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定制西装(求订阅)(1 / 1)博士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定制西装求订阅

第二天一早,陆峰就和冯筱筱驱车来到了崇明岛。

在一家没有门头的夫妻小店里,陆峰买了两个刚出锅的崇明糕。

一块血糯米的,一块猪油白糯米的。

带着崇明糕,陆峰来到了ja区一个名叫太和坊的小区中。

熟门熟路的来到了一栋楼的4楼,陆峰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太,看到陆峰二人,她疑惑询问:“你们是?”

“陈阿姨,好久不见啊!”

陆峰笑着打了个招呼,随即拎起了手中的崇明糕,笑着示意:“我带了崇明糕,刚出锅的,还热乎呢!”

老太太见他一副熟稔的样子,一时间更疑惑了。

但看到他手中的崇明糕,老太太的疑惑也消散了些,因为这的确是她老公周铭泰最喜欢吃的东西。

“哎呀!来就来嘛!还带这个干嘛?那个死老头子吃不了的呀!”

老太太笑着埋怨,但还是热情的将陆峰两人迎进了家里。

“带什么了?什么东西我吃不了?”

一个有些富态的爷叔慢吞吞的从客厅走了过来。

“哎呦!听到有吃的,你耳朵就不聋啦?”

老太太没好气的数落着他,但爷叔的视线已经被陆峰手中的崇明糕吸住了,拔都拔不出来了。

“周叔。”

陆峰笑着开口:“我来找你做几套衣服。”

这位爷叔就是他此行要拜访的人了。

周铭泰,魔都红帮裁缝的泰斗级人物之一,魔都培罗蒙创始人许达昌的亲传弟子。

魔都的老钱家族,定制正装有一半都是找他定制的,另外一半是找国外名家定制。

听到陆峰的话,爷叔才抬头看了他几眼,疑惑开口问:“我不认识你啊?你是?”

“我叔叔找周叔你订做过衣服,是他介绍我来的。”

陆峰随口解释了句,就自来熟的把崇明糕放在了桌上,笑着招呼:“不认识我没关系,认识崇明糕就行了。

我叔叔说,你找周叔订做衣服,钱不一定要给,但一定要请周叔吃最正宗的崇明糕。

这是刚从崇明那边带过来的,正宗崇明糕,我拿的时候刚出锅,现在还热乎呢!”

热乎的崇明糕散发着油化合物的香气,尤其是猪油糕,散发的猪油香让周铭泰已经口舌生津了。

“哈哈哈!你叔叔倒是有心了,知道我喜欢吃这个。”

周铭泰给很多人做过衣服,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

他只要知道陆峰是来找他做衣服的就够了。

嗅着香气,他来到了桌前,坐下身来,指着猪油糕,冲一旁的夫人示意:“拿根线来分一下嘛!”

崇明糕质地软糯,不好用刀切,所以分的时候都是用线来绞成长条或者小块。

老太太口中抱怨,但还是回身去拿了卷新线,绞了块猪油糕,递给了周铭泰:“只能吃这一块!不然血压高起来,看谁管你!”

能吃一块周铭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捧着热乎的猪油糕小口吃了个干净,他才心满意足的舒了口气。

瞧着陆峰,他呵呵笑着开口:“你叔叔没告诉你,我已经不做衣服了吗?”

“是吗?”

陆峰故意做出惊讶的表情,惋惜感叹:“那可太可惜了,看来我是没福气体验周叔的手艺了呀!”

红帮裁缝其实是叫奉帮裁缝,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一批专做西装的裁缝。

这些人大都来自浙省宁波奉化,所以形成了奉帮裁缝的群体。

因为宁波话叫奉帮,听起来和红帮很像,后来就传成红帮裁缝了。

在国内服装史上,红帮裁缝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曾经创立了五个第一。

红帮裁缝做出了国内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开了国内第一家西服店,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成立了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

而魔都,就是红帮裁缝成名的地方。

当年的十里洋场,形成了一股西装热。

当年最繁华的南京路和虞洽卿路上,最豪华的门面,就是红帮裁缝的西服号。

如今魔都最老牌的西装品牌培罗蒙,创始人许达昌,就是在当时的王顺昌西服号学艺的。

后来,许达昌去了香江,成立了香江培罗蒙,让培罗蒙名扬海内外。

香江的包玉刚、李嘉诚、邵逸夫、陈廷骅、荣智健、何鸿燊等人,都会在培罗蒙定制西装。

而眼前的周铭泰,就是许达昌的小徒弟,当年留在魔都,镇守魔都培罗蒙,从事了五十多年缝纫工作,培养了无数弟子。

如今魔都一半做高端西装定制的,都是周铭泰的徒弟。

只是从05年之后,因为身体原因,周铭泰退休了,基本不再做成衣定制。

只有个别老客户,他还会亲自上阵。

大部分单子,他都给了徒弟去做。

前一世,陆峰是在那位贵人的引荐下,才认识了周铭泰,穿上了周铭泰定制的衣服。

在那位贵人所处的圈子里,根本不关心什么豪车,名表,私人飞机都习以为常,只当是交通工具。

她们所看重的,是靠谱的司机,贴心的保姆,手艺精湛的私厨,技术顶尖的医生,以及知根知底的裁缝。

那种级别的圈子,哪怕是顶级富豪,没有门路,也难以进得去。而陆峰之所以第三次东山再起,并且顺风顺水,成为金融巨鳄,深层次的原因,也是因为在那位贵人的引荐下,进入了那个圈子的缘故。

