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问斩之日,押解刑场!(1 / 1)余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问斩之日,押解刑场!

洛阳八关距离京师平均都有四五十里,大战的消息不会传播的那么快,但显然袁氏、袁氏门生故吏、袁氏盘根错节的世家盟友们,在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东诸侯即将被攻破……轩辕关已经被孙坚先登……西凉马腾进攻三辅地区……王匡等将进攻孟津关。

这些“滞后”的消息,顿时传遍京师!

这令京师上下,人心惶惶起来。

人心一乱,一个大城市就会出现宵小作乱,不管是袁氏盟友们有意无意,京师的治安,逐渐有些混乱起来。

京师由内而外包括:皇宫、皇城内城、外城、城外郊区。

如今镇守京师的是,‘王方’白虎和徐荣率近万西凉南军镇压外城、城外,伍俘等将率五千北军五校拱卫外城、内城之间。

皇城内有两千多玄甲军巡逻,皇宫中有东厂主要负责,锦衣卫协助拱卫皇帝。

除此之外,大街小巷、各个街巷巡逻,还需要衙役进行治安维持。

如此排兵布阵下,京师依旧出现了不小的动乱,有三教九流故意作乱,有地痞流氓公然挑衅衙役,时不时有人口密集的地方着火走火了……等等!

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开始,或者说一个苗头。

随着太傅袁隗满门问斩的时间越来越近,肯定会爆发大动荡,且越来越剧烈。

堂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出身的太傅袁隗,岂会坐以待毙?袁氏的门生故吏、袁氏的盟友们,也不会放弃!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啊!

不过身为一国之君、大汉之主,刘辩稳坐皇宫之中,不为所动。

刘辩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他坚信这些宵小翻不起浪的。

洛阳八关陆续有军情战报传来,有捷报、有紧急军情,但刘辩没有担惊受怕,更没有遥控指挥插手,全权交给秦琼、张辽、李嗣业等将他们!

这就是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任!

这段时间,王允一直往返德阳殿处理内政。

因为今日将在东市问斩太傅袁隗满门、董卓满门、西凉军将校等上千人。

事关重大,这些都需要录尚书事的司徒王允亲自过问,而后向刘辩汇报。

这还是刘辩即位之际,第一次刑罚判决这么多人!

哪怕就是桓帝、灵帝,他们也只是掀起党锢之祸,牵连甚广。但像刘辩这般,连汝南袁氏的太傅袁隗,都被下诏问斩,那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东汉走到末期,已经是世家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存在。刘辩这么做,在桓帝和灵帝这两位政治手段高超的先帝看来,是不太明智的。

政治,就是妥协!

然而刘辩,却不愿意妥协!

这时,朱雀入宫汇报道:

“启禀陛下,车骑将军朱儁已经入宫等候召见。

“左将军皇甫嵩因西凉太守马腾进攻三辅地区,而被牵制难以离开,但他却将家小送往京师。

“尚书卢植还未取得联系……”

“这些人都是汉室忠臣啊!”

这番表现,已经足以说明他们的忠诚了。

因为许攸的攀咬,刘辩召他们回京觐见,表现的刘辩有些多疑了。但他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亲眼看一看才安心:

“召朱将军、皇甫将军家小觐见。”

“诺!!!”

“对了。”

刘辩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喊住朱雀,问道:“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有消息了吗?”

“属下入天牢审问了袁隗,他没有回答。锦衣卫不敢动用刑罚。还在彻查之中,还望陛下恕罪!”

朱雀有些无奈,不是他们锦衣卫太无能了,连一丝一毫的线索都找不到,实在是人手不足啊!

他们锦衣卫需要拱卫皇宫保护陛下,需要暗中调查京师情报,还需要向洛阳八关派遣探子得到第一手情报。

而他们锦衣卫的人手,只有数百人!

陛下虽然允许他们扩充人手至五千人员,可这段时间风云变幻、云谲波诡,根本连时间都来不及!

如果滥竽充数,万一混入细作间谍,反而得不偿失。他们锦衣卫,宁缺毋滥!

