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2.第132章 购买收音机(1 / 1)九月飞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购买收音机

哈江市药材公司和当时全国各地县级药材公司一样,成立的历史并不长,都是五六年公私合营后由之前分散的私人药铺、国营医药销售小组成立的,在七八十年代,药材公司是一个比较好的单位。

陈卫东上辈子,打过交道,不说十分了解,但也算是知道一些。

陈卫东付了钱,一下车,就看见前面药材公司的大楼。

这会药材公司的工人已经下班了,不过外面还挂着一些牌子,陈卫东立刻走了过去,上面清楚写着一些,收购的药材价格。

像白术5.5元/市斤,鸡内金8元/市斤,全蝎12元/市斤,熊油2元/市斤,麦冬,山参……

同样也收购熊掌和熊皮,熊皮分为甲级皮、乙级皮和丙级皮,

甲级皮质良好,皮心部位有刀伤或枪伤不超过两处,其总面积不超过2平方市寸,全皮面积在9平方市尺以上。

乙级皮质较薄,皮心部分刀伤或者枪伤不超过三处,其总面积不超过3平方市寸,全皮面积在7平方市尺以上。

丙级皮霉烂等伤残缺点,不超过全皮面积五分一,全皮面积在6平方市尺以上。等级比差,甲级为100%,乙级为70%,丙级50%。出售熊皮一张,奖励15尺布。

“……”

陈卫东越看越欣喜,哈江市不愧是大城市,在这个年头,比陈卫东想象的要高上一些少,按照上面给的价格参照,

他这次带的一张熊皮,大概在乙级左右,价格应该在两百多块,还能有奖励布。

这要是在黑松县,估计撑死最多卖个一百四五十。

而这里药材公司收鹿茸比之前陈卫东卖的差不多贵了一百多块。

“真他娘的亏到姥姥家了!”

想到之前为了卖鹿茸,还给收够师傅塞了两包烟。当然也是因为来一趟哈城市太麻烦了,而且当时缺钱,

下次,再打到好东西,陈卫东肯定都攒着来哈江市来卖。

陈卫东蹲在路边,看了一会儿,这儿写的并不全,然后这才缓缓起身,朝着哈江市药材公司对面的招待所走去。

药材公司旁边的招待所,也是药材公司的产业,这个像这种国营产业,都有好几百号工人,不仅有自己的招待所,还有工人家属楼。

招待所也是一栋四层的小楼,除了药材公司的办公楼,在附近的建筑物中都有些鹤立鸡群。

陈卫东进去的时候,只有一个招待员站在柜台后面。

“介绍信!”

招待员的声音冷冰冰的。

陈卫东从身上掏出介绍信道:道:“同志,这是我的证明,您看看,我要开一间房间。”

招待所的女招待员,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而后从挂在墙上的一大串钥匙上拿了一把钥匙下来。

“二楼201,一个晚上两块钱,先交钱。”

这年头,在招待所上班都是吃公家饭。

态度冷冰冰,你爱住不住,和后世那些热情的服务员压根没法比。

陈卫东倒也不计较。

掏出两元钱,递了过去,从招待员的手里拿过了钥匙。

上了楼。

一路走到201,是最里面的一间。

开门,进去,入眼就是熟悉的招待所环境。

虽说算不上脏乱差,但也和后世没法比,就简单的家具和床,招待所都只有公共洗漱间、厕所,没有独立的盥洗室和卫生间。

想用水,还要自己拿着开水瓶去打水。

不过房间里也很暖和,招待所也有餐厅,也没有去外面吃,

直接在餐厅里要了两个菜,一荤一素,两个馒头,这儿卖的的馒头,不是后世那种二两一个的馒头,这一个馒头都有四两左右。

吃完后,陈卫东也没有闲逛,

直接回到房间里休息。

翌日。

他将尼龙袋拿好,出门吃了一碗面,直奔哈江药材公司。

递了一根烟,稍微询问了一下,陈卫东便直接来到收购科,由于他这又是熊胆又是熊皮的价格不便宜,负责接待他的还是收购科的科长刘长能。

哈江药材公司在这年头还是十分正规的,收的价格也合理,只要东西没有太大问题,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

