”

“好啊,等改明儿就教你。”林氏看她脸色好了些,笑问:“肚子可好些了?”

阿锦甜甜地笑着点头:“嗯,郎君说的法子有用,才一会儿就没那么疼了。”

林氏没忍住捏了捏她吹弹可破的娇嫩肌肤,道:“我去给你煮碗红糖鸡子吃。”

“不用,林姐姐。”阿锦喊住她,“我该回自个屋了。”

她说完,双脚落地下来,今天突发这事,她歇到这会还没干活。

想着已经没那么难受了,就要回药房去。

林氏拗不过她,也就放任她去忙了。

她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嫁人,来月事时,都是要下地干活的,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另一边,许黟打发阿旭去唤林氏过来。

家中唯一的小姑娘来月事了,他作为郎君,又是个男的,不好多说什么,但私下还是要关心的。

他端坐在椅子上看医书,很快,林氏过来了。

“可交代妥了?她头次来,很多东西都不懂,还需要林姐教她。”许黟放下医书,看向她。

林氏笑说:“都教了,阿锦姑娘用了汤婆子后,没那么疼了。”

“嗯。”

许黟放心了,继续看书。

林氏却没急着走,见此,多嘴了一句:“阿锦姑娘这会儿,到药房去忙了,郎君你说,要不要给阿锦姑娘煮一碗红糖鸡子吃?”

许黟听得直皱眉头,说道:“怎么去忙了,不是让她今儿休息?”

林氏说阿锦不肯,说她这个月休过假了,不好再休息。

许黟叹口气:“罢了,林姐你去忙吧,我自个去说。”

他起身去到药房,还真碰到阿锦站在长桌前,跟着哥哥阿旭一起搓消食丸。

许黟走过去,喊了阿锦一声。

阿锦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放下手中的活儿屁颠屁颠地过来了。

结果刚到许黟面前,还没站稳呢,就被许黟弹了额头。

“啊,痛!”阿锦瘪着嘴角捂住额头,满眼难以置信地看向许黟。

“郎君,你怎么打我?”

许黟呵地笑道:“打你不听话,不是叫你回屋休息了吗,怎么在这里。”

阿锦眨了眨眼,乖乖回答:“今儿秋哥儿要来拿药丸,还差三百丸没做好,只哥哥在忙,忙不完。”

许黟知晓他们每天都给自己定了要完成的份额,他从未过多询问。

但今日阿锦的身体特殊,来月事不宜久站,长久下来容易伤腰。

许黟道:“家里还不至于辛苦到这地步,慢一天也无妨。”

说罢,他喊来阿旭,也让他休息。

“你们就当放一天假,让自个轻松些。”许黟看着他们绷着的脸,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尺子轻拍他们的脑袋,“活儿是干不完的,但人不是驴,也不是牛,牲畜都要休息,何况是人。”

两人说不过许黟,许黟凶起来时,阿旭和阿锦都是言听计从。

在他们心中,郎君说什么都是对的。

于是,他们再三看许黟的眼色,确定他们要是不听,郎君真的会生气后,便听从地退出药房,将门关上。

阿锦回了屋休息,阿旭跑去井边,帮林氏提水,把灶房里的两个大水缸装满。

等到午时,吃过了饭,余秋林携着娘子方彩衣过来了。

方彩衣嫁给余秋林后,没过两个月,余秋林就在东郊买了一座庄子。

这庄子便是之前许黟打听到的那户人家。

比鑫盛沅的庄子小些,要的价钱不便宜,通过牙行的黄经纪交涉砍价,最终以四百贯银钱拿下了。

余秋林这几年哪怕挣钱,也挣不到这么多,何况他还刚娶媳妇不久。

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钱凑不齐,有一半是许黟先给他垫付的。

如今余秋林正在给许黟干活抵债。

许黟没全拿了去,每个月算出三贯钱,给他做生活费。

虽然只三贯钱,但对于穷习惯的何家来说,哪怕住上大房子,他们依旧保持着勤俭的习惯。这钱对他们来说,用一个月绰绰有余。

“黟哥儿,我娘种的梢瓜熟了,让我摘了些送过来。”

