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袁隗满门被斩,汉帝的权威不容置疑!
‘周毖’和‘周同’父子俩,以及十多位官员,陆续被锦衣卫押解出来。
从他们身上完好无损,甚至一尘不染,就能看出来,锦衣卫并没有动刑。
事实也是如此,将他们分开关押后,没有严刑拷打,更没有挑拨离间等心理战术,就冷处理。
甚至从他们离开到出来,时间都没有过去多久。
身后那十多位官员惊疑不定,不明白锦衣卫搞什么名堂?想要与‘周毖’眼神交流,但却没有得到回答。
在锦衣卫严加看管下,他们也没有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就这么一路回到了监斩台这边。
围观的百姓们看到周毖和周同等人再次出现,顿时惊疑不定窃窃私语起来了。
不少人方才似乎还在打赌,锦衣卫会不会屈打成招、或者严刑逼供,最后看到周毖等人完好无损后,很多人哀嚎一声“猜错了”。
但对于那些读书人、达官权贵们,他们却紧盯着周毖等人的神情,他们不认为锦衣卫兴师动众将周毖等人带走,离开了众人视线,只是无的放矢。
身上完好无损又如何?
须知有些刑罚,是看不出伤痕的。
比如有一种令人窒息到绝望的刑罚,就是将麻布沾湿后盖在犯人脸上,那种窒息的痛苦,会冲击着犯人的全身,等闲之人撑不住多久就会招供了。
还有一种刑罚,将犯人绑上双眼关在小黑屋中,没有声音和光线,犯人很快就会精神崩溃。人是群居动物,受不了孤独,还是黑暗无声的孤独。
这些刑罚,都是看不出伤痕的。
不过这些读书人,达官权贵等有识之士,同样没有从周毖和周同等人的神情中,看到那种被精神折磨后的神色,表现的很自然。
就是眼神有些挣扎痛苦,神色有些惴惴不安,似乎心中正在进行艰难抉择之中似得。
这也令在场众人得出一个结论——
锦衣卫将周毖等人带走又带回来,并没有进行严刑逼供、威逼利诱,也不知道锦衣卫搞什么名堂?!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中,锦衣卫押解着周毖等人,再次回到了监斩台。
其实在锦衣卫离开的这段时间,朱儁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奏报宫中,听候陛下定夺。
就算不用朱儁奏报,相信也会有消息传入宫中。
但陛下还没有诏令传达,锦衣卫反倒是回来了,还带回了周毖等犯人!
朱儁下意识看了看时间。
午初三刻,大概十一点四十五了,距离午时正刻只剩下十五分钟。
朱儁眉梢微挑,不明白锦衣卫搞什么鬼?!
如果周毖还是想要弹劾袁隗、何进和何太后,说他们毒杀董太后,那么他该如何处理?!
如果要彻查此事,袁隗就不能问斩了!
方才周毖儿子周同,当场指认,明明就是一个机会,锦衣卫完全可以将人带走,给出周毖是结党营私、污蔑何太后的结论,问斩袁隗的事情,还可以进行下去。
可现在,锦衣卫离开了又回来,这到底在搞什么鬼?!
难道这短短时间,周毖就能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当场翻供吗?!
这可不是儿戏,周毖当场弹劾何太后毒杀董太后,就已经是视死如归了。如今当场翻供,他将里外不是人,成为天下笑柄。
别说朱儁,在场众人,包括刑场上的袁隗等人,也是惊疑不定,理解不了锦衣卫的脑回路。
只是!
袁隗紧盯着‘周毖’,当他看到‘周毖’的神情后,脑海中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城门校尉‘伍琼’!
当初在崇德殿妄行废立的时候,最后城门校尉‘伍琼’的出现,给了袁隗致命一击的背刺,以至于将袁隗才是幕后黑手的事情公之于众!
而现在——
‘伍琼’和‘周毖’的身高、长相,甚至习惯都不一样。然而,他们此时却露出了同样的表情。
即将背刺的表情!
袁隗的心渐渐纠紧了!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啪嗒”一声!
‘周毖’直接跪在了监斩台前,面向了皇宫的方向,哀嚎忏悔道:
“陛下!!!臣有罪!!!臣不该结党营私,为了洗脱太傅的罪行,为了阻止今日的问斩,就污蔑太后!!!臣罪该万死!!!
“陛下,臣世受皇恩,一时却被利益熏心,如果不是我儿周同的当头棒喝,我还执迷不悟,死不悔改!!!臣有罪啊!!!”
“啪嗒”一声!
