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这一战大荣是胜了还是败了?
唐兀锡此时根本不着急,甚至心中还有点窃喜。
虽然他之前还是很支持乌托的,但现在他的心思变了,兀良部损失惨重,那接下来兀良王庭是不是该换个主人了。
而兀良七大部族之中,他们赤刺部如今应该是最强大的。
其他的族部都有南下,都在北原镇损兵折将,唯独他们赤刺部没有南下,只守着这蒙赫山阙。
当然,他们赤刺部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其他的族部虽然在北原镇损兵折将,但也从北原镇劫掠了大量的物资。
想到兀良部损失严重,唐兀锡心中不由的生出蓬勃的野心。
或许他也可以取代兀良王庭,建立赤刺王庭!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塔塔尔部的白弥同样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虽然在北原镇折损了不少青壮,但相比于他们得到的战利品来说,折损的那些青壮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还有阿拉满部的桑昆,此时他也在对乌托撤回叶密城冷眼旁观。
阿拉满部被杨明镇和杨承泽劫掠的族落不少,但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所以桑昆心中也冒出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想法。
而在良王部,崔良和计非语坐在一起,却是一脸惋惜。
“各部族都撤兵了,可惜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太短了,短到我们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血食!”崔良轻声说道。
这次兀良胡族大举南下,良王部也有参与,不过作为一个充数的藩王,崔良是没有资格跟其他的族部争夺的,所以他只能率领属下在后面捡一些残羹剩饭,同时为了讨好那些族部,他还负责收治了很多伤兵。
此时他的营地内还有上万伤兵,只是这些伤兵都是普通的牧民,稍微有点地位,或者说有些修为的胡骑都沦为了他们的血食。
不只是胡族的将士,就连北原镇的伤兵他们也收治很多。
崔良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想招降这些伤兵。
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有引起其他族落的反感,反而让很多族落都对他非常感谢。
而他们确实也救治了不少人,甚至相比于他们用掉的血食,他们救治的人是血食的几十倍。
如果救人性命是一场功德的话,那这一次崔良可谓是功德无量。
可是功德无量的崔良却觉得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太短了。
计非语咧嘴一笑,“兀良王庭与北原镇的战争结束了,可是兀良王庭内部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机会!”
崔良露出了一抹冷笑,笑道:“没错,乌托已经邀请我领兵前往王城了!”
“啧啧,偌大的一座王城居然被重山镇的人给烧了,哎,真是可惜!”
计非语眼底闪烁着血色,“火烧叶密城的人是杨正山!”
崔良脸色一僵,“杨正山!”
“没错,就是他!”计非语道。
崔良陷入了沉默。
他没有见过杨正山,可是杨正山这个名字就如同噩梦般一直盘桓在他的心中。
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关山口内山谷里的那场大火。
火焰升腾,十万亡魂,鬼哭狼嚎!
而这十万亡魂中有两万还是他麾下的将士,其中甚至还有他的妻儿老小。
他的老娘被烧死了,他的妻妾被烧死了,他的四个儿女只有长子跟着他逃出来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大火,是他主动抛弃了他的妻儿老小,甚至当时他第一想法不是带着妻儿老小逃跑,而是去找乌托。
那是野心在作祟,是出自利益的权衡。
现在他不认为自己选错了,也不认为是自己抛弃了老娘和妻儿,他将这一切的罪孽归咎在杨正山身上。
“我要杀了他!”崔良的喉咙深处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嘶吼。
计非语冷笑的看着他,“就凭你!”
崔良泄气了,他真的很想杀了杨正山,他对杨正山的恨刻骨铭心,但是这么多年他却从未为复仇付出行动。
“大人不恨他!”崔良低沉问道。
“恨!”计非语的脸色有些狰狞。
崔良是家破人亡,计非语同样如此。
崔良的老娘和妻儿葬身于火海,计非语的妻儿则葬身在乱兵之中。
崔良还算幸运,最起码他还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些年他又娶妻纳妾,又多了不少儿女。
可计非语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
“那我们杀了他!”崔良道。
计非语的脸色恢复了平静,他端起面前的茶水轻抿一口,“现在我们杀不了他!”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虽然他如今已是先天武者,但他很清楚自己与杨正山的差距。
崔良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是他的眼底深处也泛起了血红。
“那我们就争取更多的血食!”
以前他的实力无法支撑他复仇,可现在他的实力让他的心中又萌发出复仇的萌芽。
只要有足够的血食,他的实力就能快速提升,只要实力能够快速提升,总有一天他会超过杨正山。
计非语点点头,“兀良王庭内乱就是我们的机会,这一次我们能得到的会更多!”