很快,价格就谈妥了。

其实,也都是按照规定价格来,只要不得罪人,像这种大规模的药材公司也不会刻意克扣价格。

刘长能给的价格:熊皮乙等皮,价格两百一十块,因为枪伤太多,在乙等皮给了个低价,另外还奖励十五尺布。

草胆,价格五百三十块,三只熊掌,价格在一百二十块,再加上其他的,总共是卖了九百四十块。

差不多将近一千块钱,在这个年代,这当之无愧,是一笔巨款。

签完字,拿完钱。

陈卫东客气一声,便十分干脆的离开了。

从药材公司离开后,陈卫东来到旁边的供销社,买了一个腰包。

回到招待所,他将钱数了一遍,都装进腰包,放在最里面那层衣服里,随即又拿了几张大团结出来,放在了衣服外面的口袋里。

兜里有钱,

想起家里奶声奶气的宝贝女儿,还有贤惠的媳妇,好不容易来一趟,陈卫东要好好的买点东西回家。

又续了一天,因为从车站离开前,陈卫东看了一眼,哈江市到林海县每天只有一趟早上十点的火车,只能明天才能回去。

除了给小家伙买一些吃的,陈卫东还打算给家里买个收音机,

虽然收音机不便宜,但六个小家伙也慢慢也大了,多接触些外面事物也是好事,而且陈卫东和柳雪婷闲着没事也可以听听。

这年头收音机可是稀罕的东西,三转一响”,其中就是指收音机与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又称为四大件,在三转一响的年代,收音机算是上等货。

黑松县虽然也有卖的,不过配额太少,其实陈卫早就想买了。

在黑市问过了,收音机的票虽然能搞到,但是需要时间等,而且价格还高。索性,陈卫东还不如来哈江市买。

在哈江市买收音同样是需要凭票购买的,但是城市里票就好搞多了,而且这也难不倒陈卫东,上辈子陈卫东在哈江市呆过,他知道哪里有这种地下交易市场。

那些搬不上台面的东西。

他门儿清。陈卫东直奔批发市场。

如今的批发市场,实际上之后就是哈江市步行街的原型。

政策松动。

不少人都干着倒买倒卖的行当。

大到从外面带回来的私货,小到一些票证。

在批发市场都能找到。,

顺着小巷子里走进去,一个拐弯,热闹鼎沸的人声扑面而来。

道路的两边,摆满了小摊子。

上面放着各种玩意儿。

陈卫东大致扫了一眼。

不一会,总算是走到了卖票证的摊位。

摊位就是一张小桌子。

小桌子上,铺了一块布,各种票证全都挨个摆放好。

电视机购买票证。

电风扇,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粮食,肉,等等

“同志,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摆摊的是个年轻人。

毕竟买卖这玩意儿,说到底犯法。

上了年纪的,没几个人敢干这事儿。

陈卫东抿唇一乐。

“我知道。”

他顺手拿起几张票证,看了一眼真假。

这年头,造假技术虽然不高,但是也有人喜欢这些歪门邪道的玩意儿。

幸好这票证是真的。

陈卫东放了心。

“收音机票多少钱一张?”

陈卫东问道。

那年轻人赶紧道:“啧!收音机票也真不好弄!十分紧俏,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弄来这一张票!”

陈卫东:“……”

任何年代,做生意都是一张嘴。

他没说话,就瞧着他,一脸似笑非笑的模样。

年轻人顿时有些尴尬。

他伸出手指,比了一个数,

“十五块!”

陈卫东微微眯起眼。

好家伙,这可还真是狮子大张口!

上辈子自己也来过几次,就算没买过,但是好歹也知道大概的行情。

一台收音机大概在八九十块左右,便宜的五六十,贵的一两百都有。

这光是票都要十几块,肯定不划算。

陈卫东摇头。

“太贵了。”

他道:“最多六块钱。”

年轻人嘴角一抽。

“六块钱太少了,太少了!”

年轻人赶紧摇头。

“我这从别人手里买来,都要七八块块钱呢!”

陈卫东又从桌子上拿起几张一些票和一些价格便宜的票说道:

“一起十二块!一口价,咋样?”

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大团结和两张一块的毛票。

看着钱明晃晃的诱人,年轻人心动极了!

“成成成!一口价给你!”

他赶紧接了过来。

将票递了过去,陈卫东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放进口袋。

接着陈卫东准备前往哈江市的百货大楼,离的有点距离,陈卫东搭了一辆人力车,接着来到一个中年男人。

看到有客人,高兴的跑了过来,然后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扭头看像问道:“同志,去哪儿?”

“去百货大楼。”

陈卫东缓缓道。

“好嘞!”

中年男人快速踩下三轮车叮嘱:“您坐稳咯!”

半个多小时后。

人力车抵达百货大楼。

在八十年代城市中最火爆的地方是哪里,那一定是百货大楼。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