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瘟疫(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澜意等郑山辞走过来后才把签给解签的和尚。

和尚看了签,说虞澜意是富贵命。其余的话,郑山辞便没认真听了,都是那些话,这第一句话倒是真真的。

虞澜意是富贵命,下山时郑山辞心里想着这句话。

爬山难,下山就轻松多了。

两个人还在佛寺里混了一顿素斋吃。

虞澜意还跳了两个台阶,郑山辞看得心惊肉跳。他忙不迭劝虞澜意不要这么跳,“容易出事。”

虞澜意瘪了一下嘴,还是轻轻的应了一声。

“牵我。”虞澜意伸出手等着郑山辞来牵。

郑山辞笑了笑,伸手去接虞澜意。

“以后回京城了,你休沐了也要陪我玩。”虞澜意理直气壮。

“好,这是应该的。”

虞澜意满意了。他转念一想,等到了京城,他的娘家人都在京城,郑山辞还能不依了他么。

两个人慢悠悠的下山,郑山辞跟虞澜意出来爬一趟山,他的心情也舒缓许多。路上就是两个人慢慢的走着,相互对视一眼便觉难为情。

都成亲那么久了,还这么羞赧,不应该。

从山上下来坐上马车,郑山辞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

休沐日结束后,郑山辞又去县衙里忙了,近来无事,他还会在闲暇时在办公的地方偷偷锻炼一下。

新奉县的蝗虫已经清除了,还有零星的,随着气候变冷也没了,家里还有粮食,百姓们种了一些蔬菜,等着冬天收获。

纺织厂跟香水厂继续开着,新奉县的百姓都以能进厂当工人为荣。徐家的粮店还开着,这一天伙计照样问客人的户籍。

来人畏畏缩缩的,目光闪烁,没有应答。

伙计再问了一遍。

这个人还是没有说话。在他后面的人就有意见了,在这支支吾吾的不说话不是耽误旁人的时间么,就是户籍而已,这有什么不好说的。

男人脸上有些难堪,脸色苍白,颧骨已经凸出来了,面黄肌瘦,他嗫嚅道,“我是岚县人,家在东街十五号。”

众人皆是一惊,岚县的人怎么跑到新奉县来买粮食了。

伙计听了男子的身份这便为难起来,叫了一个人,“你去问问掌柜,这位公子你先站在一旁,先让后面的人来买米。”

男子深吸一口气,拿着布袋子可怜的站在一旁,面色涨红了。在人群后面排队的人有的目光也闪烁起来,心里打了退堂鼓。他们都是消瘦的,整个人很无神,仿佛被人吸了精气一样,萎靡不振。

徐家的掌柜出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这要是开了口子,把低价的粮食卖给外县的人,估计岚县的人都要来,他也从一些人口中得知岚县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一斤粮食涨到了两百五十文让许多人都买不起粮食。

这种情况要不是郑大人跟东家说好了,他们粮店涨价也不会止涨这么一点。所以这事他也不好做决定,还是那句话口子开了,岚县的百姓蜂拥而至,他们毕竟是新奉县的大户,郑山辞也要为新奉县的百姓着想。

“你先坐下吧,我去一趟老爷府上。”

掌柜的去寻徐家主,这事徐家主也犯难了。他私心里是不想卖给岚县的人,因为毕竟店铺里的这些粮食供新奉县的百姓还好,再给岚县供粮根本就顾不过来。

“我去郑府找郑大人。”

赶得不巧他们到郑府时,家里只有林哥儿跟多多,林哥儿在院子里拿着拨浪鼓逗弄儿子。

邓雪:“大夫郎,徐家主求见大人。”

等到傍晚两个人才回到家里,虞澜意买了钵钵鸡吃,回到家里一看还有客人在。

徐家主拱手:“拜见郑大人。”

“你们聊事吧,我先去房里。”虞澜意心情好走了。

“不必多礼,徐家主找我何事?”郑山辞看见搁置在徐家主桌子上的茶水,他心中一动,看来徐家主来了有些时辰了。

“郑大人,我们粮铺里来了一些岚县的人要买粮食,不止是我们家,高家跟夏家还有李家都有,本来他们也是来人在郑府等大人的,我说一并让我来说,他们便先回去了。”

郑山辞不是很清楚岚县的情况,“岚县的情况很糟糕么?按理说才半个月不至于。”

徐家主说,“岚县那边的情况是粮店里有粮食,只是价格太高了,百姓买不起。再加上秋收百姓要交赋税,这部分方县令让百姓交钱给他,他来买粮食给朝廷上交赋税。百姓手里没几个银子,方县令就让衙役去百姓家里搜。”

郑山辞瞠目结舌,“方大人如此糊涂。”

徐家主为难的说,“我也是同情岚县百姓的,但若是让他们来买粮食,我们这边的粮食可能供应不上。”

徐家主这么一说,郑山辞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次来新奉县的百姓有多少人?”

