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再苦一苦百姓?朕做不到!
“你们不能杀我!”
闻言后,秦琼等将互相对视一眼,最后秦琼笑问道:“喔?为什么不能杀你?”
“因为我还有利用价值!”
许攸昂首挺胸,自信的说道:“如果你们杀了我,将陷入被动之中!”
“说说看!”秦琼好奇问道。
许攸知道想要活命,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他说道:
“乔瑁发矫诏,酸枣会盟,号召天下诸侯联军,入京清君侧,伱们知道具体战略方针吗?不知道吧?
“我估计你们连具体的情报消息都没有收到!
“但我知道!
“不怕告诉你们,联军的军事战略,其中大部分出自我之手。天下局势,皆因我计更易!”
身陷囫囵,许攸还不忘记装哔,果然将他恃才傲物的性情展现无遗。
众人互相对视,看似面色没有太大波澜,其实秦琼等将、朱雀等锦衣卫,心中是有些惊疑的!
东郡太守乔瑁发布檄文,号召诸侯酸枣会盟。
他们的政治意图,是阻止陛下“三日后将太傅袁隗满门抄斩”了。可想而知,乔瑁号召的是代表袁氏、袁氏门生故吏、与袁氏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这些势力。
比如乔瑁本人,与袁绍关系匪浅!
乔家乃是豫州梁国人,毗邻豫州汝南郡。一个州,来往密切,两家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但锦衣卫一直搞不明白,乔瑁矫诏,发布檄文,是号召袁氏盟友酸枣会盟。
酸枣可是在兖州陈留郡,距离东郡倒是不远,甚至距离袁绍的渤海,也不过顺着黄河几个时辰路程。可其他州郡的诸侯,那就是千里迢迢的距离了。
这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汇聚酸枣,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等诸侯千里迢迢跑到酸枣,估计袁隗早就被满门抄斩了。而事实是,陛下下诏“三日后将袁隗满门抄斩”,而现在,已经过去两日了。
明日午时,就是袁隗满门被斩的时间点。
等诸侯会盟到酸枣,黄菜都凉了。
那么他们酸枣会盟还有什么意义?!
给袁隗送钟吗?!
还是说,袁绍等酸枣附近的关东诸侯们,率先对京师进攻,将战事拖延下来,等候天下十三州呼应矫诏的袁氏盟友汇聚酸枣,然后在一起总进攻?!
这也不符合逻辑!
洛阳八关,都是建立在天险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京师不出岔子,易守难攻!
凭借区区关东诸侯,还无法对京师形成震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酸枣会盟,酸枣在兖州,兖州刺史可是刘岱,这可是汉室宗亲!
刘岱疯了不成?!竟倒向袁氏,与皇权对抗?!背叛自己的阶级?!
这一系列问题,锦衣卫是惊疑不定、云里雾里的!
可因为京师动乱,西凉军和并州军影响,他们人手不足,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京师,对地方、对天下十三州,根本是一无所知、鞭长莫及。
如今闻言后,却是生出了惊疑!
但众人都没有开口,这种谈判,谁先主动谁先输!
秦琼等将、朱雀等锦衣卫等得起,但许攸等不起!
他如今身陷囫囵、生死不知,别看他面上装的毫无惧意、直面生死,其实心中慌的一批。
真的不惧生死,早就自刎而死了,哪里还会在这里逼逼叨叨的?
因此许攸看众人不说话,他决定继续抛出诱饵,展现自己的价值。
“猜不到吧?告诉你们吧,乔瑁的檄文内容,所谓的酸枣会盟,其实也不过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障眼法罢了!”
许攸张狂笑道:
“酸枣会盟,最多派遣亲信使者过去会盟,大军怎么可能会千里迢迢全部汇聚到酸枣?你们也是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这可能吗?
“知道盟军的战略部署是什么吗?知道呼应矫诏的诸侯有多少吗?告诉你们!!!
“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兖州刺史刘岱等关东诸侯,屯兵酸枣,进攻洛阳八关之东的:汜水关和虎牢关。
“冀州牧韩馥坐镇冀州魏郡邺城,供应粮草辎重,为后勤保障。毕竟冀州‘谷支十年’、‘民人殷盛’。
“河内太守王匡等人坐镇河内,进攻洛阳八关之北的:小平津关和孟津关。
“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豫州刺史孔伷等关南诸侯,坐镇颍川、南阳,进攻洛阳八关之南的:轩辕关等关卡。
“还有西凉太守马腾,率兵进攻凉州三辅地区,影响京师西面安防,牵扯左将军皇甫嵩的兵马。
“这才是清君侧的诸侯们,进攻的战略布局图。他们根本不用长途跋涉行军,那本来就是他们经略的地盘。只要出手,就将对京师形成‘四面楚歌’的局面!
