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五十万大军陆陆续续回来完毕,几乎将汉朝周围所有岛屿,半岛囊括其版图。
随之而来的,更是数以万计的土著奴隶,押送进汉朝,经过阉割之后,送入工厂,耕地之中。
惟利是图的商人,发现其中的商机,自告奋勇,随着军队治理海外之地,几乎是裂土为王。
满朝文武无不称赞刘彻的英明神武,
看着工业体系,火器,蒸汽铁船,汉朝大军无往不利。
刘彻脸上浮现出浓郁的笑容。
大汉在他手中,开启了另一个盛世。
谁说动用军队就是穷兵黩武,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汉人看谁都是未开化的土著。
至于民间,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说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应当以和为贵。
刘彻很尊敬这些学子,亲自下令在城外划出一片土地,让这些学子亲自劳作几年。
希望他们的本事和嘴巴一样硬。
军工体系在高皇帝时期,显露苗头,在武皇帝刘彻手中,走到了强盛。
大汉军队征服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数以千计的士卒成为拥有封地的军功贵族。
只是今天,刘彻眉头微微皱起。
杨戬那家伙说的没错,叛乱果然还是发生了。
大汉附近的岛屿还好,靠着近,能随意镇压叛乱。
可还有好几处,疆域不下于大汉的领土,在土著贵族的煽动下,土著靠着地形优势,跟汉军玩起了躲猫猫。
奏章上,已经有好几千名汉军没有死在覆灭土著王国的征战上,反而死在了悄无声息的暗杀。
范仲淹神色沉稳,坐在刘彻旁边。
他们两人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汉军进入海外之地,就没想着好好建设,抢夺人口,粮食,金银,矿产。
在蛮夷之邦当个土皇帝,醉生梦死固然很舒服,但是哪里有中原繁华。
“首辅,你觉得这种情况,朕应该怎么办呢?”
刘彻轻轻摩挲着奏章,眼神有些飘忽不定起来。
“以夷治夷,广封宗亲诸侯王前往海外,迁移军功贵族封地。”
范仲淹语气平静,不紧不慢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条还好,第二条,第三条几乎是得罪国内一大片权贵。
稍微不注意,刘彻可能遇到人生中第二次军功贵族回忆弹劾。
刘彻笑了笑,注视着这位陪伴自己十多年的首辅,语气琢磨不透。
“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首辅大人,你应该明白这是亡国之法!我大汉千百年基业,可能因为你的建议陷入覆灭。”
范仲淹听出来刘彻对自己建议的不满,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他一直都是这样,有一说一。
还好大汉内阁首辅有着丞相之位,君臣之间相见也要行礼,不能随意罢免。
否则以范仲淹的性格,恐怕直接就被刘彻罢免了。
“那陛下想要如何呢,对汉人一视同仁,实行王道,还要将工业体系送给土著?”
“这断然不可!”
刘彻想也没想,直接驳回去。
大汉无往不利的底牌,那就是工业体系!
要是工业体系流传出去,恐怕海外之地都会尽数造反。
至于王道,轻徭薄赋,善待百姓,劝课农桑,发展商业……
哪个大臣让刘彻这么做。
刘彻定然会暴怒,吐这个大臣一脸唾沫。
若是如此,大汉的闲职耕地何人耕作?
源源不断的银粮,牛羊,奴隶,这些好处有目共睹。
刘彻要是现在废除这些东西,恐怕最忠诚的军队,大工厂主都会联合起来反对他。范仲淹已经料到了,刘彻会这么说。
沉默了一会儿,摘掉内阁成员的勋章,认认真真开口。
“臣恳请告病返乡,或者贬到朝堂之外。”
范仲淹其实还有一句建议,想了想,哪怕是面对皇帝刘彻,也不准备说了。
刘彻肯定不会放弃统治整个世界的。
大汉军队百战百胜,无数王侯在战争中诞生,商人,百姓,也因为牛羊,奴隶,银粮获得好处。
天下人称刘彻为武皇帝,可在文治方面上,刘彻也不怎么落后汉家历代帝王。
赋税比例已经下降到五十比一的地步。
若不是担心,日后大汉会遭遇财政危机,可能会增收赋税。
刘彻是真心想把赋税取消了。
他感觉这些可有可无,国内工业产值,商业贸易,国外占领统治,让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刘彻听到范仲淹告老还乡,神色微微一怔,眼神黯淡了下来,点点头。
“也好!大汉君相一直没什么矛盾,不能在我手中落败。”
范仲淹神色放松了许多,拜了三拜。
偌大的御书房,只剩下刘彻一个人,清冷孤寂。
高皇帝有一帮兄弟陪着他,还有皇后桑文。
而他刘彻注定是孤孤单单一个人,无论是后宫妃子,或者是朝中臣子。
都是下属,不是朋友。
御书房圣旨很快落在了内阁,允许首辅范仲淹告老还乡,吏部苟宜卸任尚书之位,进位首辅。
朝中哗然,群臣看到范仲淹五十多岁,正是做事老辣的政治上升期,结果直接告老还乡了。
可在武皇帝的威望下,群臣选择了缄默。
与此同时,刘彻写下一封诏书。
将海外之地分成无数领土,迁移部分军功贵族封地,分封宗亲为王,镇守一方,拱卫大汉。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很多人都说是前首辅范仲淹的建议。
第二天,范仲淹的府邸,便被大帮宗亲,功勋子弟砸破了门。
这些人连大汉其他地方都不想去,更何况是海外蛮夷之地。
只不过在皇帝的强制命令下,哪怕再不甘心,也只能乖乖前往海外封地就藩。
刘彻背着双手,注视着大批垂头丧气的功勋子弟,军功贵族离开京都,突然开口。
“若不是距离太远,信息交流不便。”
“朕何至于此让他们成为实权藩王,这群人结果一点感激之色都没有,看来父辈的荫庇将他们培养成了纨绔子弟。”
工部尚书萧不疑擦着额头上汗水,相当心惊胆战。
陛下这是对自己不满意吗?嫌弃自己执掌工部十几年,结果连合适的联络工具都没有制造出来。
刘彻嫌弃地看了萧不疑一眼。
“怪不得最近几十年军功贵族,把持不了朝堂话语权,要不是祖父创立了察举制,恐怕朝堂已经是士族的天下了。”
说完,刘彻挥了挥衣袖,让萧不疑滚蛋。
皇宫高楼上,刘彻面容突然有些潮红起来,喃喃自语。
“得要再快一点啊!海外之地必须全部拿下,朕答应过百姓,要让他们人人都能吃饱饭,吃上肉。”
圣旨再次传递给军事议会,回返大汉的军队休整,另外一半汉军继续向着海外进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