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宋长镜来意,陈淳安的话
神秀山好一番热闹之后,来宾渐渐散去,只以看热闹程度来说,今天他们已经是不虚此行了。
一些还有他事的人则是稍微留了下来,比如在阮邛亲自送别风雪庙的人之后,宋长镜就第一个凑了上来。
“阮师,恭喜,咱宝瓶州本州人,已经超过千年没有出过仙人境大剑仙了!”
“剑宗宗门建设一事,多谢大骊了。”
阮邛也看到了气派豪华的剑宗,知道大骊下了苦工,因而对宋长镜的态度好上了不少,所以又是补充道:
“我剑宗目前弟子稀缺,能否在请大骊在帮忙,多寻些好苗子,不过事先说明,得是我看的过眼才行。”
这个帮忙,算是剑宗对大骊尽心尽力的一个回报,终不能只靠武力,一味的向大骊索取,不然迟早会出事的。
以剑宗如今的声威,想加入的人海了去了,掌握推荐机会的大骊,自然能从中获取不小的利益,别的不说,那些个想进剑宗的大家族子弟,多少要给大骊这个推荐人送礼吧?这叫人情世故。
当然,最大的好处还得是香火情。
一个人经大骊之手进了剑宗,正常多少念些大骊的好吧?也不用他们做太多,只要有这种弟子在,剑宗自然而然就会多几分对大骊的亲近。
“多谢阮师,此事大骊一定尽快办好。”
宋长镜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立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宋王爷有何事要找阮某,请说。”
阮邛这才拉回了正题。
“是这样的,我国国师曾以阮师大弟子,达成了一项铸剑的交易,所以我是来送材料的,同问一下,楚公子需要大骊做些什么。”
宋长镜说明了来意。
“找那臭小子铸剑?不找我吗?”
阮邛言语多少带着玩味问道,他本来就是宝瓶州第一铸剑师,如今又突破了十二境,功力增益之下,铸剑术可以说是在上一层了。
怎么看不比楚辞这个八境好?
结果宋长镜不找他,而是去找自家的臭小子,气人,然后,还有些骄傲,这可是自己教出来的徒弟啊。
“临行前,国师千叮万嘱,宋某也不敢更改。”
宋长镜毫不犹豫的将崔瀺扔出来挡箭,他已经跟崔瀺说过阮邛闭关突破十二境一事,但崔瀺就指定要找楚辞,他也没有办法。
“行吧!”
阮邛反正也乐得清闲,指了指后头一处地方:
“他在那边陪他的朋友呢。”
“谢阮师!”
宋长镜赶忙离去找楚辞。
之后找来的,是陈真容!
“陈兄别来无恙啊!”
对于这位如今在小镇开学塾的夫子,阮邛自然早已认识。
听出阮邛言语中距离感,陈真容心中苦笑,没有了其他客套心思,直接说明了来意:
“今日来的两名问剑者出自中土剑宗,乃是浩然天下顶尖势力,还望万不可小觑。
我临来前,老祖有交待,若是阮师真以剑宗立派,他会帮您尽力周旋,如有遇危,亦只需传讯,老祖会全力赶来相助。”
陈真容跟宋长镜一样,也是想来帮忙赚个人情的,不过可惜,楚辞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多谢,不过帮忙就不必了,我阮邛既然敢取剑宗为名,自然要靠剑宗自己站稳脚,不然这剑宗二字,可就成浩然天下的一大笑话了,还不如不取。”
阮邛客气的拒绝了。
“阮兄真莫要轻敌,中土剑宗不说有与您同为十二境的宗主,更是有着一名十三境飞升境老祖,就是此人为中土剑宗抢来“剑宗”二字的,若非此人久不露面,中土十人定有其一席之地。”
陈真容还以为阮邛突破十二境后飘了,赶忙提醒道:
“而今剑宗潜力虽大,但是尚需成长时间,我若是中土剑宗,断然不会给剑宗这时间的。”
如果楚辞与阮秀成长起来了,自然不会怕中土剑宗,但问题是现在没成长起来呢。
“多谢相告,我阮邛并不是自大之人,是剑宗自有自己的底气。”正如自家臭小子说的,他阮邛顶不住,还有老剑条帮忙顶呢,怕他中土剑宗?怕楚辞与阮秀成长不起来?开玩笑。
“既然阮师心中有数,那我也就不多说了,我家老祖的话无论何时都有效。”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陈真容只得留下一句话,离开了。
之后阮邛又陆陆续续接待了一些大势力。
……
后头的一外空地当中。
楚辞,阮秀,刘羡阳,贺小凉,陈平安与李希圣几人在此相聚,当然,少不了两个追着白鹿跑的小童。
接下来几人就又要各奔东西了。
阮秀与刘羡阳还是留守!
楚辞先贺小凉去正阳山,之后楚辞一人去剑气长城。
李希圣也要开始自己的游学。
“楚哥,我打算明天走。”
陈平安与楚辞说道。
“不用那么急着去的,十几年都过去了,不差那点时间。”
如没有意外的话,陈平安最大的一份武道机缘,就在赶来的龙泉县的路上呢。
看着楚辞带有深意的眼眸,陈平安虽然不理解,但还是点头应道:
“好!”
就跟楚辞让他把武道境界压在二境,不要着急突破一样,对于楚辞的话,陈平安从不曾怀疑。
“楚公子!”
就在这时,前来寻人的宋长镜到了。
“王爷有何事?”
楚辞起身迎了过去。
“楚公子可还记得铸剑之事?”
宋长镜见到茫然的楚辞,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这事于他们大骊而言,可是关系重大啊。
“哦,我想起来了,材料给我吧。”
楚辞这才想了起来,自己为了小舅子李槐,答应给大骊那座白玉京铸一柄剑的。
见到楚辞不是不认账后,宋长镜松了一口气,连忙将一咫尺物递给了楚辞。
楚辞接过,扫了一眼里边的材料后说道:
“两个选择,半层或者一次性一层,要哪一个?”
“楚公子,如果永久一层需要什么代价?”
宋长镜闻言赶忙追问道,十二在加一,那可就是十三了。
“我暂时没那个本事,大骊也付不起这个代价。”
楚辞如此回道。
宋长镜这才收了贪心,纠结一会儿后,心中有了计较,道:
“既如此,就一次性一层吧!”
一次性一层用好了,价值可比多半层强多了。
“行,十年之内给你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