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2章 杀官造反(1 / 1)不知未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2章 杀官造反

这是大户管用的伎俩,利用天灾趁机放高利贷,控制更多的佃户,同时也趁机吞没那些自耕农和小地主的田地。

可是大户们没想到会碰到赵元凯这么一个白痴县令,你说你想要银子,我们再凑点给你,可你为何连那么点陈粮也要贪墨。

赵元凯是白痴吗?

当然不是!

他只是觉得就算是不赈济城外的灾民也不会出问题。

几千灾民而已,饿上几天,知道县城周围没有吃的,应该就会散去。

在他看来,将这些灾民驱散远比赈济这些灾民更加省事。

赈济灾民,可能会把更多的灾民引来,也可能会让灾民一直聚在城外不远散去。

可若是不赈济,用不了几天这些灾民要么饿死,要么去别的地方讨要吃的,这样他这边也就没事了。

可赵元凯万万没想到这些灾民居然胆大包天冲击县城。

眼看越来越多的灾民跳入县衙中,赵元凯惊慌的大喊道:“陈大人,陈大人,快,杀死这些暴徒!”

陈桐是大昌县的县丞,此人身材魁梧,面相凶悍,看起来就是个不好招惹的人。

此时县衙内的主要战力就是陈桐领着二十多个衙役。

一群灾民而已,虽然这些灾民还都是青壮,但因为长期吃不饱饭,一个个脸颊凹陷,面黄肌瘦,爬个院墙都费劲。

而县衙内的衙役不但强壮,其中甚至还有三个武者。

两相对比,差距立显,数十个灾民爬进墙内一点浪都没有翻起来就被衙役们给杀死了。

陈桐面色凶狠的杀死了一个灾民,怒吼道:“入他娘的,把这些贱民都给我杀了!”

可就在这时,一道利箭居然从院墙之外射来,扑哧一下,箭簇精准的钻入了陈桐的喉咙,陈桐下意识的捂住喉咙,满眼惊惧的朝着箭矢射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房顶上站着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少年手持一把硬弓,目光冷冽的望着他。

“县丞大人!”衙役发现陈桐被杀,忍不住惊呼起来。

可是紧接着又是两道箭矢射来,又有两个衙役被射死了。

这下衙役们哪里还顾得上阻挡爬墙的灾民,一个个如同受惊的鸟兽一般,惊慌的四处逃窜。

“快跑,有高手!”

聪明的此时已经跑进房屋之中,脑子笨的则是在县衙内四处乱窜。

赵元凯抱着脑袋躬着身子踉踉跄跄的朝着后院跑去。

屋顶的少年又射死了两个衙役之后,直接从旁边的屋顶上跳到了县衙大堂的屋顶上。

“狗官该死!”

他冷声低语了一句,毫不犹豫的朝着赵元凯射了一箭。

箭簇没入后背,透胸而出。

赵元凯只来得及惨叫声,然后一头栽在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县衙大门终于被爬墙进来的灾民给打开了,数百灾民涌入县衙,开始四处搜找钱粮。

“不渝,不渝,去后宅,后宅有狗官贪墨的钱粮!”

一个灾民对着屋顶上的少年喊道。

少年也不废话,背着箭囊,手持长弓,沿着屋顶和院墙就朝着后院冲过去。

眼前这个少年名叫陈不渝,乃是一个天才武者,年仅十八岁就已是炼劲层次的武者。

炼劲层次的武者在京都自然什么都不是,京都大街上随即抓几个人就可能有一个是武者,还有很大的几率是后天武者,但在大昌县内,武者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整个大昌县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三四十个武者,后天武者屈指可数。

陈不渝不但是武者,还练了一手的好箭术,其箭术已经达到了百步穿杨的地步。

而他之所以会冲击县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的家人吃不饱饭。

没错,武者的家人也会吃不饱饭。

并不是所有的武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很多普通武者其实跟普通百姓也差不多。

就如当初的杨家村,杨正祥也是武者,但他也只不过是个小地主而已,那时候杨家有二十亩地,而杨正祥家拥有的田地也不过才五十亩。

一大家子人有五十亩田地,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自然可以衣食无忧,可是一旦遇到大灾大难,那也要紧紧巴巴的过日子。

