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赵云助力刘备,袁氏阴谋被当场说破!(1 / 1)余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赵云助力刘备,袁氏阴谋被当场说破!

兵贵神速,袁绍立刻召集诸侯会议,将他伪造的书信取出:

“趁着我们入京清君侧的时候,边关鲜卑、乌桓作乱,据说幽州军民死伤惨重!”

“什么?!!!”

公孙瓒直接一蹦而起,旋即有些不敢置信:“为何我没有收到消息?”

“这是我袁氏的情报网,通过飞鸽传书得到的情报,可能你的情报有些滞后。”

袁绍展现出袁氏“财大气粗”的一面。

东汉已经有飞鸽传书了,但豢养不便,消耗钱粮无数,堪称“一鸽千金”!

公孙瓒维持“白马义从”骑兵部队的消耗,就已经是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哪里还有精力豢养信鸽。

“这些该死的夷狄,又在我大汉边疆信马由缰!”公孙瓒坐不住了,“既然如此,我立刻率兵回援边关!”

“公孙太守乃老成之言,我们勤王救驾,但也不能让夷狄侵扰我大汉边疆!”

袁绍举双手赞同,袁氏的门生故吏、世家盟友们,同样纷纷附和,公孙瓒立刻迫不及待的起身,决定率兵回援幽州。

兵贵神速,晚一点可能边关军民就将多死一些人。在对抗夷狄这件事情上,白马将军公孙瓒是说一不二!

刘备想了想后,直接追了出去。急忙喊住公孙瓒,问道:“伯圭兄,你若率兵离去,勤王救驾又该如何?”

“玄德,我麾下部队尽皆骑兵部队,攻城掠寨非我擅长,留在这里也没有太大帮助,反倒是边关军民,需要我率军驰援,孰轻孰重,你能明白吧?”

公孙瓒此言有理有据,刘备虽然担心陛下,但也只能叹息一声,点头说道:

“我知道了!边关军民同样重要!伯圭兄,一路北去,路上小心!”

“我没有关系,倒是玄德……”

公孙瓒皱眉。

刘备是平原县令,就在渤海郡下方,就算随他离去,也没有足够的名义,还不如留在这里勤王救驾。

可刘备缺兵少将,公孙瓒怕兄弟吃亏,想了想说道:“玄德缺兵少将,我送马步兵三千给玄德坐镇,伱可有聊得来的将士?”

“这……万万不可!夷狄侵扰我大汉边关,急需兵马驰援,反倒是关东诸侯这边,兵多将广,备不需要兵马,伯圭兄留着征讨夷狄即可!”

刘备推辞,公孙瓒对他很好了,他实在不好得寸进尺。

公孙瓒却不甚在意,他说道:

“玄德,只要我坐镇幽州,我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名头,就足以令夷狄闻风丧胆!反倒是你,这些诸侯心怀鬼胎,为兄怕你吃亏!”

几番推辞后,刘备推辞不过,只能说道:“多谢伯圭兄好意!”

“你我兄弟,何必言谢?”公孙瓒又问道:“玄德可有聊得来的将士?”

“嗯,伯圭兄,我与你麾下常山赵子龙聊得很投缘。”刘备想到了一名白袍小将,顿时不再矫情提出来。

“赵云吗?没问题!”

公孙瓒不甚在意,又说了一些将士,旋即拨三千步骑给刘备,令刘备感激涕零,泪流满面。

“伯圭兄,一路小心。”

“玄德不要远送了。”

公孙瓒率军风风火火离去,刘备站在酸枣城外,一直送了十里地,直到公孙瓒已经不见人影,依旧久久驻留,没有离去。

这既是刘备对公孙瓒的兄弟之情,也是他不想回到诸侯会议中,那些诸侯心怀鬼胎、各有算计,其实刘备也感受出来了。

不过都是为了“勤王救驾”,刘备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惹不起,那就躲得起。

“玄德兄果然情深意重!”

赵云看着刘备对公孙瓒的情义,对其大为认可和敬重。

许久后,刘备回过神来,拉着赵云的手,深情说道:“子龙,你我一路相谈甚欢,如今终于可以并肩作战,为勤王救驾而奋斗了!”

“可惜如今虎牢关、汜水关久攻不下,不知何时才能勤王救驾!”赵云叹了口气。

旋即刘备拉着赵云回到营地,与关羽和张飞四人商讨对战策略。

至于诸侯会议,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

在公孙瓒和刘备离去不久,袁绍又进行了布局,言称青州黄巾贼席卷,渤海传来消息,有百姓四下逃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必须控制!

