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小楞棒子
于是陈卫东打算明天一早,就喊着李胜利他们三个一起进山。
这次他目的地是楸子沟,陈卫东第一次打到野猪的地方,距离九屯子并不算多远。
之所以去楸子沟,也是因为李胜利几天前,在楸子沟下夹子的时候,又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只不过当时陈卫东忙着盖房子,没有时间进山,在加上这个这个季节不是进山的好季节,
屯子外面,那些原本干枯的河沟岔子里,现在已经是小溪潺潺。
原本干枯的山谷,也已经是水流奔涌,随着气温上升,山里的积雪融化,山路上此时,也是泥泞难行!陈卫东这段日子也没有进山打过猎。
不光是陈卫东,这些日子,老黑山几个屯子的猎人,基本都是不进山打猎了。
因此陈卫东也没听人在那边打到野猪,也不担心被别人捷足先登,只要野猪没有跑,应该不至于空手而归。
第二天,陈卫东把家里的活干完后,这才换上进山的衣服,打上绑腿。
拿起五六半自动步枪,拉动枪栓,检查了一遍。打开箱子从背包里拿出弹夹,把每一个弹夹都填满子弹。
然后又拿出手枪,退下弹匣,仔细检查了一遍手枪,然后把弹匣补充满子弹,然后重新插进腰带的枪袋里。
两支枪准备好,陈卫东才拎着枪,走出堂屋。
“妈妈,爸爸要进山了!”
一看到陈卫东背着枪,小家伙们奶声奶气喊道。
“卫东,你这是要进山?怎么不带狗进山!”柳雪婷关心的问道。
“嗯,我进山打点野牲口!狗不带了,现在山里路不好走,带上狗子也是累赘。”
“咳你小心一点!”
柳雪婷叮嘱道。
“放心吧!我的本事你们还不知道?这山里,能够伤到我的野牲口不存在!”陈卫东自信的说道。
“爸爸!”
“爸爸,早点回来呀!”
“”
“好的,伱们再家要听妈妈的话!”
“好!”
和小丫头们摆了摆手,陈卫东便出发了。
楸子沟离李家屯近,因此昨天商量在李胜利家集合,四人都没带狗子,只牵了一个大个子!
一路沿着山脊,陈卫东四人看到前面楸子沟!
这一路上,陈卫东四人并没有遇到什么野牲口,也就遇到了两头傻狍子!
被陈卫东轻松打死一只,另一只跑的太快了!
不过可能是最近上山的人少了,这头傻狍子好奇心又重了下来,原本这头傻狍子都跑了,
结果跑上一段之后,还会停下来,回头看看。
这就给了陈卫东四人二次猎杀的机会。
傻狍子跑上山坡,又停下来,好奇的回头看向死掉的同伴。
陈卫东又一次开枪,再次打死一只。
不用陈卫东提醒,李胜利和兵子自觉的上前,把傻狍子,开膛放血,把内脏挂在旁边的大石头上。
两只傻狍子加起来差不多一百来斤,可不能满足陈卫东胃口,
只是到了楸子沟,陈卫东四人并没有发现野猪,不过发现了野猪的踪迹,四人几只继续往前搜寻。
由于没有带狗来,寻找猎物的踪迹,只能靠他们自己的观察力。
今天天气很好,山林里的风也不大,只有树叶微微摇晃的哗哗声。
陈卫东全神贯注,仔细分辨着周围传来的声音。
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山坡!这地方靠阳,是野猪比较喜欢的环境。
“卫东哥,你听有野猪!”
石头兴奋道。
还没到地方,陈卫东四人就听到前面传来野猪‘呼噜’,‘呼噜’的声音。
这是野猪吃东西的时候,发出的声音。
野猪的一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吃东西上。
另外三分之一是睡觉,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用在繁衍后代和晒太阳睡觉上面。
陈卫东示意兵子把大个子拴起来,免得吓跑野猪,随机他带领三人伏低身子,慢慢的往前挪动。
突然,一头野猪发出吩儿,吩儿的声音,这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陈卫东蹲下身子,没有动弹。
刚刚的野猪,叫了几声,四处观察了一会,没有发现危险,在树上蹭了蹭,又转身继续寻找食物。
陈卫东继续小心的往前摸,扒开前面的草丛,已经能够看到山坡地栖息的野猪!