“诸侯全部会盟到酸枣?笑话!真当绿林好汉举办英雄大会,全天下都汇聚一个地方过家家吗?
“其实早在董卓霸京、袁绍逃离京师的时候,他就暗中利用袁氏的人脉关系,合纵连横。
“当然,那时候是决定讨董的,只是形势变化太快,现在变成清君侧、诛奸臣了。”
许攸说完之后,鼻孔朝天,一脸读书人的高傲,不再言语。不过他这一番话,将联军诸侯卖的干干净净!
将“死道友不死贫道”完美诠释!
说实话,京师中根本还不知道,呼应乔瑁矫诏、入京清君侧的诸侯有多少,只是有一个大概猜测,都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和盟友关系。
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其中有不少汉室忠臣,甚至连兖州刺史刘岱这类汉室宗亲,竟都呼应乔瑁矫诏,入京清君侧。
如果许攸说的是真的,京师将四面楚歌、危机四伏啊!
这么多诸侯,从四面八方围攻京师,麾下兵马三两万,那就是三十万、甚至五十万大军啊!算上后勤、民夫,吹一下那就是百万大军了!
百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围攻京师,哪怕有洛阳八关,京师也抵挡不住!
别看他们如今击败了西凉军,可问题是,西凉军三万多俘虏,又不可能立刻投降加入战斗,没有经过筛选,他们也不敢用!
而他们还需要分兵看押这些西凉军俘虏,避免他们哗变,或者被人利用越狱祸乱京师。
如此分兵下,北军五校总兵力不过三万多兵马。一万出头随着秦琼与西凉军交战至今,损兵过半。
朱儁统帅两万兵马,分别镇守洛阳八关,每个关卡最多分到七八千。而他们需要直面总计数十万、近百万大军的诸侯围攻!
能挡住吗?!
他们能保证,这些关卡的守关将士,都是忠于陛下的吗?!
会不会有诸侯们的内奸里应外合?!
会不会因为听到诸侯会盟、百万大军围攻京师,而惊慌失措、怯战逃避,不战而降了?!
想到这里,秦琼等将、朱雀等锦衣卫们,心中已经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何止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简直就是天下大势铺天盖地席卷而至!
“你这番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兖州刺史刘岱乃汉室宗亲,他也呼应矫诏清君侧?怕是你故意攀诬、浑水摸鱼吧?!”
朱雀诈问道。
这时候,反倒是锦衣卫这边坐不住了。
他们必须要搞清楚,许攸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么真相是什么?!
如果是真的,那么乔瑁的矫诏…或者说他背后的袁氏,到底是靠什么笼络这么多诸侯呼应的?
连汉室宗亲都参与其中?!
难道他们的忠君爱国都是伪装的?!
闻言后,许攸胜券在握,他说道:
“你们应该很想知道,为什么其中很多世人皆知的汉室忠臣们,都呼应矫诏入京清君侧吧?
“你们应该很好奇,为什么汉室宗亲、兖州刺史刘岱,都要入京清君侧吧?”
说实话,这一刻,秦琼等将、朱雀等锦衣卫,终于第一次正视许攸,知道此人确实有利用价值,还不能杀!
这一次,许攸已经稳坐钓鱼台了!
他的诱饵足够了,如果抛的太多就要喂饱他们,这时候要吊着这些人了,他淡然道:
“我只有一个要求,陛下金口玉言赦免我无罪!嗯,最好可以任命我为尚书令。
“这些时日的明争暗斗,我的足智多谋、才华横溢,相信你们应该也领略到了吧?
“我绝对是栋梁之材、经国济世之才!并且还知道联军这么多秘密、战略部署、军事安排!
“还有…昨日太尉杨彪率百官撼门大哭,被陛下全部逮捕入狱了,这些人难道都是逆臣吗?难道都是偏向袁氏和杨氏的?
“你们知道谁暗中偏向袁氏?谁是真正忠于陛下的吗?抱歉!我知道!我可是袁绍谋主,知道的内幕消息超乎你们想象!
“千金买马骨,这一波陛下不亏!”
…
“你是在威胁我们?”秦琼沉声道。
…
“不是威胁,不过是明哲保身的交易罢了!”
许攸淡然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相信你们会明白怎么选择的!相信陛下也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
秦琼挥手,侍卫将许攸带下去了,他望向众人,沉声说道:
“没想到此人贪生怕死,将联军卖的干干净净。就是不知道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不过看样子,如果陛下真的答应赦免他,他肯定会和盘托出!”