“那袁隗的罪证上,就再加一条,妄图盗窃传国玉玺!”刘辩沉声道。

“属下遵命!!!”

朱雀闻言后顿时心领神会,甚至她都找好理由了。

——当初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杀死那一天,皇宫大乱,袁隗矫诏,令袁绍率兵进攻皇宫,将宦官不分老幼斩尽杀绝。六玺就是那时候遗失的。

“下去吧。”

“诺!”

朱儁和皇甫嵩家小入京,受到了刘辩的召见,见他们千里迢迢、马不停蹄赶至,一脸风尘仆仆的疲惫,刘辩设宴款待他们。

朱儁头上“忠诚度95+”的提示,以及皇甫嵩家小平均“90+”的提示,都让刘辩明白,这些人是汉室忠臣们。

并且因为刘辩的招待,忠诚度从90—95之间反复横跳,说明忠诚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对刘辩这位皇帝产生失望,是会降低他们的忠诚度的!如果对刘辩这位皇帝产生希望,自然也会提高忠诚度!

但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不如曹正淳、朱雀等锦衣卫,以及秦琼等将士的“忠诚度100+”,但这些人都是刘辩召唤出来的死忠将士。

而朱儁等人,毕竟是当前世界的人。

刘辩曾经可是有“生性怯弱、不似人君”的表现,他们有这种忠诚度,对大汉、对皇室,已经是忠心耿耿了!

从此次召见,他们千里迢迢奉诏入京,也能可见一般!

至于没有达到“忠诚度100”,哪怕是汉室忠臣也有一些私心,不管是为了家族还是身前身后名,刘辩是可以理解的。

非黑即白不可取!

刘辩相信,随着自己理政后的表现,他们会逐渐对自己产生“明君”的形象,那时候忠诚度肯定还会升高。

只是刘辩不知道,他的评价已经渐渐走向了“暴君”!

安抚了皇甫嵩家小,令他们在使馆暂住后,刘辩与朱儁进行了君臣的商谈,将今日的军情战报转达给他浏览。

这令朱儁受宠若惊,但也明白自己过关了!

只是朱儁不太理解,自己入京后与陛下吃了顿饭,陛下就能完全相信自己了?!

“看来陛下是慧眼如炬,洞若观火啊!”

朱儁心中感慨,同时迫不及待翻开军情战报。他离开中军指挥部后,不知道秦琼处理的怎么样了?

关东:虎牢关军情紧急,三英战吕布等等战役,令朱儁心中一跳……

他快速翻阅,终于在后面看到“张辽率军赶至后,以击退关东诸侯的反攻,而告终”,终于让朱儁放松下来。

关东诸侯是围攻京师的诸侯中,势力最多、最庞大的一支。

但旋即,朱儁很快看到关南:轩辕关军情战报,没想到轩辕关竟失守,被江东猛虎孙坚攻破了。

幸好李嗣业率陌刀队赶到,夺回了轩辕关。

还有关西,西凉太守马腾率兵进攻三辅地区,左将军皇甫嵩挥兵平叛,有惊无险。

关北地区,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在卢植的统帅下,进攻小平津关和孟津关……

这让朱儁眼皮一跳,合起军情战报后,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性命担保,卢植绝对是忠君爱国之士,不是那种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之辈!

“不知道他们为何呼应乔瑁矫诏,臣一直派遣细作间谍调查,但一无所获。

“如果陛下允许,臣愿意前往孟津关,当面质问卢植。让他入京请罪!”

“因为乔瑁的矫诏,上面的印章是真的,盖的是朕的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的印章!”刘辩沉声道。

天子六玺,即:

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

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还有一枚传国玉玺,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并不常用,只是权威象征。

也就是说,刘辩这位皇帝的诏令,盖着“皇子辩”印章的诏书,其实是不合法的!

真是笑话!

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都丢了!

相当于一支军队的虎符不见了!

阴间笑话!

“什么?!!!”

朱儁不敢置信,大惊失色:“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落入贼手了?!”…

“要感谢太傅袁隗啊!”

刘辩不置可否,沉声道:

“据说他们给每一位诸侯都写了一封密诏,有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盖章,就算其中有汉室忠臣,他们估计都会以为是在勤王救驾!