前一世,他是因为躲债,去了美国,才遇到了那位贵人。

这一世,他恐怕没机会再用那种方式认识那位贵人了。

要想再造机缘,就得想想办法了。

这也是陆峰前来寻找周铭泰的原因所在。

看到陆峰故作惊讶的样子,周铭泰哈哈笑了声,抬手点了点他:“你小子,倒是会卖乖,不过我喜欢。”

他拍了拍猪油糕,笑着开口:“看在这些崇明糕的份上,我就破例一次吧!跟我来!”

说完,他就起身来到了客厅。

陆峰起身跟上,冯筱筱则留在餐厅处,陪老太太聊着天。

“站在这里。”

周铭泰冲陆峰示意,让他站在客厅中央,随后就拿出了一卷皮尺,开始给陆峰量体。

定制西装,最重要的就是量体了。

定制之中,最值钱的也是师傅量尺寸的手艺。

一些走量的半定制门店,量体师甚至是让销售担任的。

这种门店做出的衣服,是绝对不可能合身的。

专业的量体师,必须是懂缝纫的。

而顶级的名家定制,则都是几十年功力的名家裁缝亲自上手量体的。

量体不光要根据身材体型特点测量出几十个身体数据,真正专业的名家,还会根据个人习惯,进行细节上的调整。

比如周铭泰在给陆峰量腿长时,就问陆峰平时穿裤子,小弟弟习惯放在哪边。

这是很细节的问题,但却又很重要。

如果习惯放在右边,那么裤子右边的裤线就要往左挪一点。

如果习惯放在左边,左边的裤线就要往右挪一点。

只有在这种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让做出的衣服完全合身,不会出现不得体的尴尬情况。

这样做出的衣服,价格会很贵,但穿着也是真舒服。

因为它是完全契合穿者的身体状况而做出来的。

不过它的麻烦之处就在于,衣服的尺寸不会随着身体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一旦吃胖了些,或者瘦了些,衣服就会变得没那么合身了。

可体会过那种完全契合身体的穿着体验后,人们往往是很难再忍受不够合身的衣服的。

因此条件允许的富豪们,总是会每隔半年,或者三个月就定制一些衣服来穿。

这样的费不低,可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的。

这钱得很值。

量体过后,周铭泰又问了陆峰版型和面料的选择。

对于这些,陆峰倒是没有很在意。

他先定了两套意式风格的,一套偏那不勒斯式,亚麻材质,夏天穿比较舒服。

一套罗马式,还加了件大衣,羊绒材质,冬天穿。

另外还有两套英式的,在正式场合穿。

量完体后,周铭泰记好数据,就和陆峰闲聊了起来。

定制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一般都得忙活四到五次才行。

量体只是第一步,等到做出个框架来,陆峰还是要来试一次尺寸的。

那种西服框架只有里衬,上面会用粉笔画上各种记号,袖子也不会装上。

周铭泰会根据试穿的情况,确认各种尺寸是否合适。

比如胸围、臂围、腰围、臀围、腿围等等,不合适的地方会用粉笔再做记号方便修改。

等到改完,陆峰还要来试一次有袖子的里衬,让周铭泰根据贴合度和运动中的顺畅度再进行确认尺寸。

这次试完之后,下一次就能见到成衣了。

但到时候还要试一次成衣,看看整体效果。

如果有些许的不合适,那么就还得修改一次。

不过这种情况陆峰前一世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所以早就习惯了。

在周铭泰的邀请下,陆峰和冯筱筱留下来吃了顿便饭。

除了陆峰身旁的女人之外,周铭泰可以说就是最了解他身体的人了。

所以在周铭泰面前,陆峰丝毫不见外。

周铭泰的孩子都在国外,家中除了顾客之外,很少有人拜访。

陆峰的不见外,反而让他们很喜欢,一顿饭吃得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约定了下次上门试衣的时间后,陆峰就和冯筱筱告辞离开了。

离开前,陆峰本想留下点定金,但周铭泰却死活不收,表示等做好衣服以后再说。

钱没能出去,陆峰有些不甘心。

因此,出门上车后,陆峰就冲冯筱筱示意:“走,买辆车去!”

昨天晚上才接到编辑通知今天中午上架,没准备,我尽力爆更,求一波订阅,请大家多支持!多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