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0章 利益与矛盾(1 / 1)不知未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0章 利益与矛盾

此时,长寿村已经变了一番摸样。

原本就是一片荒山野地,现在已经建起来一座座房屋,一个个小院子。

杨正山和郁青衣漫步在村子中,看着那些院子。

“看起来还是有些简陋!”郁青衣说道。

杨正山哈哈一笑,“这才多久,能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

三十多户人家,就是三十多套院子,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是别忘了这里的青壮并不多。

青壮男子有三十多人,青壮女子有三十多人,剩下的全是娃娃。

就这么点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盖起这么一片房屋已经不容易了。

穿过村子,两人就来到了村子南边的农田。

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开垦农田,挖建水渠。

其实在这里开垦农田并不难,都是比较细腻的土地,没有太多的石头和杂物,只需要将杂草锄掉,再将地翻一下就行了。

与之相比,在神木岛上开垦农田更加困难,神木岛的荒地是真的荒地,不只是有杂草,还有很多树木、山石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而这里,几年前这里就是一片黝黑肥沃的土地,杨正山只是在这里撒了一些草种子而已。

“爹,母亲,你们来了!”

看到杨正山和郁青衣走来,杨明诚立即迎了过来。

此时的杨明诚就跟个农夫差不多,穿着短衫短裤,赤着脚,还一脚泥,哪有半点杨家大爷的样子。

王氏也在,也是一副农妇的打扮。

本来杨正山还怕她适应不了这里的日子,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王氏虽然以前做过农妇,但她这二三十年都可都是贵妇人,因此杨正山觉得她会闹脾气,会不愿意呆在这里。

没想到王氏在这里还挺乐呵的,整天忙里忙外的,一点也不见半点不满的情绪。

此时大家正在忙着挖水渠,一群小伙子拿着铁铲不停地挖掘,那速度都快赶上挖掘机了。

小媳妇们也没有闲着,除了有几个小媳妇在村里带娃外,其他的都在修建田围。

“稻谷育苗完成了?”杨正山问道。

杨明诚回道:“嗯,已经完成了!这边的水田再过两天就能完成了。等水田做完,我们就可以上山开垦茶园了!”

杨正山看了看后面的山坡,“茶园开垦好了,喊我一声,我带你们去移栽茶树!”

这里没有茶树,茶树都在灵泉旁边的山坡上,那边距离这边足有四十多里远,关键是还要翻山越岭,若是只靠他们自己,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把茶树迁移过来。

而杨正山帮忙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在瞬间将人带过去再带回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至于杨明诚如何在空间内与杨正山联系,很简单,喊一嗓子就行。

只要声音足够大,杨正山是能听到的。

进入空间后,杨正山能看到听见空间外面的情况,同样在空间外,杨正山也能听到空间内的声音。

不过声音会变得很小,杨正山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

所以需要杨明诚很大声的喊才行。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长寿村的进度,杨正山就带着郁青衣去了灵泉山坪那边。

他们的精力还要放在这里,因为这里有很多灵果树需要他们照顾,而且还有湖泊中还有道意圣莲。

道意圣莲才是空间内最重要的宝贝,杨正山可是一点也不敢大意。

另外就是长寿村那边还没有建设完成,很多事情还需要杨正山和郁青衣自己动手才行,比如酿酒、炒茶、采蜜、炮制药材等等。

杨正山和郁青衣在空间内忙碌了大半天,这才回到神木岛。

他们刚从书房中走出了,就听到了青霞说同李昌一起去寻杨明昭的两名亲随回来了。

“哦!他们找到人了?”杨正山问道。

“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他们就在前院候着!”青霞低头轻声说道。

杨明昭消息她已经知道了,此时她心里也是一团乱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杨明昭造反的事情她是没参与,可是她为杨明昭提供不少物资和银钱支持。

这几年,杨明昭每次回来都跟她借银钱和资源,都把她的家底掏空了。

她也没想着要回那些银钱和资源来,她就一个人,其实用不上那些银钱和资源,茶叶、酒水之类的,她都用不用的都无所谓。

也就是灵果对她有用,而杨明昭恰恰最不需要灵果。

而杨明昭是她看着长大的,跟她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她给杨明昭东西自然不在乎回报什么的。

郁青衣看了青霞一眼,“怎么,出什么事了?”