若是当初的杨家村也在如今的大昌县,估计杨正祥也要带着族人们造反。

没办法,族人们都在饿肚子,难道他这个族长还能只管自己填饱肚子,不管族人的死活。

陈不渝不是陈家的族长,但陈不渝的父亲是夔州左卫的百户,因此大昌县这场暴乱其实就是由军户们率领的暴动。

县城被攻破,县令、县丞、主簿等官吏被杀死,城内的诸多大户富户遭到了劫掠。

当天色开始暗淡的时候,陈不渝的父亲陈定安将抢来的钱粮分给难民一些,然后带着两三千军户和难民直接躲进了山中做土匪去了。

冲击县衙,杀死县令,形同造反,他们已经无法回家了,今后只能沦为山贼土匪之流。

而大昌县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灾区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暴乱,有些暴乱的难民被官府镇压,有些则杀死官吏抢走钱粮躲进山林之中。

江南西部,云桂北部,陇南南部,蜀州东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处在万山岭的范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本来就有很多山民,而现在他们想要躲进山中简直太容易了。

一场大灾,就造就了数万山贼。

大荣二十多个州府都陷入了震荡之中。

不过这些杨正山并不知道,此时杨正山正在指点岛上的少年们修炼。

他这个岛主很清闲,不过他也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除了修炼之外,他最喜欢就是指点别人修炼。

简单来说,杨正山就是有点好为人师的属性。

看到别人修炼有问题,就忍不住指点指点。

这大概是他这些年养成的习惯,毕竟这二十年来,他指点过的人不计其数。

山脚下,村落外的空地中,上千名少年分为二十个阵列,正练习这最简单的拳脚功夫。

两个村子,一个住着男孩,一个住着女孩。

可能是余通海故意的,送来的男孩和女孩的数量差不多相等,都在一千多一点。

这些少年被分为四十个班,每个班五十人上下,由杨家以前的仆人和丫鬟充当老师,还配备了很多农妇照顾他们的衣食。

此时他们都穿着利索的劲装,有模有样的习练着武艺。

杨正山手持一根竹竿,一边指正这些少年的错处,一边说道:“锻体拳最大的作用是锻炼体魄,它不是战斗的招式,而是锻炼的技巧,一招一式都要用尽全力,从而带动身体的肌肉拉伸锻炼。”“不要刻板的死练,要感受身体每一处肌肉的运动!”

“出拳时脚掌是如何抓地的,腿部肌肉是如何用力的,腰腹又是如何借力的,还有手臂的肌肉!”

“你们要细细感受,不要傻练!”

杨正山矫正了一个少年的手臂,少年朝着他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让他感到有些好笑,不过他还是神色严肃的说道:“傻笑什么,好好练!”

杨正山指点了半个多时辰,这才背着手离开了村子。

他也不骑马,就背着手随意走在田野中。

旱田中,刚刚迁来的难民正在忙着耕田,岛上的农具很齐全,都是从腾龙卫那边买来的,不过岛上的耕牛有些不够,平均十户人家才有一头耕牛。

耕牛要轮换着使用,有些人家已经等不及耕牛了,只能自己拉犁耕地。

很累很辛苦,但那些难民干的跟起劲。

杨正山看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蹲在地头上歇息,便走过去问道:“兄弟,这是你家的田地?”

老者看向他,眼中露出疑惑的目光,说道:“没错,这是岛主分给我家的田!”

今天杨正山穿的很普通,一身麻布短衫,脚踩一双布鞋,头发随意的束起,这身装扮跟乡下的农夫没有啥区别。

不过他这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

“家里有几口人?”杨正山闲来无事,就在地头上跟老丈闲聊起来。

虽说这位老丈看起来年纪不小,但杨正山也不知道自己跟他谁大谁小。

他今年都六十了,而眼前这个老丈可能还不到五十。

这在乡野很正常,四五十岁的老农就已经白发苍苍。

“八口,我有三个儿子,耕地的那两个就是我的长子和次子!”老丈还在打量杨正山。

杨正山望了望在田里耕地的两个青年,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和两个妇人。

长子次子!