两人商量着如何在这次兀良王庭的内乱中获取更多的血食,他们将对杨正山的仇恨深埋心底。
那些仇恨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无限的放大,直到仇恨吞噬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彻底被仇恨奴役。
续灵炼血功是一门邪功,不只是因为它的修炼过程太过邪异,还因为续灵炼血功存在很多缺陷和后遗症。
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同境界之中,修炼续灵炼血功武者的实力不如脚踏实地修炼而成的武者强大。其次便是寿命短,修炼续灵炼血功的先天武者的寿命远不如其他先天武者那么长久。他们最多不会活过一百二十岁。
而续灵炼血功最大的后遗症就是影响心智,它会将修炼者内心中最浓烈的邪念激发出来,淫欲、仇恨、嗜杀、贪婪等等,直至他们彻底沦为邪念的奴仆。
对于一个正常的武者来说,修炼续灵炼血功的过程是痛苦无比的,而对于一个心怀善念的武者来说,修炼续灵炼血功之后会更加痛苦。
续灵炼血功对很多武者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因为它可以快速提升武者的修为,但是很多武者在得到续灵炼血功后并不会修炼它,因为对于心怀善念的武者来说,修炼它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而对于心怀恶念者,它就像曼陀罗一般让人沉迷。
……
兀良王庭内部动荡不止,大荣朝堂上同样是暗流涌动。
兀良大军南下,北原镇接连败退,胡骑侵入陇原,临原城城破,一道道急奏如同巨石一般砸在朝堂这潭本来就浑浊不堪的池塘之中,激起的浪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虽然延平帝还能稳坐钓鱼台,但是很多朝堂大臣都被激起的浪淋的狼狈不堪。
在北原镇连连败退之时,第一个遭殃的是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安怀仁,因为北原镇归属于左军都督府管辖,北原镇作战不利,安怀仁这个左都督自然首当其冲。
而第二个遭殃就是兵部尚书王路,这位担任兵部尚书已有十年的老臣,最终在无数官员的弹劾下惨淡落幕。
王路的惨谈不仅仅因为北原镇作战不利,还因为他是蜀学在朝堂上代表人物。
这其中的因素很复杂,即包含朝堂上的派系争斗,又涉及到士林之中的学派争斗。
蜀学派在大荣士林中算是一个不小的派系,比如巴蜀的山岳书院就是蜀学的代表,而王路也是蜀学的代表人物。
大荣士林分为很多学派,以国子监、太学为首的北学,以山岳书院为首的蜀学,以江南的南山书院为首的南学等等。
每个学派都有着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但会影响到朝堂,还会影响到江湖。
本来朝堂上的学派之争并不激烈,但是最近在某些野心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学派之争不断地冒头。
王路成为了学派之争的第一个受害者。
而这只是开始而已。
胡骑侵入陇原的急奏送入京都之后,昌盛一时的荣国公府也落下了帷幕。
段瑞遭到诸多出自陇原省的官员弹劾,被罢免了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如果不是段奇峰还在临原城坚守,段瑞不仅仅会被夺职,还有可能会被降爵。
而当临原城城破后,又有无数弹劾段奇峰的奏折飘入御书房,段奇峰还是没有免掉降爵的处罚,降爵三等,从一等国公降为一等侯。
陇原党扳倒了段瑞,可是很快陇原党也遭到了诸多官员的围攻。
因为大量的胡骑侵入了陇原之地,诸多陇原省的官员丢失城池,诸多陇原的地方豪绅被迫屈服在胡骑的刀锋之下。
别说陇原党了,就连建昌侯张栾这个尚武寺寺卿都遭到了很多人的弹劾。
尚武寺也是武力机构,陇原省尚武司作战不利,同样被人盯上了。
除此之外,杨正山这个上任没有几个月的重山镇总兵也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弹劾。
杨正山的计划,朝堂自然是没有人知道,朝堂上的大臣们只知道重山镇大军在蒙赫山阙畏敌不前。
张栾、杨正山遭到弹劾,这又引起了勋贵集团的动荡。
勋贵集团虽然也分为很多派系,但向来都是抱团取暖。
段瑞和段奇峰被弹劾,勋贵集团可以忍,毕竟北原镇作战不利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兀良大军侵入陇原,段奇峰身为北原镇总兵难辞其咎。
对此,勋贵集团就算是不满,也不好反驳那些文官。
可是张栾和杨正山遭到弹劾,不只是张栾和杨正山,还有很多勋贵同样遭到了弹劾,毕竟北原镇也是有很多勋贵任职的,一个边镇就牵扯到十几家勋贵。
而这么多勋贵遭到弹劾,自然也就引来了勋贵集团的反击。
本来朝堂上是文官之间的派系之争,后来又演变成文武之争。
可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争斗,而是应该调集军队支援陇原。
然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只顾着自保和攻伐,致使调集军队支援陇原的事情一拖再拖。
在胡骑侵入陇原后的第十天,也就是杨正山攻破叶密城的时候,朝堂上居然还没有拿出一个调兵的方案。
而当临原城破之后,朝堂上争斗越发激烈,结果就是无人再关注在陇原之地肆虐的胡骑。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至六月中旬,混乱的朝堂终于想起了陇原,开始从各地卫所抽调军队支援陇原。
可是此时杨正山已经进入了雪原之地,兀良各部大军已经徐徐后撤,都已经快撤出了北原镇。
杨正山奇袭叶密城,致使兀良部损失惨重,但是他无法弥补北原镇和陇原之地的损失。
经此一战,北原镇彻底废掉了,而陇原之地也被数万胡骑霍霍的不成样子。
六月下旬,杨正山绕过蒙赫山,回到了重山镇在蒙赫山阙的大营。
他坐在营帐中看着一份份来自朝堂的文书,眉头皱的沟壑难平。
总计七份文书。
最早的一份是五月中旬,来自兵部,那时候杨明镇和杨承泽已经深入了兀良王庭的腹地。
最晚的一份来自十天前,是内阁的责问,责问他为何不去支援临原城。
其中还有两份来自延平帝的询问旨意。
“你们是怎么回复的?”杨正山看着唐飞虎和牛庄,问道。
唐飞虎幽幽的叹息一声,“第一份兵部的催战命令送来时,我们就把侯爷的计划汇报给朝堂了!”
杨正山沉默了。
既然早就将他的计划汇报了,那朝堂为何还下发了这么多公文?
北原镇没有挡住兀良大军,临原城被乌托攻破了,陇原之地被兀良胡骑肆虐,这都是杨正山没有想到的结果。
他是真的没想到北原镇居然会如此不中用,居然连三个月都没有支撑住!
这一战大荣是胜了还是败了?
兀良胡族退兵了,兀良王庭的王城被他一把火烧了,兀良部损失惨重,看起来大荣是胜了。
可是北原镇和陇原之地遭到了兀良大军的荼毒,大荣的损失比兀良胡族要大得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