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1 / 1)蜀江春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了, 他都离开了你还不放过他。”

张百草看着徒弟眼中的不满,知道他对黄惟这个人有意见,只是没想到意见会这么大。

“我最讨厌那些数典忘祖, 拿着国家的钱去外面留学,结果背弃祖国的人。”

赵想一想到这样的人还很多, 就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留学的人基本上都是公费出国留学, 自费的可没几个。

吃了国家的好处,却没多少人回来报效祖国,这让赵想怎么不生气呢?

所以他对这些人的印象不好不是正常的吗?

“好好好,他不好, 阿想你别气了。”

担心徒弟真气出个好歹来, 张百草赶紧安抚。

他没想到徒弟的气性这么大, 对这些人也如此厌恶。

虽然他也讨厌这种人, 但是真没徒弟那么生气。

还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离开祖国后反过来对付华夏,不然张百草搞不好比赵想还要生气。

“哼,我气什么?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赵想说是这样说,可眼中的怒气没那么容易消失。

“睡一会儿吧,不然下午没精神了。”

张百草无奈之下只好这般说道。

“嗯。”

赵想果然听劝,下午还有病人,比起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还是下午的病人更重要。

有了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赵想确实没那么生气了,直接趴在桌子上午休。

然而赵想不知道的是, 总院的诸葛军医也跟徒弟说起了黄惟。

“你弟说当初还想让他给你当师父,最后发现不合适便求到了我头上, 现在看来你弟的眼光确实不错。”

诸葛军医看着认真学习的徒弟,脸上带着对黄惟的轻蔑, 同时也夸了自己。

“师父,阿想见到那位黄医生后,就没有再考虑过让他给弟子当师父。”翟新怕师父误会,赶紧解释道。

“一开始因为师父您是军人嘛,阿想怕给您带来麻烦,所以才会考虑他。结果……不提也罢。”

翟新不喜欢背后说有是非,摇了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不会误会阿想的。”

诸葛军医怎么不懂徒弟的话哟,就是因为懂她才更生气。

连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都能看出对方的人品,说明医术真的和人品没关系。医术好,不代表人品也好。

显然那位叫黄惟的外科圣手,他的人品和医术成了反比。

“谢谢师父。”

见诸葛军医真没生弟弟的气,翟新才松了一口气。

“这看人方面,你还得跟你弟学学,他看人挺准的。”

诸葛军医又夸起了赵想。

“是,弟子会的。”

翟新笑着点头,对于赵想他的滤镜可不是一般的厚。在他心里,弟弟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不做,那只是他不想学着做,而不是他学不会。

“对了,你今天提来的羊肉羹谁做的?把地址告诉我,回头我也去吃一吃。”

诸葛军医想到今天上午吃到的羊肉羹,口水又流下来了。

“回师父,是阿想做的。从昨晚就用小火炖在炉子上,足足炖了一个晚上。”

翟新对师父没什么好隐瞒的,老老实实说出了主厨的人。

“原来是阿想啊!可惜。”

诸葛军医一听不是外面卖的,立即打消了让赵想再做一份给他吃的想法。

“回头阿想有时间了,我请阿想教弟子做羊肉羹。”

翟新见师父爱吃,便想着学习这道菜,以后他也能做给师父吃了。

“好啊!那我就等着你做的羊肉羹了。”

诸葛军医一听笑道。

当然她没有当真,以为徒弟说的是玩笑话。

可是当她第二次看到羊肉羹时就傻眼了,因为徒弟告诉他,这羊肉羹是他和赵想学的。

老实说,第二次的羊肉羹在味道上不如第一次吃得好,可是诸葛军医比第一次吃到时得还要开心。

赵想晚上回到家里,就看到他哥提着一个空的保温桶回来。

“哥,诸葛军医都吃了吗?”

脸上带着笑,显然赵想的心情很不错。

“是,师父还夸我做得好。”

翟新搓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弟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阿想,师父说今天的羊肉羹是她吃过最好吃的羊肉羹。

“怎么了?为啥不敢看我。”

赵想凑到他哥面前,平时抬着的头现在低了下去,又不敢和自己的视线对上,让他有些在意。

“师父说我做的羊肉羹,她更喜欢。”

纠结了一下,翟新还是老老实实说了出来。

“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没事的,我知道诸葛军医的意思。”

