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儿子非她不可(1 / 1)穗穗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二十九,天晴,宜动土搬迁开市。

姜璃选在了这一天把豆腐坊搬到了城里,挂上了早就定做好的牌匾,苏记福黎坊。

奚氏给姜璃请了一个敲锣打鼓的戏班子,在外面热闹了一天。

因为会吵,姜璃提前一天就拎着东西左邻右舍的拜访了一圈,到今日开门时,大家也纷纷上门祝贺。

毕竟是正式成立豆腐坊,有不少得了信儿的人都派人送上了一份礼。

姜璃没打算收这个礼的,左邻右舍嘛离得近有来有往,京中其他人家,收了少不得还要操办一场宴席,她懒得折腾。

但人送上门了,不收退回去又容易让人误会,只得让账房收下记录。

来人最让姜璃意外的当属穆正脩,她们没有什么私交,但这人拎着东西乐呵呵的就来了,还是亲自前来。

姜璃想到了他的身份,又觉得颇为合。

她提出的意见,第一个实行的人也得是她。

穆正脩瞧着大门上悬挂着的牌匾,再看两侧的红绸,再看立在门口的两块牌子,一张批发招商,还贴了舆图,准备做这个买卖的得按她舆图上标的位置选摊位地址,从她这里拿货的价格和售卖价格都公开透明。

另一个牌子写着招工,提供食宿,月银两贯钱,有提成。

穆正脩微微蹙眉:“何为提成?”

姜璃笑道:“我这福黎坊做黄豆腐,块小数量多,做这个的人完成每日的最低数量,多余做的有个提钱标准。”

穆正脩闻言有些不解的瞧着姜璃,以姜璃的身份,奴仆很多,每个月给月银,要做什么事情管事儿的安排就好,怎么还弄得这么麻烦?

姜璃瞧出了他的疑惑说道:“我这做活的很多人都是打工的,她们来去自由,并非我的奴隶。”

穆正脩神色怔怔的看了看姜璃,心中缓缓的掀起了一小股风暴。

“往后娘娘若是有空,可以来官署喝茶,微臣的好友从泉州给微臣寄来了两罐茶叶,微臣一直不舍得打开。”

姜璃想到请喝茶的那个梗,没由来的笑了笑。

“没问题。”

谢倾人没到,但礼他提前给了姜璃,送了俩金貔貅给她。

谢逡还说谢倾俗气,哪有送喜欢的女子貔貅的。

谢倾不予会,姜璃收到礼物打开一看,喜笑颜开,两只大大的金貔貅,姜璃笑道:“我得找个位置摆放起来。”

忙碌了一天,由于在城中,姜璃带着小满和阿宁回了府邸。

薛长临和贵妃出宫了,没去豆腐坊直接来了府里,姜璃累了一天懒得下厨,让管家看着安排菜,大家一起吃个晚膳。

都快开饭了,小满才忽然问姜璃。

“娘,不喊谢先生来吗?”

姜璃闻言一顿,抬眸看了一眼薛长临和贵妃,只听薛长临笑着和身后的谭舟说道:“你去官署看看谢大人回去了没有,没回让他过来用晚膳。”

谭舟过去时谢倾还在官署,闻言后跟着谭舟便来了,带来了两坛西域葡萄酿。

吃过晚膳之后,四人就在院子里坐着小酌。

喝完了那两坛酒薛长临和贵妃才回宫。

送走他们之后,谢倾陪姜璃坐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他还是没有回谢府,而是回了自己的宅子。

次日他还没睡醒,徐氏就派人来寻他了。

“大公子,夫人让您今儿个回府,有事情相商。”

“何事?”

那小厮眼神闪躲,谢倾也没为难人,随着一同回去了。

到家才发现,徐红缨来了。

徐氏瞧着他进屋门笑道:“用过早膳没有?快过来坐。”

徐氏说话间,徐红缨缓缓起身,对着谢倾盈盈一拜:“红缨见过表哥。”

谢倾微微颔首,淡淡问道:“红缨表妹何时到的?”

徐红缨柔声回道:“昨儿个傍晚到的。”

一问一答,随后便没了话。

谢倾盛了一碗菽浆,吃了个饼,便停下了筷子。

徐红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他,谢倾微微蹙眉,这就是这些日子爹娘安静考虑后给出的答案。

他扯了扯嘴角,起身净手,随后去了旁边坐下。

徐氏说道:“你最近应该忙得差不多了吧,红缨好久没来京中了,你空了带她逛逛。”

谢倾看了一眼徐红缨,随后看向徐氏。

“让嫣儿妹妹带着表妹去逛更合适,她们是女孩也更知晓表妹喜欢什么。”

谢倾直言拒绝,徐氏的脸色微微变,徐红缨缓缓起身,谢嫣也放下筷子,只听她柔声说道:“表哥说得有,那就劳烦嫣儿妹妹了。”

谢嫣带着徐红缨离开,谢谕也起身走了,屋内就剩下了谢倾和徐氏还有谢国公。

奴仆们瞧着气氛不对,纷纷出了屋门。

谢国公沉声说道:“我和你母亲已经决定,让你和红缨成亲。”

他开门见山的通知谢倾,不是商量。

这些天的避着,谢倾心中也有数,他面色平静的看着二人。

“不可能。”

谢国公微微蹙眉,徐氏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谢倾,正想开口就被谢倾打断了。

“想来你们也已经猜到了我心悦之人是谁。”

徐氏深呼吸,柔声说道:“猜到了,然后呢?你们要成亲吗?你要嚷嚷得人尽皆知吗?”