‘周同’也跪了下来,对着皇宫方向连磕三个响头,哀嚎道:
“陛下!!!我们周家自知罪孽深重,就算被凌迟处死,都难以得到陛下的宽恕!!!如今临死之前,希望将功补过、戴罪立功!
“父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啊!”
…
‘周瑟’望着‘周同’泪流满面,潸然泪下,旋即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但临死之前,决定将真相公之于众,向陛下谢罪!也是向天下谢罪!”
…
‘周瑟’和‘周同’父子俩的反转,一时令在场众人有些惊疑不定,整个人愣在当场,不敢置信。
哪怕就是随着‘周毖’当场弹劾何太后的官员,都大脑空白,宛如遭受到晴天霹雳似得,愣在当场。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短短时间,‘周毖’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一定足以惊天动地!
因此不少官员想要冲上去,拦住‘周毖’,但却被锦衣卫眼疾手快的当场拿下。
这些人还不死心,挣扎着、大吼着:“周毖,你在干什么?!你想要背叛革命吗?!!!”
…
但‘周毖’毫不理会,似乎短短时间,他就大彻大悟似得,对着皇宫方向坦白罪行:
“陛下,您知道当初黄巾之乱为何爆发吗?因为袁氏为首的世家大族们,在背后推波助澜。想要借着黄巾贼动乱天下,逼迫朝廷下方兵权!”
…
“哗!!!——”
‘周毖’一开口,就直接令全场震撼住了。
那一刻的哗然声和倒吸冷气的声音汇聚,几乎响彻云霄,就连在德阳殿的刘辩,都清晰可闻了。
因为黄巾之乱,动摇了大汉国本!
甚至连在场不少百姓、商贾、读书人、甚至达官权贵都受到影响了!
…
‘周毖’继续道:
“当初先帝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卢尚书不愧是‘儒宗’,率北军五校镇压贼军主力张角,打得黄巾贼困守广宗,走投无路。明明战局已经偏向朝廷。
“但是!
“袁氏为首的世家大族,想要达到朝廷无力剿贼,需要下方兵权给地方的目的。因此他们设计,栽赃陷害卢植,以至于卢植被冤枉,囚车押解入京,廷尉审问!
“临阵换帅乃大忌!
“更逞论接替卢植的将领,是东中郎将董卓,袁隗的故吏。董卓率能征善战的西凉军精锐,面对走投无路的黄巾贼,竟连战连败。
“因为这是袁隗授意,他们需要的是朝廷军队无力剿贼,他们需要战败。才能获得兵权下放、军阀割据的目的。而最后,他们明显成功了!
“这也是为什么,西凉军诸将,得到陛下赦免后,还是誓死不降的原因!
“他们故意放纵黄巾贼壮大,席卷天下,殃及的百姓不知成百上千万,动摇大汉国本,乃株连九族的死罪啊!”
…
上首监斩官朱儁,双眼蓦然冷肃!
这件战事他也受到影响了。
正因为卢植被冤枉,押解入京,以至于北侧战线溃败,都影响到南侧战线。
而南侧战线,当时是左中郎将皇甫嵩,以及他右中郎将朱儁负责。
因为战线失利,朝廷不得不下放兵权,朱儁和皇甫嵩难免受到责罚了。
他们当初就猜测这一切有阴谋,因为接替卢植的将领是董卓,是袁隗故吏,且董卓连战连败。
这太巧合了!
如今‘周毖’的当场指认,无疑是一锤定音,将袁隗意图不轨、大逆不道的罪行公布出来!
…
在场百姓们哗然之中,倏忽间望向袁隗,这位向来镇定自若,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太傅,此时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不敢置信的望着‘周毖’。
而在袁隗的身后,董卓满门、西凉军牛辅等将,震惊过后,反而只是自嘲一笑。
事已至此,幡然醒悟、请求饶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初形势所逼,他们身为董卓部将,难道董卓答应袁隗放纵贼兵后,他们还能反抗不成?只要反抗,估计早就成为一具尸体了!
人在军中,身不由己啊!
难道只有他们西凉军有龌蹉吗?并州军没有?幽州军没有?大汉其他军队没有吗?!
不过是他们被抓个现行而已!
然而这些人死到临头洒脱起来,可是百姓们洒脱不起来,那些因为黄巾之乱受到影响的人,洒脱不起来。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可能只是袁氏等世家大族的一次阴谋,想要摄取兵权的权力之争,却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很多人曾经都蒙在鼓中,不知道害死他们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是谁?他们只能唾骂朝廷腐败、官员贪污、汉帝昏庸。
而如今,真相大白了!
原来罪魁祸首是袁隗!
“啪嗒——”
这时候,一名乞丐颤颤巍巍之中,将手中乞讨的破碗,这个他赖以生存的家伙,都直接砸向了袁隗。可惜因为距离太远,半路上就摔得粉碎!
