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四蛋姐姐,你终于来了
喝完腊八粥,柳雪婷和吴秀芹带着大妮,二妮开始准备粘豆包。
在东北腊八很多家庭都会做粘豆包烙粘糕饼储存,放在外面的大缸里留着年前年后吃。
陈卫东没去帮忙,而是负责带着几个小丫头们,陈广田喝完粥就回去了。
“爸爸快讲故事啊!”四妮奶声奶气的催促道。
“好,那爸爸给你们讲一个腊八节的故事好不好。”
“好呀!”
“好呀!”
三个小丫头们坐在椅子上拍着小手,小六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也学着姐姐们也拍起小手。
“相传,远古时期,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凶禽猛兽,人们生活得很艰难。每天忍饥挨饿不说,还要遭受凶禽猛兽的残害,还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和瘟疫……”
陈卫东缓缓讲述着。
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一双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都紧紧盯着陈卫东。
就连大妮,二妮,两个小丫头在帮忙包豆包的也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终于,我们这里出了一个英雄!他强大,他勇敢,他聪明,他带领所有村民一起对抗凶禽猛兽,他找到了好多好吃的食物,还找到了好多可以治病的药物,他还发现那些凶禽猛兽都怕鼓声!”
“所以,他就让村民们击鼓吓退猛兽,久而久之,他发现击鼓不但能吓走猛兽,还能吓走邪祟!让村民们不再感染瘟疫!”
“可是,多年之后,他老了,他不再强大了,有一次,在对抗猛兽时,他被杀了。”
“所有村民都很悲伤,为了纪念他,就决定在他死亡的那一天,也就是腊月初八这一天,所有人都一起喝用他发现的食物熬成的粥,一起赶走凶兽和邪祟!”
“一代代传承下来,便有了我们现在的腊八节,喝腊八粥活动。”
陈卫东讲完,却发现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故事当中。
过了好一会,三妮问道:“爸爸,这故事是真的吗?”
陈卫东笑道:“这是传说,你觉得是真就是真,你觉得是假就是假。”
二妮停下手中的豆包道:“爸爸,我以后也想成为一个英雄。”
陈卫东怔了一下,随即鼓励道:“加油,你一定会的!”
四妮:“爸爸,我也想纪念一下这个英雄,锅里还有腊八粥吗?我再喝一碗!”
“啊!”
陈卫东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不愧是四妮,不知道是嘴馋,还是真的……
“我也要!”
五妮很快也跟上了。
“刚吃完,这才多一会啊!你也凑热闹!”陈卫东摸了摸五妮肉嘟嘟的小肚子笑着道。
“卫东不好了,鹿从栅栏里跳出来了!”陈广田这时候从外面匆匆跑过过来说道。
“爸,没跑出院子吧!”
陈卫东连忙问道。
“没有!”
“没有就行!”
陈卫东松了一口气,梅鹿的跳跃能力非常强,轻松能跳一米五六,一纵两三米,
那是很正常的事儿,受到惊吓,翻过两米多高的障碍,那也完全不是事儿。
陈卫东和石头,兵子三人去山上砍了高大的柞树干为立柱,砍木头来做栅栏,只是由于时间太急,栅栏没弄太高,可能是老爹开门,吓到了它。
“爸,我和你去把栅栏弄高一点!”
陈卫东说道。
“我们也要去!”
四妮嚷道,“爸爸,我们也可以帮你!”
“去什么去!在家老实待着!别等会那鹿撞到你们。”
吴秀芹呵斥了一句。
四妮就不敢再说话了。
陈卫东和陈广田去搭栅栏,路过家里草垛,又抱了一捆玉米秸秆,鹿喜欢吃这个。
陈卫东一进屋,就见母鹿躲在墙角处。
陈卫东也不着急捉,把秸秆放在一旁,关上院门,开始搭建栅栏,木头之前陈卫东和石头兵子三人都已经砍好了,就放在院子门口。
栅栏最起码也得弄两米五高,防止它逃脱。
现在栅栏才一米左右,陈卫东和老爹陈广田两人配合,速度很快,了两个多小时,就把栅栏弄好了,大概十个平方左右。
母鹿这会情绪也稳定下来,正在一旁吃着桔梗。
等陈卫东把母鹿关进去之后然后便回到家,此时柳雪婷和吴秀芹正忙着蒸豆包。
陈卫东于是也打凑过去打下手,很快就蒸好了一锅,零下三十度的天气,寒风凛冽,
但掀开锅盖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热气,仿佛置身于春风和煦的暖阳之中。
陈卫东拿了一个撕开外皮,里面的豆馅儿还冒着热气。
一口下去,外皮软糯筋道,粘糯绵软的口感在舌尖萦绕.
“爸爸,味道怎么样?”
三妮奶声奶气问道。
三妮比较含蓄,她问味道怎么样,就等于给我尝尝。
四妮就直接多了,直接抱着碗就跑过来了!
“好吃!都排好队,爸爸给你们拿。”
“好。”
小丫头们也一个个排着队,着急的等着吃。
腊八一过就是年,陈卫东和柳雪婷平日比较忙了不少,很快就到了太平湖冬捕的日子。
这一天,吃过早饭之后,陈卫东就把驴赶了出来套上爬犁。
柳雪婷拿着篮子,里面装着这两天炸一些果子,还有几块咸肉打算送给二姐他们一家吃。
“走亲戚!走亲戚!”