杨正山问道:“老丈读过书?”

“嗯,读过,大人是?”老丈忍不住问道。

杨正山笑了笑,“我就是这里的岛主!”

老丈愣住了,随后有些慌张的跪地拜道:“老汉拜见岛主!”

杨正山连忙伸手扶住他,“不用多礼。我就是闲来无事,跟你闲聊几句,哈哈”

见杨正山举止随意,说话随和,老丈也就放松了不少,不过他还是恭敬的说道:“老丈多谢岛主救命之恩,若不是岛主将我们带来这里,我们这一家老小怕是活不过今年!”

“福宁府的旱情那么严重?”杨正山问道。

老丈道:“很严重,自去年入春之后就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去年的春秋两季粮食基本上都是颗粒无收。”

“老汉之前在村子里的私塾做先生,平日里还有积蓄,否则都坚持不到现在!”

杨正山大概也了解了福宁府那边的旱情,他管不了那么多,也就不再多问,尔后说道:“官衙给你们分了多少田地?”

“一人六亩,我们家有八口人,分了四十八亩!”老汉道。

官衙分田是按人口分的,水田一人四亩,旱田一人六亩,十二岁以上才算一口,男人女人都有。

老汉所说的八口就是指十二岁以上的人口,家里的小娃娃不算。

他们这一家算是幸运的,一家老小完完整整的迁移到星月岛上,一个人也不少。

其他迁移过来的难民,有不少都只有两三口人,甚至还有孤身一人的。

当然这个老汉是个秀才,以前还是私塾先生,家境肯定比普通百姓好很多。

杨正山继续说道:“官衙正准备给村子建私塾,老丈以前做个先生可以去应聘的!私塾先生也有月钱!”

老汉笑道:“岛主仁义,还让我们这些饥民的孩子读书,老汉之前已经去官衙应聘过了,官衙说等春耕结束就在村子里建小学!老汉还做私塾先生!”

杨正山微微颔首。

两人东拉西扯的闲聊了许久,直到日上中午杨正山吹了一个口哨将红豆召来,骑马回到城内。

年节过后就是春耕,等春耕结束,官衙那边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招募青壮修建水渠池塘,拆除城墙,修建房舍等等。

这些新迁来的灾民虽然一个个看起来还是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但官衙给他们分了田之后,他们的精气神也就回来了。

说实话,官衙给他们的东西真的很多,星月岛不是重山镇,以前在重山镇安置难民,杨正山能给难民的东西很少,粮食也是紧巴巴的,但是在星月岛上就不一样了,杨正山不缺银子,也不缺各种生活物资,给难民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抠抠搜搜的。

大荣的粮食稀缺,但杨家商号可以在其他地方买粮食。

再加上星月岛安置的难民也不多,总共也不过才两万多人而已,杨正山随随便便给一点,就够这些难民吃饱了。

回到家中,郁青衣和孩子们已经在等着他吃饭了。

饭菜很多,有肉有菜还有一条大鱼。

“明诚来信问你要不要过寿!”

“过寿?”杨正山诧异的抬起头了。

“今年可是你的六十大寿!”郁青衣道。

杨正山突然感觉到浓浓的恶意,“不过,老夫还没老!”

六十大寿?

这词一听就不是好词!

老夫还年轻着呢,过什么大寿。

“等我百岁的时候再过大寿!”

他一个先天武者,最少也能活个一百五十岁,而且乙木长春功还能延年益寿,就算他以后的修为不能再进一步,应该也能活个两百多岁。

他能活两百岁,普通人能活一百岁,这样换算一下的话,他六十岁岂不是相当于普通人的三十岁。

哼哼,我才三十岁,过什么大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