…
“可是陛下会答应吗?”
朱雀回想起昨日撼门大哭之事,杨彪等满朝百官,全部被逮捕下狱,崇德殿外的青石板上,还有着血迹斑斑的残留,昭示着汉帝的权威不容置疑!
许攸如今以言语相逼,陛下会选择妥协?
…
“不管如何,你们立刻入宫觐见陛下,将此战的细节奏报,同时将此事上报陛下,听候陛下定夺。”
秦琼沉声说道:
“西凉军三万多俘虏,需要由我率兵镇压,战场还需要清扫,牺牲将士们的尸首也需要找回。替我向陛下告罪,臣处理完善后工作,立刻入宫请安!”
…
朱雀等锦衣卫颔首,旋即与青龙、伪装成‘王方’的白虎离去。
白虎麾下的西凉南军兵马,暂时交给徐荣统帅,镇压西凉军这些俘虏,同时协助秦琼打扫战场。
离开帅营后,他们找到了玄武。
严格来说是,伪装成‘貂蝉’的玄武,他正与吕布你侬我侬、含情脉脉之中,看的白虎等人一阵反胃。
但他们也知道,玄武也是迫不得已,牺牲色相稳住吕布,也是稳住并州军。
“貂蝉,司徒还以为你惨遭毒手,正黯然神伤,你是否与我们一同回京报平安?”
朱雀给了玄武一个理由,他立刻说道:“今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义父一定担心坏了,我与你们一同回京。”
“蝉儿,我与你一起回去见义父。”
吕布舍不得‘貂蝉’,一刻都不想分离,热恋期都这样形影不离。
“将军,您还需要留下来镇压西凉军俘虏。而且今日之事,皆因并州军将领宋宪和侯成而起,蝉儿害怕义父迁怒于你。
蝉儿觉得,你们还是暂时不要会面,等我安抚好义父,再让你们翁婿相见可好?”
‘貂蝉’善解人意的说道,吕布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颔首:
“替我向义父告罪,这都是宋宪和侯成的错,与我无关。我一生精忠报国,最是忠君爱国了!”
“嗯,蝉儿相信将军”
两人又依依惜别了许久,玄武这才得以脱身。
锦衣卫策马离开。
半路上,白虎打趣道:“玄武,办事的时候记得关灯,不然掏出来吓死吕布,到时候你们是击剑呢?还是被剑击呢?”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玄武懒得理会,“方才许攸担惊受怕入内,为何昂首挺胸离去?发生什么变故了吗?”
策马之中,朱雀将方才之事告知。
玄武想了想问道:“许攸好色吗?”
“……”
青龙、朱雀和白虎尽皆无语,这“美人计”还使上瘾了?
就这么一路回到了京师。
如今已经戌正三刻附近,大概快晚上九点了,京师已经开始宵禁。但锦衣卫凭借身份,畅通无阻,一路回到了皇城、入了皇宫。
…
德阳殿中。
刘辩在今日未时正刻,大概下午两点左右,召见曹操、荀攸和荀彧等臣子。这些人正是当初行刺董卓,或在谋划之中、或在行动之中,但最后都还没有开始,就被牵连逮捕了。
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之中,至少可以证明是汉室忠臣们!
刘辩召见他们,对他们的挺身而出、铲奸除恶、不畏强权、对抗董卓,表达了赞誉。
曹操有些心虚,想了想后,还是如实汇报,言称不是自己行刺董卓,而是另有其人。
刘辩当然知道,是“玄武”易容伪装成“假曹操”,但他并没有点破。
接下来,刘辩考问了这些臣子一些问题,都是能臣干将,都是经国济世之才,最后终于转向了“财政问题”。
京师已经是财政赤字,出现粮草危机了。
刘辩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想要群策群力,看看这些足智多谋的能臣干将有什么想法,集思广益嘛。
不得不说,这些人还给出了别树一帜的建议。
曹操建言道:
“陛下,我大汉的赋税,主要是田赋和人头税。
“因轻徭薄赋的仁政,田赋倒是影响不大。但人头税包括成年人的‘算赋’、未成年人的‘口赋’等等,对于寻常人家是一笔很庞大的支出。
“如果是正常年景,他们省吃俭用,勤奋劳作,还能勉强支撑。但若是遇上天灾人祸,收成锐减不说,人头税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几年大汉频频干旱,不是一州一郡之地,而是全国干旱,牵连甚广,颗粒不收。然而赋税不减,这些贫民百姓如何缴纳赋税?