“若她愿意嫁我,又为何不能让人知晓?”

谢国公瞪大了眼睛看着谢倾,仿佛从未认识过这个儿子一般。

“荒唐!太后再嫁,你以为是什么光彩之事?谢倾,你是我谢家子!满京城的女娘选不出一个做你的妻子吗?你要如此?”

谢倾微微挑眉,瞧着他们说道:“真是遗憾,是我先冒犯了她,自然要为她负责。”

“所以我不可能娶别的女人为妻,我甚至都不娶妻,你们操心操心谢谕谢嫣他们吧。”

谢国公紧紧的握着茶盏,深呼吸才能让他不把茶盏给扔出去。

徐氏一脸不解的看着谢倾,“你图什么啊?”

谢倾看着徐氏说道:“无所图,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们常念叨我年纪不小了,我知晓,但也请父亲母亲看在我这二十多年来毫无怨尤的份上,成全儿子。”

二十多年毫无怨尤,他说出这话,就说明他心底是有过怨的。

徐氏抿了抿唇,想到了很多往事。

谢倾是她的第一个儿子,自然是众星捧月。

可谢倾身子很差,偏生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对他颇为严格,不论刮风下雨天冷亦或炎热,鸡鸣时分必起床念书,老爷子亲自监督。

他经常病着坚持着,徐氏想到有一年的寒冬,他从老爷子那边回来,小脸通红,嬷嬷还说老爷子怕他冻着在屋子里烧着炭盆,是热的。

可谢倾明明是发热了,没过多大会儿就惊厥了,她吓得心惊肉跳。

后来谢倾有了弟弟妹妹,家中这些小孩淘气的有娇气的也有,任性的有,活泼的也有,但刻板规矩冷静的,就只有谢倾一个。

他在践行着老爷子的教导,成为年纪最小的状元郎,天下四分五裂时,他力排众议带着谢家人选了薛长临,成为了薛长临的左膀右臂,谢家的地位无人撼动。

她这个当娘的心疼过儿子,可慢慢的随着他长大,她也快忘记那些旧时光里的回忆了。

他不说,她不知,不代表他无怨。

徐氏一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谢国公瞧着儿子陌生的神色,他眉心紧锁。

“你此生非她不可?”

“非她不可。”

谢倾的眼神坚定,徐氏才恍惚的想起来,谢倾认定的事情,是任谁都改变不了的。

就像是他选了薛长临的那一年,谢家所有人都不赞同,可他还是孤注一掷的定下了。

谢国公张了张嘴应该是想要训斥谢倾,被徐氏拉住了。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谢谕和谢逡以为的暴风雨没有来临,可眼前的风平浪静还是让他们不安,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更大的暴风雨?

姜璃不知道谢国公和徐氏已经知晓她与谢倾之事。

可即便她知晓也没所谓,她与谢倾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无论如何那也是谢倾的选择。

五月初,历时近一个月,春种终于结束。

春种后庄子上的事情少了,姜璃大部分时间都在豆腐坊。

孙姨娘寻到豆腐坊来时是五月初二的傍晚,她在门口四处张望,她说要找姜娘子,管事的以为她是要来谈买卖的,便把人接了进去。

俩人四目相对,姜璃的眼神微变,只见孙姨娘泪眼婆娑的扑了上去。

“璃儿!真的是你啊!”

姜璃微微错身,并未让她抱住,孙姨娘神色一顿,她捏着帕子捂着胸口说道:“璃儿,我是娘啊。”

在原身的记忆里,姜璃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张脸,这个人,抱着儿子跑了,抛弃了伤了腿的她。

这个人若是外人也罢,偏是生她之人,怎能不怨不恨?

“今日没带儿子出来?”姜璃问道。

孙姨娘愣了一瞬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启儿记在夫人名下,他偶尔有空了才会来看我,我怎么可能带他出来。”

姜璃弯了弯唇就笑了。

“我还真不知道,他记在夫人的名下,做了夫人的儿子,你也依旧疼爱他,但女儿呢?生来跟着你,还得不到你的一丝怜悯吗?”

她哽咽道:“娘不是故意要抛下你的,娘对不起你。”

姜璃微微摇头,“孙姨娘,这些都已经过去了,我和姜家也早就没关系了,所以不重要了。”

孙姨娘怔怔的瞧着姜璃。

陌生得让她心惊。

“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我也不奢求你会原谅我,璃儿,你好好的活着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