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看了顾本树手上的蚯蚓一眼,见怪不怪。
全球一共有近三千种命名了的蚯蚓,国内也有两百多种,发现新品种的蚯蚓可太正常了。
卿孟祝对顾本树说道:“你把新蚯蚓带回去看看是不是尚未发现过的蚯蚓,要是确实没有发现过,给它取个名发个文章吧。”
顾本树答应了:“我等会回去加个班。”
卿孟祝:“都随你,不过我感觉不是很急,不加班也行。”
卿孟祝他们在山上挖完蚯蚓,带去堆肥的池塘那边。
最近他们一直在用肥料,没怎么堆肥,池塘这边的肥料都快挖空了。
卿孟祝看了一眼,决定趁这几天天气晴好,请人把牛棚和鸡舍后面堆着的粪肥运下来,放进池塘里。
另外,挺久没正儿八经地卖蔬菜给星际商城了,这几天也要抓紧时间卖一下,把七月的销售额完成。
越盘点,卿孟祝发现手头要做的事情越多。
他原本还想回到家就好好躺一躺,休息一下,看来现在是不可行了,起码得把手头的事情忙完才能抽空出来休息。
卿孟祝很忙,公司的人也很忙。
现在公司的生意好得很,大家都在积极地忙碌当中。
不仅公司,农庄,那边也很忙,周晏又招了一批人,还找了师弟过来当助手,说要是再不招人,他得零零七了。
农庄的营业额摆在那里,卿孟祝和明春晰都没意见,全权交给周晏管理。
就在卿孟祝忙碌的时候,顾本树将蚯蚓的检测结果发了过来,说发现的蚯蚓果然是新品种蚯蚓。
此外,团芸薹和泥土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
团芸薹富集了许多金属,泥土里残余的有毒有害物质却很少。
顾本树那边建议种第二茬团芸薹,看看新一批的团芸薹的表现,要是有新成果,这说明这是一种成功的新植物,可以往市场推广。
同时,顾本树还在研究蚯蚓和弑虫杆菌,他和黎跋都不太擅长土壤方面的内容,建议卿孟祝再招人。
卿孟祝听从建议,决定招一位土壤学方面的专家。
很快,黎跋推荐的一位专家过来公司任职,专门组了一队人马研究土壤。
推荐过来的那位专家是位女性,在国内的相关领域有点名气,在高校留任多年,最近辞职出来。
原本她不会到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小公司来,是看了他们的论文,又打听了一下,很看好他们的前景才果断跑过来。
卿孟祝对这位专家很重视,和她聊了几次,感觉她确实渊博又踏实,便想将团芸薹这块的事情交给她来弄。
新官上任的柯姝雯第一个建议就是:“我们之前跟藤城的一家化工厂有接触,他们的厂子要搬迁,相关部门责令他们将厂址的土壤和水源治理好,我们可以接这个项目。”
卿孟祝对这行完全不熟:“化工厂?那他们的污染应该挺严重,我们的团芸薹种植才刚刚起步,估计很难处理这种大型项目。”
柯姝雯:“对,他们那个项目又难又复杂,正因为这样,根本找不到人来接。团芸薹的数据我看了,我很看好它,用它来治理普通的土壤太浪费了,我觉得它可以试一试化工厂那个项目。”
卿孟祝看着面前的柯姝雯,看她眼里全是光:“化工厂那个项目安全吗?别我们的人过去,最终出什么事。”
柯姝雯保证:“我会全程在第一线,不会乱来。”
卿孟祝没预料到这位女专家会最有冲劲,他自己都有点小农思想,只想着慢慢来,没想着一步就冲到陌生的领域大干一场。
想了想,卿孟祝说道:“我们的团芸薹一共也没多少种子,我还是倾向于接一个小项目。”
柯姝雯则坚持:“我跟化工厂那边的负责人聊过了,可以分区域承包治理他们的土壤,而且他们不要什么违约金,就算治理得不好,我们这边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相反,这是一个挺好的练手机会。”
卿孟祝还在犹豫,柯姝雯又道:“我已经看过公司的土壤资料了,我们公司的土壤都很不错,完全用不着治理,起码用不着专门进行专项治理。”