“这时候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卖身为奴,托庇在豪门大族之中。要么成为流民。不管是哪一种,对中央朝廷都是巨大打击。
“因此臣建议,赋税改革刻不容缓,臣觉得可以将人头税,从单人收税,改成户籍税,一家收税。减轻百姓的压力。”
曹操不愧是曹操,很多人只看到了曹操军事才华,却不知道他的政治能力。
这个经济改革,可以减缓大汉当前的主要矛盾。当然提出来有些完了,因为地方已经失控了。
不过单单是刘辩掌控的京师,或者说司隶地区,如果推行这项改革,收效甚大。
…
荀彧也说道:
“曹校尉的赋税改革,乃利国利民之举。但需要完善两点——
“第一,我们需要规定计亩征收田租和按户征的数额,即农民每年只出田租亩和户籍税。第二,严禁豪强兼并土地和把租赋负担转嫁给农民。
“想要做到这两点,需要丈量田亩、清查人口,明法严刑、整饬纪纲,赏功罚罪,足够人才。”
荀彧说到了核心问题。
丈量田亩、清查人口、明法严刑、整饬纪纲,赏功罚罪,足够人才。
这些才是赋税改革的核心!
并且这些人才,还是忠君爱国的能臣干将,而不是贪污受贿、精致利己之人。
这一点刘辩有优势,他对汉末三国的人才十分熟悉。
但问题是,刘辩要怎么肯定,这些人才的忠诚问题?以及他们是否有没有私心呢?
比如曹操,未来篡汉奠定曹魏基础。那时候他狼子野心,可如今却表现的忠君爱国。
那么这时候的曹操,是伪装的?
还是说随着汉室倾颓、曹操的势力壮大、他的野心也随之壮大,这才出现篡汉的想法呢?
这是刘辩需要注意的!
当然刘辩相信,他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令这些能臣干将臣服与他!
毕竟大汉四百多年的国祚深入骨髓、铭刻脑海。在深受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熏陶下,这些人的使命就是忠君爱国。
当然,他还有苟帝系统。
…
荀攸也补充道:“其实除此之外,保证‘公田’数量也是极其重要的。
“很多荒地在贫民开辟下,很快被不知名的豪强与基层小吏勾结,占为己有。
“土地兼并、巧取豪夺,家常便饭。甚至因为战乱,天下势必会出现大量的无地流民,会加剧国家矛盾。
“如果将朝廷所有的‘公田’,租借给流民耕种,并且提供种子、口粮、耕具,最初三、五年内免除农民租税负担,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既使贫民、流民获得生产、生活的条件,又使国家增加了税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与生产的发展。
“还有……”
这其实是汉章帝时期的“假民公田”政策,荀攸进行了完善补充。
但问题是,土地国有化,这是一道天谴啊!
王莽曾经做过一件事情——土地国有化。
结果王莽脑袋都被制作成标本了!
当然,荀攸没有说的那么深入,只是陈述公田的重要性,以及对打击土地兼并、安置流民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还有其他的人才,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人都是大汉栋梁之材、经国济世之才,可以入朝为官,哪一位不是人才济济?!这是汇聚了整个天下的精英,真正的群英荟萃!
而这些人才,都对大汉之主、一国之君刘辩臣服!
他们的建议和想法,说实话,哪怕是刘辩这位穿越者,都表达了叹服!
这期间,刘辩也收到了很多消息。
比如王允急报,他设下的连环计核心人物义女貂蝉,可能被西凉军干掉了,这或将引发连锁反应。
果然很快,吕布率并州军兵围北军五校,张辽被打得龟缩不出。
但很快,吕布的并州狼骑被李嗣业率陌刀队击溃。玄武伪装成‘貂蝉’,策动吕布联手北军五校反攻西凉军。
前线的战事,都在事无巨细的汇报到刘辩桌案上。
但刘辩并没有远程遥控!
