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帝把奏折深恶痛绝的搁在一旁,看见冯德他们跪在地上,心里更烦了。
“你们都先退下,让朕一个人静静。”
冯德没再多劝应了一声是,带着大殿的宫人如潮水一样退去。
整个盘龙殿只剩下武明帝一个人,他先去批阅其他的奏折,等批了一些奏折,放下朱笔吐出一口气。
这事不解决总觉得悬在空中,不上不下的,武明帝心里难受。
他想了想清丈土地的可行性,越发恼怒起来。他是不知道底下的人做了甚么事吗?他就是知道,这要怎么去改,有多大的魄力去改,这一不小心他这个皇帝都做不成了。
京城的这些世家都盘旋在他头顶,他要权衡利弊,要文武平衡,拉扯着他们,控制着他们。若是触碰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就拧成了一股麻绳,这巧舌利嘴全冲着他招来。
这满朝文武就郑山辞一个聪明人了,其余的都是傻子。武明帝心里发着牢骚,又被郑山辞的话说得心痒痒。
他左右不得只把折子扣留。
晚上去坤宁宫见了王凤君和两个儿子也是怏怏不乐。
王凤君看在眼里。
谢澹扒拉了一下饭碗,他最喜欢的鸡翅偏偏放在武明帝的面前,谢澹夹了几筷子吃得开心。
谢承看出武明帝今天心情不佳,私下扯了谢澹的袖子。
谢澹给武明帝夹了一只鸡翅,“父皇,儿臣请你吃。”
武明帝本还有些味同嚼蜡,听了谢澹的话倒是笑起来,恢复几分精神。
“整个皇宫都是朕的,这鸡翅也是朕的,你还说请朕吃鸡翅?”
谢澹瘪嘴:“儿臣给父皇夹鸡翅已尽孝心,父皇却得理不饶人。父皇这样的,就不该吃鸡翅。”他说着勾着身子把武明帝碗里的鸡翅夹到自己碗里吃了。
武明帝:“……”
武明帝气笑了。被谢澹这么一闹,他心里的郁气散了许多。瞧见小儿子专心啃鸡翅,大儿子低头吃肉。他也起了心思跟他们抢着吃饭。
谢承最喜欢吃的小羊排被武明帝吃了大半,谢承不敢怒不敢言。谢澹喜欢的鸡翅也没幸免,被武明帝吃了二分之一。
谢澹的嘴巴当场就能挂油壶了。
王凤君笑着说:“你们吃完了就先回去,晚上我吩咐人给他们炖了香菇鸡汤,用了再睡下。”
谢承跟谢澹见礼,离开了坤宁宫。
等两个皇子走后,王凤君才说道:“陛下何必跟两个孩子过不去,陛下再这么做,往后臣侍这坤宁宫都不敢让陛下来了。”
武明帝闻言眉眼带笑,“朕还比不上这两个混小子。这坤宁宫就不该让他们两个过来,像甚么话。各自在宫殿待着就成,一个做了太子一个做了王爷还黏着你不成。”
王凤君:“陛下这话臣侍就不附和了。”
武明帝只觉自己不招待见。
等宫人收拾干净,武明帝让伺候的人退下,殿内就剩他们两个人。
王凤君知道自己要伺候这个幼稚鬼了。
两个人洗漱后,武明帝躺在被褥里还不安分,一会儿就翻身闲不住。
王凤君逼不得已问道:“陛下今晚一直心神不宁,是朝中出了什么事么?后宫不得干政,陛下若是心里苦闷可说给臣侍听听。”
武明帝斟酌字句说道:“有臣子提出清丈土地的事,这些年收上来的税越发少了。户部那边给的政策是风调雨顺时要收高税,收成不好就收低税,再给商税那边加重。”
王凤君恨自己多嘴,合该装睡不去理会武明帝。
王家虽说是小官之家,但对府邸的哥儿跟男孩都是一视同仁,他在闺中不仅学了女红,连着书也看得多。王都头宠他们这些弟弟宠得厉害,王凤君不仅看四书五经,连着话本也看了几册。
有次他看穷书生跟富家哥儿私奔这类的书被父母抓了错处,他忙不迭就把错推给王都头,王都头还认下了。
王凤君私下再去向大哥赔礼道歉。
这清丈土地的事,他心里也清楚。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凤君,每年还要开宴会请这些官眷,心里很是清楚。光靠俸禄在想在京城把日子过好不容易,有的官员就老实攒钱,置办几个铺子来周转家用就好多了。有的官员就动歪脑筋,他们庇护商户,要么就是贪污替人办事。
像是国公府,侯府这类勋贵更是过得奢靡。
王凤君家里从小在外就是谨小慎微的,因为出了两门凤君,这便变得显赫起来。被陛下封了侯爵,曾经也飘飘然的,被王凤君敲打一阵才低调起来。
不然甚么侵占土地,学着人攀比这事也要陷进去。
让他们这样作下去还会连累两个孩子,王凤君可不想让这些人得寸进尺。
“陛下,户部说的法子是权宜之计。若是按照户部的法子,这几十年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以后就难了。这问题总是存在,陛下不解决就要留着承儿解决,承儿要是不解决,这问题就越来越严重,这样一直留着,以后会发生甚么事难说。”
王凤君冷静的说。
武明帝闷声没说话。
