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建初八年镇伊水”(1 / 1)凤山鹤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乐苗有办法打开匣子,方言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这会儿他也相当好奇,自己费了半天劲都没有弄开的匣子,到底应该怎么样打开?

“所以,应该怎么打开?”方言对着乐苗问道。

乐苗说道:

“要开启这个匣子,要用到特别一些的工具。”

“什么特别工具?”方言好奇心被吊了起来。

乐苗握住匣子的中间,然后做出旋转的动作,同时对着方言说道:

“这样……一个可以制造离心力的工具。”

方言恍然:

“你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个机关,需要离心力才可以打开?”

乐苗点点头说道:

“嗯,这个匣子的构造,有些像一种通过旋转甩出的离心力才能打开的鲁班箱。”

“不过这个匣子需要的离心力,必须很大才能行,光是用手旋转,可甩不动它里面的插销。”

“一般古代需要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才能能制造这么大的离心力,不过现在就简单多了。”

方言这会儿已经理解意思了。

前世的时候他也看过类似的匣子,放在桌子上轻轻一转,里面的插销就会从中间被离心力甩到两头,从而打开匣子。

方言点点头对着乐苗说道:

“我明白了,你是说类似电风扇、车轮、或者车床卡盘之类能够高速旋转的东西。”

乐苗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道:

“没错,就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

方言看了看周围,思考了下,想起自己诊台旁边还有个电风扇,于是他说道:

“电风扇应该可以,然后用东西固定一下就行了。”

乐苗点点头,基本认可了他的方案。

接下来方言就去了前面给自己用的那台电风扇的保护罩先拆掉,然后把木匣子绑在了上面。

为了避免甩飞出去,他还特意的多绑了几个位置,固定在电风扇的中间。

只是这样后,方言感觉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这样转起来后动平衡肯定没有仔细调教过的好,说不定就会被离心力甩飞出去。

这铁桦木做的盒子,基本上就和钢铁一样,那打到人可不是好玩的。

所以方言把电风扇搬到了后院的房子里,让其他人都不要围观,然后一个人给躺倒放置的电风扇插上了电。

“嗡嗡嗡……”

这年头电风扇铁制叶片启动的时候,总会发出这种有些不堪重负的声音。

方言看到电风扇缓缓的转了起来,并且开始加速。

虽然只是最低档位,但是依旧转得非常快。

绑在上面的铁桦木匣子一下就出现了黑色虚影。

“嘎……”一声,方言看到残影一下扭曲,他赶忙拔下插头,“哐”一声铁桦木匣子直接甩到了地上。

上面绑着的那些布条好多已经被崩断了。

就剩一条孤零零的挂在上面。

那还是方言后面加绑的。

地上的青石板,甚至被铁桦木匣子打出一个白色的印记。

这要是不绑一下,估计这会儿已经飞了。

方言赶忙上去给木匣子捡了起来。

他一推,发现没动。

“怎么样?”听到里面动静的乐苗推门而入。

其他人都被她赶去前面了。

方言无语的说道:

“估计是时间不够,力道不够大,又或许是机关老化了,反正里面的机关应该是没有甩动。”

乐苗伸出手:

“你让我来试试。”

方言听到这话,直接递给了乐苗。

乐苗将其放在地上,然后用手找到一个地方,用力一掰。

“咔!”匣子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开了!”乐苗说道。

方言一怔,他仔细看去,发现乐苗手里的的匣子,被掰开了一条很细的缝。

之前是严丝合缝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缝隙。

“我来!”方言看到乐苗没力气掰开,他立马表示自己来。

乐苗说道:

“放平在地上,这样用力才能掰开。”

方言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接过手按照之前了乐苗的手法开始用力。

可能真是时间太久了,饶是方言练过武,气力异于常人也掰的很吃力。

看着那裂缝一点点的扩大,乐苗和方言都瞪大眼睛,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不是乐苗说的那样,装了一把短剑。

随着“咔”一声,方言终于给匣子掰开了。

下一秒一抹亮金色出现在两人眼前。

“是黄金!”方言一怔。

然后他看清楚后,立马又改口道:

“诶,不对!”