刘辩相信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可以处理好。
并且刘辩也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远程遥控只会拖累这些将帅的发挥。
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因此刘辩没有插手。
果然这些将帅都表现的很出色,并且最后,围攻西凉军,大获全胜。
而刘辩一直在德阳殿处理政务,与曹操、荀彧和荀攸等能臣干将商讨财政问题。
这些政治范畴,才是刘辩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下午两点一直商讨到晚饭时分,这些臣子还是在德阳殿与刘辩一起用膳,令他们受宠若惊,同时不少人也泪流满面。
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
就这么一直商议到戌正三刻,快九点了。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等锦衣卫求见。
但刘辩与曹操、荀彧和荀攸说的入神了,令他们在偏殿暂时等候。
这一等,就是亥时正刻,大概晚上十点了。这场会议方才结束,众臣谢恩告退。
刘辩本想留他们吃夜宵的,但众臣纷纷以“深夜不宜饱腹入睡”为由,谢恩离去。
其实曹操、荀彧和荀攸这些人都是聪明人,看到曹正淳往返汇报,知道有人早早等候召见,因此散会后立刻很有眼力劲的起身告退。
果然出了德阳殿后,他们与青龙等锦衣卫擦身而过。只是简单眼神对视了一下,他们都没有交流。
为人臣子,要懂得不能擅交天子近侍!
“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
起身后,朱雀将今日的战事,又仔仔细细的汇报一遍。旋即说出了许攸的述求。
刘辩沉默下来了,许久之后,他复又问道:“朱雀,你刚才说今日之战,将士们的伤亡如何?”
“北军五校伤亡八千多人,其中战死三千多人。玄甲军伤亡一千多人,其中战死两百余人。‘王方’和徐荣弃暗投明的西南南军,也有一千多伤亡……”
朱雀又一五一十汇报一遍,这一刻,她似乎明白了刘辩的选择。
只是让锦衣卫没想到的是,刘辩又问道:“那因为西凉军作乱,受到影响的京畿周围的百姓们,他们的伤亡、损失如何呢?”
“这……”
朱雀立刻请罪道:“请陛下恕罪,属下一直参与今日战事,还来不及调查,立刻命锦衣卫严查此事!”
“不用了。”
刘辩翻出了一份奏报,这是王允在晚间奏报给他的,各县县令上报的损失,刘辩翻开了说道:
“京畿周围七个县受到西凉军祸乱,其中靠近北邙山的平阴、谷城、孟津三个县最为严重,总计一千七百户、近万人受到影响,死伤超过三千人。经济损失超过数亿五铢钱。
“这些百姓他们带着希望醒来,正要开始日复一日的劳作,每日辛辛苦苦、拼命劳作,就是希望生活可以好一点。可睁开眼,迎接他们的不是希望,而是西凉军的屠刀。
“这些人何其无辜?!
“就因为许攸一个‘祸乱京师’之计?就因为他想要为清君侧的乱臣贼子‘里应外合’的想法?这些人就白死了吗?就成为一个数字了?
“就因为许攸知道很多情报?知道乔瑁发矫诏,为何有那么多人呼应的原因?他就有统战价值了?!然后无视他做得这么多罪行,表演一个礼贤下士的戏码?
“再苦一苦百姓?朕做不到!”
啪嗒一声!
刘辩将王允的奏报扔在了桌案之上,由于力道太大,奏折滑落下去,正好散在了锦衣卫面前。
这让侍立一旁的曹正淳下意识挺直腰板,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减轻了,微不可闻!
这让下方的朱雀等锦衣卫心中一个咯噔,感受到了一种雷霆之怒的酝酿!
朱雀垂首帖耳之时,也看到了奏报里面的文字。
刘辩为何愤怒?
奏折里面洋洋洒洒的近千个文字,写的是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剧?
这还是京师首善之地,天子脚下啊!
刘辩没这个脸!
“情报不知道可以调查,但死去的人还能活过来吗?
“朕堂堂一国之君、大汉之主,连天子脚下的百姓都保护不了,朕没脸啊!那些战死的将士们,他们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啊!
“传令下去,许攸、及其西凉军将校以上人等,除了临阵倒戈、弃暗投明的数将暂时收押,其余人等,明日押赴刑场,与袁隗满门,一应抄斩!”
…
“属下遵命!!!”
锦衣卫顿时跪地叩首领命,他们脊背发凉,汗水已经将后背打湿了。
刘辩并没有怒吼咆哮,但那愠怒下的帝王之怒,宛如雷霆汇聚,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伴君如伴虎的压抑气息,令人喘不过气来。
朱雀这时候也明白过来,她根本不应该奏报此事。
当许攸言语相逼的时候,他们锦衣卫应该雷霆出手,大刑问候,最后将结果呈报上来,而不是还过来征询陛下的意见。
…
曹正淳察言观色,他也终于明白陛下的底线何在。
那些在世家大族眼中只是一个数字的贱民,却是陛下一直关注、重视、且仁爱的子民。
因为许攸更有价值而妥协?
不存在的!
在陛下眼中,任何一位臣民都是平等的!
这令也曹正淳心中惊醒,他必须令东厂番子时刻明白这一点。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