“朱老将军,你说袁氏是不是大逆不道?袁氏是不是狼子野心?董卓是袁氏门生故吏,他们执意行废立,真是图谋不轨啊!

“朕将之满门抄斩,有错吗?!”

朱儁不敢回答袁氏这件事情,只能说道:

“陛下,臣愿意立刻赶赴孟津关,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知卢植。必定可以策动王匡、张扬等汉室忠臣倒戈相向,转攻关东!

将此事真相昭告联军诸将,只要真相大白,他们一定会入京请罪!不少地方长官一直以为是勤王救驾,殊不知他们是在大逆不道!”

“洛阳八关还守得住,当务之急是——”

刘辩沉声道:

“此次朕召你回来,就是希望你坐镇京师,亲自监斩!用袁隗、董卓、西凉军将校的人头,去昭告天下!比一封没有印玺的诏书更令人信服!”

“这……”

朱儁心中百般不愿,但君命不可违,他虽苦涩,却恭敬的领命道:

“臣,遵旨!!!”

“如今已经巳时正刻了,距离午时不足一个时辰,是该将袁隗他们押解刑场了!”刘辩沉声道。

“臣领旨!!!”

朱儁退下,立刻率军前往天牢。

狱卒给袁隗满门、董卓满门、西凉军将校军官,大概上千人,最后一顿断头饭。

有些人吃的津津有味,有些人还无法直面死亡吃不下去,有些人根本没吃,有些人写着遗言……临死之前,可谓是人生百态!

当朱儁率军到来后,这些人被陆续押解出来。

其他人朱儁没有在意,但太傅袁隗,他却深深凝视了一眼,却没有多说什么。

袁隗似乎很久没有看过太阳了,眯了眯眼,自言自语又似乎对朱儁说道:

“陛下这么做,只会让皇权和士族走向决裂!”

朱儁没有回答!

陛下自有深意,他们为人臣子不敢妄言。可朱儁知道,袁隗所说是真的!

然而,这又如何?!

难道就如陛下所说,他就应该乖乖等着袁隗等人行废立,废帝为王,又被毒杀吗?!

陛下难道就不能反击?只能坐以待毙?!

皇权和士族之争,其实早已经决裂了!

朱儁不在理会袁隗。

这些死囚,他们戴着镣铐枷锁,身穿囚衣,被囚车押运着向着行刑的东市而去。

一路上,玄甲军开道,衙役在道路两旁维持治安,锦衣卫并没有明面参与,而是暗中混在其中监察。

而在两旁,有围观的百姓们汇聚旁观。

他们看着袁隗满门,曾经是他们高不可攀的朝廷重臣,如今却成为了阶下囚,即将前往东市问斩。这个反差,令他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部分百姓,都没有太大感觉,甚至有些还有些兴奋。

可就在此时,京师中却忽然混乱起来,就好像烧热的油锅中,扔下食物,顿时沸腾起来。

整个京师多处起火走水,因为人口密集,火势迅猛必须阻止,衙役不得不抽出人手去救火。

人声喧嚣中,朱儁不为所动,他的任务是押运袁隗等人东市行刑。

但这时,忽然有一支百姓队伍冲出来,很快被军队和衙役拦住。那些百姓在外高呼着:

“太傅是好官呐!”

“京师近几年接连干旱,颗粒无收。我们走投无路,挖草根、吃树皮……”

一名年岁古稀的老人家痛哭流涕道:

“当初如果不是太傅开仓放粮,我们都要易子而食了。太傅在忠君爱国,爱戴百姓。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陛下在干什么?在卖官鬻爵啊!”

这老头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更新信息,如今刘辩即位都四个多月,卖官鬻爵的可是灵帝。

然而他们好像不知道似的,一直在高呼着:

“陛下无道,太傅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

虽然有衙役一直在逮捕这些百姓,但朱儁押解袁隗等人前行的路上,一直有百姓在为袁隗鸣不平,为他申冤,为他叫屈!

这引起了那些无知百姓的伤感,似乎真的是忠臣良将被残害似得!