说着他从匣子里将那抹金色抽了出来。

居然是一把黄金做的短剑。

怪不得当初一入手那么沉重呢。

乐苗凑了过来,看着方言手里的这一把黄金短剑,也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她感慨道:

“这么一把短剑,怕是只有忠国公石亨才有这么阔气了。”

方言颠了下重量,说道:

“光是论黄金重量就能值不少钱了。”

乐苗说道:

“这可是古董,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可不光是黄金这么简单。”

“它本身的存在,就能证明那时候石亨的地位和金钱,镇宅用这么大一把金剑,一般人真是做不到。”

方言看了看这黄金短剑,明晃晃的。

也不得不感慨,黄金不愧是拥有极佳抗变色性和抗化学腐蚀能力的贵金属。

上面的花纹就像是刚雕刻上去的似的。

方言看到剑柄下面还有一些字,他没有认出来,对着乐苗指了指:

“你看这里还有字,应该是这剑的名字。”

“怎么是篆书?”乐苗一怔。

方言听到后也感觉不对劲,问道:

“明朝用篆书?”

乐苗摇摇头,然后开始认真辨认起那些篆书来,只听她缓缓念道:

“建初……八年……镇伊水。”

“这么长名字?”方言问道。

乐苗摇摇头,上下打量这把剑,然后说道:

“不对这不是名字,而且这剑制式好像也不是明朝的。”

方言看着上面的字,问道:

“镇伊水?伊水好像是在河南洛阳吧?”

乐苗点点头:

“嗯,伊水是洛河支流,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文化地位。”

方言想了想,然后就说道:

“李商隐的: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李白的: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穷……白居易的: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乐苗露出个惊讶的表情看向方言:

“你知道的挺多的嘛!?”

方言哭笑不得,对着她说道:

“我只是对古董不了解,也不是连地理和古诗都不知道……”

乐苗跟着笑了起来,刚才她还真下意识把方言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了。

方言晃了晃手里的剑,将话题拉了回来,对着乐苗问道:

“不过说起来,这个建初八年镇伊水是什么意思?”

乐苗收敛笑容,用手指敲了敲自己额头,她嘀嘀咕咕的说道:

“华夏古代,将宝剑用作祭品或者镇物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镇应该就是镇压,建初八年……让我想一想。”

“用篆书应该是秦汉,那么这个建初……”

沉吟了大概十几秒,突然她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想起来了!”

“建初八年,是东汉汉章帝刘炟的年号,张衡就是建初三年出生的。”

方言恍然……张衡这个人他倒是听过,前世小时候的课文嘛,地动仪那个。

这时候乐苗指了指方言手里的这把剑,说道:

“这剑肯定有来头,你等着,我马上去找书过来。”

“……”方言看着乐苗一溜烟的就跑了出去,显得比他还激动。

他看了看手里的金色短剑。

发现做工还真是精美。

这时候,方言目光重新落在刚才的匣子上。

匣子里面刻着三个字的楷书“镇石宅”。

刚才乐苗判断的没错,这匣子确实应该是石亨弄的。

方言拿起匣子,打算检查一下它的结构。

然后突然发现匣子里好像还有东西。

一块玉。

在盒子里,剑尖对准的地方,被镶嵌在一个凹槽里面。

方言一用力,给他扣了出来。

通体碧绿的一块翡翠,被精美的雕工雕出出了一个长着鹿角的怪兽。

像是个大嘴怪兽,身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鱼鳞。

看起来活灵活现,但是又憨态可掬。

这应该就是螭吻了。

这把剑放在匣子里,就是为了钉它在房子上。

方言左右看了看玉上面,除了精美的雕工之外,没见着什么特别的字。

“找到了,找到了!”不一会儿,乐苗去而复返,拿着两本书跑了回来。

她来到方言面前,翻开其中一本,说道:

“你看,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里有记载:章帝炟,在位十三年。以建初八年,铸一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厌人膝之怪。”

接着又打开了另外一本:

“东晋郭璞的《水经里有云:“伊水有一物,如人膝,头有爪,人浴辄没,不复出。”上面记录的应该就是镇压这个怪用的剑。”

“简单的翻译过来就是说,在建安八年的时候,伊水出现了一个妖怪,长得很像人的膝盖,脑袋上还有爪子,只要有人到伊水里洗澡,立马就会沉底消失,于是汉章帝刘炟让人铸造了这么一把金剑,投入了伊水里,然后妖怪就被镇压了,人们去洗澡就再也没事了。”

“石亨用这把剑镇宅,确实很符合万刃剑那个典故。”

方言听到乐苗这话,有些惊讶的拿起剑问道:

“所以,这应该是东汉建初八年的古董?还是石亨为了镇宅搞出来的仿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