透过草丛,陈卫东静静的观察着下面的野猪。
视野之中,一共只有三只野猪,有一只黄毛子,两头母猪,
这大概以前是个大一点的野猪群,被猎人打散了才剩下这几只逃到这里来了。
陈卫东观察了一会,寻找着合适的射击位,争取把这三头野猪全部留下来。
“胜利大哥,你带着兵子到前面那个位置!石头你跟着我,等我开枪!”
陈卫东说道。
“好!”
三人点了点头。
看着猪群里的猪,要么趴在地上晒太阳,要么呼噜、呼噜的寻找着食物。
陈卫东带着石头的往右挪,终于挪到了一棵大橡树下。
这个位置,有两头野猪都在他们的攻击视野中,另外那一头,陈卫东交给了李胜利他们。
陈卫东摘下背上的枪,打开保险,举起枪,石头也掏出枪!
等李胜利三人落了位置!陈卫东正准备开枪。
突然,陈卫东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窸窣的动静。
扭头一看,我靠!
一头楞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他和石头的身后!
小楞棒子就是两个月左右大小的小猪仔,因为身上有着一道道纹,所以东北这边管小野猪崽叫作小楞棒子。
陈卫东瞬间,额头冒汗。
刚刚有些大意了,光顾着关注前面的野猪,忽略了自己的身后。
多亏身后出现的只是一个楞棒子,这哪怕是一只黄毛子,今天说不定都危险了,
“卫东哥,后面有一头小野猪!”
石头这时候明显也发现了,这头小野猪的存在。
“别管他,先打下面的!”
陈卫东顾不得其他的,没有去管身后的楞棒子,果断开枪。
石头紧跟着开抢!
砰!
砰!
砰!
陈卫东一口气,把弹夹里的十发子弹打完。
陈卫东四人,四条枪,下面的三只野猪,来不急逃跑,就被杀死!
至于身后的楞棒子,好像被突然响起的枪声吓傻了,呆呆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它不动,不代表陈卫东不动。
打完子弹之后,陈卫东转身弯腰,一把抓住楞棒子的猪腿,直接把它拎了起来。嗷嗷!
嗷嗷!
嗷嗷········
楞棒子发出一阵阵尖锐的嚎叫声。
陈卫东一只手拎着小楞棒子,靠在大橡树上。
五六半自动步枪,已经被他背在背上。
陈卫东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小楞棒子,还在嗷嗷直叫。
掏出一根绳子,先把猪嘴捆起来,然后又把四条猪腿绑起来。
这小楞棒子还不错,八九斤重,
正好可以做一道烤乳猪的大菜。
一想到烤乳猪,陈卫东忍不住咽口水。
这种小猪肉嫩,好吃!
这一趟运气不错,不仅两头傻狍子,还有三头野猪,
李胜利三人这时候掏出侵刀,给刚刚打死的野猪,开膛放血。
这次一共打了三头野猪,另外,还活捉了一只小楞棒子。
三只野猪,开膛破肚,放血之后,加在一起才四百多斤!
把野猪胎到大个子身上,陈卫东拎着小楞棒子,四人往回走。
这次收获一共两只傻狍子,三只野猪,一只小楞棒子,
四人商量了一下分配,陈卫东分两只野猪,和一只小楞棒子!
一路回到九曲屯。
这进山来回一趟,加上打猎用的时间,盖房子干活的人,刚吃完午饭没多久!
干活的一众人,看到陈卫东四人抬着野猪回来,一时间也忘记了干活。
他们早晨可是看到陈卫东背着枪出去的!
这就是打猎回来了?什么时候,打猎这么轻松了?
我的乖乖!上山一趟,就打了三头野猪!
“各位叔叔大爷,大哥们,大家过来帮我家干活盖房子,我媳妇现在身体不好,还要带着六个孩子,也不方便天天管大家吃饭。
所以,我打了几头野猪,回头给大家分一分,算是我的一点心意!”陈卫东对着一众干活的村民,抱拳说道。
“哈哈!还是卫东心疼心媳妇,办事讲究!”