这倒不是袁绍说谎,不过就是有些夸大其词罢了。

时任青州刺史是焦和,也呼应关东诸侯讨董了,就是他将青州兵马带走,以至于青州军防空虚,给了黄巾贼有机可乘。

闻言后,青州官员自然会担心家乡。

比如北海孔融闻言后,想了想说道:

“既然如此,我立刻率兵回北海镇压黄巾贼,之后在回师酸枣。勤王救驾重要,但不能让黄巾贼叨扰百姓!”

“文举果然深明大义,我会分兵回援,你我一上一下合攻,定可以尽快剿灭黄巾贼。”

袁绍生怕别人看出他意图,旋即补了一句:

“诸侯围攻京师,勤王救驾,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接下来,我们可能要打一场持久战,必须照顾好后勤,避免后院失火了!”

“盟主所言甚是。”

乔瑁等袁氏盟友,立刻附和说道:

“也幸好我们控制黄河沿线,可以依托黄河水运,不至于来回奔波耗时耗力。

且黄河支脉,淮泗水网,水路运输四通八达,也可以令我们保障后勤,既然是持久战,必须照顾好后方!”

“此言甚是!”

经过袁绍,及其盟友的插手,关东诸侯竟被调走大半,倒不是这些诸侯都不懂得轻重缓急,而是他们依靠黄河沿岸,背靠淮泗水系,水路运输比较方便。

完全可以回援后方镇压黄巾贼后,又率军回援酸枣。既然拖入持久战了,那么保证后勤粮路通畅,这确实是兵法守则之一。

袁绍这下子再无后顾之忧了!

哪怕真相大白,他也可以镇压这些兵马,不至于被他们临阵倒戈了!

当然这么做还不够,他必须拖住京师部队,给他留有足够的发展时间,以及吞并冀州的时间。

袁绍亲笔书信,立刻飞鸽传书给南匈奴右贤王于夫罗。

于夫罗是南匈奴羌渠单于之子,右贤王。

187年,东汉为了讨伐鲜卑,朝廷向南匈奴调兵,于夫罗作为指挥官出兵援汉。

翌年188年,南匈奴发生政变,羌渠单于被杀,须卜骨都侯被立为单于,于夫罗其后一直留居汉地。

在汉灵帝驾崩后,于夫罗暗中受到袁氏资助,乘黄巾之乱,跟白波贼合流进犯太原、河内等地。

后乔瑁发矫诏清君侧,于夫罗依附袁绍,屯兵并州长治漳水一带。

如果于夫罗率兵作乱,并州上党郡必乱,上党毗邻太原,这两郡乃是并州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附近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都将受到影响。

并且!

上党郡通过太行八陉,往东可进攻冀州华北平原。往南可直达河内,兵临洛阳。

因此有“制天下命所在”的评价。

只要于夫罗率兵在上党郡作乱,必定可以牵制京师兵马,令出身并州的王允等官员、吕布等将领,忧心家乡的情况,为袁绍拖延时间。

……

袁绍为自己的后路排兵布阵的时候,京师洛阳,侍中刘和带着刘辩的征粮密诏,在锦衣卫护送下,离开了洛阳。

他们通过孟津关进入河内,准备从“太行陉”进入并州,避开关东诸侯联军,绕道幽州,试图联系幽州牧刘虞,为京师征调粮草。

与此同时。

尚书令卢植、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单枪匹马入京负荆请罪。

他们刚刚进城的时候,锦衣卫带着袁隗和西凉军诸将,总计上千颗人头,快马加鞭押运关东虎牢关。

关东诸侯联军势力最强,兵多将广,因此他们决定先瓦解关东诸侯联军的政治意图。

当看到袁隗和西凉军诸将的人头后,卢植、王匡和张扬等将,大惊失色,终于确信陛下的亲笔密诏所说是真的。

联想到陛下使用的是“皇子辩”印章,而乔瑁的“矫诏”使用的是传国玉玺和天子六玺的印章,他们瞬间骇然失色,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看来传言所说不假,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恐怕已经遗失了!

这也是为什么,陛下为何不下诏昭告天下,乔瑁的诏令是“矫诏”,是伪装的!

因为缺少传国玉玺和天子六玺盖章凭证,陛下的诏令是名不正言不顺,完全不合法,无人信服的!

袁隗主导了这一场政变,他们都被袁氏玩弄于股掌之间,细思恐极!

卢植、王匡和张扬骇然失色之中,他们终于受到了陛下的召见,三人是真的负荆请罪,而不是装装样子。

不过当刘辩看到三人这番作态后,亲自上前为他们松绑,令三将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陛下,吾等大逆不道反攻京师,罪该万死啊!”卢植泣不成声,他一生忠君爱国,没想到到老了受到袁氏蒙骗,晚节不保。

“卢尚书不要自责,罪不在你们!”