“我操你娘!!!”
这名乞丐怒吼着,泪流满面、涕泪横流,声嘶力竭的怒吼着,似乎要将胸腔的怒火吼出来:
“我本是冀州人,家里有田有房还有桑枣树,就因为该死的黄巾贼裹挟,我全家十余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怪伱!操你娘!!!你应该千刀万剐下地狱啊!!!”
这似乎是起了一个开头似得,顿时百姓们的怒吼,周围不少乞丐的怒吼,脚夫、奴隶等等三教九流的人,对着袁隗砸着手中的物件,发泄着怒火。
很显然,这些人都是受到黄巾之乱的影响的人!黄巾起义是农民起义,它的出发点是正义的,无可争论。只是当一个组织庞大后,就有很多藏污纳垢,黄巾军中,不全是为了“天下大吉”而努力。
有很多山贼匪盗,很多江洋大盗混入其中,他们打家劫舍、烧杀劫掠、尖银掳掠、无恶不作。他们冠着“黄巾军”的名义,却做着“穷凶极恶”的事情。
受到黄巾贼影响的无辜百姓,甚至比得到黄巾军救助的百姓,更多更多。
京师这些人,很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但哪怕只是冰山一角,怒火就足以吞没袁隗!
原本还有些同情袁隗,觉得他“爱戴百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为国为民”,是一位好官,被汉帝冤枉的好官,很多人为他鸣不平!
但现在,这些鸣不平的声音,化为了无情的怒火!
袁隗想要利用民意,就需要做好被民意反噬的准备。他没有任何的意外,他只是望着‘周毖’,一脸不敢置信!
‘伍琼’如此、如今‘周毖’也是如此,为何他们中频频出了叛徒?!
…
‘周毖’继续说着:
从“黄巾之乱”说到“董卓霸京”,袁隗矫诏,令袁绍等人诛杀宦官,这才给了董卓霸京的机会,他退居幕后,又执意行废立。
如果不是陛下英明神武、雄才伟略,大汉早就天翻地覆了!如今袁隗入狱问斩后,更是千方百计想要迫使陛下收回成命。
策动太学生士子游街示众…策动杨彪等百官撼门大哭…策动西凉军祸乱京师…矫诏诸侯围攻京师,里应外合,让京师笼罩在战争阴影中……
甚至今日行刑之日,洛阳十二街区接连起火,也是袁隗故意唆使粮商和盐商,焚烧掉民间存粮,目的就是为了让京师爆发饥荒,将矛头指向陛下!
还有他们一行人当场弹劾……
等等!
这一切都是想要迫使陛下收回成命!
这些都是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多人只知道个大概,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闻言后大惊失色!!!
‘周毖’的详细述说,他们方才终于明白袁氏的狼子野心,为了颠覆皇权做了这么多丧心病狂的布局,差一点就要被他们成功了!
幸好陛下英明神武!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百姓们顿时群情汹涌的怒视着袁隗,恨不得立刻将他千刀万剐,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朱儁这位监斩官下令,斩首示众。
他们急需要看到袁隗尸首分离,看到他人头落地。只有这样,才能解他们心头之恨,才能让他们胸腔怒火平息,用鲜血来平息。
朱儁看了看时间,距离午时正刻只有几分钟了。但他并没有被民意裹挟,身为监斩官,必须要严格执行监斩时间,以及陛下的命令。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群情汹涌,万人唾骂之中,袁隗视若无睹,只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周毖’,旋即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似得,自嘲笑了:
“你不是周毖!”
‘周毖’和‘周同’顿时脊背发凉,眼神出现了一丝讶异。
因为他们从袁隗笃定的眼神中,看到这句话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
袁隗是笃定‘周毖’不是周毖,他猜到了‘周毖’是有人伪装的?!
不可能!!!
伪装成‘周毖’的玄武,心中可以万分肯定,他的易容伪装绝对没有问题!
天衣无缝!
但袁隗眼神却如此笃定?!
使诈吗?!
但现在使诈有什么意义呢?!
已经是群情汹涌了!
袁隗却在此时闭上了双眼,叹了口气说道:
“我终于明白过来了,为什么伍琼会背叛我!为什么周毖会背叛我!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他们!”
这句话很绕,但意思很明显,‘伍琼’不是伍琼,‘周毖’不是周毖,袁隗明显看出了玄武的伪装!
玄武与朱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眼神中的凝重。他们不明白为何忽然之间,袁隗就看出问题了?!
哪里露出了破绽?!
