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百姓有福了
“这怕是连本钱都不够吧!官府为什么要做亏本的生意?”
“听说听说咱们蓟州新来了一位封国的藩王,难道是这位王爷知道咱们日子不好过,所以大发善心了吗?”
陈赫见众人议论纷纷,全都是一副既震惊又怀疑,想相信又不敢相信的样子。
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但这会儿却全都是一副被幸福冲昏的头脑,犹如小孩子的模样。
陈赫不禁莞尔,示意众人安静之后,陈赫宣布了购粮的规定:“各位乡亲,咱们官府的粮食也不是无穷尽,所以对不起了,如果家中无人在官府做事,不拘是修造城墙,还是其他各类,每人每月可以在官府购买两石粮食,但是禁止转卖!”
“一旦发现,终身不许购买。大家购买的时候,提前出示亲人在工地上做事的凭证,以凭证购粮,没有凭证的赶紧回家去取,切莫在官府门前撒泼打混。”
王安在决定平抑粮价之前,就已经思考了具体的方式和措施。
再加上很早之前,为了方便修筑城墙的百姓能够领取工钱,并且在工地上领取食物,所以给每一个愿意给官服打工的人,都发了一张身份证明。
此时这身份证明,倒是正好派上了用场,可以证明个人的购粮资格。
众人听明白陈赫的规矩之后,立刻开始围拢上来,伸出手中的身份证明。
人们就如同过年一般高兴,家中还有足够银两的,自然是要一次买够两石粮食。
即便是囊中羞涩的,也要与旁人商议一番或是借钱,或是合伙,总之也决定要把自己的份额全部买空。
毕竟官府可从来没说过,以后都可以用一两银子的价钱从官府的手中买粮,万一仅此一次,而自己还浪费了份额,岂不是要后悔的大腿都拍青了。
见众人互相拥挤推搡,生怕平价的粮食卖完就没有了,隐隐的开始有了些骚乱。
陈赫不由有些紧张,一边交代衙役出面维持秩序,一边大声宣布:“各位乡亲们不要急,粮食都是王爷亲自从青州运回来的,保证大家都能买到!”
“而且咱们王爷说了,只要是给官府做事的,每人每月都有两石粮食的份额,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买得到,大家不要着急!”
“要是闹出事情来,那说不得本官可就不客气了。”
陈赫不得不威胁了众人,百姓们这才冷静下来。
然而刚刚冷静下来,便回味过来陈赫话中所说。
“陈大人您没骗我们吧,真的每个月都能买?”
“只要带着我家男人在城墙上干活的证明就可以了吗?”
大多数人都在确认,陈赫并没有逗他们玩。
但也有少数人,听到这平价粮果真是新来的信王殿下拍板决定,而且这粮食还是人家亲自从青州运送回来。
这一点倒是没有人怀疑其真实性,毕竟那天王安押送着大批粮食入城的景象,众人还记忆犹新。
渐渐的开始有人高呼“王爷万岁”,慢慢的所有的百姓们都开始呼喊起来。
“王爷万岁!”
“王爷仁慈!”
“我冀州的百姓总算等来了王爷,以后要有好日子过了。”“早知道王爷那天招人修城墙,就该让我家那老头子也去!”
众人欢呼喝彩,声音很快传遍了不大的白城。
很多普通百姓也都走到街上,互相打听着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明白只要有人给官府干活,就有资格用一两银子跟光伏买粮食,顿时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这可是比肩面上的粮号价格,便宜了整整一半。
多少人家的壮劳力,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也只能赚到七八钱银子,只购买五斗粮食。
而官府这一便宜,居然就整整便宜了五钱银子,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但心动也没用,官府的粮食也不是无限量的,只有愿意给官府做活路的人,才有资格购买便宜的粮食。
但明白原因之后,不少人纷纷冲向城墙,像正在招募民工的官府文书登记,要给王爷修城墙。
即便是有些不愿意去的,也都被家中各自长辈或者婆娘,揪着耳朵拖出了大门。
而此时陆观成正坐在铺中,脸色阴沉的听着伙计的汇报。
“老爷是真的,官府居然真的用一两银子的价格卖粮食,咱们可怎么办?”
等伙计汇报完,一名老掌柜忧心忡忡的站了出来说道:“光服用一两银子的价格卖粮食,那咱们一两五钱的粮食卖给谁?老爷,您说咱们要不要降价?”
陆观成脸色阴沉,闻言冷哼一声道:“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降价!”
“本老爷倒要看看,这王安有多少粮食可以卖!”
“而且你没听到吗,只有帮着官府做事才有资格购买,官府才能用多少人?其他百姓还不是要买咱们的粮食!”
“恐怕这王安也是知道自己粮食不多,故意出这招恶心我而已,咱们要是跟着降价,反倒是中了他的圈套!”
老掌柜闻言若有所思,紧接着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老爷英明,这位新来的王爷应该是在虚张声势,想吓唬咱们。”
而此时府衙之中,曹云梦刚刚从睡梦中苏醒,听着外面的吵吵嚷嚷,十分不满的问道:“这一大清早的,这些刁民在外面吵什么?”
刚刚回来的小昭,闻言笑道:“王爷在外头卖平价粮食呢,可把白城的百姓激动坏了。”
“平价粮?”曹云梦眉头微蹙,问道:“怎么回事?”
小昭面带微笑的把袁伟说了出来,玩了也对王安夸赞道:“在京城的时候,朝野上下都传闻说这位王爷懦弱无能。”
“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反而颇有心系百姓的贤君之相。我可是打听过的,这白城的粮价一向是一两五钱以上,而王爷只卖一两银子一石,想必是掏了自己的腰包补贴百姓。”
“这样慷慨体恤的王爷,这在咱们大梁朝的历史上可不多见。”
“白城的百姓有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