刘辩对卢植、王匡和张扬三人表达了宽宏大量。

除了因为原历史中,三人的表现确实当得上忠君爱国,还有因为三人的忠诚度,都是90+。

其中卢植高达95+。

对于刘辩而言,他可以忍受臣子的无能,但不能忍受臣子的不忠!

卢植、王匡和张扬受到袁氏玩弄,可谓是昏庸无能、老眼昏。但只要他们忠君爱国,刘辩可以给他们将功补过的机会。

“多谢陛下仁德!!!”

三将感激涕零。

刘辩又安抚了三人后,于是转入正题,叹息一声说道:

“袁隗实在可恶,临死前还唆使粮商焚烧粮草,以至于京师缺粮,撑不过数日了!

“朕已经派遣特使前往各地征调粮草,但是!

“缺少传国玉玺和天子六玺的盖章凭证,不知道有多少汉室忠臣们会驰援京师啊!”

卢植、王匡和张扬心中咯噔一声,骇然色变,果然被他们猜中了,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丢失了,甚至可能就在袁氏之手。闻言后,他们根本不敢多问!

卢植说道:

“陛下,为今之计,必须令关东、关南、关西联军散去,因为诸侯围攻,也堵死了来往的商路,贸易运输难以押运入京。

之后向周边征调粮草,若是地方抗拒,直接挥兵征讨,违抗君命者,都是乱臣贼子!臣虽老迈,但还能战!”

闻言,刘辩看着卢植的眼神都柔和下来了。

忠诚!

这就足够了!

卢植不愧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果然是名不虚传。

刘辩说道:“卢老将军,其实朕早就擢升你为太傅,接任袁隗职位,与司徒王允同录尚书事。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陛下!!!”

卢植顿时受宠若惊,身躯颤抖起来,泪流满面不止:

“臣老眼昏,中了袁氏的计谋,以至于反攻京师,做出大逆不道的言行。

不曾想陛下不严惩,竟还嘉奖。纵观古今,试问有谁能像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古之明君不过如此啊!”

可以!

就凭卢植这个表态,刘辩就感觉自己做对了。

卢植可不仅仅是一名将领,能征善战,他还是一位儒宗,校勘儒家经典,参与续写《东观汉纪。

这可是史书啊!

关乎着刘辩的身前身后名!

刘辩看着卢植更顺眼了。

这时候,王匡也立刻说道:

“陛下,关东诸侯联军有一支兵马进攻汜水关,正是我河内辖区,我可以立刻挥兵反攻,必可夺下粮草辎重,反馈京师!”

“陛下,我受到袁绍蛊惑,与南匈奴右贤王于夫罗屯兵上党,并州虽然苦寒,但上党、太原等盆地,农业收成也非常可观。

“如今九月,已经到了秋收,可以提前收割,第一时间驰援京师粮草,缓解京师粮草之危。

“我们苦一苦没关系,但不能让陛下饿肚子啊!”

张扬也迫不及待的说道。

刘辩望着三将的眼神越发柔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刘辩就能感受到汉室忠臣们的满腔热血,这对比袁氏,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不过忽然之间,刘辩愣住了,急问道:“稚叔张扬,你方才说什么?你与谁屯兵上党?”

“南匈奴右贤王于夫罗。”

张扬心下有些激动,稚叔是他表字,陛下呼唤他表字,足可见亲近。

但他忽然看到刘辩眉头紧皱起来,还以为刘辩是疑惑南匈奴为何屯兵上党。

因此解释起于夫罗被朝廷抽调讨伐鲜卑、南匈奴继而作乱他回不去,滞留汉地等事情。

刘辩对于夫罗不太了解,但他知道南匈奴,更知道董卓霸京、诸侯讨董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

在中原大乱、群雄争霸的时候,南匈奴趁机作乱,席卷并州、河东地区,东汉才女蔡琰,就在此时被掳走,这也令刘辩记忆深刻。

并州有动荡的可能!

“等到袁隗和西凉军诸将人头送至前线,真相大白,袁氏狼子野心,就隐瞒不住了。袁绍和袁术兄弟俩肯定会有所应对。

“于夫罗既然依附袁绍,说不定会祸乱并州,呼应袁绍。稚叔,你立刻率兵回归上党,镇压并州!”

刘辩望向张扬、王匡两人说道:“公节王匡,你立刻率兵河内,拱卫洛阳北侧屏障。”

“臣/末将,遵命!!!”

