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鱼儿终于上钩了
“怎么可能?”
听到陆峰的话,许洋天顿时笑出了声:“你要是能解决服装销售压货的问题,那可以直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了!”
全世界做服装行业的,就没有不压货的。
除非搞绝对的计划经济,按人头分配,否则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陆峰笑了笑,没有在意他语气中的讥讽,只是淡淡问:“解决问题也是分程度的,彻底解决我当然做不到,但如果把成本降到最低呢?”
许洋天收起了笑容,表情也认真了几分:“怎么降低成本?”
如果陆峰真说自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但如果是降低成本,那就靠谱多了。
只是小单快反已经是最低成本的模式了,还能有什么模式能比小单快反成本更低呢?
陆峰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才不急不忙的开口问:“sheinside现在的月活有多少?”
“六七十万的样子。”
“客单价平均有多少?”
“大概22美元。”
“产品均价呢?”
“基本都在10美元左右。”
“你的广告投放费用占到总成本的多少?”
“……”
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许洋天迟疑了下。
这个问题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商业机密了。
不过略一犹豫,他还是开口回答:“大概30%。”
陆峰知道他的这个答案肯定掺了水分,但也没有在意。
又随口问了几个问题,陆峰才开口解释:“你现在的销售模式,还是传统的那一套,投放广告,等待顾客购买,销售回款,继续投放广告。
这和古代的吆喝赚买卖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把吆喝换成了在各个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内容而已。”
许洋天扯了扯嘴角:“所有人不都是这么干的么?别说我了,就连可口可乐不也得钱打广告?”
陆峰没有否认:“投放广告也是讲求效率的,品类单一的品牌,广告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就比如你说的可口可乐,人家要的是品牌价值。
但你呢?你有自己的品牌吗?客户认的是高性价比,说难听点就是捡便宜货。
你只能尽量压低成本来吸引客户,还要保持产品的多样性。
可产品越多,你需要投放的广告就越多,费就越大。
如果每件款式都能卖得出去倒也还好,可爆款只是小部分,滞销才是通常情况,这点你应该比我清楚。”
陆峰的一番话,再次说得许洋天哑口无言。
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口了,先听完陆峰的话再说。
陆峰也没有等他开口,而是自顾自的提问:“主动投放广告,属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是人为将信息传达出去,效率很低,因为很多人已经习惯性的屏蔽广告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让广告主动去找客户?而且是找对的客户,找适合产品的客户?
而且还能根据客户的习惯,来判断客户喜好,推荐更符合客户偏好的产品?”
听着陆峰的问题,许洋天不由自主的张大了嘴巴。
这番话的内容信息量太大,他一时间没能消化过来。
让广告主动去找客户?而且根据客户喜好来进行推荐?
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他虽然也是技术出身的,也懂一点搜索引擎优化,但这种事好像很难办到吧?
除非设计一种全新的算法,但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这种算法吧?
不过要是真有这种算法,而且能被他的网站利用,那广告费用肯定会大幅降低!
因为他现在投放广告的模式属于广撒网,能捞多少鱼全看天意。
但要是有了这种算法,可以精准投放给目标客户,那广告效率就大幅提高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一时间,他的脑海中像是掀起了一场风暴。可他不知道的是,陆峰所说的这个信息分发,个性化推荐的算法,如今正在京城的某家初创公司中酝酿。
而这个算法,也缔造出了一个巨无霸级别的龙头企业。
“个性化推荐只是其中之一,sheinside要做的,应该是独立站模式。”
陆峰继续讲着:“也就是域名,内容、数据、权益私有,在云计算配合下,自主对接第三方软件工具、宣传推广媒体与渠道。
这样一来,就可以拥有一个触达用户的独立的、自足的入口,然后就是,大规模滚雪球。”
说到这里,陆峰打了个响指。
也让沉浸在他描述的美好未来中,无法自拔的许洋天回过神来。
他激动的看向了陆峰,只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如果sheinside真能发展成陆峰所说的那样,那简直是要上天啊!
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他迫切的看着陆峰问:“云计算我知道,那是阿里和百度的技术,但你说的个性化推荐,是不是得用到全新的算法?你有门路?”
“当然。”
陆峰靠在了椅背上,微笑不语。
听到陆峰确切的回答,许洋天心脏狠狠跳了一下。
把微微发潮的掌心放在膝盖上搓了搓,他看着眼前的茶杯,脑海中在天人交战。
半晌后,他终于抬起头来,看着陆峰认真开口:“如果你真能帮我引进这种算法,我可以给你股份,具体数额,都可以谈!”
听到他的话,陆峰的嘴角扬起,勾起了一抹弧线。
鱼儿终于上钩了。
陆峰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可以,这个到时候再具体谈。”
陆峰缓缓伸出手去,微笑开口:“不过可以预祝一下我们未来合作愉快。”
许洋天看了看他的手掌,也伸出手来,和他握了握:“借你吉言,合作愉快!”
收回手来,陆峰心情颇为愉快。
许洋天的确是块比较难啃的骨头,但他利用信息差,和一点资源整合的手段,还是轻松拿下了他。
实际上,陆峰手里并没有个性化推荐的算法资源,但十一过后就不一定了。
那是资源整合的另一环。
能够拿下未来的希音,陆峰还是很满意的。
因为希音不仅代表着万倍的投资回报,还是一条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的有力渠道。
个人外汇额度是有限的,每年5万美元,什么都干不了。
但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聪明人有的是手段把钱弄出去。
这其中,效率最高的,就是国内供应链+跨境电商的模式了。
跨境电商都会在香江或其他离岸口设立子公司,用来收取销售货款。
在没有强制结汇的这几年,一般只需要稍加操作,钱就可以离岸,进行境外使用了。
这几年陆峰依然会在国内发展,但他这条巨鳄,终究有出海的一天。
到时候,希音就是他出海的航道。
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