“走亲戚!”
几个年纪小的小奶团子,正围在驴车旁唱着。
“东西都拿了吧!”
陈卫东看向柳雪婷问道。
“都带了,”
柳雪婷锁上门,趁着功夫,小丫头们都上了爬犁。
接着陈卫东赶着驴车来到大哥家,接上大哥陈卫海就出发了!
一路上,六个小丫头十分的兴奋。叽叽喳喳的,吵闹不休。
很快,一行人来到孙田军家门口。
孙田军和陈秀秀听到动静迎了出来,打着招呼。
‘’大哥,你咋不把大嫂和孩子一起带过来玩?”陈秀秀看着陈卫东海说道。
“你大嫂等会还要带着孩子,去孩子他姥姥家一趟。”
“姐夫,啥时候冬捕?”
陈卫东问道。
“等一会,就出发!”
“雪婷,你也是的,来都来了怎么还带着这么多东西?”
“……”
一行人就在门口聊了起来,直到过了好一会陈秀秀才想起来道:“卫东,大哥,雪婷你看我们光顾着说话了,进屋里外面多冷!”
“小娟,把你妈前两天炸的麻,拿出来给大妮她们尝尝。”
孙田军也招呼道。
“好!”
然而陈卫东还没进屋,突然身后不远处,一道一个稚嫩的喊声,“四蛋姐姐!四蛋姐姐!我等你了好久!”
“嗯?”
四妮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却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来是谁。
这时,一个小男孩从前面房子里跑了过来大喊:“四蛋姐姐!”
四妮看到他,才猛地想起他是谁,当即叫道:“狗蛋弟弟!”
狗蛋则走到四妮面前,笑道:“四蛋姐姐你终于来了,我有礼物给你!”
“什么呀?是好吃的吗?”
四妮歪着头问。
“不是!”
狗蛋连忙从兜里拿出四枚彩色的石头,全都像小鸡蛋一样,五彩缤纷,非常的漂亮。
“这是什么?”
四妮很喜欢,抓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四枚石头蛋啊?呵呵呵,爷爷说,这就是四蛋,四蛋姐姐你喜欢吗?”
狗蛋期待地看着四妮。
四妮点头道:“我喜欢。”
“这个给你吃!”四妮依依不舍的,从“裤”裤兜里揣着冻豆包,掏出递给一个给狗蛋。
然后又掏出一个,小嘴巴对着冻醒的豆包哈了一会儿气,不然会因为太凉粘嘴,然后啃上几口。
在豆包上啃出一道道小小门牙沟。冰冰的,啃到豆馅的时候甜甜的,还有一股米香。
“真好吃!”
四妮美美的奶声道。
“狗蛋好吃不!”
“好吃!”
陈卫东等人这时候已经进屋了,四妮小七也牵着狗蛋的手,准备走,“走,狗蛋弟弟,咱们一起玩。”
“狗蛋,你也要叫我姐姐!”五妮奶声奶气提醒道。
“五蛋姐姐!”
“嘻嘻!我有礼物没?”
“没有!”
“那我的豆包不给你吃”
陈卫东几个大人在屋里聊了一会天,很快就到了冬捕的时候,孙家屯的几个爬犁,爬犁全都出动,拉着渔网等工具,离开了屯子。
陈卫东赶着驴车,带着陈卫海和孙田军,陈秀秀,柳雪婷也在也在,也跟着去看热闹。
其实,不只是柳雪婷,屯子里的那些老娘们,小孩子,也都跟着冬捕的大部队,前往太平湖。
孙建名和孙娟带着七个小丫头也跟着大部队。
冬捕,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生存智慧的捕猎活动,
这对于太平湖附近几个屯老少爷们,可是难得的热闹事,不光是孙家屯,附近几个屯子人,今天都会组织人人冬捕。
在闲暇冬天,这么热闹的事,每个屯子里的人,自然不会放过。
离开屯子,外面就是一座冰雪世界,到处都是白色的。
零下三十度的气温,阻挡不住屯子里人的热情。
很快,就到了太平湖。
陈卫东等人到的时候,已经有其他屯的人,在湖上清理湖上的积雪。
冬捕的第一步工作,并不是凿冰窟窿,而是清理湖上的积雪。
孙家屯村长孙向海指挥着孙家屯今天参加冬捕的人,拿着铁锹,开始清理积雪。
把积雪清理干净,把冰面露出来,才能寻找凿冰窟窿的位置。
寻找凿冰窟窿的位置,这个可是学问。
他们这是湖里拉网捕鱼,不像陈卫东之前用抄网捞鱼,所以寻找合适的位置,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只有找到一个宽敞且水深适宜的地方,才确保能够捕到足够数量的鱼。
隔着厚厚的冰层,确定水下的情况,这绝对是一门技术。
村里有经验丰富的鱼把头,在冰面上,走了一圈,很快就确定了位置。
拿着冰镩子在冰面上做好记号。
孙向海这边开始安排人凿冰窟窿,这个时候,冰层的厚度,可是比陈卫东在芦苇湖凿的时候,厚了太多。
开始凿冰时,需要先使用冰镩子探测冰层的厚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凿冰。
两个人一组,一人抡铁锤,一个人扶着冰镩子。
八十!
八十!
……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太平湖上响了起来。
男人在湖面上挥舞着锤子,凿着冰窟窿,屯子里的妇女,则是站在冰面上聊着八卦,一点都不嫌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