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1 / 1)爱吃咸蛋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初, 阿卓耳学会如何把脉。

他把族中所有孩童都喊来练手,因为人数有限,后面全族人都被他骚扰了一遍, 导致族里人见到他露出笑脸,撒腿就跑。

阿卓耳:……

薅不到人,他来寻许黟,问他还要不要继续找人练手。

这个小巫医的成长让许黟稍微的震撼了一下。

论起天赋, 阿卓耳是令老师们都喜爱的学生, 他聪慧、懂事、好学,不需要他这个老师操心什么, 就能把布置好的作业完美做完。

他跟程宜然也不同, 程宜然比他年纪大, 性格更稳。

阿卓耳在懂事的同时,更有小孩子的好奇天性。

好奇心的驱使,往往让他想得更多, 也能从中挖掘到什么新的理解。

“有个速成之法。”许黟品着红茶, 淡笑着看他,“若想要身经百战那唯有历练,而义诊就是不错的选择。”

阿卓耳小声重复:“义诊?”

许黟回忆着他进县城时所见所闻,缓缓说道:“建始县内大夫甚少,其中百姓看病难寻医者,你要是在县城内摆摊治病, 不缺医患。”

建始不过是施州麾下一县,周边有诸寨, 说是县城, 但住在县城里的百姓不多。

大多数在县城行走的,都是进城买卖的寨民们, 有官府派遣的民兵军驻守,现下的建始县还算平风静浪。

而峡民们常去到县城里卖鱼,换购粮食和用物,对建始县很是熟悉。

许黟这个建议,很快就在族长屋里全票通过。

“阿卓耳要去县城摆摊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要跟着去?”呜哈看向族长,问完,他又说,“现下江里不好捕鱼,又是休耕,族中应能调出更多人手来。”

族长沉思片刻,肃然道:“族里小辈,还有几个孩子从未离开山谷,叫他们跟上,好见见外面。”

“族长言之有理。”许黟笑着接话,“总是待在山谷中也不好。”

“是啊。”

族长轻叹一口气,虽然待在峡谷里能安稳些,可孩子们对外面的渴望丝毫不减。

不让他们出去,只会加剧孩子们对外面的渴望。

“只是……”族长犹豫地看向许黟,“族中小辈在山谷里调皮惯了,若跟着出去,怕是要让许大夫费心看顾。”

许黟轻摇头:“无妨。”

“有阿旭和二庆在,这俩人能唬得住他们。”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山谷里的小孩们对上他们俩人,比对上许黟还要听话。

阿旭做饭好吃,还会给他们做甜丝丝的糖果子吃;二庆教他们练拳,虎虎生威,让小孩们对他崇拜得很。

有他们在,不怕小孩们闹出麻烦事。

族长虚虚地摸了摸胡子:“……”

“难得有人能压得住这帮小子。”呜哈看向神色自若的许黟,哈哈畅快笑起来。

丝毫没有被二庆这个年轻小伙抢了风头的恼怒。

卓木看看他,又看看族长和许黟,忍不住开口道:“那我呢?我是不是也要跟着去?”

说着他摩挲双掌,有些许急不可耐道,“我都有好些日子没去城里了,要不然这次就先轮我去?”

族长瞥他一眼,道:“你去可以,切莫惹出事来。”

卓木:“……”

他面红耳赤地挠头,怎么轮到他,画风就不一样了!

……

去建始县,要乘船而行,驴车派不上用场,阿旭和二庆则是把车厢里的桌凳等物搬下来,再搬到船上。

此趟跟着去的人里,除了许黟和阿卓耳,还有颜曲月和阿旭、二庆,以及卓木跟喜娃儿和草娃儿。

许黟本以为草娃儿是小名,结果草娃儿的阿娘说,他就叫“草娃儿”,这让许黟情不自禁地想要给他另取个新名字。

但他没有喜当长辈的习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你带了什么东西?”这会儿,他看草娃儿背了个他娘做的佩囊,笑着问他。

草娃儿认真地说道:“阿娘给我的钱。”

话音刚落,旁边的喜娃儿听到了,眼睛狡黠地凑过来问:“给了多少?”

草娃儿没有丝毫防备,高兴道:“十文钱。”

“那你给我五文钱,我带你去买好东西。”喜娃儿伸出手来,示意他快些。

草娃儿摸摸脑袋,想着他娘也没说这钱不能给喜娃儿,就把带出来的十文钱,数出五个给她。

拿到铜钱,喜娃儿一揣,头也不抬地爬上船。

草娃儿见状连忙跟上她,追着问:“你说哪里有好东西买啊?”

“去了就知道啦。”喜娃儿道。

身后的许黟看着他们如此,轻笑着摇摇头,没有拆穿喜娃儿。

等他们都上来船,卓木和阿旭在船头撑着杆子划船,江上气候冷,其余等人则是在船里头烤着火盆。

半道上,大人们的耳朵都是两个小孩叽叽喳喳的欢愉笑声。

颜曲月看向还在看着医书的阿卓耳,问道:“阿卓耳,不歇一会儿?”

