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9章 做皇帝?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1 / 1)不知未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9章 做皇帝?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

翌日上午,李宝山带着一队武卫来到北城门前。

此时城内可谓是人心惶惶,无论是城内的百姓还是兵丁,其实都非常害怕城外的贼军。

那些兵丁几乎没有任何士气可言,一个个都非常紧张的守在城门处和城墙上。

李宝山来到城门前时,城外的太平军已经聚集在城门外来,这让守城的兵丁更加紧张了。

不过当他们看到李宝山过来后,他们紧张的情绪稍微舒缓了一些,一个个如同看救世主一般看着李宝山。

李宝山骑马立在城门前,看着那些不堪大用的兵丁,高声喊道:“开门!”

“啊!”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大人,贼军就在城外,现在打开城门的话,城外的贼军会冲进城的!”李宝山身边的亲信提醒道。

李宝山瞥了他一眼,然后看着驻守城门的兵丁,说道:“开门投降!快点!”

“……”

这下所有人更蒙了。

谁也没想到李宝山会投降。

众人面面相觑。

李宝山皱眉,再次催促道:“少说废话,打开城门!”

一众兵丁还在发愣,但尚武卫的武卫已经想明白了,几个武卫立即上前喊道:“没听到大人的命令吗?还不打开城门!”

他们不知道李宝山为何投降,但他们相信李宝山不会做傻事。

既然李宝山选择投降,那就说明投降之后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坏处。

两道厚重的城门打开,兵丁和百姓们都沉默的看着城门外面。

城门外,李大贵满面笑容带着一千营兵和两千农兵缓缓进入城门,通过瓮城,再进入城内。

随着他们的进城,兵丁和百姓们都变得紧张无比,大气都不敢喘。

远处,李文春、徐福生、孙德荣急匆匆的赶来,看到这一幕,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这,李大人这是为何?”徐福生紧张的都结巴了。

孙德荣咽了咽唾沫,“李大人投靠了贼军!”

李文春深吸一口气,尔后跨步上前,继续走向城门处。

他不知道李宝山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他知道事到如此,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太平军已经入城,现在再想击退太平军已是千难万难。

李大贵进入城中,笑着跟李宝山点点头,尔后他伸手一挥,身后的将士立即分散开来,登上城墙。

“放下武器,退下城墙!”

“放下武器,退下城墙!”

将士们喊道,一个个兵丁在懵逼中放下了武器,离开了城墙。

紧接着有更多的太平军的将士涌入城内,喊道:“城内戒严,各回各家,莫要生乱,趁机生事者格杀勿论!”

三千太平军虽然无法攻克这座城池,但维护城内的治安还是很容易的。

虽然将士们已经在尽力安定民心了,但城内还是出现了一些慌乱,好在慌乱并没有持续多久,百姓们就纷纷躲回家中了。

偌大的城池陷入了寂静之中,直到这个时候,杨明昭才骑马进入城内。

“臣,李宝山拜见主公!”李宝山见到杨明昭,立即跪地拜道。

李文春、徐福生、孙德荣三人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

孙德荣扯了扯李文春的袖子,“太守,我们要不要拜?”

然而徐福生却是已经跪在了地上,还大呼道:“恭迎主公入城!”

孙德荣见他跪的如此顺滑,整个人都僵了一下。

玛德,这家伙太没有骨气了!

你跪就跪吧,为何不带我一起?

于是孙德荣也跪了。

不跪还能怎么着,难道他们还能反抗不成?

李文春没有跪,他直直的盯着杨明昭,目光中充斥着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

杨明昭跳下马,连忙扶起李宝山,亲切的说道:“李师兄,给你添麻烦了!”

李宝山也算是杨正山的弟子,杨明昭叫他师兄也没有错。

“不麻烦!能为主公效力,是属下的荣幸!”李宝山心中一缓,笑道。

“哈哈”杨明昭大笑起来,“李师兄不嫌我胡闹就行!”

李宝山却是认真的说道:“主公英明神武,悯天下昏浊以至鼎沸,心切安民,起兵再造乾坤日月,实乃天下之幸,万民之福!”