张扬和王匡立刻领命。

刘辩想了想,给了他们半块玉佩信物,说道:

“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丢失,暂时只能用朕的皇子辩印章,与信物,与你们书信沟通。

“如今酉时正刻,已经到了晚膳时间。朕应该留你们用膳的,但兵贵神速,你们必须争风夺秒,以防万一。

经此动乱后,社稷丘墟、苍生涂炭,不能让百姓继续受苦受难下去,大汉经不起折腾了!”

“臣/末将,立刻快马加鞭回守任地!!!”

张扬和王匡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们从关北孟津关负荆请罪入京,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入宫后觐见陛下,早已经筋疲力尽了。

然而!

当看着陛下如此郑重其事的嘉勉他们,不计前嫌,予以重任。他们感激涕零,忽然有了无穷的力量似得,一下子就觉得不饿了。

立刻领命退下,又快马加鞭回援辖地。

“陛下,臣可以领命前往关东防线,镇压袁绍等乱臣贼子。”

卢植看张扬和王匡退下,主动请缨。

关东诸侯袁绍等贼子屯兵酸枣,关南诸侯袁术等贼子屯兵颍川、南阳,这两股势力必须尽快清扫,打通京师与地方的通道。

但刘辩却说道:“卢老将军,京师如今‘缺兵少将’,还需要您坐镇尚书台!”

“臣……遵旨!”

卢植忽然想起来,太尉杨彪率满朝百官撼门大哭,如今还被关押在天牢之中,京师中军政官员人手不足,整个国家都要停摆了。

“嗯……”

刘辩犹豫要不要留卢植用膳,毕竟他能纂写史书,关乎身前身后名,还是需要笼络笼络的。

但卢植很有眼力劲,直接说道:“陛下,臣立刻赴任,兵贵神速,时不我待!”

“朕心甚慰!”

卢植也告退了。

别看袁隗满门被斩,看起来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更加严峻的开始。

刘辩看似掌控京师大权,但接踵而至的粮草危机,也是迫在眉睫的。

京师数百万人口、数十万军队,人吃马嚼的消耗极其恐怖。稍有不慎,就将爆发饥荒。

因此刘辩千方百计征调粮草,如今已经多管齐下,就看收效如何。

还有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刘辩心中的忧虑并没有缓解多少,等到御膳房传膳后,看着那些山珍海味,刘辩顿时皱眉,下令道:“从今日起,宫中节衣缩食!”

“这……”

曹正淳愣了愣,想要劝谏,但看刘辩神色坚定,立刻改嘴道:“奴婢遵命!!!”

刘辩这才用膳,吃的不是滋味。

戌时正刻,大概晚上八点左右,锦衣卫终于马不停蹄,将袁隗和西凉军诸将的人头,送至虎牢关前线。

张辽这时候也确认,关东诸侯联军是退守酸枣,放弃荥阳等地,已经令吕布率并州军接管荥阳。

此时接诏后,立刻准备瓦解关东诸侯联军。

除了袁绍、袁氏盟友等心怀鬼胎的乱臣贼子,其中的不少诸侯,比如兖州刺史刘岱等人,还是汉室忠臣,是忠于汉室的!

必须令他们明白袁氏的阴谋诡计!

如今夜黑风高,袁隗和西凉军诸将的人头,在火把明灭不定的照明下,根本看不真切,恐怕会令人生疑。

但张辽还是决定派遣军队,夜袭酸枣联军阵地,临阵告知此事。

众将士饱餐一顿后,张辽亲自率军杀向酸枣联军临时营地,顿时令酸枣的关东诸侯联军,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须知经过袁绍翻手为云后,关东诸侯已经离去大半,正是兵力空虚之时。

但张辽并没有强攻,而是令众将士大吼着:

“袁隗和西凉军诸将妄行废立,已经被陛下问斩,你们还不束手就擒,还要继续执迷不悟下去吗?

“乔瑁的诏令,是‘矫诏’,是‘伪造’陛下诏令,陛下根本没有发布‘勤王救驾’的诏令,这都是袁氏的阴谋诡计!

“你们立刻弃暗投明,现在还来得及!”

张辽麾下数万将士,都是饱餐状态,因为大吼之中,可谓是中气十足,数万个声音汇聚起来,那是声震十里,响彻云霄。

深夜时,其实虎牢关附近还有猛兽出没,甚至还有老虎。当初就是因为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才有虎牢关的名字。

“嗷呜——”

在虎啸山林之时,这数万将士的齐声大吼,甚至将百兽吓退,不敢逼近附近,可见声势浩大,百兽退散。

关东诸侯联军,屯兵酸枣,连营数十里,每一个诸侯的营地,都几乎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顿时大惊失色!!!军心震动!!!

这些诸侯们这才明白过来,他们不是“勤王救驾”,而是“大逆不道”的反攻京师?!!!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