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户部日常(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问崔子期有甚想要的,他就光说了宅子,若是陛下不体谅他,不给他升官看他上哪去说理去。这聪明知趣想升官的臣子就会说自己没什么想要的。

说这话给陛下传达的消息就是他想要升官。

府邸的管事来请教吕锦怎么拾掇物件,“先把小竹子的物件收拾好吧,我这边晚一些,容爹娘搬了,我跟相公的物件再用木车推过去,左右那宅院又不远。”

管事应一声去回崔夫人的话。

“我不知你今日要搬家,要是知道我该明儿去贺你住了新居。”虞澜意等管事走后同吕锦打趣。

“休沐日是要请你们来的,只怕家里的厨子做饭不及你们府上的好吃,你喜欢吃的菜,我还记得。到时候你看了桌子上的菜色就明白我心里想着你。”

虞澜意:“那我要让郑山辞好好备一份礼。”

吕锦笑着去握虞澜意的手,“还未恭喜你做了诰命夫郎。”

虞澜意一扬下巴,“以后跟着我一块,旁人也不敢欺负你。若是他想欺负人,我就让他给我行礼。

吕锦的父亲是吏部侍郎,众人都要给面子,便是没人为难他。可他听了虞澜意的话,心里也觉得开心。

“那敢情好。”吕锦生病后便没去喝花茶了,大夫让他少喝茶,多喝水。这茶喝多了不见得是好处。

吕锦把这话说给虞澜意,“往后你也少喝一些茶,喝点水,或是吃点水果就好。”

虞澜意记下。

陪着吕锦吃了午膳,因他生病,崔府的厨子做的都是清淡的吃食。少油少辣,什么都少点,吃着却还是香的。虞澜意最爱那道翡翠白玉汤。

这名字好听确实就是油炸豆腐青菜汤,这汤汁粘稠,像是羹一样,小火慢炖,汁水余味无穷。

在崔府用了午膳,虞澜意去酒肆拿了账本就回家补觉。

刚回到府邸,邓雪见礼说道,“少爷,有几封请帖我已经放在您屋子里了。”

郑山辞从颍州赈灾回来,他如今又做了诰命夫郎,这请帖来的正是时候。虞澜意应了一声先去屋子里挑着请帖看。

文官的,武官的都有。郑山辞升官了,接触到的人就不一样了。以前刚从新奉县回来,这伙人哪里会送上请帖,邀请他去参加什么宴会。魏夫郎的宴会是要去的,余下的虞澜意还看见了崔府送上来的请帖,新房乔迁之喜,这崔府不管什么都要去。

还有几个侯府跟国公府办的宴会,挑挑拣拣一些,这日子就安排明白了。

“我先小睡一阵,金云你照着这帖子上的人去库房挑一些礼备着。崔府的礼就不用从库房挑了,等郑山辞回来,我同他一块挑。”

“是,少爷。”

金云关闭房门去库房挑礼。身为虞夫郎培养出来的人,金云对这些人情世故十分精通,对挑礼这事得心应手。

账房让金云签字登记。

“对了,过几日我就要回家颐养天年了,最近家里刚添了两个小孙子,我回来带孙子。”

金云先是恭喜账房,“那先生走后,账房的人选还该选一个合适的人。”

“我回禀了夫郎,夫郎只说让少爷做决定。以前是怕少爷乱花钱,如今少爷自己做了阿爹,合该是大人,他是不能再插手少爷的事了。”

金云把这事应下。

虞澜意昏头睡了一个时辰,起来人还是懒散的,金云就把账房的事与虞澜意分说。

“他年纪是有些大了,你去问问他的儿子可有尽心的,就来我们府邸来做事吧。”虞澜意不想再去外边找些人来适应,还是用旧人好,懒得去折腾。

“还有给包八十八两银子给他,图一个吉祥数字。”

这一路从他刚出嫁跟他到新奉县再到京城,如今要去过好日子,虞澜意替他高兴。心里更高兴以后账房的事就自己做主了。

可他转念一想,若是他再奢侈一些,便留不住家业,还是不能太放肆。

金云去传了这话,账房听了眼眶含泪,倒是感动了一番,“少爷果真是长大了。”

金云心想要是虞澜意来这里听见这话,指不定要脸红,还说自己早就已经长大了。

“张叔,你回去颐养天年也是好的,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侯府跟郑府这边都是帮着您的。”

账房叹一句,“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不会去惹甚事,也不能给侯爷和二姑爷惹麻烦。我心里明白,决计不会打着侯府跟二姑爷的名号去街上招摇撞骗。”

金云:“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账房面上带喜,“就是这句话。能说这话可见你跟在少爷身边也涨见识。”

金云笑了笑,很是高兴。

……

郑山辞上午去给太子授课,下午再处理户部的公务。谢承被武明帝立为太子后,越发勤奋努力起来,身边有周嬷嬷劝着他,让他注意身体。

谢承才保重自身。

“拜见太子殿下。”郑山辞见礼。

谢承:“郑大人不必客气。”