“老陈家做事仁义啊!”
“卫东你这可比管饭,更受欢迎啊!”
“卫东,虽然我也喜欢要肉,可是你这么一搞,明年我家盖房子,可就麻烦了!”
“我可没有卫东你这打猎的本事啊!”有人开着玩笑说道。
“这个你放心,到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过来给你帮忙!”接着就有人打趣道。
众人纷纷开口说着好听的话。
陈广田这才反应过来。
“好了,都别吵吵了,老大卫东家没地方杀猪,你去在我那儿找个空地,挖坑架锅!刮猪毛,杀野猪!”
陈广田大手一挥对着自己大儿子吩咐道。
“嗯。”
陈卫海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忙了。
陈卫东家盖房子,为了感谢村里帮他盖房子,他家不方便管饭,所以专门进山打了几头野猪。
每人十斤肉!
陈卫东分肉的事,一时激起千层浪。
本来很安静的九曲屯,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听到一人能分十斤肉,哪些没有主动过来帮忙的人,简直后悔到姥姥家了!
杀完猪后,在陈广田的通知下,很多帮陈卫东家盖房子干活的家里人,过来领肉。
虽然领肉一个人也能领,但是这么热闹的事!一大家怎么可能每个人只派一个去。
虽然多去几个人,也不能多领一份肉,但是去看看热闹也好。
这么多人,大家聊聊八卦不好吗?
那些八卦消息,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播开的?
不多大会功夫,陈广田家就聚满了人群。
“铁柱家的来了吗?”陈广田念叨着,所有过来帮忙的人,他都记着。
“来了!来了!”
铁柱媳妇周秀芹庞大的身躯,左右一晃,就把周围的人群挤开。
周秀芹站在男人堆里都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此时站在一群一米六左右的妇女里面,那视觉冲击,真不是一般的大。
陈卫海看了一眼周秀芹,也没有说话,刷一刀,割下一长条猪肉,接着有从后肘上割下一块,递给周秀芹。
第一刀割下来的是五肉,这个年代最好,最受欢迎的肉,第二刀后肘肉则是瘦肉。
这也是为了公平起见,才这么分的。
不然,前面的人分的都是五肉,后面人分的是瘦肉,村民肯定有意见。
所以,屯子里分肉,都是一块肥肉搭配一块瘦肉,这么分。
倒是没有细分里脊肉还是后肘肉,只分瘦肉和肥肉两种。
周秀芹接过来垫了垫,粗声粗气的说了一句,“卫海,凭借你这手艺不错,完全可以当个杀猪匠啊!”
周秀芹这可不是埋汰陈卫海,这年头杀猪匠可是个好活,家里不缺肉吃!
“哈哈,秀芹嫂子,就我这手艺哪能当杀猪匠!”
陈卫海笑着摆了摆手。
这年代干啥都讲究手艺,杀猪匠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杀猪讲究一刀毙命,割肉讲究一刀准。
不要说药店里的抓药学徒,讲究一抓准。
就连粮店里的店员,别看平时牛逼轰轰的样子,但是人家手里真有手艺。
称粮食讲究一称准。
就是你要二斤棒子面,这边用瓢挖出棒子面,倒到托盘上,保证正好是二斤,不多一两。
“张大魁家里来人了吗?”
“来了!”张大魁媳妇赶紧举手,往前挤。
她可没有周秀芹那本事,只能一点一点的顺着大家让开的缝隙,往前挤。
陈卫海也是直接一刀,割下一长条的肉,外加一块后腿肉,递给王大魁媳妇。
“张二魁家里来人了吗?”
“来了!”张大奎,张二奎已经分家,自然是各算各的,毕竟两家也都去人帮忙干活了。
忙活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分完肉,大家领到肉之后,都不急着回家,聚在一起聊着天,说说八卦。
每次有这样的场合,都是一次八卦交流大会。
谁谁家里老婆婆和儿媳妇吵架了,把家里的锅都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