“师娘我不累。”阿卓耳摇头。

颜曲月失声一笑:“你还没去过建始,就不好奇这路上风景?”

阿卓耳不好意思地放下书籍看向她:“多谢师娘关照,我就是觉得这风景不如这书有趣。”

闻此,颜曲月睨眼看向许黟。

许黟无奈地耸耸肩,不能怪他啊,他就觉得这风景有趣。

江水波波,橙黄橘绿,这等天然雕琢的美景,可不是随处能见。

也就这小子初尝书籍海洋,才觉得这书里有趣,等看久了书,就会知晓这天下有趣事名目繁多。

“罢了。”颜曲月不讨没趣,她此番进县城,也不是跟着去义诊的。

她收了几个妇人当徒弟,不仅教她们练拳,还教了刀法。

练刀时,她们都是用木刀,木刀重量轻,舞起来不够力道。颜曲月寻思着,是时候给她们打几把锋利的弯刀。

也算是她作为师父,送给徒弟的礼物。

船只在建始县城外的江边渡口停靠,卓木拴紧绳索,就有两个看守船只的青壮过来收费。

掏了看守费,几个人帮忙将上面的物什搬下来,推着推车,继续走半个时辰,就能看到建始县围起来的土墙。

墙门来来往往的百姓不多,许黟一行人的出现尤为显眼。

驻守在城门口的民兵看到他们过来,招呼了两个战友围了上来。

其中一人握着腰间刀柄,盘问道:“你们从哪里来的,进城做什么?”

许黟从人群里走出来,不卑不亢地行礼道:“我们是城外的峡民,来城中摆摊义诊。”

说罢,他就拉出阿卓耳,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巫医。”

施州境内有诸多羁縻州,蛮人里面有不少巫医存在,像峡民里也有巫医不是稀罕事。

可令这几个民军意外的是义诊一事。

几个人仔仔细细地盘问好一阵,确定没问题才将一行人放行。

这让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喜娃儿和草娃儿,两人紧紧握着手,大气都不敢喘。

进城后,颜曲月带着二庆和两个小孩离开,去找打铁铺。

其他等人寻了个热闹的街道,将带来的桌凳打开摆好,挂上义诊的幡布,许黟坐到一旁,将其主位让给阿卓耳。

阿卓耳肃然危坐,稚嫩的脸庞紧紧地绷着。

片刻,就有行人停下脚步过来询问。

但很快听闻阿卓耳是巫医,面露惊色地跑开了。

阿卓耳垂放在桌下的手掌攥紧:“……”

接下来,逢是停下来询问的行人看到阿卓耳和卓木的穿着,又知晓他是巫医后,都没有坐下来问诊。

哪怕阿卓耳再懂事,这会儿都被打击得面无血色,他微红着眼眶看向许黟,失望道:“我知道巫医的名声不好听,可义诊都没有人愿意坐下来问一问吗?”

难道……巫医在百姓眼中就这般可怕?

许黟轻叹地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巫医可怕,是无知可怕,这里历代百姓常被蛮人侵扰,见着巫医,便以为巫医都出自蛮人。”

有了这等想法,见到巫医,自然就害怕地躲开。

许黟看着失神地阿卓耳,摸摸他的脑袋:“我们再等半个时辰,若还是没人来,我们就回去。”

“啊?不义诊了吗?”阿卓耳怔怔地看向他。

许黟无奈一笑:“怎么,难倒我就是那等坏老师,别人都瞧不上我徒弟了,我还要让徒弟继续受委屈?”

阿卓耳听了,不自在地红起脸颊。

两个结伴的民兵朝着义诊摊走来:“今日进城来义诊的便是你们?”

“是我们。”阿卓耳很快回神来,应声道。

其中一民兵大大咧咧地坐下来,喊道:“这位小大夫,你来给我瞧瞧,我这是得了什么病。”

阿卓耳看看许黟,见他对自己点头,深吸着气让民兵伸出手来。

那民兵是在城门口打听到的消息,晓得这小子是巫医,但却不是蛮人,便也没多嘴问,只想看这小子能否真瞧出问题。

很快,阿卓耳把完脉,斟酌地说道:“你这脉象浮,是不是夜里没什么力气?常有夜尿?”

“嘿,还真瞧出来了。”民兵惊诧地怪叫一声,连连对着同伴说道,“看来有两下子,不是那等光棍骗人的。”

“快说快说,这该怎么治?”

阿卓耳说道:“这是肾气不足,我给你开个补肾气的药方。”

“行哩。”民兵随意地拱拱手,打趣笑说,“就麻烦小大夫咯。”

阿卓耳撇撇嘴:“……”

他不喜欢小大夫这个称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