谢承穿的就是太子袍服,如今这授课也不在上书房了,去东宫堂上只有太子一个学生还有他的伴读。

郑山辞与他讲了中庸之道,这次讲得鞭辟入里,一些话也说得直白起来,只当是权衡。谢承听得痴迷,心中更对郑山辞敬重。

“给殿下布置一篇课业,豫州,荆州,颍州遭受大灾,若殿下是赈灾的大臣该如何去赈灾。”

做了储君不仅要从上往下的看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臣子,若是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不能糊弄了君主。想要不被糊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了解这件事,这样才知道臣子尽不尽心。

谢承下课后就回到宫里,他的眉眼带笑,有许些温润之意。

宫人送来了新鲜的水果。

谢承送了一些,让宫人给郑山辞送一些到户部去。

伴读见状说道,“殿下待郑大人真好。”

“他与本宫是老师,本宫自然待他亲近。你若了解郑大人的为人,便也会为他心折。”

伴读应下来,心里想着也要跟郑山辞打好关系。他是姜兰礼大哥的儿子,自幼聪慧过人,性子机灵。谢承一眼就瞧中了他便做了伴读。

姜舟回到家里,姜夫人问他今日在宫里如何了。

姜舟摇头,“今天是郑大人来讲课,殿下很是喜欢郑大人,还把自己新的新鲜水果送给郑大人吃。”

姜夫人又问,“殿下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把水果送给郑大人的?”

姜舟:“殿下是看见宫人送了水果过来,自己尝过后才想把水果送给郑大人吃。”

姜夫人的眸色一深,“好啦,你回来了就去玩吧。”

姜舟说道,“我去找堂弟玩。”

侍从把书箱放在姜舟的屋子里,姜舟拿了一本千字文奔出门。

堂弟还太小没去书院,明年才能去书院。姜舟拿了千字文想给小堂弟先启蒙,好装一装堂哥的威风。

姜湫听着堂哥念经,苦着一张小脸。

梅哥儿看见这小哥俩,唇角往上翘。

姜兰礼下值回来后去换袍子,坐在椅子上,梅哥儿给他一杯梅花茶。

“崔府送了请帖过来,邀休沐时去看他们的新屋。”

姜兰礼:“我知道了,到时候他们小孩子也要单独置一桌席面,把儿子也带过去。崔修竹那么小就去书院了,明年姜湫也能上书院去交些新朋友。”

梅哥儿说道,“知心朋友一二也足够了,不要去交酒肉朋友,这样的人没真心,还会伤心。”

姜兰礼讨笑,“夫郎说得对。”

梅哥儿性子孤僻,也是姜兰礼脸皮厚才能把人追到,两家才定了亲事。

姜兰礼自己都没想过梅哥儿答应嫁给他,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根本就无法想象梅哥儿怀孕生孩子的模样。他冷得跟一捧雪一样。

内里却是柔软的,那份柔软只有姜兰礼能看见。

……

郑山辞得了谢承的水果,一并分给户部的官员一块吃。

官员们待郑山辞越发恭敬起来。项郎中心中忐忑,他本以为郑山辞还会给他穿小鞋。心里预想了几次郑山辞为难他的场景,自己在愤怒中说出岳父庞次首的名号吓退郑山辞。

这些通通都没有发生。

项郎中老实下来。

郑山辞:“这处田册,项大人整理后递给我,明日我要去见江南来的大商人谈一些事,玉大人同我一块去吧。我记得你以前也接待过江南来的商人,你拟个章法明日拿给我看。”

玉风应下来。他见的江南的商人都是小商人,这次跟郑山辞一块去就能看见大商人了,果然还是要跟郑大人打好关系。

郑山辞捏了捏眉心,这处还有工部递上来的条子,说是要修大桥,郑山辞批了。

这修桥是要好好修一修,像是下雨天过独木桥,一不小心就掉下去。郑山辞做了户部侍郎来知道,这跟银子有关的事通通都要户部来管。以前他只管田册跟户籍已经忙得晕头转向的,现在不管是太学的修缮,各个部门要银子都到他手里来了。

郑山辞下值后到小吃店买了钵钵鸡跟手抓饼。他给小平安和虞澜意都带了。

刚一回来,小平安闻到香气跑过来。

“爹买了好吃的。”小平安眼巴巴的看郑山辞手里的食物。

郑山辞把手抓饼递给他。

小平安高兴的拿着手抓饼啃。

虞澜意边吃手抓饼边吃钵钵鸡。郑山辞有分寸,买的钵钵鸡份量少,不然家里的一大一小吃饱了,晚上又不吃饭。

两个人吃完都有些意欲未尽。

虞澜意把崔府的请帖给郑山辞说了。

“我想买树苗送给崔兄。”郑山辞果然有自己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