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牵挂(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山辞是来乡下来了,他跟着老农一起在田地间还干活了,看这里的地势跟土壤,还有听老农们还有什么困难,晚上就在里正家里应付一晚。

这是吴县的兰龙村,这里的里正姓孟,知道郑山辞要住在他家里时,诚惶诚恐的,让自家婆娘把屋子里收拾干净了,又是铺上了新的被褥跟床单,桌椅擦得干净,生怕惹了郑山辞不高兴。

孟里正:“快去镇上买些好酒好肉。”

村子里挨家挨户都还留了一些田种蔬菜,留着自己吃,所以他们家里新鲜的蔬菜倒是不缺。就是普通农家里不经常吃肉,要去镇上去买。

“里正,这几天叨扰了。”郑山辞从乡间走来,拱手说道。

里正家里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三个儿子也都娶了媳妇,还有两个小孙子,他们一大家子都是住一起,给郑山辞挪一个屋子已经不易了,所以旺福找了另外一家农户住。

他这次来也只单带了朱典史跟旺福,朱典史跟旺福住在同一个农户家里,是村子里猎人家里的,猎人上山去了这段日子不在家里住,就爽快说让他们随便住。

孟里正听了郑山辞话说道:“郑大人哪里的话,里面请。”

孟婶带着儿媳们在家里弄菜,孟里正找了坚果跟瓜子摆了一盘,又把家里珍藏的茶叶泡了给郑山辞。好歹是里正家里,比寻常的百姓家要富裕一些。

“郑大人尝尝看,这是新年新采的茶叶,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只胜在新鲜。”

郑山辞喝了一口点点头,“很不错。”

孟里正就乐呵呵的,郑山辞就问了一些村子里的事,孟里正本来精神还紧绷着,跟郑山辞聊一会儿就好了,身子也放轻松了一些,但要完全松懈下去是不可能的。县令在平头老百姓眼里是好大的一个官,生杀予夺,住在县衙里的大老爷。

尽管郑山辞年轻,态度又温和,他们也不会轻视他,当然也不会太过于亲近。孟家的两个孙子还在偷偷的看郑山辞,郑山辞一抬眼过去,他们就跑进屋里去了。

郑山辞失笑,他把五两银子递给里正,“这些钱算是我在这里的住宿费,你们不要托辞了,不然我就不好意思住了。”

孟里正听了这话接过了郑山辞手中的银子,郑山辞的分寸把握得很好。

孟大郎把酒肉买回来,一桌农家菜,孟家的一伙人举杯给郑山辞敬酒。郑山辞把酒喝完了,孟家的人还是有些拘束。

他吃完饭就回屋子里了,免得孟家的人更拘束了。

孟大郎心中松口气,“郑大人,周身的气度真不凡。”

“毕竟是县令,看着年纪比我还小。”孟二郎夹一口肉菜。郑山辞在这里吃饭,他连菜都不敢夹,只敢夹手旁边的菜,其余的好菜都是端在郑山辞的身边。他不敢去夹,现在等郑山辞走后,他才敢去夹菜。

屋子里点着蜡烛,还有些昏暗。郑山辞把窗户打开了,清风吹来,他单手卧在枕头上,躺在手上面,一抹斜斜的月光照下来。

可能白天还是有些累了,郑山辞躺在床上,扯着被褥就睡过去了。

这几日郑山辞都是跟着老农在田间,要么就是山林里,还摘点野果子。他本想给虞澜意留点野果子让他也尝尝,可惜离得太远了,要是一直拿着野果子,野果子的水分就干了,不好吃。让他为了让虞澜意吃上野果子,单单喊人去送,他觉得劳烦了。

以后他们去山林玩时,再给虞澜意摘野果子吃。

郑山辞想到这里心情轻松起来。

他路过村子时,看见一个木匠在磨木头,做桌椅。郑山辞这段日子还在想虞澜意的生辰礼物,现今看见木匠在做桌椅他有了想法。

郑山辞走进院子问道,“请问你会做梳子吗?”

木匠认得郑山辞忙行礼,他回话道,“我会做,只是做得不那么精细,跟城里的比不得。”

郑山辞:“只要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就行,我想跟你学一学。”

木匠也不敢问郑山辞要做梳子做甚,只喏喏的应声下来。郑山辞除了在乡间行走,有空就来跟着木匠学怎么做梳子。

他学得快在临走前已经会把一把简单的梳子打磨出来了。

郑山辞看着满意,但他打算回了县衙买好的沉香木,然后再练习一下如何刻花纹。他会升齿锯出来梳子的形状,用刀轻轻的修整形状,用砂纸打磨。

郑山辞带着朱典史跟旺福离开了兰龙村,郑山辞回到县衙让工房去兰龙村帮忙打一口井,还有的乡民住着危房,房子看着就要塌了,这样的房子要修理一阵。郑山辞也考虑到不能助长懒惰的风气,对于有手有脚却不干活的人,不会给多余的帮助。