“再者陛下当时也是被立为太子,当初登基后也被朝臣掣肘过一段日子,国库虚空,过得不容易。若是承儿继位,作为父君臣侍不想让承儿过得这样辛苦。”
王凤君把利害给武明帝说明了。
他装睡了。
过了半晌武明帝说道,“罢了,这事就让朕来扛吧。”
他说完这句话,以为王凤君会夸他有担当。一扭头王凤君已经闭着眼睛睡着了。
武明帝心里下了这样的决心,结果枕边人已经睡了,他心中失望。
自己也睡过去。
……
郑山辞把折子呈上去,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了。余下的事就看陛下是如何想的了,不管什么结果总归他是尽心的,这便心里宽慰起来。
几位好友还吃着饭食,杜宁先给几个好友发了喜帖。
“休沐日记得来喝我的喜酒。”杜宁笑着说。
众人表示都会去。
梅淮心想他跟表弟的亲事还要再等一等,该是下个月才成亲。表弟的爹跟阿爹要过来一趟,路途遥远,要下个月才到京城。
“这回是要你们给我随份子钱了。这喜帖我给施兄也寄了一份过去。”
萧高阳开玩笑,“你这是让他在地方上也要给你随份子钱了。”
“不说随份子钱,他定是要在当地买了东西给你寄过来。”
杜宁嘿嘿一笑:“不能因为施兄去了地方就免了他的礼物,总归是要送过来的。”
郑山辞闻言也是笑起来。杜宁的性子活泼,去信找施玄给他补礼物,施玄会觉得亲热。
郑山辞在户部处理完公务就回到家里。
虞澜意去应酬去了,要晚上才回来。
“魏夫郎请少爷去赏花去了,晚上还留他们在魏府用膳。”
“小公子去老爷跟夫郎那去了,老爷让你一并过去用膳。”邓雪说道。
“好,我先去换身衣裳。”
郑山辞换了衣裳去郑府。他跟虞澜意求诰命时,郑夫郎也得了诰命,郑夫郎心里高兴着。他一个从小山村出来的人,多赖山辞才有此殊荣,心里更是欢喜他们一家子。
得了诰命还有许些人要请他去府邸做客吃饭,他是不敢去的,只回绝了。他清楚自己的斤两,跟这些人还是少些接触,只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郑夫郎给小平安剥了橘子吃。郑同初在一旁剥花生,小平安也拿着花生学着郑同初的手法剥花生。
郑夫郎喂了小平安橘子,把另一瓣橘子送到郑同初嘴边。
两个孩子都是白白净净的,郑夫郎看着就欢喜。前不久,林哥儿还又给郑家添了一个男孩,这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郑父在孩子面前也不抽旱烟了,两个孩子都嫌他们这个爱抽烟的爷爷。
“山辞来了,你先坐下歇息一阵。你们父子俩就在这里用了晚食回去,家里没甚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家常菜,还要看你们吃得惯不惯。”
郑山辞坐在椅子上笑道:“阿爹甚么话,我最是喜欢吃家常菜,农家炒肉顶好吃。再来一坛子腌制的咸菜加点辣椒也是好吃的。”
“亏你还记得这咸菜的味道。放心吧,今年做了许多,等做好了你遣人来搬就成了。”郑夫郎笑容满面。
“那还要谢谢阿爹了。”
林哥儿在屋子里休养,郑山成晚上就在食肆里用饭。晚间在食肆再待一阵就回家,他是不必守到最后的。相反他想什么时候走就能走,只是他心里有责任,对食肆上心。
“哥哥,给你吃。”小平安剥了花生自己吃了一粒花生米,把壳子里的另一粒花生米给郑同初。
郑同初受用的吃了。
两个小孩时常串门,关系很好。孩子是闲不住的,剥了一阵花生他们就丢开手。郑同初让小平安一块去看林哥儿,去看新来的弟弟。
小平安跟着郑同初一同进了内院,林哥儿在床上坐月子,瞧见他们两个人过来,眉眼就带笑。
他刚开始坐月子还闲得住,坐了半个月就有些闲不住,让侍从拿了针线来给小儿子绣帕子。
这孩子有个阶段喜欢流口水,这帕子就是为以后流口水备下的。小子叫郑子平,现在还在婴儿车里睡大觉。
小平安伸出脑袋好奇的看弟弟。
“弟弟好小。”他天真的说。
林哥儿让两个小孩坐在塌上,林哥儿正无聊,乐得跟他们说话。
“你跟同初哥哥生下来的时候也这样小,然后才慢慢长这么大的。”
小平安比划了一下,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以前有那样小,他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脑子里只有前两天的记忆,别的都是模模糊糊的记不清。
郑同初点头:“阿爹说得对,我们曾经也那样小,等长大了就跟长辈们一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