一开始袁隗并没有看出来,直到‘周毖’将罪行公布于众后,袁隗顿时就看出来了?!
玄武立刻明白过来了!
说多错多!
肯定是这些内容中,说错了某些,或者说漏了某些?!
事实也是如此!
袁隗为何如此笃定?
因为‘周毖’都已经大彻大悟,想要弃暗投明,将他们的罪行公布于众了,却没有说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凉州之战!
世人只知道黄巾之乱,却不知道与此同时,凉州也爆发大乱!
如今左将军皇甫嵩,率三万精兵镇压右扶风,其实就是镇压凉州之乱。
从中平元年184年至今,凉州之乱还没有平定,同期的“黄巾之乱”,虽然时常起复,但已经构不成太大威胁了,可见凉州之乱影响之深远。
而这个动荡,袁氏及其党羽,同样也有参与,而‘周毖’也知道。
但他竟然没有说出来!
袁隗心下惊疑之中,诈了一诈,果然看到‘周瑟’和‘周同’父子俩眼神中的惊讶,甚至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袁隗就明白了。
这两人有问题!
一个是巧合,两个绝不是巧合,更逞论算上伍琼,那就是三个,这还是巧合吗?!
忽然间,袁隗愣住了!
袁隗想到了被刺杀身亡的董卓,据李儒透露的情报,以及曹操喊冤的不在场证明,都在说明凶手不是曹操。可很多人又看过‘曹操’!
这一刻,袁隗忽然明白过来!
有假的伍琼、假的周毖、假的周同,难道就没有假的曹操吗?!
对了!
西凉军杀掉貂蝉,破坏了王允的美人计,可忽然之间貂蝉又活过来了?
哪个貂蝉,是真是假呢?!
“哈哈哈——”
袁隗突然惨笑起来。
锦衣卫是陛下暗中扶持的一支势力,也就是说,陛下从一开始就布局,构陷了一张天罗地网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袁隗没有想到,自己机关算尽,其实一切早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被陛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败了!!!
彻彻底底的败了!!!
一败涂地啊!!!
袁隗回望皇宫方向,那里宫殿林立,威严而神秘,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皇家的庄重与肃穆。他来来往往不知多少次,对此已经没有敬畏之心。
但这一刻,袁隗深深的感受到一种帝心难测的惊恐,那种感觉,就好像当初面对灵帝之时,惴惴不安,伴君如伴虎。而如今,陛下更甚!!!
“臣,输了啊!!!”
袁隗惨笑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
就在这时,
在百姓们群情汹涌“杀了他们!!!”时,在读书人、达官权贵因为形势逆转而惊疑不定时,在玄武和朱雀感叹袁隗果然是老谋深算发现他们的伪装时,
朱儁的声音回荡全场。
“午时已到!!!行刑!!!”
朱儁扔出了令牌。
“啪嗒”一声落地的时候,刑场上的刽子手们,将袁隗等人背后的明梏,即亡命牌木板,取下来一扔。端起一碗酒牛饮一口,对着斩头刀一喷。
旋即就在众人的关注之中,毫不留情、面不改色的对着袁隗等人,猛切而下!
“噗嗤——”
人头分离,鲜血喷溅。
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太傅袁隗,竟被当庭问斩,人头分离了!
那一刻,全场传来了一声惊呼声!
还有读书人和达官权贵们的叹息声!
但很快!
他们就被背后上千人,人头落地的画面震撼住!
“骨碌碌——”
人头太多,落满了整个行刑场,由于实在是太过惊恐,上千个人头落地,那画面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感官,以至于哗然之中,发出了惊恐的声浪!
鲜血喷溅而出,上千人的鲜血,渐渐的汇聚成河,向着刑场四周蔓延开来。
一股股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出来,不少人竟承受不住,直接晕死了过去!
这个画面极其血腥,但也将汉帝不容置疑的权威,彰显的淋漓尽致!
这个画面,令人不忍直视,读书人和达官权贵们纷纷离去。百姓们也逐渐散去。
但今日这个惊恐的画面,足以令他们铭刻于心,对于皇权的那股敬畏,更加深沉!
监斩官朱儁,立刻将“行刑结束”的消息,奏报到皇宫之内,旋即亲自主持打扫善后工作。
这个画面很血腥,但对于身经百战、戎马一生的朱儁而言,宛如家常便饭似得,没有任何的情绪波澜!
只是!!!
当看到太傅袁隗的人头时,他心下叹了口气,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旧时代过去了,新时代到来了!”
锦衣卫也参与其中,将袁隗等首恶、西凉军牛辅等主要将校军官的人头硝制,送往前线震慑围攻京师的诸侯们,也是用袁隗等人的人头,昭告天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