乡里还有些小毛病,但郑山辞去时还是看到了好的一面,至少大多数乡民都是勤劳的,要让他们勤劳有价值,这才是县衙该做的事。

郑山辞回到县衙里,又让江主簿补充了一些告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修水利。水利工程是大事,新奉县本就缺水,修水利对他们的好处很大,郑山辞打算修水渠来引水给田间。

江主簿应声:“是,郑大人。”

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郑山辞把堆积起来的公务处理完了,这才出门去买木板。他的公事跟私事分得很清楚,只有在公事忙完后才会去处理私事,郑山辞脚步轻快的离开了县衙。

郑山辞不在的这几日,虞澜意神色恹恹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来。趴在床上看账本,看了一会儿就去看话本,一点兴致也没有。

林哥儿还喊他一块去食肆里玩,要么去看看风景。虞澜意摇头,仿佛郑山辞一走,把他的魂也勾走了。

金云看不下去说:“干脆少爷去找大人。”

虞澜意犹豫了一瞬,果断的摇摇头,“我一定受不了在乡里,所以我还是不去了。”

少爷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清楚的。

虞澜意故作轻松,“男人嘛,没什么大不了。”

金云:“……”

那这几天茶饭不思的人是谁?

郑山辞在寻了木板,拿着木板去县衙里做梳子,低下头认真的升齿,打磨。

丁宣把文书抱过来时,郑山辞在还打磨,丁宣偷看了一眼,就低下头。

“放这吧。”郑山辞放下手里的活。

丁宣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梳子。丁宣在唇齿间念了念这两个字,就觉得缠绵又暧昧。送梳子给哥儿或是女子寄托了相思之情,一般梳子是作为定情信物的。送相好的梳子就意味着思念着你,想与你白头偕老。丝丝缕缕,缠缠绵绵。

丁宣读过《诗经,没曾想郑山辞还有这么温情的一面。他还没想到郑山辞这般有情调虽说到县衙没多少时间,但丁宣还是能感觉到郑山辞是一个温和有礼、认真负责的人。但跟这些情爱沾点关系,总觉得有些稀罕。

差点忘记,江主簿跟他说过,郑大人来新奉县的第一天就是因为他的前任县丞请了歌舞,差点直接闹开了。丁宣不会觉得郑山辞是不知好歹、不融人,他只会记下郑山辞的喜好,绝不触了郑山辞的霉头。

他不去想其他,又回到自己的地方做事去了。

郑山辞下值时把梳子藏在抽屉里,自己回家去了。

他刚到门口,一个人就扑过来了,郑山辞这次有了防备,伸出一只手挡在了虞澜意的额头上,摁住了他。

虞澜意:“……”

“郑山辞,你干什么?!”虞澜意满心的欣喜化作了满满的怒气。

怕被你撞飞了。毕竟还助跑了这么长的距离。

郑山辞心中戚戚然。

郑山辞揽着他,转移话题,“看你跑步跑累了,这几日在家怎么样?”

虞澜意果然被郑山辞的话吸引了注意力,他抱怨道:“就是自己一个待在家里,没什么兴致出去玩,你怎地不等我回来,再去乡里。我一回来,你人影子就没了。”

郑山辞:“还没来得及。”

两个人一起进了府邸,虞澜意直白的问道:“你有没有想我?”

他的目光落在郑山辞脸上,若是郑山辞说没有想他,那么虞澜意可能握住不住自己的拳头,非要给郑山辞一个好看。他不允许只有他在想郑山辞,而郑山辞没有想他。

“想了。”郑山辞笑了笑,他看着侍从没在,悄悄的牵虞澜意的手,虞澜意的指尖泛着凉意,郑山辞的掌心干燥温暖,他轻轻的拉着虞澜意的手,没有一点羞赧,自然而然的就牵了。

虞澜意心里的小火苗彻底熄火了,他红着脸任由虞澜意牵手。他的心又怦怦直跳起来,郑山辞这样的温润君子也不错,虞澜意看了一眼郑山辞。

两个人进了屋子,虞澜意让郑山辞坐下,郑山辞依言坐下。

“看看你都黑了一圈。”虞澜意故意夸大其词。

在乡里他也只是把自己洗干净,没注意到自己黑没黑,听了虞澜意的话,郑山辞想去梳妆台照一照,他虽不在意自己的容貌,但还是要白净的。

虞澜意从梳妆台把自己的珍珠粉拿了过来,“我给你涂,身为男人怎地不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脸。”

郑山辞:“……”

虞澜意抹了珍珠粉用手指捏着郑山辞的下巴,仔细的打量,满意的点点头,矜持的说:“不错,是个容貌俊俏的好郎君。”

郑山辞顺着虞澜意,虞澜意点着珍珠粉落在郑山辞的额头上,给他揉了揉粉。

等把珍珠粉涂好了,郑山辞起身去梳妆台看,他没看出自己黑了,倒是从铜镜里面看见虞澜意拉了椅子坐在椅子上面偷偷的笑,笑得珍珠粉都要拿不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