“臣不才,愿为主公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助主公再造太平盛世!”

杨明昭愣住了,眨眨眼用一种非常古怪的目光看着李宝山。

李宝山这话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就是四爷你要当皇帝,一定要当皇帝,必须要当皇帝,你若是不想当皇帝,那就是辜负我的一片忠心。

什么心切安民,万民之福,那都是虚的。

只要杨明昭能成为皇帝,那他就是从龙功臣,他就能飞黄腾达。

他选择投靠杨明昭,一方面是因为杨家的强大,另一方则是觉得如今天下已经大乱,大荣可能已经到了覆灭之时,所以他想要押注,搏一个王侯将相!

杨明昭以前还真没想过要做皇帝,不过他听了李宝山的话,心里竟然涌现出一片振奋。

做皇帝???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

好吧,杨明昭其实没有很大的野心,但是他也不介意自己做做皇帝!

至于大荣,还是那句话,杨明昭对大荣没有什么忠诚可言。

若是杨明诚、杨明志和杨明浩三人,他们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他们做过大荣的官,效忠过大荣的皇帝。

可是杨明昭没有做过大荣的官,对大荣对朝廷都没有太多的情感。

相反,他还非常厌恶大荣朝廷,厌恶各地官府的贪官污吏。

杨明昭微微颔首,“以后还请李师兄鼎力相助!”

说罢,他越过李宝山朝着李文春走去。

其实他刚才就已经看到了李文春,对于这位李太守,杨明昭自然是有过了解。

而且今日一早,李大贵还跟他说过李宝山的条件和提议,而他又特意了询问了一些李文春的情况。

“在下杨照见过李太守!”杨明昭姿态恭敬的对李文春施礼。

他讨厌贪官污吏,同样他也敬佩清官干吏。

注意他敬佩的是清官干吏,不是清官,是清官干吏,即清廉又能干的官员。

而眼前的李文春无疑就是他敬佩的清官干吏。

李文春看着杨明昭有些愣神,眼眸似乎有些呆滞的盯着杨明昭的脸庞。

“你姓杨!”

杨明昭一怔,“正是!”

“辽东杨氏?”李文春再次问道。杨明昭愕然,辽东杨氏,这是对杨氏一族的称呼。

最初的杨氏一族只是安宁杨氏,后来变成了靖安杨氏,现在则变成了辽东杨氏。

地名的变化代表着影响力的扩大。

虽然杨家已经搬到了星月岛,但杨家依然是辽东杨氏的一份子。

当然,如果实在东南海域,那就没有什么辽东杨氏了,只有星月岛杨氏,就如地火岛朱氏一样。

李文春居然道出了杨明昭的身份来历,这让杨明昭有些慌。

“李太守认识晚辈?”

李文春微微点头。

杨明昭心中更慌了,“李太守请借一步说话!”

他跟谁很像?

自然是跟他老子很像!

杨家四兄弟中,杨明浩的身材和外貌与杨正山最像,除此之外便是杨明昭。

父子两人若是站在一起,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对父子。

但是如果只是见过杨正山,应该不会猜出杨明昭的身份,毕竟这世上长得相像的人有很多。

可若是见过杨明昭那就不一样了。

杨明昭将李文春拉倒旁边没人的地方,压低声音说道:“李太守见过晚辈?”

“在京都时见过!”李文春深吸一口气,也回过神来了。

“这”杨明昭有些头疼,居然真见过自己,“那李太守与家父?”

李文春摇摇头,“老夫不认识老侯爷,只是在京都时见过老侯爷和小公子!”

杨明昭恍然。

这事并不稀奇,李文春已经做了很多年官了,他肯定是去过京都很多次,在京都见过自己也不稀奇。

“延平六年,老夫回京在吏部等缺,曾见过老侯爷在吏部大发神威!”

李文春神色复杂的说道:“也是那时候,老夫曾有幸见过小公子出城游玩!”

