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要给辣椒扣大棚吗?(1 / 1)月寂烟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壤调理好了之后,卿孟祝他们开始移栽花椒。

花椒才刚出苗不久,枝条十分细弱,不过叶子倒挺油亮,看着还算精神。

赵和曦拿着育苗杯左看右看,有点担心:“这么小就移栽了吗?要不要等它们再长一长?”

卿孟祝:“移栽吧。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冷了,反而不太好移栽了。”

赵和曦:“现在就已经挺冷了。”

卿孟祝:“没关系,直接铺一层地膜再种,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种下去,还能帮助它们尽早适应地温。”

卿孟祝为了保护土壤,特地在网上买了可分解的地膜。

这种地膜属于环保地膜,半年内会自动分解,分解后不污染环境,对有机农业比较友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地膜的价格比较贵,一卷地膜顶普通地膜十卷。

卿孟祝现在不是很缺钱,稍微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买了这种地膜。

种植的时候,冯凝香他们特地带了烫膜器过来。

这种烫膜器是带把手的金属圆盒子,圆盒子里面放着燃烧的木炭,他们用的时候直接提着把手把圆盒子往地膜上烫,一烫就能烫出一个洞,比人工挖洞要简单方便得多。

卿孟祝之前还想着他们人工挖洞算了,没想到有这种方法,看到工具的时候很为大家的巧思而惊叹。

谭文磊:“以前种田的小工具可多了,分得也细,我以前还做了许多,可惜后来都用机器了,那些工具就收起来了。”

卿孟祝拿着烫膜器翻来覆去地看:“都是谁发明出来的?也太聪明了吧!”

谭文磊:“不知道,外地传来我们这里的。上世纪就传过来了,早不知道谁先用。”

冯凝香:“可能是出去打工的人带回来的吧。不止小工具,打工的人还带了好多菜过来,以前我们这里的菜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现在估计上百样都有了。”

谭文磊:“肯定有,我自己就种过几十样,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菜加起来,估计两百样都有了。”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干起来没那么累。

说起地膜,冯凝香问:“我看天气越来越冷了,辣椒不知道会不会冻上,要不要给辣椒扣个大棚?”

卿孟祝还在考虑:“我在想喷防冻剂还是扣大棚?”

现在有好几种蔬菜防冻剂,价格不算贵,防冻的效果也不错,用防冻剂比扣大棚的成本低。

主要气温会有周期变动,不会一整个冬天都很冷,真正冷的天数可能也就十来天,凑合一下,用防冻剂也能对付过去。

前提是,最低温度不会太低,或者寒冷的天数不会太多。

要是天气太冷,或者低温持续的天数太长,防冻剂就没什么用了。

而且防冻剂喷了之后还要补喷,不像大棚,只要扣一次,白天把塑料膜拉起来,晚上再盖回去就行,不用天天都干很多的活。

冯凝香他们没怎么听说过蔬菜防冻剂。

闻言,冯凝香问道:“那个防冻剂能防多少度的天气啊?”

卿孟祝:“看情况,一般零下五六摄氏度就是极限了。”

冯凝香:“那不太行,我们这里最冷的时候能有零下七八摄氏度呢。”

卿孟祝笑:“那我回去查一下资料,看究竟要怎么弄?”

卿孟祝家的辣椒还处于丰产期,现在每天都能结很多辣椒,给他们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

要是冻伤了,辣椒不结果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他家的辣椒直到现在还能大量结果,本身也很有科研价值,因为管理不当,被冻伤的话,会十分可惜。

卿孟祝想了想,决定询问年辛斐,看看历年温度的变化情况,和本地的种植习惯。

年辛斐没想到他家的辣椒还在丰产期,听他提起保温的事情,年辛斐建议直接扣大棚。

年辛斐:“我估计你家的辣椒能一直结果结到明年春天,这样的话,辣椒树上的虫子应该比较多,还会出现好几代虫子共同居住在一株辣椒树上的现象?”

