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2.第251章 ,东山路,江北路即将落入刘鸿之手,范闲你急什么?(1 / 1)不行摆大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东山路,江北路即将落入刘鸿之手,范闲你急什么?

重回梧州大营,刘鸿正式下令,纪信为梧州大营军纪官。

严厉贯彻刘鸿给纪信下达的要求,第一纲领,两大原则

“第一纲领,永远为百姓服务,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两大原则。”

纪信聚集着刘鸿的亲兵,不断下放到梧州大营军队,安插其中,大批宣扬着沛公军魂。

几乎所有百夫长,身边都有着军纪官。

这些军纪官,对于练兵,打仗,什么都不参与,就是不停向下方士兵,宣扬百姓子弟兵思想。

诸多将领除了浑身不自在外,其他权力并没有怎么受到削弱。

对于纪信的行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大家都是跟随沛公的老兄弟,怎么可能因为这些小事吵架。

半个月后,刘鸿看军纪官们和将领磨合得差不多了,下令抽调徐州大营五万将士,给江北灾民修建房屋,开垦荒地。

下方将领苦不堪言!

刘鸿不就是将他们当做免费劳动力了吗?

领着一份军饷,又当兵,又当工匠,农民的?

大都督营帐中,刘鸿不断批改着公文。

随着范闲成为安安东副都督,司法权,安东三路的权力斗争基本上就落下了一个帷幕。

萧何提任为大都督府长史,巡视东山路军政财三事,处理安东三路政事。

范思哲转为调任大都督巡视官员,代替大都督巡视江南路,军政财三事,管理安东三路财政情况,安插钱行。

对比庆帝粗暴提升范闲为一品安东副都督,司法使。

刘鸿的手段相当温和多了,他们大都督属官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下的中下官位。

萧何和范思哲二人,只能说位卑权重,但是没有破坏官场潜规则。

刘鸿将批改完毕的公文,交给张良审阅,看有没有什么纰漏的地方。

喉咙有些干,望了外面傻乎乎的亲卫队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白朗,给我和张良倒一杯茶水吧。”

若是纪信在这里,恐怕在桌案,已经是温热的茶水了。

白朗一言不发,沉默地点点头,动作马虎,直接拿着茶叶冲着开水。

一杯茶就算做好了。

张良看得眼皮一抽,他就有喝点茶的爱好。

结果白朗,这还不满足他。

刘鸿倒是笑了笑,不以为意。

江北盗匪名义上的起义军首领白朗,此时成为刘鸿的亲卫队长,心情能好受吗?

明明可以作威作福一方,当个土皇帝,结果纪信率领五百亲卫,打得他们丢盔弃甲,无奈选择被招安。

这心里能舒服吗?

不急,慢慢来,这些可以教的。

白朗依然沉默不语,伫立在门口,恍若门神。

刘鸿有一点倒是冤枉他了。

白朗并不是因为当不成土皇帝而愤怒,而是当水灾来临之时,父母被杀,家产被夺,心中对达官贵人充斥着怨恨。

哪怕刘鸿这些仁政爱民之举。

最多也是让白朗觉得刘鸿人还不错,仅此而已。

如果可以,白朗还是想要杀尽天下官员。

“张良,你看看这封范闲邀请函,他现在在苏州涉及副都督行辕,打定主意想要占据江南,跟我对抗到底了。”

刘鸿笑着将一封信件递给张良。

凭心而论,范闲在江南还是做得不错的。

在江南路安抚了诸多灾民,给予薄粥,以工代赈,或多或少,有些模仿刘鸿的影子。

还动用监察院权限,清查了大量七品以下的贪官污吏,杀鸡儆猴,让江南官场风气焕然一变。

也就是江南兵权几乎被刘鸿收拢,还有明家死死不交出三大坊,这让范闲有些头疼。

除此之外,江南政权几乎都在范闲手中,可以说是半个江南总督。张良扫了一眼范闲的邀请函,不屑开口。

“照猫画虎,反成犬类。”

范闲这家伙既想获得灾民的感恩之情,又怕江南的世家大族反感。

做了一个相当离谱的决定,将七品下世家大族的羽翼裁剪干净后,又强制江北灾民不得归乡,留在江南生存。

这样这些灾民迫于生存,不得不成为世家大族的佃户,或者进入城市,成为手工工作者。

“不必苛责,范闲不想得罪世家大族,又不想让我底蕴增强,能如此行事,已经算不错了。”

刘鸿摇了摇头,只是对范闲又看轻了几分。

他清除了大批江北路世家大族,有钱有地有粮食分给灾民。

但是范闲不可能屠戮世家大族啊!否则背后支持他的范家,监察院,基本上都要反对范闲。

只能强行将灾民留在江南。

在范闲心中,反正江南商品经济繁华。

无论如何,灾民都比在江北活的舒服。

却忽视了,在封建王朝,对土地的眷恋,不仅是达官贵人,还有下面的百姓。

“大人,根据东厂情报,钱行银两调动,黑骑已经悄然来到了江北路,范闲邀请你前往苏州,怕是不怀好意。”

张良整理了一下思绪,从另外的公文中,抽出几份信件,递给刘鸿。

“三百黑骑调动,京都一直陪伴监察院陈萍萍的六处主办影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张良仔细分析了一下情报,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大人,说实话,我不明白范闲此举有什么作用,三百黑骑就敢行刺安东大都督?哪怕加上九品上的影子,也没办法啊!”

毕竟随着庆帝圣旨,安东三路局势渐渐明朗起来。

基本上就是刘鸿和范闲打擂台。

刘鸿占据东山路和江北路,看似尽占上风。

但范闲所在的江南路乃是渔民之乡,赋税重地,再加上内库三大坊。

只要愿意,以一路之地,养活十万大军也不是问题。

否则刘鸿也不会派范思哲前往江南,抓住财权不说,还要给江南明家加油打气。

最起码在刘鸿稳定掌握东山路和江北路之前,明家绝对不能将三大坊拱手相让。

得到安东大都督的保证,背后还有长公主和李云睿撑腰。

明家底气一下充足起来,硬是扛着范闲压力,死扛着不将三大坊交给范闲。

别问,问就是交接手续太过于复杂,明家还得要理清账册。

范闲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学习刘鸿屠戮整个明家。

但是范闲不敢,因为明家是江南世家之首,真要无罪屠戮了明家。

他在江南就混不下去。

如果说暗杀呢,也行,但是范闲又犯妇人之仁,不忍心对七老八十的明老太君出手。

这就造成了相当尴尬的局面。

刘鸿都快要掌握东山路,江北路,快要对江南路下手了。

范闲结果仅仅只掌握了江南政权。

换句话说,这封邀请函,证明范闲急了。

在正规操作比不上刘鸿的情况下。

范闲决定学习庆帝,使用监察院力量,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刘鸿随意将邀请函扔了下去,摇摇头。

“范闲他可不敢对我出手,否则范若若便会离奇身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