青霞连忙摇头,“没事,四爷很安全!”

郁青衣觉得有古怪,青霞什么性子,她还不清楚。

得知杨明昭的消息,青霞应该很高兴才对,可现在哪有点高兴的样子,反而是在担心。

郁青衣见她不解释,眉头微蹙,跟着杨正山来到了前院。

很快,他们就从两名亲随口中得知了杨明昭的消息。

听完之后,杨正山和郁青衣都陷入了沉默。

杨正山捋着胡须,眯着眼,久久不言。

郁青衣则低着头看着自己细嫩的手掌心,不过她在偷偷的瞧着杨正山。

现在别说青霞在担心了,就连郁青衣都在担心杨正山会生气。

成亲这么多年,郁青衣很少看到杨正山生气,因为杨正山从未对家里人发过怒,但是今日郁青衣都觉得杨正山可能会对杨明昭的事情感到生气。

那杨正山有没有在生气呢?

生气肯定是有的,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愤怒。

杨家和大荣的情分还有,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准确的说是杨正山对大荣的感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

他本就不是大荣的人,虽然大荣给了他富贵荣华,但那都是他在战场上拼来的。

爵位也好,官职也罢,那可都是他用实打实的战功换来的。

他不欠大荣任何东西,反而大荣欠他很多。

别的不说,重山镇和腾龙卫就是他给大荣最珍贵的存在。

那可是十余万精锐将士,两三百万富裕的百姓和军户。

你可以说重山镇和腾龙卫是杨家的,但是它们更是大荣的。

可惜大荣朝堂一直都在忌惮杨家的存在,一直都没有使用重山镇和腾龙卫的力量,反而还一直都在防备重山镇和腾龙卫,也就是在防备杨家。

陇原三省流寇四起,山河省也遭到了流寇的荼毒,大荣朝堂连禁军都动用了,可就是不愿意调动重山镇和北海水师。这就代表着无论是建兴帝还是满朝文武都对杨家有忌惮之心,都不愿让重山镇和腾龙卫的精锐进入山河省。

如果朝堂调动重山镇和腾龙卫的军队,别的不敢说,绝对将流寇阻挡在山河省之外。

而现在杨正山考虑的问题是杨家与朝廷的矛盾还能不能化解。

杨家和朝廷有什么矛盾?

第一,杨家在腾龙卫的利益,不对,准确的说是余、谢、韩、乌、薛和张六家在腾龙卫的利益。

这六家的利益也是杨家的利益,朝廷想要动腾龙卫的利益,这六家首先就不会同意。

第二,就是重山镇,杨家在重山镇早已根深蒂固,这不是说换了巡抚和总兵就能改变的,想要将杨家从重山镇连根拔出,那就要先将重山镇先毁掉再重建。

以杨家对重山镇的掌控,任何一个有脾气的帝皇大概都不会容忍,都会千方百计的想要除掉杨家。

可是从杨家的角度上来看,重山镇就是杨家和杨氏一族不断建设起来的,最初的重山镇也是杨正山带领腾龙卫将士打下来的,后来诸多杨家和杨氏一族的子弟投入到重山镇中。

可以说如今的重山镇几乎就是杨家和杨氏一族建设起来的。

朝堂容不下杨家占据重山镇,掌控腾龙卫,杨氏一族和腾龙卫六家也肯定不会放弃他们在重山镇和腾龙卫的付出和利益。

如今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了解不开的矛盾了。

想到这里,杨正山抬头看向两个亲随。

“此事能够确定吗?”