卿孟祝承认道:“虫子确实多,我们现在也一直用生物农药,要不然很快就会爆发虫害。”

一般的虫子寿命比较短,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能快速繁殖。

有时候一茬作物,虫子能繁殖出五六代,好几代虫子同时啃一片叶子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爆发出虫害,往往就很难控制的原因。

虫子太多,繁殖得太快了,灭杀速度还跟不上虫口的补充速度。

年辛斐:“猜到了。所以我建议你们直接扣大棚,后面天气冷了可以把塑料薄膜放下来,直接进行农药熏蒸,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他这么一说,卿孟祝想起来了:“可以熏硫磺之类的,对吧?”

年辛斐:“对,不止硫磺,好几种农药都可以熏。熏药的效果比直接喷喷雾的效果要好,可以无死角杀虫。”

很多农药都需要把药水喷到虫子身上,才能达到杀虫的效果,也叫触杀。

有时候虫子躲在叶片的背面,或者直接藏在地下,杀虫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卿孟祝他们现在管控得好,一是杀得比较勤,二是辣椒相对来说不容易长虫子,辣椒碱本身就有一定的杀虫效果。

不过,过一段时间,等辣椒地里的虫子积累得比较多了,事情就不好说了。

他们之前给谭文磊家的地杀虫,就是因为虫子太多,怎么杀都杀不完。

卿孟祝非常听劝:“有道理,我研究一下怎么扣。”

年辛斐:“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年辛斐提醒道:“辣椒苗不算高大,如果只是为了防冻和杀虫,你们可以直接砍竹子扣,不需要像他们种大棚蔬菜一样,弄那么大的大棚,那样成本太高了。”

卿孟祝:“好,我先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年辛斐:“等会我发点资料给你吧,关于辣椒的大棚,我们也有研究。。”

卿孟祝听他这么说,问道:“你们有常合作的塑料膜供应商吗?比较靠谱的。”

年辛斐笑:“当然有啊。等会我推微信给你,或者我让学生帮你问问?”

卿孟祝赶忙说道:“我自己问就行,不用麻烦你的学生了。”

这年头学生也不容易,卿孟祝不太愿意白使唤人家学生。

将心比心,谁都不想多干额外的活。

年辛斐:“他们也不介意。刚刚我还想问来着,你们那里寒假招不招人?我有学生想去你们那里做寒假工。”

卿孟祝:“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我们这里要下田,你的学生都不用回家吗?”

年辛斐:“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有些学生的家境比较一般,寒假要在外面找工作。都是工作,去你那里还能学到点东西。”

年辛斐说到这里开了个玩笑:“再说,你们公司不是一直在扩招?说不定混个面熟,方便以后被你们招进去呢?”

卿孟祝被他调侃得不太好意思:“我们这种小公司,哪里就需要混面熟了?”

年辛斐:“别说,我还真挺看好你们公司,你们好几个项目都很有潜力。要是你愿意招我的学生,我亲自给你送过去。我的学生还挺吃苦耐劳的,学得也扎实,个人品行更是没得说。”

卿孟祝:“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今天是帮你的学生找工作来了。”

年辛斐:“反正都是要招人嘛,招我的学生有什么不好?要是哪里出问题了,我这个老师直接帮忙售后。”

卿孟祝笑:“那你让他们把简历发过来,我不怎么管招人,要是简历合适,会有人面试的。”

年辛斐:“这个好,我等会儿就让他们发。”

卿孟祝没想到咨询了一下,反而收了一堆简历回来。

听到赵和曦说的时候,卿孟祝有点意外:“他们真来啊?”

赵和曦:“来啊,到现在我们就收到二十七份简历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应有尽有,过两天应该还有更多。”

卿孟祝:“等等,我记得辛斐那里没有要毕业的博士啊。”

赵和曦:“可能是研究生在他那里读,后面考出去读博的学生。反正简历发给我的就有这么多份,都有藤农大就读的经历。”

卿孟祝:“那你看一下,能留的就留,不能留的我过去婉拒,还是得保证质量。”

赵和曦:“正在看,老顾说年教授的学生学得都很扎实,应该没什么问题。正好你不是想研究辣椒吗?直接招他那里的学生,过来就是熟手了。”

卿孟祝想了想:“这样也行,那你把简历发过来我看看,我自己挑一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