余秋林喊完,便把后背背着的竹筐放下来,里面装了半筐梢瓜,还捎带着好几样其他的蔬菜。

有芋头、生姜和大蒜。

许黟眼睛亮了亮,这梢瓜跟甜瓜长得很像,可以蘸着盐酱生吃。

他在竹筐了挑了个巴掌大的,足有一斤,笑着对余秋林道:“让婶婶破费了。”

余秋林憨憨笑说:“都是自家种的,花不了几个钱。”

他今日来,不止来送梢瓜和拿药丸的,还来告诉许黟个好消息。

“我娘牙齿不疼了。”

受时代限制,时下的人里,大多数的口腔健康都不算好。

哪怕市井里有卖牙粉,这牙粉也分上、中、下等货色。富贵人家用的牙粉,都是用数种药材调配的,用着自然是好不少。但像何娘子他们家,以前都是贫穷老百姓,有时候买不起下等牙粉,用草木灰、河岸里挖的沙子回来洗洗就可用来刷牙。

长久以往,这牙齿可不就出了问题。

前阵子,何娘子忽然牙疼得睡不着。

牙疼起来,别说睡不着了,连饭都没法吃,不到两日,何娘子的精神状态就差了一大截。

于是,她就来找许黟看牙齿。

许黟一看,好不凑巧,这里面都有好几颗牙齿坏掉了。

他看何娘子的牙齿情况糟糕,不处理怕会更加麻烦,便提议把那三颗坏掉的牙齿给拔了。

给病人拔牙齿还是头回,许黟自己没多少把握,他也不瞒着何娘子,将自己经验不足的情况告诉她。

何娘子对他很是信任,宁愿当许黟的实验对象,也不想继续牙疼了。

拔牙那日花了不少时间,许黟还让何娘子在家中歇一天,观察没出血,才放人。

今日,距离何娘子拔牙已经过去四天了。

余秋林欢喜道:“她前两日敷了药,还是会疼,早间醒来时就告诉我,不疼了。”

等他说完,旁边的方彩衣朝着许黟欠身说:“黟哥儿,我今儿跟着秋哥来,是来求你件事的。”

“你说。”许黟示意她继续。

方彩衣道:“你治好了娘的牙病,我爹也有牙疼的毛病,可否让他来给你瞧瞧?”

“自然可以。”许黟欣然应下。

他没专门学过牙科,但古代医书里是有记载修补牙齿的诸多药方和补牙材料内容的。

另外,宋朝有专门的牙科医生,但盐亭县不是郡府,并没有牙医。

而他正好缺乏给人看牙的经验。

若是多来几个人给他看牙齿,或许他还能扩展治疗范围,展业新领域。

余秋林看向自家娘子:“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方彩衣道:“我也是刚想起来的。”

她家住郊外,吃住虽然比乡下好一些,但比不上城里人。

以往穷的时候,都是用柳枝做牙刷,再拿青盐刷牙齿的。后来家中没那般囊中羞涩,才学着城里人,用牙粉刷牙。

她爹爹的牙齿,早在十几年前就烂掉了好几颗。

许黟听到情况这么严重,没让她爹继续耽误,让她通知人第二天过来。

并且,许黟还关心地问他们平日可有好好刷牙。

“这刷牙后可就不适合再吃东西了,要不然牙齿依旧会长龋齿。”

何娘子那三颗牙齿,便都是龋齿。

拔出来后,可把何娘子吓住了,原来不止疼,这牙齿都出现黑窟窿了。

次日。

方彩衣她爹清晨天刚亮,便收拾好东西,赶上第一波进城的百姓,来到女婿家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