“拢共二十人。”

郑山辞说,“他们还没吃饭吧。”

徐家主听了郑山辞的话愣了一下。

谁管他们吃没吃饭,徐家主脑子里下意识这样反驳。

二十个从岚县过来的人基本都是年轻的人,甚至还有岚县县学的学生,在县学里读书也不尽是有钱家的子弟。

他们被留在一块空地上,手里紧紧的攥着布袋子,里面一颗米也没有。

“这怎么办,我看新奉县的人是不会给我们卖粮食的,谁让我们是岚县的人,而不是新奉县的人呢。”

“好饿啊好饿啊……”

“把我们留在这里连土都吃不了,我好饿,我真的好饿啊……”

朱典史来时只觉得这些人身上弥漫着死气,今日休沐朱典史没穿官袍,只说,“我是新奉县典史……”朱典史的话还没说完。

人群中一个人就慌慌张张的说,“我们不买粮食了,不要抓我们去坐牢!”

“不买了,不买了……”

其余的人也被吓到了,忙不迭附和起来。他们摆手,手上可以看见骨头了。

“吵嚷什么,郑大人说了请你们去郑府用饭,别吵吵,跟在我身后。”

休沐日还要来管邻县的糟心事,朱典史本来心情不顺,看见他们这一副惨样,于心又不忍了。

岚县的百姓闻言面上一喜,又惊疑起来,朱典史不管他们,只在前面走。县学的学生跟上去了,其余的人看着他都跟上去了,他们忙不迭跟上去。

到了郑府,他们都有些约束,办了三桌的菜,还有米饭也是蒸好的。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年轻人站在一旁,朱典史上前拱手,“郑大人,我把他们带来了。”

“辛苦你了。”

朱典史说没事退到郑山辞身后。

岚县的百姓要给郑山辞行礼,郑山辞忙道,“免了,你们先吃饭吧。等会我们再来谈谈买粮食的事,今天你们睡觉的地方也不用担心,县衙有多余的房子可以让你们先睡一晚。”

“多谢郑大人。”

他们迫不及待坐在椅子上开始扒碗吃菜,有人不禁啜泣出声,他们端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流泪。厨房给他们准备了很多米饭,他们吃了七八分饱动作才慢下来,桌子上的菜都吃完了。他们有些不舍得把这顿饭吃完,吃完这顿就不知道下顿饭在哪了。

郑山辞见他们吃得差不多了,开口道,“坦白的讲,你们说想来新奉县买粮食,这事我是不同意的。还请你们体谅,要是给你们开了口子,你们岚县的百姓都到这儿来买粮食,我们这儿的百姓就不够吃了,我毕竟是新奉县的县令,要先顾着他们。”

朱典史心中一动。他还以为郑大人会让粮店给他们卖粮,因为郑大人一向是好心的,现在听见郑大人这般说,朱典史心里却觉得郑大人更好了。

吃了饭,岚县的百姓也明白自己的请求有些无理,但事关生死,还是有人跟郑山辞说情。

“这四家粮店不能卖粮食给你们,但你们可以找小粮店买粮食,只是价格上要贵一些。你们还可以向新奉县的百姓买粮食,有的百姓每七日都会去买粮,家里一定还有剩的,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卖给你们。”

听到价格要贵一些时,他们心情低落。找新奉县的百姓买粮食也是一条路,只是还是太难了。

郑山辞说,“这些小粮店,陈米一斤大约是五十文,新米是八十文。”

这跟岚县的价格比起来已经是很便宜了,城中几个大户价格那么低,小粮店还是想赚点,一直倔强着,郑山辞懒得管他们。

“那现在铺子还开门么?”有人问道。

“朱大人你带他们走一遭,然后安排住宿,明天就送他们出城。”

朱典史拱手应是。

郑山辞回到屋子里,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处理好了么?”虞澜意给他倒了一杯果茶。

“暂时处理好了,岚县这事应该没完,听徐家主说的岚县那番场景,两县距离这么近,一天的路程,以后岚县的百姓可能会来我们这里买粮食。”

“你把粮食卖给他们了?”

郑山辞摇头,“没让四家大的粮店给他们卖粮食,不然新奉县这边怕顾不过来。”

让朱典史带着他们去买粮,也是怕他们受到了一些粮店的蒙蔽,花了冤枉钱。朱典史这张脸,新奉县的百姓都认识。

郑山辞有些担心岚县会出现瘟疫了。

“别想了,今天晚上还是你的休沐日,留在明天再去想吧。”虞澜意双手捧着郑山辞的脸,亲了亲他的唇。

郑山辞笑起来说了一声好。

岚县的百姓来买粮食后,过了几日又有人来买,他们都去了小粮店买到粮食,非常高兴的就走了。还有的想改了户籍过来,但岚县的县衙不准他们改户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