人都是有跟风从众的心理,很容易被带节奏。不少人窃窃私语,似乎在议论袁隗是不是真的被陛下冤枉了?

搞得好像袁隗是岳飞,刘辩就是宋高宗赵狗似得!

消息传到了宫中。

刘辩闻言后,心下道:“就这?!伱袁隗是无计可施了吧?!这能动摇朕的意志?!”

厂卫的反击很快!

当朱儁押解袁隗等犯人,有惊无险走到东市后,有一群神色麻木,双眼无神,绝望的好像行尸走肉的百姓,忽然之间宛如饿狼看到猎物,双眼放光。

那是仇恨的光芒!

他们将准备的臭淤泥、烂树根,疯狂的砸向队伍中的袁隗、西凉军牛辅等将校军官、许攸等人,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不少人扔着扔着痛哭流涕。

这些人正是被西凉军祸乱京畿地区,以至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百姓们。

许攸设计“祸乱京师,为诸侯围攻里应外合”,以至于京畿地区,经过西凉军祸乱后,数万百姓受到影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不在少数。

当然,他们的直接仇恨人是西凉军牛辅等将校,毕竟就是西凉军祸乱害他们家破人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许攸设计,以及袁隗是幕后黑手。

但没有关系,混在其中的锦衣卫可以帮忙,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袁隗满门,给人一种这些百姓针对的就是袁隗等人似得。

带节奏,浑水摸鱼!

臭淤泥、烂树根等污秽砸下去,袁隗满门顿时污泥满身。读书人是最爱干净的,但袁隗满门如今却一身污秽,就如他们的阴暗的内心一样。

袁隗倒是镇定。

但袁基,以及其他袁氏子弟,哭嚎着“刑不上士大夫”、“士可杀不可辱”、“刁民啊”等等言论,似乎引起了共鸣似得,有围观士子看不下去了。

这些士子多是太学生,看到袁隗满门问斩,好像斩得是他们爹一样,黯然神伤,但却因为军队和衙役巡逻,又敢怒不敢言。

如今这些百姓,终于成为了他们的宣泄口。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这些读书人顿时对这些刁民怒斥,之乎者也、圣人文章侵泄而出,既是骂着这些刁民,也是指桑骂槐说陛下无道!

可是!

有一位三十岁麻衣青年,满脸绝望之中,怒发冲冠,直接掏出了一把柴刀,砍向一名对他们唾沫横飞大骂“刁民”的士子。

却被士子周围的同伴拔出佩剑,直接刺成重伤,眼看着活不成了。

在临死之前,这名青年惨笑中,竟有些解脱道:

“我一家九口人,原本安分过日子,就在昨日被西凉狗贼们全部杀光!!!你说我们是刁民?

“你看过老父幼子被一刀砍死的下场吗?你看过妻女被贼军祸乱的绝望吗?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废物!你们敢对西凉军出手吗?”

此言令士子们有些无言以对!

这这名青年血流不止而死,显然引起了百姓们的同仇敌忾,特别是被西凉军祸乱的百姓,何止眼前这些人,那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

这些人一拥而上,哪怕熟习君子六艺的读书人们,都只能落荒而逃。

这一场场闹剧,忽然之间就发生了!

这明显是袁氏及其盟友的手笔,可这根本是无伤大雅的。刘辩想要诛杀袁隗满门的意志,不可更改!

哪怕是在洛阳八关外,强烈猛攻,随着午时的接近,攻势越来越猛烈的诸侯联军们,都不可更改刘辩的意志!

东市。

朱儁押解到达这里后,下令将囚车中的袁隗等人依次排列,上千人跪了一大块地面,而在他们的背后,则有一个准备问斩的刽子手。

如果人手不足,则由军队将士代劳!

朱儁走到监斩台上,望着时间,如今巳正三刻,大概快十一点了,距离午时正刻,即十二点整,还有半个时辰。

“希望不要出现意外。”

朱儁心中叹息一声,今日多事之秋,他只想尽快将袁隗等罪犯斩首示众了。

可不知道为何,越是急切,时间过得越是缓慢。而越是缓慢,就怕有什么意外出现。

希望是他多虑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