赵想听后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

诸葛军医这话也不是说自己做的难吃,而是因为第二次的羊肉羹是翟新这个徒弟做的。

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人不对。

就像赵想和赵奶奶做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心里第一选择也是不同的。

像顾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想做的菜。

不是赵奶奶做得不好吃,其实在厨艺上赵奶奶比赵想好,她做的菜自然味道也更好。

可是对顾老他们来说,赵想这个人本来就很特殊,在他们心里谁都比不了。所以当二选一时,他们只会选择赵想。

所以不是赵想做的不好吃,而是翟新做的羊肉羹对诸葛军医来说意义更大。

她一生不婚,也没有子女。

收下翟新后,他就相当于自己的儿子,所以在诸葛军医的心中哪怕再欣赏赵想,也不会让他的地位超过自己的徒弟。

对正常人来说,这才是正常的态度。

除了那些有病的人,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大多数人在同等的条件下,会理所当然地偏向自己的亲人或是亲近的人。

这也不算什么徇私,只是人之常情罢了。

赵想的理解让翟新松了口气,他不想隐瞒阿想任何事,可是不说清楚他心里一直有个梗,晚上都睡不好。

赵想了解这个哥哥,所以在看出他的心思后立即化解了他的纠结。

“谢谢阿想。”

没有了心结,翟新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

“这有什么好谢的,哥你别想太多哈。”

赵想安慰好了哥哥,便进厨房帮赵奶奶做晚饭。

“我也来。”

翟新挽起袖子,走进了厨房帮忙。

时间就在他们一天天忙碌中度过,一眨眼八二年的春节就到了。上午和翟新贴了春联和各种窗花,又把今天需要的肉菜准备好,兄弟二人便出了大门。

“噼呖啪啦……”

鞭炮声在四合院外响起,红红的纸被炸开来,像是天女撒花般把整个街道都染上了红色。

“放鞭炮了。”

小孩子们在远处喊道,等鞭炮声停下,他们就想过来捡哑炮玩。

“哥,我们看一下吧!”

“好。”翟新答应。

赵想递了一个根树给翟新,和他一起检查有没有火炮没放出来的。

小孩子不懂事捡哑炮玩,赵想可不敢让他们这样做。

回头哑炮爆了,他们家长肯定找上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小孩子们来捡哑炮前,把所有的哑炮他们先捡走,然后销毁掉。

“没有了?赵哥哥,你怎么还跟我们抢哑炮呢?”

小朋友们过来时,没炸的哑炮都让赵想和翟新捡走了,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他们的家长正是看到这一幕,才敢放自己的孩子过来捡。

“你们乖啊,不能玩哑炮小心受伤。”

赵想平时很惯着他们,只有在安全一事上,赵想很严肃不管他们怎么求情都不答应。

“好吧!”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赵想,也愿意听他的话,不让他们玩哑炮就不玩,小朋友们开始捡红纸,特别是小姑娘们还用红纸来染手指甲。

“小心点,别吃进肚子里去了。”

赵想提醒他们。

“知道了,赵哥哥。”

小朋友们可听他的话了,有了赵想的提醒,在玩的时候更加小心了,不再把红纸放进嘴里用口水打湿,而是让路边的雪水把它们打湿,然后敷在指甲上。

孩子们的家长看到这一情形,都很诧异。

“为什么我家孩子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听话,越是不让他们做,他们就越是要做。”

“对对对,我家也是这样。打都打不听,哪个危险就要做哪个,经常气得我跳脚。”

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还真不少,大家都很疑惑。

赵想究竟是有什么魔力,让一群小孩子都听他的话。只要是赵想说过的,小朋友们不用家长说自己都会遵守。

而且小朋友们看到大人们干后,还会提醒他们。

“赵哥哥说了这样做不好,爸爸你不要乱吐口水啦!”

“对,赵哥哥还说乱扔垃圾是不对的,妈妈你不要乱扔垃圾,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

小朋友们无心的话,让家长们很羞愤,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连小孩子都不如。

小孩子都知道乱吐痰、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可他们做家长的却给孩子们带了一个坏头。

有些家长被孩子指出来就改正了,有些家长死性不改,反而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多管闲事。

被打的孩子最后都是哭着来找赵想的。

“呜赵哥哥,我爸爸打我,我不让他乱扔烟头,他就打我。还说我是多管闲事,让我以后少管他。”

小朋友一脸委屈地趴在赵想怀里哭诉。

“小明乖乖别哭了,赵哥哥在这里。你爸爸做得不对,小明是对的,咱们不要听他的话。小明也不是多管闲事,是你爸爸不懂事,以后你可不要学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