杨明昭恍然,就是当年杨正山大闹吏部的时候,当时吏部门外有不少官员在排队等着,不少官员都亲眼看到杨正山大闹户部。

至于说杨明昭出城游玩,那时候杨明昭十一二岁,正是爱玩的时候,经常跟着侄儿们出城游玩。

想通这些环节,杨明昭有些讪讪的笑道:“还请李太守为晚辈保密!晚辈在此胡闹,家父并不知情!”

李文春却是问道:“小公子意欲何为?”

此时李文春的心绪十分繁杂,靖安侯府的小公子成了反贼,这实在是让他难以置信。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不愿相信也不行。

不过听说杨正山并不知情,他心里多少安定了一些。

“晚辈只是看不下去了,想为那些老百姓做点事!”杨明昭老实的回道。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文春,但他却有种做坏事被家长发现的感觉。

李文春陷入了沉默。

杨明昭看了看他的脸色,见他神色颇为复杂,咬了咬牙,说道:“还请前辈助晚辈一臂之力!”

“好!”李文春道。

杨明昭又是满脸错愕。

这么快就答应了?

都不带犹豫的!

李文春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复杂的神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微笑。

只见他捋着灰白的胡须,轻笑道:“若是老夫再年轻三十岁,说不得也要造反!”

“这官做的实在是没意思,还不如造反来的爽快!”

杨明昭双眸一亮,“老前辈仁义!”

“走吧!老夫带你去接手府衙!”李文春转身说道。

他没有说假话,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是真的很想将府衙的那些官吏全部砍了,把那些作恶多端的劣绅豪强全给抄家了。

年轻时,他就是一个刚烈的性子,这年纪大了,碰壁多了,他那火爆的性子也就磨平了。

如果没有见到杨明昭,他大概是一直如此消沉下去。

但今日见到杨明昭之后,他欲要将这些年憋得火全部发泄出来。

“前辈,晚辈现在名叫杨照,晚辈的身份还请前辈保密!”杨明昭跟在他后面,小声说道。

李文春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随后两人又重回城门前的大街上。

就这样,杨明昭很顺利的接手了府衙,并且在李文春的配合下,全面的接收了府城。

投靠杨明昭,李文春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一是因为他对朝廷的现状早有不满。

二是因为他的家人都在保宁府城,他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一家都跟在他身边,所以他也不怕朝堂会追责。

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他很看好杨明昭,不是因为杨明昭的出身,而是因为杨明昭在太平县做的那些事情。

而李文春的投靠也让杨明昭如虎添翼,李文春的作用可要比李宝山大多了。

李宝山只能做个冲锋陷阵的将领,而李文春却能做个封疆大吏。

杨明昭现在不缺将领,只缺文官。

马岩、陆波、齐章等等,这些人都能做官吏,但说实话他们管理一个县都很费劲,或许他们有能力,但是他们严重缺乏经验。

李文春能填补这方面的缺陷,他为官数十年,一直都在做地方官,论管理地方的经验,那绝对是丰富无比。

果然,有了李文春的帮助,杨明昭等人很快就把保宁府的事务理顺了。

府衙里那些官吏能用,那些官吏不能用,李文春一清二楚。

保宁府内那些乡绅该杀,那些乡绅可以善待,李文春心知肚明。

还有保宁府内那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那些问题可以徐徐推之,李文春了然于胸。

并且李文春还对杨明昭制定的分田政策提出了很多补充性建议。

有了李文春的帮助,杨明昭等人做事变得越发的有条不紊,一切事务都是井然有序。

而就在杨明昭占领保宁府的时候,杨正山和郁青衣还在灵泉空间内研究附灵丹。

此时距离他们进入灵泉空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一年多他们一直都待在灵泉空间内,从未出去过。

当然,他们也不是只研究附灵丹,还在灵泉空间内种植各种植物,豢养各种动物。

他们从雪原之地一直到武神殿,沿途收集了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但是由于灵泉空间内的植物还没有完全长成,动物还无法维持散养状态,所以他们费了一年多让灵泉空间的生态变得繁荣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