亲随想了想说道:“消息来自仰天宗,应该不是假的,不过能不能确认还要等李头回来才行!”

杨正山微微颔首,“行了,辛苦你们了,你们先去休息吧。”

“喏!”两名亲随应了一声,便退出了厅堂。

郁青衣看向杨正山,“你有什么打算?”

杨正山沉默稍许,说道:“等明昭回来再说吧!”

郁青衣望着他的神色,见他面色平静,双眸古井无波,这心里更是担忧了。

“老爷!”

她忍不住想要为杨明昭求求情。

不过她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杨正山给打断了,“一切等明昭回来再说!”

见他如此,郁青衣只能将到嘴边的话给收了回去。

不过郁青衣一脸不高兴的看着杨正山,那幽怨的眼神搞得杨正山很不自在。

喵的,这还是媳妇第一次露出这样的眼神!

这是啥意思了?

生气?

不满?

想打人?

杨正山轻咳一声,“咳咳,好了,好了,我投降,夫人放心,夫君我肯定不会打死这个混小子的。”

“你还想打死他?”郁青衣道。

“皮肉之苦肯定不能少!打死他到不至于!”杨正山道。

郁青衣眨眨眼,“那你打吧!”

杨正山哈哈一笑,起身拉起郁青衣的手,“夫人莫要生气,混小子胡闹,做父母的总要教训一下吧!”

“你以前不是还打过他吧!”

郁青衣道:“那能一样吗?那时候他还小!”

以前杨正山都是慈父,郁青衣才是严母,杨明昭若是敢淘气,郁青衣的巴掌立即会呼在他的屁股蛋上。

可现在严母变成慈母,杨正山这个慈父自然要变得严厉一些。

“一样的,一样的!”杨正山笑呵呵的说道。

令他最生气的不是杨明昭在造反,而是杨明昭瞒着他们,还这么长时间不回家。

家里的老父亲和老母亲都在担心他,妻子更是每天忐忑不安,儿女也没有父亲照看。

身为人子,人夫,人父,杨明昭都没有做好,你说他该不该打?

所以杨正山打定主意,一定要给亲儿子一次难忘的教训。

郁青衣也不是在担心杨正山会打死杨明昭,她还能不了解杨正山的脾气,杨正山说的再狠,对儿子那都是心软的。

以前最溺爱明昭的就是杨正山这个当爹的。

那真的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每次看到儿子笑的都跟个弥勒佛一般。

郁青衣在意的是杨正山会不会支持杨明昭?

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是乱糟糟的,要不要支持杨明昭,她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但她就是希望杨正山能支持杨明昭。

“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郁青衣说道。

杨正山微微摇头,“现在说什么也太早,咱们先要弄清楚明昭的想法,如果他真的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他有干一番大事业的能力,我们再谈支不支持他也不晚!”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其他人的态度,腾龙卫各家,杨氏一族,他们愿不愿意跟着咱们杨家改朝换代!”

“这不是攻打神木教和塔罗王朝,那只是小打小闹而已,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大荣不一样,虽然如今的大荣是一头老迈的老虎,但它依然是一头老虎!”

“还有大荣内的那些叛军,那些流寇,看起来他们似乎不成气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定然会变成一个个完整的势力!”

“一旦我们支持杨明昭,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涉及万万百姓的乱世之争!”

“咱们杨家如今是有实力,先天武者有几十位,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而其中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名正言顺!我们杨家造反最缺的就是名正言顺!”

杨正山轻轻摇摇,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的头痛。

名正言顺,并不是说说就行的。

师出要有名,而杨家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

杨家是大荣的臣子,是大荣的勋贵,上至杨正山,下至杨承业,都是大荣的臣子。

如果杨家造反,那就是乱臣贼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所以就算是杨家要造反,也首先要做到名正言顺。

至于如何名正言顺,杨正山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