顿了顿,柯姝雯认真地说道:“我认为培育团芸薹改善我们的土壤质量,不如直接把它培育成一种能治理污染的特殊植物,到时候我们把它推广出去,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比单纯改善土壤高得多。”
柯姝雯的口才很好,提出的建议也完全为了公司。
卿孟祝最终拍板:“你先把资料给我,我亲自去化工厂那边看看。”
卿孟祝一直很谨慎,柯姝雯也不意外,很快就把他想要的资料送过来了。
除此之外,柯姝雯还贴心地准备了很多参考资料。
卿孟祝让明春晰帮他交叉验证过,柯姝雯给的资料确实是业内经常引用,并且经过了验证的资料。
有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专门搜罗一些比较偏的资料论证自己的论点,柯姝雯明显不是那样的人。
明春晰和他一起看资料:“新来的柯女士比较注重团芸薹的科研价值。”
卿孟祝:“我知道,要不然这位有点名气的青年大佬不会来我们公司。我只是之前没想过把团芸薹正儿八经地用到土壤修复上面去,我更多地是想用来提升土壤的质量。”
他最初种团芸薹,就是想把它当低配版的地力恢复剂来用,是为了种植服务的。
明春晰:“不得不说,土壤修复的潜力很大,应用场景也很广。如果我们能将团芸薹往那个方向培育,说不定会将它培育成比弑虫杆菌更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卿孟祝点头:“是,前提是成功培育出来。”
明春晰:“我对星际商城的产品有信心。”
卿孟祝没有随便同意,他翻着资料,嘟囔:“我还是多看看资料,依靠我自己的能力判断吧。信心什么的,也不是很靠谱。”
明春晰莞尔:“那你看。“
卿孟祝连续恶补了好几天资料,将国际和国内的土壤修复工作大致了解了一遍。
最终,他觉得可以用团芸薹试试。
正如明春晰跟柯姝雯所说,团芸薹要是能作为土壤修复的特色植物,比作为单纯的提升土壤质量的植物,应用场景大多了。
市面上也缺少类似的产品。
卿孟祝决定做这个工程,于是带着柯姝雯亲自去跟化工厂的负责人谈。
他得确定化工厂有哪些污染物,有什么修复目标,修复的价格和违约金到底是多少,谈清楚了,他才能确定要不要接这个单。
这种比较重大的事情,他不放心直接交给别人谈,还是得自己把控才比较安心。
他这边很认真,化工厂那边的领导也很认真。
对方不仅把资料给他看了,还同意他们先修复一小块地做实验。
至于修复目标,达到国家的相关民用标准就行,不要求达到农业用地的标准。
卿孟祝对这片地区不熟,明春晰回来后,看了资料告诉卿孟祝,这片地方以后可能会开发房地产,修复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在这里生活的人。
听了这话,卿孟祝就明白了。
不过,要消除土壤里的一项项污染物,达到能住人的标准也并不容易,估计他们得花大力气。
确定接下这个项目之后,卿孟祝让人再做一遍详细的检测,确定土壤里污染物的种类。
让别人检测,他不放心,他还悄悄地带了一部分泥土样品回家,亲自用商城助手扫描了一遍,确定土壤里的主要成分。
弄清楚污染物后,他才给团芸薹育种。
团芸薹的种子收回来没多久,还没有度过休眠期。
他需要用一系列手段打破种子的休眠期,而后将种子泼洒到育苗盘里,等团芸薹长成了小苗,再统一移植到他们要治理的土壤中。
那样比较好把控团芸薹的生长状况。
他们现在用的修复方法属于原地生物修复方法,成本低,见效较慢,至于修复效果,那得等他们的团芸薹种出来后再看。
星际商城出品的团芸薹,按理来说,最后的修复成果应该不会错。
不过他们这是二代种子,还是嫁接到芥菜上才种出来的种子,种子的品质也没有很高,究竟是什么情况,得真正将团芸薹种一遍后才知道。
卿孟祝将团芸薹种下去,又洒过井水,而后将它们挪到后院,等它们发芽。
他看着后院里的一个个育苗盘,感觉他也需要一个实验室。
要不然这地方都不够他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